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蓬莱寻仙 > 第一卷:江上风波恶 第四章:岁岁重阳日,年年戴罪身。

“盘蛇出洞”

张松溪是一位刚过知天命的道士,但是看起来颇为年轻,留着美髯,目朗如星。每日清晨,必在山崖畔练拳。白玉京在一旁看着,他既不教他,也不赶他,仿佛白玉京不存在一般。

他的拳法在白玉京看来很奇怪,时而缓慢,时而迅猛,毫无章法,但却有一种难以表述的美。

旭日东升,红霞落在树梢间,张松溪的步伐稳健,行走在山崖畔,悬崖边,竟然没有一丝慌张。呼吸平缓,“缩胸龟背”。

这一招真如蹒跚老龟,弯曲着身子,四肢收缩。

白玉京看了三天后,就彻底明白了,张松溪这拳法学得是龟与蛇。一静一动,状如阴阳。一缓一迅,恍如生死。

第四天,白玉京情不自禁地跟着练起这套拳法来。

“金龟醉酒”

白玉京人往后翻,若是常人怕是已经跌倒在地,但他却是稳稳当当。

“草蛇灰线”

又一瞬间仿佛弯弓射箭般弹射出去,如草蛇伏行,迅疾如风。

白玉京的拳法自然而然,逐渐陶醉其中,却不知张松溪全部看在眼中,他突然一步跨出,来到白玉京身旁,右拳猛然击出,正是盘蛇出洞。冷冽风声,白玉京本能地低头收胸,正是“缩胸龟背”。

“张师叔……”躲过一招,白玉京这才反应过来,想到自己偷学了人家拳法,不由有些尴尬。

张松溪虽然为人沉默寡言,但心地挺好,他刚才见白玉京打拳,竟有几分神似,着实让他惊讶。他可以肯定白玉京以前并没有学过这套拳法,因为这一套拳法是他初创,为此他特意观摩海龟与大蛇数年,其中之拳理暗合阴阳,等闲人学习怕也只能形似而不得其神。白玉京这个年纪观看几天就能把握其中神韵,端的是奇才。

他见白玉京不练拳了,没有说话,径直转身离去。

日升月落,时间过得很快。

白玉京在武当山已经待了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他也看明白了许多事情。

比如张松溪是个好人,他不仅不责怪白玉京学他的拳法,而且还会抽空陪他练拳,虽然话不多,但是往往点明要点。而从张松溪的话语中,他也明白了这是一门新创的龟蛇拳法。

本来按武当规矩,上山的小道士如果要练武应该先学剑后学拳。

因为小道士一般年纪小,心性不定,练拳时容易心猿意马,一开始练拳就会事倍功半,无法真正打磨自身。

但是练剑的话则不同,首先剑乃凶器,练剑时若不专心容易伤到自己或者他人,所以练剑者必须十分专心。其次,运剑的时候,剑需要稳,剑不稳的话就会轻飘飘,乱了招法。这样运剑在得不得法之间细微的差别更容易凸显,师傅就方便指正。

当然,这是对一般人而言。

白玉京练拳就异常稳健,这或许是因为他本身已经有了真气,对于肢体调节远超常人。所以张松溪并没有制止白玉京与他学拳,甚至还亲自教导他学拳。

因为练拳练剑其实相差不大,剑是人手臂的延伸,若拳法学得好,再练剑亦然,甚至会事半功倍。因此江湖上说一人剑法好,总会说此人用剑如臂使指。由此可见,真正想要练剑,还是得先练拳。

拳法练好,周身如意,四肢通畅,再使剑则可以稳,平,静。

白玉京的拳法在这一个月也是大有长进,虽然未能与人比试,但在张松溪看来,已经称的上登堂入室。这速度虽然快了点,但张松溪如今也不惊讶,在他想来,这世上总有那么几位天生是练武的料子。

比如武当的祖师爷张真人,据说当初只是少林寺的烧火和尚,最后凭借各种机遇纵横江湖,成为一代宗师。

除了张松溪是个好人外,白玉京还发现武当的人似乎对张松溪有意见,他居住的这个院子这一个月来除了送饭的小道士外就没有哪位道长来光顾过,张松溪每天也无所事事,从不去拜访其他道长。

