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小道士李青山 > 第二章 仙来村顽童

小道士李青山 第二章 仙来村顽童

作者:江左蠢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8: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仙来山位于东部与中部交界处,严格来说是属于东部。这山海拔极高,高耸入云,常年云雾缭绕,寻常之人难以攀登到顶。顶上有一潭天然水池,池水清澈幽深,池面平平如镜,所以被叫做“镜池”。据山脚的仙来村村民代代相传,说这座山常有神仙下凡来到山顶修炼,并在“镜池”沐浴洗漱,“仙来山”因此得名。

张云舍中年时到处寻名山归隐,经过此地得闻传说,便亲自上山顶察看,明白并非有什么神仙下凡,乃是有前人在山顶隐居修炼。现早已人去山空,他乐享其成,选定这座山,在山腰处寻了一块地,依山建观起名“仙来观”,从此在这里隐居修炼。

这一天他正在静坐冥思,掐指一算从盘龙群山回来已有六年,是时候有故人来,也该下山走一遭了。

而山脚下的仙来村,住着四十多户人家,都是靠山吃山的本地寻常百姓家,仅有一户是外来户。那户人家是一对年轻夫妇,名叫沈谙和杜岄。他们年轻时被人误伤,生命垂危,幸得张云舍所救,从此将张云舍当作救命大恩人,一路追随。张云舍来仙来山隐居,他们便在仙来村定居。

他们也常到山上道观清修,偶得张云舍指点武功。张云舍何等人物,乃当世“三圣”之一,得其指点一二也是很了不起,因此沈杜二人的武功均不弱。

然而此刻,他们正皱着眉头,在自家大厅里任由村民责骂,丝毫不敢硬气答话。村民们七嘴八舌,吵吵嚷嚷,众口纷说沈杜家的小孩顽劣不堪,打架斗殴伤了别的孩童,还带头在私塾内捣乱,把私塾整得一片狼藉,就连教书老先生那把上面刻有“一块无情木,单打书不熟 ,诸君若护短,希望莫来读”的戒尺也给硬生生折断了,气得老先生吹鼻子瞪眼,大声嚷嚷着“不教了!不教了!此处顽童果真是顽劣!老生明晨收拾铺盖走人”。

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前账旧账一起算,大声责骂沈杜二人。

有的说道:“三岁定八十。你们的小孩这样顽劣,以后指不定成地痞恶霸!”

有的说道:“老道仙长带回来的小孩,被你们教养成了什么样子!”

有的自言自语道:“这小孩这么调皮,以后还能静心修道么!”

村民们七嘴八舌,嘴中所说的顽劣孩童,正是沈杜的养子李青山以及亲生女儿沈明月。六年前,老道士张云舍带着嗷嗷待哺的李青山回来,刚好沈杜二人生下女儿沈明月。老道士见李青山太过年幼,加上自己也不懂抚养婴儿,于是将李青山寄养在沈杜家中,让他与沈明月一起成长。

两个小孩自小一起长大,到六岁开始进私塾。李青山从小调皮好动,机灵活波,处处好奇;玩水爬树,打架斗殴,样样都干。沈明月紧跟其后,样样参与。

因老道士叮嘱过沈杜,不可教李青山武功,因此李青山没有任何武功根基。沈明月却不一样,她父母自五岁教她武功,而且颇为严格,因此已略有根基,打起架来远胜于同龄。她性格大大咧咧如男孩一般 ,帮着哥哥李青山打架,十有九赢。沈杜二人每隔几日,就被人上门指责,无非就是李青山和沈明月又打架或者又闹事。

沈杜二人也常常疑惑道:“李青山这性子,真是老道长今后的关门弟子?这性子,以后还能改得过来么?”

“这脚踏七星之人,会是如此顽皮的么?”

而今天闯的祸,似乎比往常的更加严重,不仅打架斗殴,还折断老先生的戒尺,直接要把教书先生气跑。

这可不得了,仙来村本就远离州郡,地处偏远,全村仅有一处私塾,所有村中孩童都在此上学。而私塾先生都是从外地请来,本来就难请,前前后后因为李青山和沈明月捣乱,已连换了数名教书先生,以至于附近的教书匠一听仙来村,就摇头摆手。如今这个老先生,还是沈谙亲自进城,花了一大笔钱聘来的。结果还不到半个月,又要被李青山和沈明月气跑!

村民们得理不饶人,越吵越凶,口水似乎将沈杜二人吞没。而李青山和沈明月则跪在厅前,虽耳朵听着大人们吵吵嚷嚷,但脸上却是不害怕,还时不时互相扮鬼脸、吐舌头。

正当沈杜二人受村民责骂愈来愈烈之时,张云舍带着一个中年儒士飘了进来。

村民们见到是老道士来到,都不再说话。沈杜两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汗颜说道:“张道长,您来啦!”

