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蓬莱寻仙 > 第一卷:江上风波恶 第三章:三山同一脉,大岳遇仙师。

白玉京一路向南,又过了一月光景,来到了金州白河县。这儿地临湖广,灾荒相对少了许多,纵然有些流民,官府和乡绅一起置办了施粥的棚舍。白玉京不愿意和那些流民一起在那儿等着施舍,便到县城转悠了一番,正午时来到一家茶馆。

“听说没,汉阴县那边出了一伙占山为王的强匪,都杀进县里去了。如今这世道,真是越来越没法活了。”

“我前天就听我那侄子说了,县太爷都躲到金州去了,如今整个汉阴县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那金州的大老爷们不得急死……”

一伙人喝着茶在那闲聊,白玉京向店家讨了口水喝。那店家见他十三四岁模样,一身破烂邋遢,心生怜悯,不仅给了一碗白开水,还拿了两个大馒头给他。

“你们说那群强匪不会杀到我们这儿来吧?”

“怎么可能,我们白河县的军户可不是那汉阴的人能比的,让他三个胆子也不敢。”

“不过,听人说紫阳县出了一位大盗,专干些杀人越货的买卖,就连富甲一方的章天耒举人大老爷都被他害了命,破了财。”一人突然说道。

“哎,这世道呀,怎生这等乱呢。”

“朱老头,你那消息已经落后了,那大盗昨天就被人抓住了。”

“这么快,那大盗据说是个练家子,西山的大拳师王五都拿他不成,紫阳县哪来这等有本事的人?”那朱老头明显有些不相信。

“哈……我还骗你不成,听说是大岳山上的道士刚好路过,就顺道将他抓住了。”

“哦,原来是大岳山的道士,那定是真的。”众人听说是大岳山的道士,纷纷信服。

白玉京听他们这神情,不由奇道:“那太岳山的道士有那么厉害吗?”

众人见他一个小叫花子,也没半点歧视,一人笑道:“大岳山的道士不厉害,那天下就没有厉害的人了。就连皇帝他老人家都隔三差五派京城的大官下来给太岳山的道士修房子,你说厉害不厉害?”

白玉京有些疑惑,问道:“诸位老丈大人,小道士我只知道有五岳,这儿怎么多出一个大岳?”

“咦,想不到你还是个小道士?看你这番模样应该是从北面来的吧?”那店家微微惊讶,“大岳就是武当山,本朝太宗皇帝亲口册封的。”

原来是武当呀,白玉京怎么可能不知道武当呢。师父早就说过,江湖两大正道魁首,北少林,南武当。

又有人笑道:“你说你是个道士,那应该读过些道经,可以去大岳试试,每年这会那儿都招打杂的小道士呢。”

“小道士,你别听他瞎说,想进大岳可不容易,据说许多官家大老爷的子侄想拜入大岳都得看机缘。你朝城西那边去,有座玉皇观,你若真读过些道经,那儿的大师傅肯定会收留你。”

白玉京原本正迷茫着,不知去哪儿歇身。此时听他们提到武当,心中便升起一丝光明。他的胎息经也不知何时能步入常境,不如去武当,既有了安身之所,又能学一身好武艺。

想到这儿,他不由谢过店家,问了去武当山的路高兴地离去。

这白河县距离武当山所在的均州并不是很远,两天后白玉京就到了武当山脚下。此时,刚刚开春,山中积雪消融。千峰凝碧,万山耸翠,天柱峰顶旭日东升,一片金光烂漫。

解剑石旁,白玉京被两名道士拦住了去路。

“赶紧走,小叫花子,这儿可不是你来的地方。”说话那人脸有些长,年纪不大,看起来十五六岁模样,看着白玉京那邋遢模样一脸厌恶。甚至还要向前将白玉京赶走,另一名年纪稍长得连忙抓住了他左肩,“杨师弟,你和这等小孩计较什么。”

说完,朝白玉京笑道:“这大岳山山高路险,你年纪又小,孤身一人还是不要上去为妙。山上也没人施粥,如果是饿了可以去前面三里外的李家庄,我们道观在那有施粥棚。”

白玉京朝他行了一礼,说道:“这位师兄,小道亦是三山中人,只是恰逢地震,道观毁于一旦,今日特来投奔贵道观,还请禀告贵观真人,行个方便,收留小道。”

他说的三山中人,是南宋时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联合龙虎,茅山,葛皂三山成立的三山滴血派。本朝初年武当山也是加入了三山滴血派,隶属正一,以区别北方全真。

那年长的道士微微一怔,他还没有回话,一道略显苍老的声音在白玉京身后响起:“小道士,你说你是三山中人,何为正一?”

