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万里苍穹万里剑 > 第二卷 雨霖铃 第一百一十六章 韩昌黎的苦笑

能在这种紧要关头,想到他韩昌黎的,整个帝都城内,唯有寥寥数人,天子陛下的意思,他韩昌黎能看的明白,他接下来的继续崛起,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去过渡。

那么此时还能到他这府邸门前扣门的人,宰相李林甫没有那个机会了,便只有卫国公一人而已。

天子陛下不会看着大唐的命运,掌握在一个刚刚步入朝堂不满一年的年轻人手里,可他可以容忍自己扶植的新权贵再近一步,再近一步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位列三公,可以官居一品。

宰相李林甫的位置需要有人填补,不是年轻书生韩昌黎,更不可能是已经老得犯迷糊的杜司徒,唯有卫国公一人摆在天子陛下的眼前。

不管这位权臣的手段如何,哪个在朝堂混迹的权贵重臣,能有一双干净的双手。真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是韩昌黎也不敢拍着胸脯保证。

在下人的引路下,韩昌黎很快来到了府邸门前,大门不算太高,也不够多么大气,所以,韩昌黎走出大门,走到了马车前方。

卫国公的亲信想要上前从马车里请出来自家的主人,韩昌黎急忙摆手拒绝了,他扣指在车厢一侧轻敲,干净利落的说道:“卫国公,请入府详谈。”

没有什么弯弯绕绕,这种时候,时间是最宝贵的东西。

谈的内容,韩昌黎早在杨胡子走出帝都城的那一刻,就开始细细盘算,直到今天。

马车车帘没掀开,卫国公佝偻着背,走出了车厢,直到双脚落地,才微微拱手:“韩翰林。”

“请。”韩昌黎低头行礼,又做了个请的手势,转身,迈入了不算很高很大的大门之内。

制止了亲信要入府的打算,卫国公对着手下示意,没有什么言语。做为他的亲信,自然能够明白这位主子的意思。

亲信翻身上马,引着马车候到了一个并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里。

看着卫国公随韩昌黎入府,门前的两个下人望着那位帝都城里数一数二的大人物远去,进入府邸深处,一阵唏嘘。

没有直接去府邸大堂,韩昌黎的脚步不紧不慢,卫国公却显得有些急躁,他几乎贴着韩昌黎的脚步去走,只慢了仅仅一步。

还有不足两个时辰的时间,这是关系到他卫国公接下来,是否能够直上青天挥浮云,他当然很着急。

随着屋门被打开,屋子的摆设映入了卫国公的眼帘之中,这是一间书房,正面的便是一张贴在墙壁上的大唐军防图。

私自收藏大唐军防图,是掉脑袋的事情。可进入屋子之内的两个人,显然都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还请韩翰林解读。”卫国公关上了书房的门,拱手说道。没有什么多余的废话,直接奔入了主题。

韩昌黎也不是那种看不清楚形势的寻常呆滞文生,他快步走到了军防图前方,目光眯成缝隙,脸上不由浮现出了一缕笑意。

这是他的手笔,泱泱大唐将在他的手中,重获新生。

“师父,您老人家看仔细喽。”可能韩昌黎心里如此想着。

军防图上勾勒过很多的笔触,看得有些繁杂,这并不会影响韩昌黎的观赏。他抬手,在陇右道、关内道以北、河东道以北划了一个大圈。

“如您所见,现在这些地方,都是胡蛮狗的叛军,以及突厥蛮子的大军所在,应当在三十万左右。”韩昌黎说着。

关内道以南,便是京兆府,帝都城在京兆府境内。

似乎杨胡子挥军南下,只需要捅破一层薄纸。

卫国公皱着眉头,陷入深思,他年纪虽长,但记忆力不错,分析能力也不错,他快速在脑中盘算着手握叛军和突厥蛮子大军的杨胡子,下一步会如何打算。

“他会兵临帝都城。”好像猜到了卫国公所想,韩昌黎的声音清脆,但并不悦耳,反倒极为刺耳。

“我们关内道和河东道还有多少守军?”已经看清楚基本形势的卫国公当即问道。

“关内道以陇东城为圆心,直到京兆府之外,杨胡子边军以南,有归德将军狄欢的五万大唐将士。”韩昌黎用手指扣在了关内道境内,北至边军营寨,南至京兆府之外。

还没有等卫国公从上一条讯息中回过味儿来,韩昌黎就继续说道:“河东道属于制式,并登记在册的将士,不足两万。”

