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厚黑江湖 > 第35章 上

厚黑江湖 第35章 上

作者:牧羊的小男孩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9: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二人在国清寺宿了,第二日吃过早饭,出了寺门一直向着山岩行了有五十里地,但见周回,峰索水映,木秀石奇。王石和张剑东正走的力乏,又累又饿,正没个吃饭的所在。此时见如此胜景,也不觉得疲惫了,只见一条大溪从东山而来,水势甚急,大如曹娥。两人见左右没有船只可渡,张剑东笑道:“你我二人便就淌水过去如何?”

王石笑道:“我正走的热呢,刚好洗个冷水澡!”

二人将长衫脱了,只穿底裤,把衣服和鞋子做一包,绑在肩上,赤着脚,从水里里淌了过去。顿觉神清气爽,疲乏骤消。王石笑道:“这水真是凉快!”

二人相视而笑,复又穿好衣服,继续前走,行不数步,见一大洞,深不见底,能容百人,洞外左右两块岩石,挂在半壁,洞内尽是些石笋,相对而生,真是让人叹服!洞崖壁之上青松桧柏,草木茂盛。奇绝景致。又行里许,见一水井,虽然不深,井中之水潺潺不绝,自井口溢出,旁边有一块直立的大岩石,高数丈,屹立如巨人。继续向前行,见一寺,入寺中吃了晚饭。第二日,凌晨出寺,行六七里至寒岩,石壁直上,如斧劈刀削,抬头仰望,山崖上广布洞穴,在路旁岩石边上有一洞,徐步至洞中,打一看时,此洞宽八十步,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八十米左右。深不见底,里边黑漆漆的,王石想一探究竟,便去岩石草木中寻了些枯枝,绑做一个火把,将来点燃了,一路走进洞里,洞中甚是平坦。行了百余步,却到了洞底,在无去路,复返身出到洞口。往下走,见岩石坳中,两块大石对耸,下分上连,张剑东指着说道:“此处便是鹊桥。也可与那方广石粱争奇。却是少了一条瀑布。”二人继续前行,但见周回,峭壁如削,怪石横锋。草木盘垂其上,又遍生海棠。紫荆,溪水相映,山风吹来更觉清香扑鼻。

前行走到一山嘴,一块石壁直插涧底,涧中之水颇深,远看,泛起一阵阵绿莹莹暗光,使人看着有些目眩。在往前走,路更崎岖,却是在山岩中凿就小孔,孔中仅容半脚掌,逼身而过,看着脚下万丈深渊,王石不禁双腿有些颤抖起来。过山崖,往前行,见有一寺,以然荒废,王石见有个樵夫,上前问道:“这位大哥,可知此寺缘何荒废了。”

樵夫道:“这就不知了,很久以前寺里没了僧人。”

王石和张剑东一路向前走了几里地,看看已经日暮,却没有个宿处,心里着急。二人乃复回至坪头潭。

第二天早上,出坪头潭,向山路中行了三十里。渡溪入山,又走了四五里地,山口变的狭窄,见前面一处庄院,二人来至庄前,见门额上挂一匾:桃花坞。

王石笑道:“此处真是仙境,取得如此雅名。”本欲敲门进去拜访,张剑东道:“还是不进去耽搁了。”二人转到溪边,循着深潭而行,只见潭水碧绿,又见一飞泉,从山石间飞流而下,张剑东道:“我听寺里和尚说,此处便是鸣玉涧。”

王石道:“这个名字倒是取得贴切。泉水奔流而下,好似一块碧玉,水声奔腾,鸣叫不止,这鸣玉二字真是用得妙哉!”

