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小道士李青山 > 第二十三章 狂生三剑式

小道士李青山 第二十三章 狂生三剑式

作者:江左蠢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8: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大坪地走回,李青山脑海中一直在想着道家、儒门、武道这三家的孰强孰弱。他知道,天下为武者,走的皆是这三家路数,也代表着三种截然不同的内功修习风格,自然对应上当今最强的三股势力:道圣张云舍所在的云虚教,文圣上官经纶所在的崇文宫,武圣吴十步所在的极武殿。而在这三家势力中,自己已入了道家,如今又算半个脚脚踏进了儒门。

想到这里,他忽然自己何其幸运,自己虽然是个不明来历的孤儿,却比天底下大多数人都幸运,得到道圣、文圣的栽培,自己这一路走来总算是一片坦途,并无多大磨难与挫折。

他回到房间,若有所思一会,随后静下心来,开始修炼起剑意来。两个时辰后,他熄灭了蜡烛,开始抓物取物,修习夜视术。对于夜视术,他已经有所成,此前在山洞中应付魔域双君子的时候,已能在漆黑的环境下捕捉最微弱的光,能够如同在白昼一般看清四周的事物。也正是靠这一能力,他才能逃脱了魔域双君的毒手。

想道魔域双君子,脑海中就浮现出他们两个孪生兄弟一唱一和自称君子的模样,禁不住笑起来。

他略一凝神,继续练习夜视术,待练到第一千次时,忽的看到窗前有个人影。时值谷雨刚过,月亮高挂空中,月光明亮,因此窗外的人影拉得长长,投射在窗上格外明显。

李青山略一思索,便猜想是来寻他的,于是开了门走出去。只见月光下,上官经纶负手站在庭院中,抬头凝望明月。他身姿挺拔,长袍及地,羽扇纶巾,抬头望月,对影成双,颇有一股仙人之姿。

李青山轻轻走过去一揖,轻轻喊道:“拜见先生。”

上官经纶回过身来,点点头,说道:“夜视之法,不练了?”

“先生来了,自然就不练了。”

“练这个多少时日了?”

“自十一岁练起,至今已有五年了。五年来每夜不敢荒废,如今堪堪可夜视。”

“极好,极好。没想到老道士平生从未收徒,一旦收起徒弟来,教徒自有一套。你这按着识文、强体、夜视、悟剑、练气,循序渐进,根基极为扎实,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如今你只缺绝妙武功招式了!”

“在下山之前,老道士也曾再三嘱咐,下山之后若有机缘,得到奇妙武功可学之,但不可贪多。武功招式,在于精而不在于杂。”

“嗯。老道士说得对,学武无需贪多。学得再多,到最后用上手的也就来来回回那几样。如今你的内功修为,已到了太虚太玄功的合神境后期,也算是极为了得,这个内力放到江湖上也算是个高手了。在你八岁之时,我授你的谪仙诀,还记得否?”

李青山赶忙答道:“记得。常常心中默诵温习,未曾忘却。”

上官经纶点点头,说道:“很好。天下最厉害的内功修为,别分记载在六部奇书之上。太虚太玄经是其一,谪仙书也是其一,另外还有武帝东方雄的天阳神功、武圣的神龙九式、魔域的天魔弑神赋,剩余一部还未知道是何书。这六部奇书都是记载着天下一等一的内功。但是还未有哪一个同时练得两种以上。虽然你在八岁之时已背诵了谪仙诀,但是如今仍未有所悟,皆因你还未入儒门,对六艺典籍领悟未深。假以时日,你在我东州的书海中学有所成,自然能领悟谪仙诀,或许能将道家内功和儒门内功修为都融合起来。内功方面若做到如此,也算是前无古人。”

李青山惊愕得下巴都合不上,原来自己竟然已有了天下六部奇书的其中两部!

上官经纶继续说道:“剑术这一方面,只需学几招就行了。昨日我跟你说的,自古读书人,多数是弓马娴熟、剑法了得。今日我教你这一套剑法,本是跟谪仙诀同为一套武功。留下这个古卷的读书人,天赋神智,为人浪荡不羁,要不然如何成为谪仙,能留下这一套张狂剑法?这套剑法,叫做‘狂生三剑式’,只有三式。第一、第二式各有九招,第三式仅有一招,因此三剑式合计十九招,又名狂生十九剑。”

“只有三式十九招,狂生十九剑?”李青山好奇心大起。

“对,三式十九招,也能媲美天下任何剑术了!你去把紫云神剑拿出来。”

李青山奔回房内,取出粗布包裹着的紫云神剑,递给上官经纶。

上官经纶接过剑,抖开外层粗布,从剑鞘中抽出紫云神剑,只见剑身在月光下仍然是发出淡淡紫红光芒。他运指弹了一下剑背,神剑抖动发出嗡嗡声响,“你的童子尿还滋过这把神剑。这紫云神剑,是我和老道士寻你回来之时一起带回来的,十六年了。”

