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纵剑江湖人 > 卷一,潇湘妃子 第四章,定风波

纵剑江湖人 卷一,潇湘妃子 第四章,定风波

作者:公子雨痕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5: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肆虐的狂风卷积着漫天的黄沙,将整个世间变得模糊不清,草木皆黄,古道苍凉!

苍凉的古道旁,立着一个显得愈加苍凉的坟墓,坟墓很简陋,简陋的如果不是有墓碑,人们都以为它就是一个小土包。墓碑也显得很苍凉,只是一块木板,因为风化的原因,已经开始腐朽,上面写的字也看不清了,隐约能看见有个“肖”、“斯”等字眼。

苍凉的坟墓前,站着一个穿着粗布衣的少年,他鼻梁高挺,双眼炯炯有神,面容冷峻,一头黑发在狂风黄沙中肆意飞舞。

少年站在坟墓前良久,忽的长叹一声,从腰间取下一个酒葫芦,狂饮一口之后,将葫芦中剩下的酒全都倒在了地上,将葫芦往地上一丢,跪在了地上,咣咣磕了三个响头后,起身便走,漫天的黄沙瞬间吞没了他孤寂的身影!

少年来到了不远处的一个小村落,村口的石头上坐着几个身形佝偻的老人。看到少年后,一个老者问:“延发啊,干什么去了?”

少年嘿嘿一笑:“二爷爷,今天是义父忌日,他生前最爱喝烧刀子酒,我去镇上的酒馆给他打了一壶送去了!”

听到少年说他义父,老者脸色变了一变,随后长叹一声:“世道多艰啊,你义父为了百姓,付出了太多太多了!”

少年嘿嘿一笑:“义父是侠义之士,能为百姓死,他也能瞑目了!”

话音未落,只见不远处黄沙四起,马蹄声由远及近,敲击着众人的耳膜。一队身穿重甲的骑兵从村外而来,手中大刀长矛在烈日下闪着寒光!

老者眼神中出现一丝惊恐,一把拉住少年:“延发,朝廷的人又来了,你是戴罪之人,不可在此处,快点躲起来!”

“二爷爷,我和义父一样忠肝义胆,不怕这些元廷鹰犬!我不躲!”他说的掷地有声,眼珠瞪得浑圆,充满浓浓的杀气!

老者急忙捂住他的嘴:“不可胡说不可胡说!你是你义父在战场上舍身救下来的,万不可在此丢了性命,听二爷爷的话,赶紧躲起来!”

这个少年正是昔年“弥勒佛”赵丑厮的义子,名为赵延发。这是赵丑厮在战场上救下的孤儿,赵延发的父母死在了战争中,赵延发一人无依无靠,整日靠乞讨为生。赵丑厮心生怜悯,将他带在身边,并收他为义子,取名延发,意在将弥勒军延续并发扬光大。当日郭菩萨叫杨文渊送信的人就是他!

赵延发拗不过二爷爷,只好躲进了旁边的破茅屋中,躲在窗户处望着外面发生的一切!

骑兵由远及近,来到了村口。几位老者急忙向前,二爷爷嘿嘿一笑:“几位军爷旅途奔波一定累了吧,小老儿为几位军爷打碗水来解解渴吧!”

领头那位军官长得凶神恶煞,并未理会,而是问:“听说这里是反贼赵丑厮的老家,他下面有个儿子叫赵延发的,你们可曾见过?”

二爷爷急忙打诨道:“军爷可万万不敢这么说!那赵丑厮自不量力,妄图反我天朝神威,他虽是本村中人,本村却已与他断绝任何关系。至于他的那个儿子,我们更是不知啊!”

军官冷冷一笑:“小老儿,说话要注意,我们没有十足的证据,是不会随便乱说的。据眼线说,赵丑厮的儿子赵延发经常在这里出入,识相的赶紧把他交出来,我还可以饶你一条老命!”

说着,举起长矛,指在了二爷爷的喉咙上。二爷爷吓得咣当一声跪倒在地,其他几人也随他跪倒。二爷爷以头抢地,磕的震天响:“军爷息怒军爷息怒啊!小老儿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欺骗军爷,我们确实不认识那个赵延发啊!”

“还嘴硬!”军官奸笑一声:“我听说赵延发那小子为人仗义,我若是杀了你,你说能不能把他逼出来?”说着,提起长矛朝着二爷爷的心窝刺去!

