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胆琴心长歌行 > 第二百九十四章 青龙寺密谋(上)

中原历代王朝之中,大洛王朝的疆域之广,已可称前无古人,东西南北四方,皆已扩张至极限,如此盛世,自然吸引了无数外乡人远赴大洛,乃至于在此定居,吐蕃,回鹘,天竺,扶桑,高丽,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些人不远万里跑来长安,除了想从大洛学走一些东西外,自然也带来了许多中原没有的稀奇玩意儿,食物,香料,经文等等,涵盖各个方面,故而长安城中,除了景教的十字寺外,还有从波斯传入的沃教寺庙,以及从天竺远道而来的佛教寺庙。

相较于姗姗来迟数百年的景教与沃教,佛教虽也非中原所诞生,可靠着无数高僧大德们孜孜不倦地四处传教,以身证法,加之其教义也更为世人所接纳,故而在中原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乃至于不输其天竺祖庭。

不过,自数百年前佛教经典传入中原以后,因缘际会之下,又从中诞生了数支分流,大乘小乘暂不作细表,总之较为出名的,即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

太上圣人曾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此番种种天地至理若光靠几千个文字来表述,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偏差,此为佛门所言“文字障”,后世之人过于痴迷文字本身,最后反而远离了真理,在无法自行正本清源的情况下,自然会诞生新的派系,况且早期从天竺翻译佛法经书的大师,大多都是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单看之下或许准确,可连在一起,便与初本经典相去远矣,更别说后世人强加上去的种种解释,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同样一句话,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理解,互相不服气,矛盾便由此产生了。

虽说实际上种种佛法最后皆是殊途同归,就好比是一面镜子,从前后左右不同的角度去看,看到的风景自然也有不同,但究其根源,它永远都只是一面镜子,不过世人愚昧,难以理解,加之许多切实可见的利益冲突产生后,便转为互相鄙夷,斥对方为邪法外道,独将自己以正统自居,甚至不惜刀兵相向,这就是冲突的来源。

密宗由天竺传入中原之后,因其即身成佛之道,一时风头无二,也因此引来了其他各派的联手打压,这就是数十年前大洛灭佛的根源所在,其实灭的不是佛,只是其他佛门派系借朝廷的手灭去他们眼中的异端,或者说胆敢与他们抢夺利益与教徒的对手罢了。

出身密宗门下的原幽州镇武司武侯韦陀也就是在那时候惨遭割喉,最后却靠着流传火种的坚定执念逃入了山中,以滚烫的炭火将自己脖颈处的伤口烧焦止血,每日生食山涧鱼儿,与野兽争夺洞府,就这么折腾了三个来月,才勉强活了下来,此后远走幽州,便是为了避难。

经此一劫后,密宗法门在中原算是销声匿迹,唯于吐蕃一代还有严密的传承,而韦陀身为一名可能是仅存的中原密宗弟子,可想而知,他对于复兴密宗,恢复正法的**到底有多么的强烈,以至于朝廷这边一句话,他便心甘情愿地付出自己的生命,包括奉献自己唯一的亲人。

委实是心知单靠自己的话,恢复正法的机会太过渺茫,倒不如拼死一搏,成则成矣,若败,自己也已经尽力了,这便是韦陀最真实的想法,故而李轻尘最后杀死他的时候,他也已经释怀,不再有执念。

长安城中,本有一座青龙寺,乃是密宗在中原传法之祖庭所在,与洛阳城外的白马寺算是遥遥相对,曾经两寺高僧聚于一处,沐浴更衣后,点燃檀香,口吐莲花,高声辩法的场面,还传位一时美谈,不过物是人非,如今寺中已将密宗根本教义的经典全部付之一炬,长安城中,也再无密宗修行者。

夜间,青龙寺外忽有人轻轻扣门,待得一位小沙弥双手合十从中走出后,来人便恭恭敬敬地向这位小师父递了拜帖。

普通百姓自然不可能在这种宵禁的时候跑进来,可来人的身份却是不俗,此人正是那与魔罗曾在街头小酒馆中商谈的中年男子,这次他身上的打扮依然朴素,但信封上的家族徽记还是能被人一眼认出,就算这小师父认不出,他的师父,他师父的师父,总有人认得出的,所以他没在门外等太久,便被两个大和尚一起迎了进去。

