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飞雪葬红叶 > 第一百九十二章 掌中傀儡葬江山

飞雪葬红叶 第一百九十二章 掌中傀儡葬江山

作者:玄鱼幻梦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7: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百官闻言一哄而起,不愿再拜,而少数地方州府官员和朝鹰族的细作却还跪在地上。刀雪客扫了一眼,便将这些人的模样记在心中。銮轿落轿,清一道人徐徐睁开双目,下了銮轿缓步走上玉阶,登了朝圣坛,俯视群臣,又对那身旁的太监说道:“请圣上移步。”

“遵国师命。”那太监躬身领命,又将那拂尘一甩,高声喊道:“恭迎圣驾,众臣朝拜!”圣驾既出,百官臣服,尽皆跪倒。除了那应无疾与清一道人仍然不跪,他二人皆有上殿不拜的特权,只是相视一眼,如临大敌,眼中杀意腾起,怒火跳动。

而那正光帝精神抖擞的端坐在銮轿之上,从那宣天殿而出,也落在那朝圣坛下,可是谁也没有注意到,那背对着文武百官站在高台之上清一道人伸出右手两根手指,不断的摇动着,口中还念念有词,似乎在操纵着甚么。

百官许久未见到正光帝的真容,见圣上精神抖擞,龙体康健,大多心中大喜,只当是天官赐福,上苍保佑,一齐高喊道:“圣上保重龙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距离较远,百官只能见到那正光帝面色红润,气定神闲,却看不到那木讷呆滞的眼神。

清一道人操纵着正光帝缓步走下銮轿,走上玉阶停在一旁,自己竟然与那皇帝并肩而立,毫无臣子之礼,百官们看在眼中,敢怒不敢言。而刀雪客并非朝堂中人,见此状便伸手去摸藏在后背的兵器,柳缘君见了急忙说道:“此时万万不可动手,若是动起手来,一定会威胁到那小皇帝的性命!”刀雪客闻言,只得作罢。

“焚香祭祖,昭告天地,佑我大姜,万世恒昌!”太监与清一道人退到两旁,而正光帝走上前,在那香案上点起三根香,清烟斜上,祭奠两代先帝,此为昭天。太监上前又倒了一杯御酒,递与那正光帝,正光帝遂后退半步,将那酒横着洒在身前,此为告地。诸事皆毕,百官们又一齐喊道:“佑我大姜,万世恒昌!”

太监又上前吩咐道:“先祖已拜,百官朝圣,进献珍宝!”到了此时,文武百官与地方州府官员便按照官职大小,由大到小,以此将进献的奇珍异宝送到朝圣坛前,正光帝脚下,再由执事太监清点登记造册,最终呈于正光帝。

而第一个献宝便是应无疾,命刀雪客三人将宝物送至朝圣坛前,随后便是三公九卿等官员。待百官献宝,太监清点完毕后,按理说朝圣大典就该宣布圆满结束,可今年非比寻常,那太监与清一道人相视一眼,便又上前喊道:“朝圣大典诸事完毕,圣上另有圣谕,众臣接旨!”

“臣接旨!”百官虽嘴上接旨,可心中却大为不解,尤其是那张伯夜等一概老臣,前日里受了先帝的血书密诏,正等着正光帝发令,伏兵杀出,响应天子诏令诛杀叛贼,可迟迟等不到约定的号令,心中只得空自干着急。

太监复又退到一旁,清一道人缓步移到正光帝身后,推至三步外,又摇动手指,嘴唇微动,操纵着那正光帝开口说话道:“众卿平身!”“谢陛下!”百官起身,那正光帝又笑着说道:“朕本无德,蒙受天恩,承先帝遗命,继九五之尊。奈何朕寡德无命,难承真龙之位,自继位已来,体弱多病,以致搁置朝政,荒废国事。黎民罹难,百姓受苦,四海怨念而起,八方难以臣服,故而朕潜心忏悔,克己思过,才终于想出了对策。”

“这些年来,信赖国师为朕治病施法,延年益寿,此恩堪比再生。国师之才,胜朕十倍,处理国政要事,得心应手,百官称颂,百姓仰德。如今,朕为万民社稷着想,为我大姜万里江山着想,今日便将皇位禅让于国师!”

正光帝面带微笑着张开双臂,躬着身子,极为谦恭的退到一旁,最后竟向那清一道人屈膝跪下。百官们闻言大惊失色,立刻炸开了锅。“万万不可啊!陛下!”“陛下,岂能将先帝基业拱手让与妖道!?”“忠臣不事二主,我等宁死也不愿尊那妖道为皇上!”