千钧一发之际,军官只听耳边风声突起,一枚石子带着冲天气势而来,击中军官面门!军官惨叫一声,跌落马下,捂着脸打起滚来,惨叫声不绝于耳!

在军官刺向二爷爷的时候,赵延发已经准备冲出来救他。可是还没出门,就看见那军官掉下马来,心中不觉一惊。眼见二爷爷性命无忧,自己也松了一口气,继续从窗户望着外面!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在场所有人,十几个士兵东张西望,却未发现有人影!军官站了起来,面颊已是一片血红。他握住那枚石子,心中惊悸万分:此人竟有如此深厚的内力,能以飞石打人,莫不是没羽箭张清转世?

莫名其妙受了重伤,军官心中大为恼火,可是眼前除了这几个老头再无他人。敌在暗,他在明,十分不利。

他气的抓起二爷爷的衣领,从腰间掏出一把匕首,架在喉咙上:“老头,你刚才福大命大,有人救你,但是这次看看还有谁能救得了你!”举起匕首刺了下去!

又一枚石子飞来,正中军官手背,军官吃痛,匕首从手中脱落。一抹清影出现在眼前,一手推开老者,一手接住下落的匕首,向上一挥。军官只觉喉咙上一抹寒意,继而又是一股温热!

军官惊呼一声,这才知道,自己的喉咙已经被自己的匕首切开了!他向前望去,那抹清影竟是一个青衣少年。少年微笑着,望着自己,手中匕首沾着血!

居然是一个少年!他居然有这么厉害的武功啊!军官仰面倒下,临死前居然想的还是这些!

军官一死,手下的士兵顿时乱作一团,举起长矛大刀朝青衣少年杀来!一柄银色长枪横扫而来,顿时击翻了几匹战马。一白衣少年手握长枪,拦在众人面前,宛若天神一般:“江湖人义军潇湘妃子麾下萧青衫杨文渊在此,还不投降!”

听到“江湖人”三字,士兵们更是激动,口中呼喊着:“反贼受死!”挥舞着兵器朝二人杀来!

那夜杨文渊与萧青衫合力斩杀河南守将张子实后,身为“江湖人”义军首领的“潇湘妃子”萧燕雨便邀请杨文渊加入义军,与天下侠义之士一同反抗元朝统治!

杨文渊素来对元廷无任何好感,他也听闻“江湖人”义军大名。义军统帅秦书远乃是当世豪侠,在江湖上颇有声望!

如今天下义军之中,如广东朱光卿、聂秀卿,江浙方国珍、张士诚,安徽韩山童、刘福通,湖北徐寿辉,四川彭莹玉等人都是信奉白莲教的弟子。

白莲教没有总坛,弟子大多是闲散人,所以看上去更像是一个组织。白莲教历经几个朝代上百年的传承,信奉的教众繁多,行起义之事容易,所以规模异常庞大!

秦书远与几人不同,他并非白莲教弟子,但所领导的“江湖人”义军却在两年之内迅速壮大,几乎可以与其余几支义军相抗衡,凭借的正是秦书远在江湖上的名声与威望!

杨文渊敬佩秦书远,所以在萧燕雨邀他加入之时他无半点犹豫。萧青衫虽与杨文渊相识不久,两人却甚是投机。萧青衫逃离玄冥教之后一直四海为家,也是为消遣,也是为安定,也要求加入“江湖人”!

他与萧燕雨是堂姐弟,自然没有任何悬念,萧燕雨当即要带着两人回义军总部,面见秦书远。杨文渊来河南是受郭菩萨之托送信给赵丑厮义子赵延发,杨文渊想将信送去再去见秦书远。

萧燕雨对这个侠义的少年破有好感,加之他又言而有信,她怎么能不答应。萧青衫怕杨文渊一个人路上烦闷,就主动要求和杨文渊一起来送信。

这也就是为什么两人会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一众官兵如潮水般涌了上来,杨文渊闪身抱起二爷爷,将他带离危险区域。官兵将萧青衫团团围住,手中大刀长矛闪闪生寒,战斗一触即发!

萧青衫稳住身形,举起长刀护在胸前。一柄长矛从当胸刺来,他手疾眼快,捏住了锋利的矛端,五指用力,死死地攥在手心!

那名官兵一击不中,想要抽回长矛,可长矛宛如陷入泥潭之中,人他怎么用力却抽不回半分!那官兵望着眼前这个俊秀的少年,惊呼起来:“这是个妖怪,用了什么妖力困住了我的兵器,兄弟们给我杀了他啊!”