“哈哈哈!我原来还不知是这个意思,经过贤弟这么一讲,方才豁然。”

涧随山转,人随涧行。溪水两旁,布满大石,攒簇的岩石,拥峦夹翠。举目细观,却别有一番风味。二人一连游览数日,去道旁取马,见二马将周围林中草皆食尽,饿得开始啃树皮了。牵了马,一路回到驿站,把马将息了两日,方才起程。王石心里暗暗盘算,如何才能将这银子劫走。跟着队伍又行了数日。是晚至一村镇,地名叫做寨子岭。刚进村子,随着众官军进到驿站,举目观看街市,却见黄牙老者骑着跛驴,后边跟着羊角丫辫的童儿,二人二驴,缓缓进得村来,王石心下更疑,暗道:如果说他们要赶路,起先,在天台山的时候,耽搁好几天,为何他不走,现在等我跟着官军押着银子走,他也跟上来了。这么看来这黄牙老者,要么是想对我做什么,要么也是想劫这批官银。王石在门口正发楞。“贤弟在看什么呢,快过来吃饭了。今天晚上可要好好和我喝个痛快。”

王石转身进来吃饭,两人推杯换盏,吃了十几杯,此时却已经是九下旬月天气,外面金风四起,顿时吹的街上尘土飞扬。驿站里的差役赶忙去把门关了,掌上灯来。张剑东道:“看这天气,是要下雨了。俗话说,九月是朽月,一但下起雨来,程途就更是艰难。”

王石道:“乘着天晴就好赶路,若是雨天就只能歇息。”

二人饮酒至更深,方各自歇了。第二天王石起来,开窗打一看时,门外早淅淅沥沥下起雨来。雨下得很悠扬,王石知道,这种雨,来得慢也走得慢,不知道要下多久才能停呢,下楼吃过了早饭,张剑东叹息道:“果然下雨了,却是又耽搁住。”站在门口呆看。众军士,见今日又走不了,各自玩牌,喝酒,打发时间。张剑东在门口望了一会儿,便回房去了。王石突然内急,从驿站后面出来,见对面矮屋边有一个茅坑,慌忙顶着雨,到坑边蹬东。及至完事,用手去裤兜里一摸,空空荡荡,心里暗暗叫苦,原来口袋里的草纸,已经用完了。左右四处观望,见旁边一块菜地,里边青菜叶子长得肥大。王石躬着腰,提着裤子,走到菜地边,摘了几片大青菜叶子,去粪门上揩摸的干净了。这才把裤子提起,系好腰带,整理衣衫。正要往街上去走走,这时候驿站里差役,来菜地中将几株青菜砍了,放进篮子里。差役看见地上有几片好青菜叶子,随手捡起放进篮中,王石本待阻止欲言又止。乃问道:“差役大哥,你这青菜拿去做何用。”

差役提起篮子边走边说道:“今天中午做菜汤用。”

王石不好说得,信步走到街上,见前边有个生药铺,门口挂着一块黑木匾:“济仁堂”

王石突然脑子一动,何不进去买些巴豆。找个机会吓在菜中,兵不血刃,嘿嘿!。王石不禁嘿嘿笑了起来,紧走几步进到店里,店掌柜,头戴一顶皂色,瓜皮小帽,身穿一领青布长衫。正在低头算账,右手不停的在算盘上拨上拨下。王石走到柜台前,掌柜抬头看见来了主顾,停下手里的活,笑着道:“需要点什么药。可有方子。”

王石道:“没有方子,有巴豆吗?”

店掌柜轱辘着眼,笑道:“巴豆,有啊,你要多少。”

王石道:“且来一斤,帮我磨成粉。”

店掌柜道:“你是要生巴豆还是熟巴豆。”

王石道:“要生巴豆。”

原来这巴豆,只有生的才有腹泻功能,人若服用过量,能使人腹泻至死。

掌柜将生巴豆磨成粉,用纸包了,递给王石,王石把来放在怀里,回身复到驿站。

回房躺了会儿,中午下楼来吃饭,见每一桌子上,都有一碗青菜汤,王石只是不去吃它,将些别样菜蔬下饭,抬头看见张剑东盛了一大碗吃的挺香,不禁暗暗好笑。晚饭的时候,张剑东点了数个菜蔬,要了一斤酱牛肉,一只熟鹅。两大瓮酒,就邀王石同饮。

