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厚黑江湖 > 第34章 下

厚黑江湖 第34章 下

作者:牧羊的小男孩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9: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话说王石本打算在山上劫了银车,却突然闯出一伙山贼,及至将山贼赶走,王石因看见这领头张剑东,武艺高强,就改变了原来打算力取的主意。这边呢,张剑东当时力战三个贼首之时,正有些为难,却得了王石相助,心里十分感激,和王石称兄道弟起来。

王石随着官军下得山来,此时天已近黄昏,遥望前面一个市镇,又行了一里多路,进了镇子,王石欲找客栈安歇,张剑东便邀王石一同驿站里宿了。王石从马上下来,自有驿站里的差役,将马牵去喂养,王石站在门首,还未及进屋,突然打眼一望时,却看见那黄牙老者骑着跛驴,驼着背,也走了过来。头上梳着两个羊角丫辫的童儿,骑着一匹叫驴,跟在后面,两人一前一后也进了镇子,王石敢忙把脸背过来,心下暗道:难道又是巧合,是在跟踪我吗?或者因为前次我欲要打劫他,把他给得罪了,可是也不至于,一路跟这么远,要报仇直截了当就是了,何必远远跟着呢,不嫌累吗。正在思索不定。张剑东走到门口:“王兄弟,饭菜都上桌了,来!咋们哥两今天喝几杯。哈哈哈”说着,便上来携了王石的手。王石这才回过神来,随着张剑东进到屋里。

王石推张剑东坐了上首,自己侧席相陪,其余的兵士,在旁边几张桌子坐了。两人劝过了五七杯酒,张剑东笑着说道:“王兄弟这是准备去哪里?”

“我和哥哥同路,也是去汴京。因想到路上多有些不太平,跟在你们队伍后边安全些。”

张剑东道:“如此正好与你同行,路上也多个帮手。兄弟都会些什么功夫。还是只会这袖箭。”

王石道:“不瞒哥哥说,我还就只是会放几只袖箭,想到把这袖箭带在身边,也能防身。并不会别的功夫。”王石心里暗道:他这是在摸我的底细呢。

“哦!兄弟做什么营生,上汴京去,是做买卖,还是干什么。”

王石道:“小弟一介书生,想去汴京览胜,也看看帝都的风土人情。”

张剑东哈哈笑道:“哥哥我问得多了,贤弟莫怪啊,哈哈哈。来喝酒!”

二人饮过五七杯,王石假做醉态,只把酒来劝张剑东。张剑东倒是好酒量,一连饮了数杯。此时众官军都在吃酒,猜拳行令,好不闹热,王石心里有事,正不知道如何智取这些银子才好。张剑东笑着说道:“兄弟既然是揽胜而来,前路不远就是天台山,正是名胜,到时将车安顿在驿站,留下这些兵士看守,我陪你上山去游玩几日。哈哈哈!”接着又举起酒杯:“来来来!在陪哥哥喝几杯。”

王石只得受了,笑道:“小弟也正想上山去游玩,正不只路径,又没个伴当,哥哥愿往,那真是最好不过。”

张剑东劝了几杯酒,猛的里看见王石的右手,心下一惊,暗忖道:“他即说是读书人,又不会其他功夫,却这右手怎么如此粗大,一点没有读书人的斯文模样。我且来考他一考!”思量到此,便开言道:“古人,高贤饮酒欢会,必要作诗词以助酒兴,今日你我弟兄初次相会,夜宿于馆驿,可否以此为题,即兴赋诗一首?”

王石听了微微一笑,心里暗忖:他这是,听我说是读书人,便要来考我文采。对张剑东笑道:“兄长即如此说,小弟敢不从命!”王石略一沉思,作诗一首,吟咏道:

千里迢迢越挂牌,驿站把酒任开怀。

王张本是异姓人,推心置腹笑颜开。

吟咏毕乃道:“小弟才疏学浅,胡乱做来。兄长莫要笑话。”

张剑东听了王石吟咏之诗句,虽然文意颇浅,也还押韵,笑道:“哈哈,王兄弟太过于谦虚。来哥哥我在敬你一杯。这杯酒一定要喝,就为你刚才这首诗。”

王石推脱不过只得喝了。王石道:“小弟刚才已经做了一首诗,可否请兄长也和一首来。”

张剑东哈哈笑道:“我一介武夫,那里会这些,我自罚一杯酒,就算过了。”

