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万里苍穹万里剑 > 第二卷 雨霖铃 第一百一十五章 卫国公到访

一晃眼间,几日时光已经匆匆而过。自打那日之后,宰相李林甫回到相府内,就再也没有走出过相府大门,按照府中偶尔传出来的风声,像是李林甫身染重疾,命不久矣。

几个原本属于宰相李林甫一派的庙堂重臣,早先一日还到府内拜访,却都在第二日,被莫名其妙地遣离了帝都。

有心人便开始猜测这其中的道道,也很快有人给出了答案,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只道是前几日朱雀大街上的那场截杀,最终没有得手,不管最后是谁拍案下的决定,都得由这位宰相大人来承担全部的后果。

随着李林甫一派的几个重臣相继离开了帝都,原本一些下一级的官员,便急忙摆脱了这摊浑水,近些日子,开始往卫国公的府上走得勤快起来。

这接连几日下来,相府已然门可罗雀,在帝都的大人物,都已经知晓这位宰相大人已经失势,纵横了大唐官场十数载,终于还是得挪屁股了。

反倒是卫国公,成了这庙堂之上的大赢家,他手下一派官员,这些日子里声音也越来越响,便是最好的证明。

那些还没有投身到卫国公门下的官员,有的确实是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不入那些贵人的法眼,有的已经主动请辞,远离了这场无声的硝烟,也有的看不惯卫国公的做派,自立一派,抱成了一团。

反正,昔日风光无限的宰相李林甫,已经是真的重病缠身,估计用不了多久,相府里就会传来噩耗,究竟什么时候会传出来,那就得看站在最上面那位的意思。

宰相府邸深处,更是乱成了一团,除了跟着宰相李林甫混了一辈子的几个老管事还呆在府邸,其他的下人杂役,都已经早早地被辞退。

相府怕是难以熬过这个冬日的末尾,很多人都这样子想着。

韩昌黎是少与派系挂钩的几个朝中重臣,更何况还是朝堂之上,最年轻最得势的官员,没有之一,当然没有人敢动他的主意。

先不说韩昌黎身后的天子陛下会不会做些什么文章,就只怕那位掌管着大唐最隐秘机构的“三公子”都不会认着他们胡来。

太子殿下依旧是往日的太子殿下,依旧那么可怜巴巴,如果天子陛下没有到了犯迷糊的时候,太子便只能是太子而已。

就在今日,边关之地更是传来了一个能让整个大唐震惊的消息,杨胡子在安全回到安西都护府之后,便有十六七万边军,顺势造反,与突厥蛮子勾结在了一起。

还有几万边军并没有顺从杨胡子的意思,尽皆被坑杀在了陇右道玉门关之外。

这是在做给天子陛下看,让天子陛下难堪。很多人都知晓,放走杨胡子,终究还是天子陛下的意思,那杨胡子这一反,估计相府就真的没了。

如果杨胡子在安西都护府好好地呆着,说不好宰相李林甫还能多活些日子,再恢复以往的声望权势,也不是没有可能。

杨胡子这一反,算是彻底逼死了宰相李林甫。

太极殿内,天子陛下大袖一挥,抬着眼睛望着站在大殿之内的众多朝中重臣,没有什么厉声训斥,也没有显得多么着急。

低下的官员都以卫国公为首,卫国公见到天子陛下,连头都不敢抬,下面的官员,腰杆自然更直不起来。

天子陛下思绪良久,终于还是伸手重重地拍在了龙椅把手之上:“明天就是上元节了,今天朕希望你们能拿出来对策,让朕好好过完这个节。”

以卫国公为首的众多重臣,腰杆弯的更低了一些。

大宦官冯元义就站在金銮之下,他眯着眼睛,打量着太极殿之外,没有看向殿内的任何一人,这个时候,这些人肯定不会真的能有什么好办法。

说白了,书生能兴国,当然也能误国,得看坐在金銮之上那位,如何驭人,跟随天子陛下这么久,深知天子心术的冯元义,并不是很着急。

能够营造出大唐如此盛世之景的天子陛下,就算已经年迈,可脑袋还是清醒的,他应当也在等,等一个可以让他放心将这件事情托付的人。

天子陛下确实有些年迈,这些年无心朝政,便是最好的证明。只是不知道,今日那人会不会出现在殿内,为天子分忧。

“真不知道养着你们干什么吃的。”又是重重一巴掌拍在了龙椅把手之上,天子眯起了眼睛,靠在了椅背上,开始望着金銮发呆。

大唐的盛世呀,会不会就此终结呐?