大多数臣子皆是义愤填膺,宁死不肯屈膝,而少数官员则是心怀鬼胎,不敢出声,只是默默观察着其他官员的神情话语,随机应变。一年近七旬的老臣冲出阵列,手执象牙笏,跪在朝圣坛前泣血进谏道:“陛下!陛下万万不可啊!我大姜万里江山,乃是太祖及众将士抛头颅洒热血,堆积累累白骨,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先帝贤明仁德,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正是太平之时。

“陛下登基后虽无力处理朝政,先赖顺明王辅佐,才使天下安平,这妖道寸功未立,又是外姓之人,不知根底,休说是天赐皇位岂可禅让,便是要禅让,岂能让与这妖道,也该让与东陵王才对!若陛下执意要将皇位让与妖道,老臣愿撞死在这玉阶之下!”

此言一出,竟然得到一片附和之声,“是啊是啊,就算禅让,也该让与王爷才对。”说出此话者,多半是应无疾的党羽,也有少数实在见圣上无力处理朝政,迷信妖道,拱手葬送了这万里江山,不如交予自家能人据之,尚可保万民安泰。

可那清一道人假意将那傀儡皇帝扶起,躬身连连摆手道:“贫道无才无德,岂可受禅称帝,陛下折煞我也,贫道万万不可受此厚恩!若陛下执意如此,贫道也只得离开陛下了。”明面上虽如此推脱,做个样子给文武百官看,暗地里却将手指微微一勾,那正光帝便转过身来,指着那老臣骂道:

“正因为有你等这般乱臣贼子,不为江山社稷着想,只固执甚么正统天道,天赐皇位,墨守成规,反而误了这大好河山,糟践了祖上创下的基业!朕为万民着想,将皇位禅让于贤德之人有何不可?此分明是天下之幸,万民之福!你竟然敢在此说甚么禅让于应无疾?我看你分明是他的乱党!与他一起谋划窜逆,来人呐,将他拿下!”

一声令下,两旁铁甲卫便冲出队列,扯住那老臣的臂膀,就要将他拖下。谁知那老臣拼死挣开,又扑倒在朝圣坛前声泪俱下,哭嚎道:“陛下......”“还不将他带下去,凌迟处死!”正光帝勃然大怒,厉声叱道。

还未等铁甲卫复上前来,那老臣便颤颤巍巍的拱手拜道:“陛下保重龙体,老臣,去也!”说罢,便猛然起身向前冲去,一头撞死在那朝圣坛下,颅骨崩裂,鲜血迸出,染红了那雪白的玉阶,气绝而死。

文武百官皆扭过头去,不愿去看那血腥的一幕,而应无疾却负着双手,目光闪烁,表情凝重,不知在思索些甚么。或许是那老臣之死触动了他,也或许是那正光帝一番怒斥激怒了他,可这都表明一件事,无论是正光帝还是那清一道人,无时无刻不再想着除掉自己,这让他不得不时刻警惕。

正光帝摆了摆手,两名铁甲卫便将那老臣的尸首拖出场外。而清一道人仍是不肯受禅,正光帝竟嚎啕大哭起来,撕心裂肺,令闻者感伤。正光帝跪倒在地,伏在清一道人脚下,连连叩拜,惊得百官也不得不随之一齐叩拜。

清一道人嘴上拒绝,不可受禅,却又不阻止那正光帝,任由他率领百官朝拜。“若国师不肯受禅,岂不是要将我大姜万民置于水火?国师弃天下万民于不顾,舍万里江山而不顾,难道就要眼睁睁的看着我大姜亡国么?若国师不肯受禅,我便也撞死在这玉阶上!”正光帝边哭边嚎道。

“这......”见清一道人还在犹豫,那正光帝竟站起身来一把将供桌香案推倒在地,香炉打翻,贡品滚落,那太祖武皇帝与先帝仁宗的牌位也摔落在地,此乃大不敬也,百官们声泪俱下,不忍再看。而正光帝却还高声喊道:“此乃灭陈尊新也,尔等若还有半分良心,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想一想,还不随我一齐跪请国师受禅?”

“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保重龙体,万万不可便宜了那妖道啊!”见百官苦苦哀求,正光帝执意禅让,应无疾终于按捺不住心中怒火,竟大步流星快步走出阵列,指着那妖道笑骂道:“妖道!你以为本王看不出你的伎俩么?你假意为陛下诊治顽疾,却暗地里用了甚么妖法,迷惑圣上心智,又在这里想要夺取皇位,颠覆我大姜基业,分明图谋不轨,众臣当随本王,合而杀之,以清君侧!”