二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张剑东道:“贤弟,你我二人一见如顾,及至前日同游,甚是倾慕贤弟人品才学,欲结金兰。不知贤弟意思如何。”

王石道:“得蒙哥哥不弃,小弟也久有此意,只是不敢高攀。哥哥乃朝廷栋梁,小弟不过一介布衣。承蒙哥哥愿意俯就。”

张剑东道:“即是贤弟肯时,明日便在后院,歃血为盟。”当夜二人直吃酒至三更方散,次日早起,张剑东便命差役,提了一只鸡,摆下香案,就拉王石一起跪着拜了三拜,张剑东从靴里抽出短刀,将鸡一刀去了头,把血来淋在杯中,王石和张剑东各执杯在手,同说誓:“王石,张剑东,今情投意合,效法刘关张故事,愿结为异性兄弟,不求同生,但求同死,若违此誓,必死于乱刀之下。黄天土厚土实践厮言!”二人说罢誓言,同饮了血酒,进屋里,摆下酒菜,喝了一日酒,直喝到更深方散。第二日,看看天色晴明,张剑东催促兵士起程,押了银车一路迤逦前行,在路晓行夜住,走了七八日,到了咸阳,入得城来,此处又比别处不同,城墙高大,护城河宽深,城中六街三市,繁华闹嚷,却是个大城市模样,众人入得城来,寻着驿站安歇下了。话说这张剑东正值旺年,三十来岁的年纪,出门两月,路途中把欲火积攒的炽盛。进了驿站,嘱咐兵士看好银车,上楼来邀王石同去城中逛逛,王石欣然而往,两人在街市上四处闲走,从大街一径的转过了几个小巷子,又来到一条南北大街,只见街道两边遍种杨柳,在抬头细看,两边街上,罗列了着数十家青楼妓馆,王石心里暗道:所谓花街柳巷,正是此之谓也!

二人正看间,出来两个花枝招展女子,:“哟!二位公子爷快里边请吧。”

王石转身就欲走,张剑东却跟着女子就往屋里进,回头喊道:“贤弟快进来,反正回去也无事。”

王石道:“小弟不惯此风月之地,先行回去了,兄长尽兴!”

王石转身往回走,在街上闲看了一会,见四处华灯初上,便回驿站里来,正走间,却看见前面一客栈门口,那黄牙老者和羊角丫辫的童儿,正从驴背上下来,往客栈里去。王石心下暗道:此二人怎么总是阴魂不散!一路跟了这么远。

回到驿站早早的去睡了,第二天张剑东,下午才回驿站里来,晚上又把酒来吃,张剑东笑道:“贤弟真是好生没趣,昨夜那两个女子,肌肤细滑,真是风情万种。亏了你没这个艳福。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王石笑道:“风月之地还是少去。”二人劝过五七杯酒,张剑东,因昨夜未曾睡好,早早的就回房去睡了。第二日催促军士押了银车出了城。一路向东行,在路又行了三日,张剑东渐渐感觉,小解起来总是淋漓不尽,阴私处红肿发痒,不则五日,更是肿胀起来,以至于骑马都困难了,只得下马步行,又行了二日,身上长起红疹子,在渭南城中驿站歇了,去城里叫了个郎中瞧过,郎中道:“你这是风流疮,定是去那烟花柳巷,风月之地,染上的。俗名换做花柳病,却是难治!”张剑东听了,吓出一生冷汗来,郎中开了方子,王石跟去抓了药,便就在渭南城里驿站中住下,暂时先把病治好了在走,王石将药抓了回来,每日悉心照顾张剑东吃药,将养了一月,病势渐渐沉重,一日重过一日,身上毒疮穿出脓浆来,药石全无一些效验,浑然如泼汤入雪。这一日王石熬了药端至床前,张剑东哀叹道:“没想到我一世英雄,却死在风月场上,害了这一身风流疮,真是丢人现眼。无颜回去面对妻儿。只是这税银,还未能送到汴京,有负太守大人重托。我这病也不知道几时能好,眼看这一时半会无法起身,我如今便修书一封,差两个军士,将来送回天水郡,刘太守帐前,告个病,让他速派一将来,押运银车。我候的病势平缓,便归乡去。眼看已经到了冬月天气。塑风起了,下起雪来,却更难回转。如今我便口述,贤弟代笔。替我写信。”