大门一合,寺外重归寂静,但见月明风清,一派大好景象,不见天穹乌云实已盖顶,这便是芸芸众生目力所限。

一座巴掌大的小屋之中,两个蒲团,一个桌子,两个茶杯,一壶白茶,便几乎是屋中全部的摆设了,桌上还有一盏擦拭干净的青铜油灯,点燃之后,整个房间便充满了光明,正如那一本本薄薄的经典,世人拿去了,便可渡一生茫茫黑夜。

男人被寺中的和尚领着在门外脱了鞋,进了屋后,便上前跪坐在靠外的蒲团上,双手合十叠放在额顶,恭恭敬敬地趴下,算是拜见对方,而桌后那位身形极其魁梧,眉眼之间满是威严的中年僧人则只是双手合十,低声唱了一句佛号。

僧人瞧着约莫三十岁,虽是盘膝而坐,但瞧着却好似顶天立地一般,两撇浓眉,五官深邃,男子仅仅只是看了他一眼,便吓得低下了头,心中有些揣揣不安,将这辈子做过的恶事都回想起来了。

并无慈眉善目,唯有威严无限!

佛教虽不好杀生,却并不迂腐,佛祖于菩提树下悟道之时便曾有魔头率领群魔而至,佛教中人既要普度众生,又要与群魔相斗,除了需要有大智慧与大毅力外,也需大勇气,大威力!

佛祖尚有忿怒相,又何况是人间僧人。

再者,青龙寺其实分为内外两寺,内即是传法一派,研习佛家经典,参悟佛门教义,以于红尘苦海之中普度苍生为己任,青龙寺明面上的老主持即是传法高僧,虽然本身无丝毫修为在身,但佛法精湛,非寻常人可比,辩才亦是举世无双。

外,既是护法一派,修行佛门绝学,誓与群魔相斗,以自身不动之心,无限之力镇压诸魔,守护人间安定,青龙寺弟子外出游历山水,传播佛门经义,往往两人同行,这便是一人讲理,而另外一人则可在他人不讲理的时候,用另外的方式与对方讲理。

护法一派,此人便是班首,其法号宗海,佛法高不高深不必多说,总之这一身天相境的修为却是做不得假,更何况佛门绝学一向是内外兼修,玄妙无穷,上可引诸天佛陀菩萨降下法身镇压强敌,下可修持自身,教化芸芸众生,武人三等,修体,修气,修心,皆为其所长,此外还有种种神通,诸如业火红莲,白骨不净观等等,皆是世间一等一的绝学,难以一一概述。

男人低着头,双手合十,小心翼翼地道:“罪过罪过,深夜叨扰宗海大师的修行,非在下所愿,只是在下的确有一要紧事,需当面告与宗海大师,还望宗海大师谅解。”

宗海脸色不变,也不去追问对方欲言之事,反而道:“林施主每逢节日,必奉巨款,这些功德,青龙寺都一笔一笔记着的,深夜造访若是为谈论佛法,那么我师兄宗正会很高兴的。”

男人赶忙摆手道:“佛法至高,我今日未净身,更未焚香,贸然谈之,是玷污了经义,就不叨扰宗正大师了。”

宗海摇了摇头,道:“佛法浩瀚,无穷尽也,却无门槛所限,普通百姓读得,帝王将相也读得,纵然只是时常念叨一句‘阿弥陀佛’,但心向善处,即是功德,心里干净,何须更衣?”

男人讪讪道:“是,宗海大师说的是,是,是我着想了。”

宗海又道:“林施主这些时日,可曾与一些,嗯,奇怪的外人接触过?”

男人一听这话,几乎是下意识想到了酒馆里那个生了一对桃花眼,柳叶眉,明明皮囊极美,偏生疯疯癫癫,胆大包天到打长安武督的主意,并且还成功说动了自己的年轻人。

可他终究没有提起对方,反倒是坚定地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道:“绝没有!”

宗海眉头微蹙,却未再多问,只是意味深长地道:“有些魔头显化世间,凡人不知其正身,往往为其言语皮囊所惑,慢慢偏离正道,最终跌落深渊,无法自拔,到那时,林施主可得记住,一句“阿弥陀佛”,可保命。”

大冬天的,屋里又没有生炭,可男子却是热得满头大汗,一边拿袖子狼狈地擦拭着,一边点头道:“记住了,记住了,多谢宗海大师提醒,我会注意的。”

宗海这时候才终于摊开手伸出,道:“好了,林施主是大忙人,这么晚来,而且指名道姓要找我宗海,定然是有要事吧,还请林施主讲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