白玉京住在张松溪这个院子里,似乎也受到张松溪的影响,一些和他差不多大的小道士都不和他来往,这让他有些疑惑。

白玉京也曾在一次练拳的时候抽空问过张松溪这件事,张松溪却是神色一下子阴沉下去,拂袖而去,整整三天没有陪白玉京练拳,这让白玉京再也不敢询问。

全清子当初说的快则一月,慢则半年,一下子就过了大半年,进入了深秋。

所幸,十天前还遣人送来一封信,信里除了报平安外,还说起了一件大事,徐海和叶麻等倭寇终于在官军清剿下投降了。不过,他们的事情还未曾结束,江南一带仍然还有许多武功过人的日本浪人,其中不凡高手,有可能还要待上一两月。

九月初九,重阳节,正是登高望远之时。

白玉京身在天柱峰,虽然没有什么亲人,但他还是朝西北拜了三拜。五指山虽然没了,但永远留存在他心中。

至于张松溪,白玉京是第一次发现他清晨没去练拳。原本这半年来,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闪电惊雷,他都会在山崖畔,悬崖边练拳。酷暑的时候,经常有暴雨下得很大,雨珠如帘,天黑压压划过一道道闪电,张松溪依然未曾中断。当时,白玉京真担心他一不小心跌下悬崖去。

可是今天,他早早来到悬崖边,练完几遍拳法,竟然没有发现张松溪。这是出什么事了,张松溪练拳从来都不会间断,怎么今天没来?

他又回到院子里找遍了每个角落,都没有找到张松溪,似乎一个大活人突然不见了。

白玉京想去其他道长那里问问,又想到张松溪肯定不会去其他道长那里拜访,只好作罢。

莫名烦恼之下,白玉京索性练起了拳法。

这一练就到了中午,“呀——”院门被推开了,“张师……”兄字还没说出口,白玉京才发现是一直给他们送饭的年轻道士。

“开饭了。”那年轻道士娴熟地将碗筷放在一边石桌上。

白玉京心情不佳没有胃口,只是随意看了一眼,突然发现只有一双碗筷,不由惊讶道:“怎么只送了一份饭菜?”

那年轻道士淡淡看了白玉京一眼,说道:“这是单独给你准备的。”

“那张师兄呢?”白玉京问道。

“今天是重阳节,张师兄犯了错,每年这时候都在后山问心殿思过,所以往年都没有准备他的饭菜。”那年青道士一副你这都不知道的神色。

“犯错?张师兄犯什么错了?”白玉京惊道。

但那年轻道士听白玉京似乎不知道这事情,哪敢再多说,赶紧退了下去。

白玉京虽然想拉住他询问一些事情,但是想了想,人家既然不愿意说,他又有什么办法。

“不如去问心殿看看。”白玉京又想到张松溪那天阴沉如水的表情,不由摇了摇头,他看了看饭菜,也没啥食欲。心情越发烦乱,不由回到房中酣睡起来。

常人若心气不畅肯定难以入睡,但白玉京往床上一趟,直接睡得正酣,这正是胎息经的妙处。如陈抟老祖所言“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曰蛰龙,我却蛰心。”心火潜入肾水,阴阳交于丹田,这般一切烦恼尽归于虚无,体内真气自发运行周天。

白玉京这一睡就睡到了当天晚上四更天。

他是被一个人碰触到鼻子弄醒的,黑灯瞎火的他也看不清何人,只觉此人身材矮小,手指纤细。在他身旁,还有一道身材稍微高挑一些的人影。

此时此景,他应该叫出声来才是,无论张松溪回来没回来。但不知为何,白玉京只是挣扎了下,那纤细的手瞬间缩了回去,似乎有些担心白玉京会醒过来。白玉京见此,不由继续装睡。

而门外一道声音轻飘飘地传来:“张师弟,近来魔教中人屡有在襄阳府出现,你这儿没有什么差错吧?”

这声音过后,张松溪那冷冰冰的声音也传了过来:“齐师兄,师弟本是武当人,自然不会做对不起武当之事。”

“师弟记得此点就好,不要辜负当年师傅临终所说的话。魔教贼子,江湖人人得而杀之!”那声音似乎对张松溪的回答很满意。

张松溪却是没再接那人的话。

过了一会儿,见门外没了声音,白玉京耳畔突然响起一道女声:“屏儿,你刚才在做什么?”

“娘……没什么……”答话的声音有些稚嫩,应该是一位小女孩。

这时,门突然被推开了,月色跟着人影窜了进来。白玉京这才看清,来人是张松溪,而在他床头旁边是一对母女。

“你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