说罢,他月下持剑,目光沉静如水,平视前方,刷的一剑划出,然后接连使出九招,虽然每招温和,指向不同方位,但却衔接无缝、浑然天成。

李青山在旁认真瞧着,略一思考,便发现这九招指到之处,连接起来,恰好似乎是一个人形,且最后一招是指向人的眉心。

只见上官经纶忽然变招,身随剑走,只见到漫天紫红光道,浑然不见上官经纶的人影。李青山只感觉森森然的重重剑气压过来,将自己逼迫得喘不过气来,急忙运起太虚太玄神功抵御,才稍稍显得轻松,可浑身汗涔涔,青衫已半湿。

眼前紫红光道突然消失,上官经纶立在李青山旁边,手上的紫云神剑却飞出,剑如长眼一般,随着上官经纶的右手指哪飞哪。李青山只觉得飞剑朝四面八方及天上地下都走了一遍,所过之处飞花落叶、树断石裂,连庭院中的假山都劈成了两半。

片刻之后,紫云神剑已回到上官经纶手中。他将剑还入鞘中,然后递给李青山,甩甩手,微笑说道:“好久没使这玩意,有些许生疏了。”

李青山望着院中一片狼藉呆呆出神,没有答话。

上官经纶说道:“这还只是试着使出给你瞧瞧。毕竟在自家庭院中,心有顾及,因此收敛着使出,威力不及原剑式的三分之一。”

李青山瞠目结舌说道:“威力不及原来三分之一,就如此厉害了。”

上官经纶说道:“这剑法,毕竟是书生所创。书生书生,百无一用。所以三式剑招中,第一式是优柔温顺,第二式才是张狂恣意,第三式更是百步飞剑取人。这是剑谱,你拿去看吧。”说着,从怀中拿出一束发黄的绢丝古卷。

李青山毕恭毕敬,双手接过古卷。

上官经纶环视一周庭院,踱步向外走去,边走边自言自语:“一时兴起,将这雅苑的削得乱七八糟,那小丫头知道了又要找我麻烦。唉。”

李青山捧着古卷急匆匆回到房内,摊开古卷,点烛细看。只见古卷开头五个草书大字“狂生三剑式”,接着是一段楔子,正楷小字写着:

“吾本狂生耳,弱冠出吴楚。腰挂三尺剑,儒衣入江湖。胸怀四海志,笈负万卷书。左执无名卷,右掌酒葫芦。常诘圣人语,不应天子呼。习武随心性,剑术从意出。自创三剑式,剑如游龙舞。凭此多仗义,屡屡斩妖魔。老来意萧索,醉卧烂柯处。黄粱惊梦醒,奋笔谪仙书。”

李青山抚卷遐思,脑海似乎闪现出一个负笈、仗剑、执酒走天涯的儒冠书生行走天下,有着张狂恣意的神态、傲世天下的剑术,让人心驰神往,于是迫不及待看看剑式图谱。后面都是剑诀、图谱、旁注。

“第一式,劝君。剑本为百兵之君,文人书生又多想做君子,行仁行义。君子用百兵之君,须施君子礼,心怀仁,劝回首。故本式起名'劝君式',共有九招,每招均是料敌先机,后发制人,剑指敌人身上各大重要关节及穴道,逼人自退,又不取人性命。”接着后面是招式图谱和详细注解。

“第二式,意决。劝人若无用,当须作决断。自古儒人多寡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本式要点在于杀意决,当机立断,张狂肆意。故本式起名'意决式',共有九招,每招都是杀招,剑随身走,剑气重重,杀伐果断。”后面也是招式图谱和注解,唯一不同的是多了个步法详图。

“第三式,飞剑。以神力运剑,驱剑飞行,十丈之内可取人首级,出其不意、迅疾如电,追杀暗杀,皆可用此。”后面是详细的运劲法门 。

李青山越看越觉得这三剑式奇妙,与太虚太玄经的“妙万物篇”似乎风格迥异,又有些许相通。两者都是要运势化势,都要料敌先机,但妙万物是无形即有形、无招即有招,毫不拘泥于任何招式。而这狂生三剑式,每一招似乎都算准了人身方位的破绽,十九招针对十九个部位。就好比敌方出招再如何厉害,总会有一处露出破绽,狂生三剑式就可以其中的招式就可以取破绽而击之,后发制人,迫敌回退。

李青山心想这三剑式,第二式太狂,第三式太炫,第一剑既厉害又存仁,就学这式好了。于是对第一式“劝君式”更加用心研读,半个时辰后,已将剑诀、图谱都牢记在心中,于是收起剑谱,拿着紫云神剑来到院中,根据心中所记,依样画葫芦练起来。他悟性既高,又曾学过“太虚太玄经”的高深武功理论,因此对剑招图谱及注解领会很快。加上他常年以来悟剑意,举剑、出剑已是十分平稳和精准,因此竟然很快就将第一式“劝君式”的九招学会,只是使出来尚未够圆转流畅,仍需强加练习。

至三更时分,他觉得已练得差不多,于是收剑回房休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