萧青衫乃是用了内力将长矛吸住。他虽然年纪轻轻,但身为玄冥教的二公子,从小便修习高深的武功,内力在年轻一辈中可谓是翘楚。这官兵虽在战场上厮杀,靠的只是一身蛮力或是粗陋的武功,对于这种高深的武功见识太少,自然认为是妖力作祟!

十几柄长刀劈向萧青衫,寒光闪闪。萧青衫不敢大意,挥刀挡住,手也松开长矛急速后退。可是官兵已经将他包围起来,后退之路已无。萧青衫怒吼一声,左手伸向背后的一名官兵,捏住他的脖子,手指一用力,那官兵喉咙间一声脆响,咣铛一声倒在地上没了气息!

萧青衫连忙从破开的间隙中逃脱出来!

此时杨文渊也加入了战斗,一柄银龙枪宛若蛟龙一般没入人群,四下挥舞一番,十几名官兵被长枪扫中,纷纷倒在地上!

萧青衫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虽然你武功没我高,但是你这一招制敌的招式却比我强上十倍,姐姐让我多向你请教是对的!”

杨文渊也笑了笑:“当然了,萧妃子说的话都是对的,你一定要好好听她的话!”

两人这几天吃住都在一起,早就熟络起来,杨文渊为人谦逊,与萧青衫在一起可是相当不客气的!

十几名官兵已经失去战斗力,躺在地上哀嚎。二爷爷与几位老人急忙向前叩谢两人救命之恩,却被两人拦下。

二爷爷问:“二位少侠看起来不像是本地人,来我们村子有何贵干!”

杨文渊刚想开口,却被萧青衫拦下:“这些官兵都是朝廷的人,冒然发问恐怕不好!”

杨文渊点点头,问:“那该怎么办?”

萧青衫目光透出一丝狠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说着,他走到官兵们面前,举起长刀,继而血溅长空!

萧青衫微微一笑:“知道你心肠好,不愿杀人,所以坏人我做喽!”

杨文渊笑了笑,没有理会他,而是问老者:“老爷爷,村子里是否有个叫赵延发的人?”

二爷爷还没说话,赵延发已经推门出来:“在下便是赵延发,请问二位找我何事?”

“赵兄!”杨文渊一抱拳:“此地不宜说话,可否寻处僻静之地?”

赵延发点点头:“随我来吧!”带着二人去了自己的茅草屋。

进去之后,赵延发将门从里面关严后,杨文渊才拿出郭菩萨的那封信:“这是郭菩萨前辈托我给你送的信!”

“郭叔叔的信!”赵延发激动不已,接过信件问:“郭叔叔他在什么地方?”

杨文渊将他与郭菩萨相遇以及托付自己送信之事说了一遍。赵延发打开之后,却发现信上只写了一首词,是南宋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赵延发望着这首宋词,久久未能回神。杨文渊与萧青衫面面相觑,本以为郭菩萨不远万里叫自己来送信,信中必然有大事要说,却没想到送来的信中只写了一首宋词。杨文渊有些猜不透郭菩萨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沉默良久,杨文渊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赵兄,郭前辈这封信到底是什么意思?”

赵延发抬头看了看杨文渊,摇了摇头:“我只知道这是一首词,但是到底什么意思我也不清楚!”

“这不是一首简单的词,里面藏着他要跟你说的话!”一言不发的萧青衫突然说话了。两人转头看着他,问:“你是如何知道?”

萧青衫微微一笑:“二位可能有所不知,那个弥勒军的大军师郭菩萨曾是我们玄冥教第七堂口的御龙使,他的这封信正是我们玄冥教的一种暗语,名为‘藏谜词’!”

杨文渊与赵延发齐齐一震,郭菩萨居然曾是玄冥魔教中人,这是他们始料未及的!

萧青衫继续说:“郭前辈曾任第七堂口御龙使一职,十年前突然不见了踪影,玄冥教曾四下找寻,都无结果,后来听闻他与赵丑厮在河南起义,我们这才知道他的下落!”

萧青衫拿过信来,道:“郭前辈应是怕信落入朝廷之手,才用了‘藏谜词’书写,所幸我随文渊一同来了,要不然赵兄就会一头雾水了!”

赵延发点点头:“还请萧兄赐教!”

萧青衫看了看词,道:“词中所指是要赵兄在黄昏时分,穿过丛林,到山头风最猛烈的地方去,赵兄可曾知道有这种地方?”