白玉京回过头来,说话的是一位年长的老道士,身穿大红色道袍。他脸庞白皙,双眉斜长,手持拂尘,背后斜插一柄长剑,颇有些古代剑侠风范。在他身旁,是一位彷如田间老农的中年男子,满脸皱子,那沧桑的纹路就好像犁过的田地一般。

“小道见过道长,正者不邪,一者不杂。正一之心则万法归一,故曰正一。”白玉京自记事以来就熟读各种道经,听这老道士说起正一,不由随口答来。

“正者不邪,一者不杂,此言甚妙。”老道士赞道,那老农般的中年男子也不由多打量了白玉京一番。“小道士,你应该学了三洞真经吧,此三洞何也,其中四辅何也?”

“三洞者,洞真、洞玄、洞神也,四辅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也。洞真太玄为辅,洞玄太平为辅,洞神太清为辅。”

老道士见白玉京对答流利,又问道:“太上有云:谷神不死,何也?”

“谷,养也,能养神者不死。此神为五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血、肾藏精、脾藏气。”

他又紧接着问了几个问题,白玉京都是对答如流,这让老道士既惊讶又欣喜。他如今已经年过甲子,将近古稀之龄,此次出了葛皂山本就是为了寻一位弟子以继承其学。若不是路上偶遇何心隐,他也不会来这武当山。

看来一切皆有定数。

“小道士,你唤何名?”

“师父赐名白玉京,道长可是武当山的真人?”白玉京说道。

“哈哈……”老道士哈哈一笑,说道:“老道可不是武当山的真人,你刚才不是说你也是三山中人吗?老道正是葛皂山全清子,你这小道士如今失了道观,可愿入我门下?”

白玉京微微愣神,他怎么也没想到有人要收他为徒。

“你这小道士,刚才倒是挺聪明的,如今好事寻上门来怎么就呆笨起来?”一直没有说话的中年男子突然说道,他说完又朝那两名道士说道:“麻烦通禀下王友仁道长,就说何心隐来访。”

“原来是江西大侠当面,小道赵师全(杨咨春)见过大侠。”两名道士听了那中年男子的话连忙行礼道。赵师全行礼完,又说道:“杨师弟,你在此好生招呼客人,我这就去请王师叔。”说完,飞奔上山。

白玉京在思虑一二后,就拿定主意,这老道士看起来也有些来头。毕竟,葛皂山他还是听师傅提起过,那是太极仙翁的道场。如今五指山已经消失了,纵然要替师父报仇,也得寻个落脚之处。

他不由跪拜在地,但就在他跪倒之际,只觉一股柔和的气劲撑住了他的双膝,让他无法跪下去。

“好徒儿,现在无须行此大礼,等你随我上葛皂山也不迟。”全清子笑道。他又拉着白玉京问了一些道经上的问题,看来真的是见猎心喜。

没多久,一名身穿白灰色道袍的老道士飞奔而来,那赵师全也不知是不是脚力不胜落在后面。“哈哈……”他的笑声如雷声滚滚,异常中气十足,“何老弟,什么风把你吹这来了?咦,还有全清子你这个老秀才。难得呀,你竟然也会来寻我这个大老粗。”

全清子一副不想和他多说话的样子,这王友仁果然还是老样子。何心隐笑道:“胡巡抚近日欲要捕杀徐海叶麻等人,又恐其手下日本浪人肆虐,所以广招江湖人士共讨倭寇,何某此来武当山,实为搬救兵!”

王友仁听了,心中一惊。

何心隐所说的胡巡抚正是胡宗宪,虽为浙江巡抚,但在张经李天宠都杀后,其一人总管浙江兵务,誓要平定江南,扫除倭寇。而徐海和叶麻正是倭寇中除了五峰船主外最为猖獗的倭寇头目。

“何老弟不是已经退出巡抚幕府了吗?何必又去趟那浑水。”王友仁神色凝重地说道。

何心隐淡淡道:“一人事小,国家事大,若能扫平倭寇,纵然舍这一身皮肉有何惜哉!”

“何老弟果然不愧大侠之名,既然何老弟有此豪情,贫道自然舍命相陪!”王友仁笑道,“这老秀才也是你请来的?”

全清子冷哼一声,又突然想到一个难事,他看了看白玉京,这可如何是好?何心隐却是一眼看出他心事,笑道:“道长莫不是担心你随我等一起去了江南,无法安排这位刚收的小弟子?”

“呀……老秀才新收弟子了?”王友仁本来还奇怪这两人怎么还带了个小叫花子,听何心隐说着是全清子新收的弟子,不由上下打量了白玉京一番,实在没有看出出奇的地方,不由随口道:“这又有什么为难的,暂时先将他留在武当,让松溪师弟照看一二就是。”

全清子沉吟一会,这不妨是个办法,反正此去少则一月,多则不过半年,暂时将白玉京留在武当也好。

三人议定,翌日出发,同去的还有武当派数十位年轻弟子。而白玉京则被留在了天柱峰,由王友仁的师弟张松溪照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