“不会!”

天子陛下笑了笑,他确定,泱泱大唐,总有人能站出身来,为他解忧愁。可惜李林甫老了,眼睛也昏花了。

在天子陛下心里,李林甫不是什么好人,但却是最适合做大唐宰相的人选。下面那些人都在说,等李林甫退位,他肯定会把位置让给那位他极为看好的年轻书生。

早先他也如此想过,可毕竟太年轻了一些,再等个十年,尚且算不得晚。

那今日……

天子的眼眸再次低垂,落在了卫国公的身上:“傍晚之前,最好想出个办法来,若不然就都去相府陪着宰相大人吧。”

底下的一众官员,最终还是没有人敢出声。

好像听到这里,已经明白了天子意图的冯元义,急忙转身,走到了龙椅之前,搀扶起了天子陛下,开始缓缓向着后殿之内走去。

大殿之中,再也听不到了金銮之上传来的气息,卫国公才敢直起腰杆来,他早已经大汗淋漓,汗水染湿了一层又一层的衣衫。

他深深呼吸了几口气,准备起身。

身后的几个重臣,已经起身,近到卫国公身前,赶忙搀扶。

对着身侧几个重臣瞧了几眼,卫国公也知道这些人都是什么货色,在庙堂上好勇斗狠是一把好手,真要是到了这种要命时刻,是谁都指望不上。

他很生气地一挥衣袖,率先走向了大殿之外,还有两个时辰多一点的时间,如果没有办法,他们的脑袋都得搬家。

不过,既然能在朝堂上,瞬间崛起的卫国公,自然有自己的想法,他离开了皇城,走上了属于自己的马车,装饰很普通,也只有两马拉车。

他掀开了车帘,便有亲信骑着马贴近到了车帘之外,抱着手行礼:“大人。”

“去韩翰林府邸。”卫国公的声音有些低沉,说着已经放下了车帘。

亲信好像有些疑惑,韩翰林是何人?

突兀地想起了去年在帝都瞬间登顶庙堂的那位年轻书生,便急忙向车夫小声耳语了几句。

马车行驶得不算很快,却刻意在城中各个坊间绕了很多远路,显然卫国公并不想自己的行踪,被旁人发现。

坐在马车内的他,闭着眼睛养神。

马车很快到了要到的府邸之外,府邸不算很大,也不算多么豪奢,甚至只有寥寥几个仆人。

亲信下马,极为恭谨地向府中的下人说明了车上那位的位高权重。却遭到了下人的几番白眼。

大人物?位高权重?在他们这几个下人的眼里,还真没有几个能与韩昌黎并肩的大人物,就算是卫国公和李林甫都不行。

再给韩昌黎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这大唐境内,还真说不得谁说了算。

“知道了。”下人懒洋洋的应了一声,转身向着府邸深处走去。

哪怕多么不乐意,也是仗着自己是韩昌黎府邸里的奴仆,才能在别的奴仆面前张扬,要真的是车上那位下来,他们哪里还敢如此跋扈。

通禀的下人看似懒洋洋,却也不敢怠慢,离开了那几个人的视线,就火急火燎的向着府邸深处跑去。

府邸不大,很快就近到了大堂之内。

三个年轻人都有些意兴阑珊,很明显早间的那些消息,也已经传到了这里,他们更是明白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都是大唐的年轻一代,年轻人,最容易冲动,脑袋一热,什么都能想得出来,也什么都能干得出来。

韩昌黎亦是如此,不过他想的还要更多一些,不是李三胖那般只会痛斥杨胡子背信弃义,也不是孟东野那般,想着要去边关,手刃杨胡子才解气。

他毕竟只是个文弱书生,寻常打架,可能连个妇人都惹不起。

他瞧见了下人急匆匆地赶来,脸上表情没有变化,眼神之中却是极为精彩锐利,大唐毕竟还是应当属于年轻人的一代。

没有等下人说话,韩昌黎已经摆手,向着李三胖和孟东野看了几眼,突然一笑,伸手道:“请卫国公进府说话。”

好像觉得还是有些不妥,他索性往前走去:“我亲自去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