赵延发思索良久,突然惊呼一声:“在离此地二十里外有一座山,山顶有一处洞穴名为风穴,传言那里罡风猛烈,吹在身上宛如刀割一般!”

“事不迟疑,我们速速前去!赵兄,坐我的马!”

狂风卷积着漫天黄沙,将世间染成昏黄之色,三位少年两匹骏马奔驰在苍凉的古道之上!

三人很快就来到了山脚下。山不高,却异常险峻。萧青衫轻功很好,上山并不费力,杨文渊与赵延发也有些武功,体力不错,三人相互鼓励,终于在黄昏时分爬到山顶,来到了那个名为风穴的洞口!

站在风穴之外,三人就能感受到洞穴之中吹来的风异常猛烈。洞穴之中风声嘶吼,撞击着洞壁发出厉鬼般的叫声!

杨文渊站在洞口,狂风吹的他衣襟猎猎作响:“郭前辈究竟在这地方藏了什么东西?”

萧青衫摇摇头:“我觉得里面的东西对于他来说很重要吧,不然他也不会选这样一个地方去藏!”

“想知道有什么东西,进去看看就知道了!”赵延发看了看两人,道:“萧兄,杨兄,此番感谢二位相助,如今这风穴罡风如刀,二位随我一同入内恐有不便,二位便在此等候便可!”

说完,头也不回,大步朝着风穴走去!

刚进去没几步,赵延发就被凌厉的罡风吹的皮肤刺痛。风穴果然名不虚传。他一咬牙,迎着罡风继续向前走去!

又走了十几步,罡风劲头更盛,也愈发凌厉。他衣着单薄,冷风如刀,割过他的皮肤生疼。寒意透过皮肤渗入骨髓,他整个人就如同坠入了冰窖!

他伸手扶着洞壁,寒风呼啸,宛如地狱的厉鬼,隐藏在黑暗之中,随时都要冲出来吞噬掉他一般!他的皮肤受不了罡风的切割,手臂上出现了十几道红血印!

他扶着洞壁,靠着自己坚强的毅力继续向前走着。又向里面走了几百米后,他终于支撑不住,眼前一黑,就要摔倒在地!

一双强有力的手臂从身后将他扶住,杨文渊和萧青衫出现在他身后,两人一左一右,将他倒下的身体扶正。萧青衫微微一笑:“我知道你很强,但是有些时候强者也是需要有人帮助的!这罡风虽烈,却也有弱点,硬扛不住的时候就要利用它的弱点将它击退!”

“风居然也有弱点?我是第一次听说!”赵延发道。

杨文渊笑了笑:“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但是这位萧兄自幼读书万卷,说此风定有弱点,所以叫我一同前来帮你!”

说着,他伸出手,运起“暗蕴六识”,以手的触感去接触凌厉的罡风,顷刻间他的手背全身红血印。赵延发看的胆战心惊,惊呼道:“杨兄弟,罡风凌冽,别让他伤了你的手!”

还未说完,杨文渊突然大叫一声:“震位!”

萧青衫拔出长刀,朝着震位挥出一刀,凌厉的刀光带着惊人的气势袭向黑漆漆的洞穴,顷刻间罡风骤止,赵延发惊异万分:“你是怎么做到的?”

萧青衫道:“几年前我曾看过一本西洋人的书籍,里面说狂风都是从风眼所起,而风眼处的风势最弱,我就想如果能探到风的风眼,并用内力将其破坏,定能灭了这股罡风!刚好文渊学会了我玄冥教的‘暗蕴六识’,能探到风眼所在!”

杨文渊笑了笑:“这‘暗蕴六识’还是郭前辈传授,应该说是他救了我们啊!”

萧青衫摇了摇头,道:“‘暗蕴六识’是玄冥教的不传之秘,郭菩萨将此功法传授于你,算是犯了教规。可是呢,我已经脱离玄冥教,管他犯没犯教规,与我无关了!”

三人哈哈一笑,继续向深处走去。因为萧青衫破去了风眼,罡风消失,三人很快就来到了洞穴深处。

在深处有一块巨石,上面放着一个大木箱。赵延发打开木箱,只见里面满是大块银子,银子上面摆着一柄宝刀与一封书信。赵延发拆开书信,信上是赵丑厮写给他的:

“义子延发:

我赵丑厮于息州起义至今已经四个春秋,虽声势浩大,但打仗胜少败多,朝廷兵力强盛,我弥勒军已是强弩之末!