王石去拿来笔墨纸砚,张剑东道:“呈府台大人刘公均鉴,我本一捕快,前日得大人提携,委以重任,虽肝脑涂地,不能报答此知遇知恩,何期路上身感顽疾,病倒于渭南,裹足难行。今书呈台前,望大人速派一将,前来押运银车。云云。”

王石把信写好,交给两个军士,在驿站里,雇了两匹马,军士骑马奔天水郡而去。快马奔驰在路行了半月,十月二十日,将信送到府衙,师爷把信转呈这刘太守,刘太守看了来信,对师爷道:“眼看银子已经送到渭南,这张剑东却又生了病,如何是好!如今又派何人去接替他来?”

师爷沉吟了半晌,也想不出合适的人来,刘太守道:“若是差城防司参将,孙精忠如何?”

师爷道:“此人武艺和那张剑东不相上下,也只除他了,在没有合适人选。”

太守遂命人去传孙精忠,去的人回来报说,孙精忠,前日感了风寒,告病在家。

刘太守叹息道:“如何是好。”只得传令升堂,将州府里文武众官,聚集起来。刘太守问了一圈,没一个愿去,实在没办法了,只得命府衙,马班都头蔡仁贵,前去渭南接替张剑东押运银车。临行时,刘太守嘱咐道:“从渭南前过洛阳便是汴京,一路上多谨慎些,早行,早宿,不要贪赶夜路。”

蔡都头,提着一把朴刀,骑着马,答应了,抱拳施礼,辞别太守,扬鞭打马,奔渭南而去。一路上又将及半月,进渭南城,就驿站中和张剑东见了,两人交割完银子数目。第二日,蔡都头押了银车便出了渭南,继续向东行去。王石雇了一辆马车,把张剑东安排在车上,发付了两个兵士,在车上照顾。张剑东乘着马车回乡而去,王石直送出城门外,两人洒泪而别。别过了张剑东,王石策马出东门,一路向前追赶了十里多路,远远望见押送银车的官军,正在前面缓缓行着,蔡都头骑着马,将朴刀横放鞍上,在前面引着。在路行了四五日,都是人烟稠密去处,并无荒凉所在,一时不好动手,这一日,跟在队伍后面,眼看已经到了腊月十四,天空中彤云密布。塑风渐起,走到申牌时分,天空中纷纷扬扬卷下一场大雪来,那雪越下得密了,

白雪沉沉雾昏昏,天洒白花碎玉纷。

霎时迷野难觅路,遥望四野无有痕。

马蹄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跟在后面慢慢行进,旁晚时候,进华阴县城,蔡都头和众兵士,押着银车自去驿站宿了,王石进了城,一路行到东门,街边一家客栈,下马进店,小二赶忙过来招呼,自把马牵去后槽喂养,王石点了几样菜蔬,要了一壶酒。正在吃。黄牙老者并梳着羊角丫辫的童儿,也迈步进到店中,在王石旁边的桌子边上坐了,点了一只烧鸡,一斤牛肉,半只羊腿,要了两壶酒,自顾自在那里饮酒,童儿自在旁边伺候着,王石看见感觉很不好意思,慌忙吃了几口,便叫店小二带去客房。刚要上楼去。忽从门外进来一人,身穿一件破棉袄,手里拿着一个瓷碗,另一只手拿了根三尺长竹棍。

喜欢厚黑江湖请大家收藏:()厚黑江湖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