两人只是互相灌酒,这张剑东也想把王石灌醉,常言道,酒后吐真言,往往有时候人酒喝多了,就藏不住话,话说的越多,透露的信息,也就会越多,张剑东身上担着这么大的干系。怎么能不小心呢,自然心里多疑,也是人之常情。王石呢,一心想把张剑东灌得醉倒,就便好趁机取事。偏偏二人都是海量,就便是从夜喝到明,在从明喝到夜,未必能喝醉。在加之王石所修习五蕴内功心法,能将酒毒逼出体外,化为汗液排出。如何能喝得醉了,那可真是千杯不醉呢。

王石心里暗思,要他多喝酒,必得先将其恭维起来,只要把他恭维的飘飘然了,那还不是酒到杯干!心里有了主意,笑着说道:“今天在山上看见兄长力敌三贼,全无一点劣势,令小弟实在是佩服之至,小弟我敬兄长三杯。”

张剑东听了,哈哈大笑,这话正挠着他的痒处,接过三杯酒,一仰脖就喝了,大笑道:“别说这三个不知道死活的东西,想当年在那磨盘山下,为兄我,大战黑罗刹,被数百贼人围住,何曾有半分惧色!”张剑东提起这一段旧事,想起当时战死,阵亡的兄弟,不禁潸然泪下。王石赶紧问道:“兄长何故掉泪?”

张剑东慨然长叹:“当年随我同去的五十个兵士,全部战死在山下,真惨,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那血水流到下面小溪里,把溪水都染红了。哎!”

王石劝道:“自古道,一将功成万骨枯,那有打仗不死人的。来我敬兄长一杯”说着,便又斟满一杯酒递了过去,张剑东此时被勾起伤心事,真是酒入愁肠,愁百结。难过了好一会儿,被王石又乘机劝了五六杯酒。

王石道:“我看兄长把一条点钢枪使得出神如化,不知这果是那一家枪法。”

王石一提起枪法,张剑东转悲为喜,开始眉飞色舞起来,笑道:“此枪法有名唤作,杨家五虎锁喉断魂枪。乃是杨老令公,杨业老将军所创,家父在时,把此枪法传授予我。”

王石问道:“这杨家五虎锁喉断魂枪,有何妙处,果是和别家枪法有什么不同呢?”

张剑东道:“这杨家五虎锁喉断魂枪,讲究,攻中带着守,守招中暗藏攻,虚实结合,内合八卦,外应五行。将招法使开以后,水泼进,若有流矢,暗器都能挡在外面,不会伤损自己分豪。”

“原来这枪法如此神奇,小弟可否也学学,以后行走在外,也得个防身之术。”

张剑东笑道:“你去那墙边,将我点钢枪拿来,某家使一路枪法来助酒兴。”

王石见说,起身去墙边拿那点钢枪,因突然想到,这又是他在试探于我。便故意假装提掇不动,张剑东看见王石拿不动,哈哈大笑,走过来一把抓起,犹如拿根灯草相似,王石假做惊叹佩服之状,张剑东将枪提起,就在后院使了一路枪法,刺,挑,崩,扎,扫,鞭,把一条点钢枪舞起一团银光。众兵士见他舞枪,都围了过来看,众人齐声喝彩!

耍了一回枪复进来吃酒,王石举杯道:“哥哥这枪果然使的好了,那枪,小弟提都提不起来,兄长却跟拿着灯草相似,直耍的风车儿一般,我敬兄长这杯。”张剑东接过酒来一饮而尽,此时那兵士们都来争相劝酒,一连又饮了几大瓮,直喝到更深方才各自回房歇息了,第二天,一早起来用过了早饭,张剑东便催促起行,王石在前面与张剑东并马而行,众兵士在后押着银车。走到镇口,却见那黄牙老者刚从客栈里出来,后边羊角丫辫的童儿搀扶着。王石早看见,赶忙把脸来侧过一边。众人迤逦前行,在路行了五六日,第七日黄昏时候走到天台山下驿站里安歇了,张剑东道:“此地便是天台山地面,今日且早些歇息了,明日便陪你上山去。”王石道:“如此最好!”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起,吃了早饭,张剑东嘱咐众军士在驿站中看好银车。和王石出了驿站一路往天台山上来。此时正是九月深秋,早上约有些寒意,碧空如洗。二人上得山来,渐渐山路崎岖,遂牵马而行,走了半个多时辰,抵松门岭,山路越发滑溜难走,王石道:“如此难行,就将马拴在树林中吃草。下山之时再取如何?”