起义之事,不在一代,而在千秋万代,这些银两是弥勒军近几年保留下来的,这柄刀是我托你郭叔父打造的神兵,我称它为‘天道’,即‘匡扶正义,替天行道’,为父膝下无子,视你为己出,即为我儿,便要替父完成夙愿!

假若我军兵败,你定不可做懦夫,必要手持‘天道’,再行起义之事,银两做为你义军的军饷,定要杀灭鞑子,夺我河山!

义父赵丑厮”

赵延发看着书信,泪水噼里啪啦的往下掉。他虽是赵丑厮义子,却与他情同亲父子。赵丑厮战死之后,赵延发久久不能平息。他早就想学父亲那些,起义造反,但是又怕起义不成,徒增死伤!

他将信团成一团,塞到口中嚼烂咽下,拿起那柄宝刀,抽刀出鞘。刀身光洁如月,刀刃锋利异常!

他怒吼一声,举起宝刀,朝着木箱砍去。手起刀落,木箱喀喇一声裂成两半,银两散落一地!

“走!”赵延发再不说话,拿着“天道”走出了风穴!

三人驱马回村已经夜幕降临。赵延发坐在马背上,拿着刀,沉默不语。杨文渊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他,干脆不说话!

三人快到村口时,突然发现村子里火光四起,十几件茅草屋都被大火点燃,借着萧瑟的秋风,火光冲天,将整个夜幕都染成了红色!

“怎么回事!”杨文渊赶紧有些不对,加快了速度,越靠近村庄,大火燃烧的越发剧烈。一群官兵手持大刀长矛,正在村子里四处杀人!几个村民已经被杀,剩下的一些被官兵追着,惨叫声此起彼伏!

“这些畜生!”赵延发怒吼一声,跳下马背,举起“天道”朝着一众官兵杀了过去。杨文渊与萧青衫也迅速下马杀了过去!

赵延发大刀砍翻了两人,一转身却看见一名官兵举起长矛刺进了二爷爷的胸膛!

“二爷爷!”赵延发疯了一般冲了上去,一刀砍下了官兵的头颅。弯腰抱住了二爷爷的身体。二爷爷被长矛刺穿了身体,已经无力回天。他一双干枯如柴的手死死地抓住赵延发的衣服,想说什么,最终却没说出来,没了气息,双手还死死地抓在他的衣服上!

火光照耀在赵延发的脸上,他的双眼已浸满了泪水。几个官兵将他围了起来,一名官兵大喊:“反贼赵丑厮之子,快快伏诛,否则你也是这个下场!”

话还没说完,那名官兵喉咙一凉,继而又是一股温热。赵延发的刀已经切开了他的喉咙!

“你们杀我村民,我要杀了你们替他们报仇!”

赵延发怒吼着,宛如修罗恶鬼冲向了那队官兵。大刀在人群中左劈右砍,鲜血四溅,将他全身染成了血红色,在火光的照耀下愈发的清晰,就如同一个嗜血的恶魔!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赵延发一边斩杀着官兵,一边吟着这首《满江红》,父亲生前最喜欢这首词,之前他不明白这首词的意思,也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喜欢这首词。可是在这一刻,他突然明白了这首词的意思,也明白了父亲为什么喜欢这首词!

“父亲,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不顾性命也要起义了!朝廷果然已经腐朽不堪,这群鞑子不配坐拥我们这大好河山!”赵延发怒吼一声,再次冲向官兵,惨叫声此起彼伏,继而又消失不见!

……

赵延发、萧青衫、杨文渊站在熊熊烈火前,烈火中是横七竖八的官兵尸体以及村民的尸体。

三人脸上,衣服上都已被鲜血染红。村民被官兵杀光,三人也将官兵杀光,算是报了村民的仇!

赵延发望着火中村民的尸体沉默不语。他很内疚,也很自责。这些村民都是老实巴交的人,只是因为自己时赵丑厮的儿子,才连累的他们,如果自己能早点离开这里,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些悲剧?

萧青衫仿佛看出了他的意思,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不要自责了,像元廷这些人,即使你不在这里,假如战火燃至此处,他们也会遭此悲剧。你跟我们走吧,去江湖人义军,我们一起对抗元廷!”

赵延发摇摇头,沉默良久才开口:“我不想去,我想自己一个人去闯,今日感谢二位,相信我们日后江湖会再相聚的!”

火光因风冲天而起,周围的空气被高温炙烤变得温热起来!火光映照着赵延发坚毅的脸庞以及那充满杀气的双眸!

这一切的一切,我都要让你们还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