一只大白狐从后堂快速窜了出来,围着张云舍上挠下挠,蹭来蹭去,正是老道士当年救回来的白狐,如今已长大,通体雪白,异常俊美,眼睛漆黑狡黠。这白狐十分有灵性,对救命恩人张云舍始终念念不忘,即使寄养在沈杜家中,也常常偷跑上山陪伴老道士,对老道士格外亲热。

李青山见白狐跑出来,小手向着白狐招了招,歪着脑子,轻声说道:“小白,走开,走开,回去,别来凑热闹!”

杜岄伸手“啪”的一下轻轻打在李青山脑袋上,轻声骂道:“啥时候了,还敢调皮!听大人讲话!”

中年儒士上下打量着李青山,微笑道:“斗转星移,转眼六岁多了啊。”他正是前来赴六年之约的“文圣”上官经纶。

老道士对着村民辑礼,说道:“李青山和沈明月又闯祸了?又给大伙添麻烦了。这两顽童实在是顽劣。如此吧,从今往后,我带李青山上道观去,明月就由沈谙和杜岄请先生在家教书识字,不必进私塾。大家觉得这样可好?”

老道士刚说完话,村民们私底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说道;“仙长客气了,您说什么我们自然都是听从。”

“李青山自小聪明伶俐,只是调皮了点,继续放在村里养大吧。”

“老神仙亲自下山来,辛苦了!这点小事就不要劳烦老神仙了!”

大家纷纷劝老道士,言语中极为恭敬。因为老道士对于这个村庄来说,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不仅庇护这个村庄的安全,而且精通医术,常常下山义诊,救死扶伤,积德积善,甚得大家爱戴。

老道士摆摆手,说道:“多谢大家厚意。贫道这次下山,是特地为了带李青山上山修炼而来。以前将他寄养在这里,多有叨唠大家,在此十分感谢。你们暂且回去,过些时日我再下山开坛义诊,赠送宝药,答谢大家。”

村民们见老道士意已决,依依不舍散去。私塾的教书老先生也总算留住了。

待村民散去,老道士故意板起脸说道:“李青山,沈明月,你们怎么又闹事?罚你们到后堂各抄一遍千字文。”两个小孩愁眉苦脸去了后堂。

沈谙和杜岄知道老道士这是故意遣开小孩,必有事情要说。果然,两小孩走开后,老道士说道:“这位是‘文圣’上官经纶,东州之主。六年前,我与他在盘龙山一起拾到李青山,他便约定好六年之后,由他亲自来教授青山读书习字。如今青山六岁已过,也该进一步学习经文,接受启蒙。如今他性格顽劣,但极为聪颖,尽快带他上山,恰好可以压一压他的性子,以备今后方便入道。你们收拾一下,明儿由我和文圣带他上山。”

上官经纶并没说话,摇着纸扇在旁微笑。

沈谙低首说道:“谨听道长和上官先生安排。”便和杜岄默默去后堂收拾李青山的衣物行李。

厅内只剩老道士和上官经纶。老道士抚须笑问道:“眉眼已长开,五官也分明了,依你面相之术,觉得此子这一生如何?”他指的当然是李青山。

上官经纶白了老道士一眼,收扇说道:“我又不是神仙,看一眼能预测人一生?远的来说,从前那些大圣人,或许能一眼一甲子。近的来说,天下卓绝的武帝,他招揽天下英杰组建‘神武’,是真能够一眼三十年,观人测势皆十分神准。以我的能耐,一眼二十年尚难。我算计,这小子十年之后,自然名动天下;二十年之后,或许超过你我,万中无一。趁着他年少,我等赶紧将他精心打磨,授以修大道之法。”

他顿了顿,自嘲说道:“天下人常言,我文圣百年难遇,武帝五百年难遇。李青山这小子,超过你我应该没问题,可能还要超过武帝!”

老道士说道:“命数早有天定!你我都一样,何必自嘲。”

上官经纶嘿嘿一笑,说道:“要不他还是归我,我带回崇文宫,一定会视如己出,用心训导。今后这东州之地,全给他也行。”

老道士面无表情,干脆说道:“不行!”

上官经纶白了他一眼,继续说道:“那这样,让他学你我两家之所长。他自然是你老道士的徒弟。跟我嘛,有没有名分倒不要紧。”

刚说完,他自己倒是情急了,嘟哝着说道:“我说驴老道,你别太过分!我上官经纶好歹也是当世前三的人物,这小孩可是在我东州寻得。我已退而求其次,你还不满意?”

老道士嘿嘿一笑,说道:“满意!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