张剑东道:“贤弟所言甚是。”二人将马牵去树林中拴在树上,复向山上前行,小路蜿蜒盘旋在山脊上,两边尽是万丈悬崖,王石本待趁其不备,将他推下崖去,心下暗思:此人到是条好汉,若是将来如此害了,却是有违天理,再说我只想取银,何必乱造杀业,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害他性命。

张剑东一边向上走,嘴里说道:“兄弟你看,山间如此雄伟壮丽,泉声山色,鸟鸣花香。真乃人间之胜地也!何不就赋诗一首!”

王石在后,笑道:“哥哥此言极是。”遂驻足远眺,赋诗曰:

天台山雄路崎岖,挥汗苦蹬二兄弟。

远望云海似仙境,近瞧秋花听鸟鸣。

王石吟罢自朝道:“意境太浅,献丑了!哈哈哈!”

张剑东抹了一把汗,笑道:“文意虽浅,却也贴切。”

又行了十五里,看看以经时近午时,两人正觉得肚饥,抬头看见一庵堂,门上高悬:筋竹庵,二人上前叫门,有老尼迎出,就庵中用了午饭。吃过了午饭从筋竹庵,继续前行,又行了五六里,过筋竹岭,但见两旁尽是些低矮的松树,树干曲奇,枝叶苍秀,和花园里栽的古松一个模样,张剑东笑指:“贤弟,你看这些松树真是生的好看,却做不得栋梁。贤弟何不就以此松为题,赋诗一首。”

王石心里暗道:如此又来考我,笑着说道:“既然兄长有命,小弟只得勉为其难!”遂对松作诗道:天台山岭生奇松,曲曲枝干叶葱葱。

弯延遒劲似老龙,独啸岭畔气如虹。

王石吟罢,张剑东拍掌笑道:“贤弟此一首诗作得真是妙不可言,犹如天马行空,气势端的浩荡!”

“兄长见笑了,小弟只是随口胡诌几句。”

二人一路向前又行了三十余里,看看天色将及黄昏,喜得前面已望见一庵,走近山门,庵门边,两尊护法金刚,黑漆漆的大门,高悬一块牌匾:弥陀庵。三字写的甚是雄浑。

王石上前叩门,一老尼出来将二人引进堂上待茶,就在庵中吃了夜饭,宿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吃了早茶,迤逦向山上行去。

但见山路两边高岭孤寂,峡谷深幽,回身看庵堂正在山坳之中,上山游客多宿于此地。中午的时候两个人直走到天封寺。在寺里吃过了午饭,下午攀上峰顶,王石看着远处群山,不禁想起唐朝诗人,马戴,那入天台山来,遂吟道:

却忆天台去,移居海岛空。观寒琪树碧,雪浅石桥通。

漱齿飞泉外,餐霞早境中。终期赤城里,披氅与君同。

王石刚一吟完,张剑东称赞道:“贤弟这一首诗作的真好,只是让人难懂!”

“这不是我作的诗,此诗是唐大诗人马戴所作,刚才我看见如此美景,有感于怀,故而吟唱了出来。”

张剑东疑惑的问道:“马戴是何许人也?”

王石道:“马戴,字虞臣,唐代,定州曲阳人,我也就知道这么些。”

张剑东笑道,:“兄弟真是博学。”接着又问道:“看来贤弟是读书人确实不假,可是愚兄有一事不明。”

王石道:“哦,有什么事不明白的?”

“我看你右手,掌粗指大,却不是个读书人的模样。”

王石哈哈笑道:“兄长有所不知,小弟,从小在家做农活,干的粗活多了,这只手却长成这样。”王石一边说,心下暗忖:原来他是看见我的右手粗大,才起的疑心,难怪一路尽考我作诗。

夜里二人宿于峰顶,只见晚霞映的天红如锦缎,及至五更天,王石起来走至帐篷外,见漫天星斗,天空隧然幽远。等到天明,二人又上行数里,至华顶庵,又行三里到太白堂。听堂里的和尚说下边有一洞,名叫黄金洞,两人从小径行了二里地,弯腰看见一块凸起的大石头,生得煞是好看,王石称赞道:“好一块大石。”张剑东笑道,:“这山上哪里不是石头,兄弟真是少见多怪!见一块石头便如此大惊小怪的,哈哈哈哈。”