两道境内,大唐将士总计不到七万,面对的可能是三十万南下的叛军联军。

那杨胡子兵临帝都城下,将不算是什么难事。

“我想听听韩翰林你的意见。”卫国公在书房里踱步良久之后,才抬头冒出了这么一句。

好像终于等到了这句话,韩昌黎伸手指向了河北道,那里有着比大唐陇右道更宽阔的土地,也更多的边防将士。

“安东大都护,也是镇军大将军的大唐神将苏成武,有二十万边军,已经屯兵在河东道以东。”韩昌黎说出了大唐北疆之内,唯一的依仗。

这对于卫国公而言,对于天子陛下而言,对于大唐而言,都是一个不错的好消息。

“他不可能拦下,最多牵制住河东道的叛军,甚至还要提防突厥蛮子的东进。”见到卫国公眼神当中的神采,韩昌黎当即泼了一盆凉水。

没有等卫国公继续发问,韩昌黎滔滔不绝:“我义父来信,已经联合河南道节度使,率领八万大唐儿郎,赶赴至河南府境外。”

大唐所有权贵都知道,韩昌黎的义父是济南王。

又是一个还算不错的消息,可明显韩昌黎的语气并不算很平稳,依旧有下文:“义父最多能到了京兆府,进入不了帝都之外,无济于事。”

大唐藩王不经召见,不得入帝都面见天子,更何况还是带领大军而至,视同谋反。

“那我大唐,便只有七万将士可挡胡蛮狗叛军?”卫国公听到这里,语气已经有些急迫,原本他也憧憬在大唐依旧盛世的光辉之下,可听韩昌黎这么分析,却又感觉,确实如同他所言。

泱泱大唐盛世,想到叛军攻入帝都城之后的可怕场景,让卫国公的双手都有些颤抖。

韩昌黎轻轻摇了摇头,目光所致,依旧在军防图之上:“要救大唐,唯有一人。”

“谁?”几乎下意识的,卫国公第一时间问出了声。

“山南节度使,史分明。”一个名字脱口而出。

游魂堡一战,力扛突厥蛮子五万大军的史分明,终于在大战之后,迎来了许久未见的高升,蒙天子陛下厚爱,史分明在两个月前,入了山南西道,担任节度使。

“何解?”好像掏空脑汁,终于想起了这个史分明的履历,卫国公有些疑惑。

“当年如果不是受到了陷害,只怕如今担任安西大都护的人选,不会是杨胡子,而是他。”韩昌黎说着,又补充了一句:“而且,他已经到了京兆府。”

依旧没有嚼清楚其中的意味,卫国公一脸的严肃,又侧着脑袋,略做思索。

“依我之见,可命狄将军率领将士前往河东道,连同河东道守军,守住京兆府东侧。史分明升任怀化大将军,带领山南将士,连同帝都十六卫抽调半数将士,甚至可以让洛阳王出点力,关内道便同样不可能失守。”韩昌黎说道。

他没有在看向军防图,而是很认真的看向了卫国公。

“这个人,有这么大能耐?”卫国公这才微微醒转,出口问道。

“当年漠北有他,突厥蛮子三年不敢进犯寸土。”韩昌黎直接拍了拍手,已经准备走出书房。

他要说的,都已经说完了,再多说一句,都是画蛇添足。

倘若卫国公真的按照他所言,启禀天子陛下,那么大唐此番劫难,算不上劫难。

可惜,这一次,天下陛下,不可能相信他,已经很久没有相信他了。如果不是因为他真的是那位杜书圣的弟子,只怕,现在已经失势,他背对着卫国公的脸颊上,露出了几分苦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