王石笑着说道:“非是小弟,大惊小怪,仁兄你仔细看这石头端的生得秀气。”

张剑东大笑道:“真是个书呆子,石头那有什么秀气不秀气的。哈哈哈。”

二人说笑着走到洞口,打眼一望时,却也奇怪,这洞中虽然黑漆漆,深不见底,却有风从里吹出。两人感慨了一回。复返身上太白堂,循着一条小路,往绝顶攀去,只见荒草靡靡,越往上走,吹来一阵阵山风,顿觉寒冷透骨,王石打了个寒颤:“这山越发高了,吹的风来却是如此寒冷的当不得,又未曾带的冬衣。”

张剑东笑道:“贤弟快随我,加快脚力,走的性起,自然就不冷了。”

二人又行了一里多地,却见两旁杂草之上结了白霜。而四山回映,,琪花玉树,玲珑弥望。王石举目四观,到处树上,也是结满了严霜,白蒙蒙一片,继续往前走不远,到了岭角,却又满山开遍野花,花多为白色,继续往前走,翻过山脊,往下走,至华顶庵,过池边小桥,又翻越了三重山岭。前面又见一条大溪,溪旁,古树参天,怪石林立。两人赞不绝口,果然好看,向前又行了二十里,过上方广,至一石粱,在昙花亭游玩了一番,只见旁有一飞瀑,犹如白练倒挂山崖之上,势如万马奔腾,好似一条白龙飞跃而下。过了瀑布继续下行,过了下方广,回头在看石粱飞瀑,却好似在天际之上,想起李白那首: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形容这飞瀑真是贴切。看了会儿瀑布,就在寺中吃过了午饭,下午翻过前面山岭,跟着山涧走了**里,又见一瀑布,从一处石门泄下。水流旋转三曲,流过断桥,这断桥,却并非是一座断桥,只是取了这么个名字而已。此桥为两块大石斜搭在一起,中间有一条小缝隙,水从下而出。汇入一水潭之中。这石门的由来,原是中间有两石立着,好像两扇大门,顾得名石门。溪水从上倾泄而下。

水从潭口流出,复经三级而下,势入万马奔腾,吼声震天。二人沿着小路往下直走,又走了一里多路,见溪水从石崖上飞奔而下,好似一壁朱帘。下边水甚是散缓,涛涛汨起白色水花。王石道:“此处水势平缓,何不去溪水里洗洗手足。”张剑东笑道:“正走得汗发,去洗洗也好,看着山泉清冽。”二人脱了鞋子,赤足走到溪水里,洗了洗脸,将身上汗洗净,顿觉神清气爽。两人洗过,复又返回寺中,寺里僧人问道:“二位施主可曾去,观石粱卧虹,飞瀑喷雪。”

王石道:“都已经看过了。”夜里在寺中宿了。

第二日清早,天气却晴明的好,两人出了寺,寻路上昙花亭,复来观看石粱卧虹,但见粱宽有尺余,长三丈,正架在两边山坳之间,两边飞瀑从亭子左侧出来,流到桥边奔腾冲下山崖。那声音,好似雷鸣,却又像是天河垮塌下来。水势奔流迅猛,看崖下,高数百丈,视之令人双股颤栗,头目具眩。王石道:“若是不慎从此处跌下,必摔成齑粉矣!”

张剑东笑道:“贤弟所言甚是,我观之也目眩。”

细看那大石粱尽头处,为山石隔断,无法走到对面山上去。乃回走至昙花亭。入上方广寺中。又跟着寺前小溪,复至对面山上,坐在一块青石上观看石粱,正在此时,庙里的僧人出来叫道:“二位施主,快回来吃饭了。”两人进寺用了晚饭。就在寺里又宿了一晚。第二日吃了早餐,出寺行了十五里,到万年寺。进寺观玩,游览藏经阁,寺庙前后古杉参天,粗数十围。树上有几个白鹤的鸟巢,时闻白鹤嘹呖高鸣,声音洪亮清远。二人在寺中用过午饭,下午游览了觅琼台,双阙,周围很多岔路,不知路径,王石向寺里僧人问路,僧人道:从此去万年,四十里。中间经过龙王堂,每往下走过一条山岭,都有一个坦洼地。一直往下走过数个洼地,就到了国清寺。

王石谢过僧人和张剑东一路向下走过数重洼地,将及至晚,方到国清寺。

喜欢厚黑江湖请大家收藏:()厚黑江湖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