而那清一道人却操纵着正光帝斥责道:“大胆应无疾!你屡次犯上,分明图谋不轨!身为王爷,尚不满足,狼子野心,图谋朕之江山,僭越无礼,还想谋害朕。如今朕将江山让与他人与你何干?分明是你想争这皇位,你这窜逆之徒,安敢在此口出狂言!还不讲应无疾极其乱党拿下!”

众臣尚在犹豫之间,而那张伯夜等人早有准备。虽未得到约定好的号令,但正光帝确已亲口说出捉拿应无疾极其乱党,那太尉张伯夜便抢先拔出剑来,高声喊道:“奉陛下血书密诏,保护陛下,诛杀应无疾乱党!杀!”

张伯夜一声令下,那奉了血书密诏的其余一十七人除了那伏文侍郎王千扇以外尽皆拔剑响应。迈步赶到宣天殿旁,又回身暴喝道:“勤王保驾,诛杀逆贼!”此言一出,城墙四角的塔楼之中冲出密密麻麻的龙骧飞军,挤满了城墙,扯开弓箭对准那宣天殿前。

而预先埋伏在四方门外的伏兵便得了号令,各执刀兵,一齐杀出,顿时喊杀声震天。

文武百官在此一幕,不知是何情况,惊慌起来,手忙脚乱正欲四散逃去,而地方官员更是下破了胆,手足无措,像无头苍蝇一般四处乱撞。可四方大门在伏兵鱼贯而入的下一刻便死死关上,百官们逃窜无路,惊慌失

措,有人下破了胆,有人惊得满身是汗,有人浑身发颤,有人嚎啕大哭。

而张伯夜见文武百官这副德行,又厉声叱道:“此伏兵乃是奉了圣上血书密诏诛杀叛贼的,与百官无关,不必惊慌!”其余那一十六位奉诏杀贼之臣也都与张伯夜并肩而立,剑指那应无疾与他身后的刀雪客三人。

此时应无疾在朝中的许多耳目与党羽也急忙与之撇清关系,想要留下一条性命,与文武百官一齐被逼到角落不敢乱动。

清一道人假意将正光帝护在身后,而应无疾却冷笑一声,指着那群心腹重臣笑骂道:“亏你们还是朝廷重臣,陛下心腹,受先帝托孤不思尽忠报国,却剑指本王,好生糊涂啊!”

张伯夜却反驳道:“应无疾!你休要狡辩!正是因为我等受先帝重托,又蒙陛下圣恩,时刻不敢忘怀,故而今日奉陛下血书密诏,前来诛灭你这反贼!你虽贵为王爷,尚且人心不足,竟妄图皇位,早有窜逆之心。陛下今由发令,叫我等捉住逆贼,岂能违抗?”

“捉住逆贼?捉住逆贼?好一个捉住逆贼!”应无疾仰天大笑,横眉冷对众臣,又指向那朝圣坛上的清一道人,望着张伯夜道,“你口口声声说诛杀窜逆叛贼,可如今天子姓应,本王姓应,天下也姓应!何来窜逆一说?那高台之上站的不知根底的妖道,却要受禅登基,图我大姜大好河山!叛贼是何人,明眼人一眼便能看出!本王出面阻止,反而被污为叛贼,可有天理乎!”

张伯夜等人闻听此番话,也犹豫起来,望了望那朝圣坛上护着皇帝的清一道人。清一道人见张伯夜等人有些迟疑,生怕此事不成,横生枝节,便又操纵那正光帝一把将自己推开,指着张伯夜命令道:“张太尉!还不速速剿灭叛贼,更待何时?”

张伯夜无奈,只得道一声“是。”又对那应无疾冷笑道:“王爷,得罪了!”说罢便挺剑朝应无疾心窝里刺去。且说那张伯夜虽然年过七旬,但一身武艺仍未荒废。只是他戎马一生,一招一式皆是从沙场上习得,与练武之人不同,战场上的杀招无关乎内力真气,只讲究用最少的力气杀最多的敌人,要的便是一击致命。

可他终究年事已高,即便不服老,招式的速度却是慢了许多。这一剑直去,虽是必杀一击,可应无疾却不费吹灰之力的轻松闪过,只将身子微微一偏,便将那长剑夹在腋下,用力一折便将其折成两段。张伯夜手持断剑向后栽去,其余一十六名大臣方想上前去扶,可那应无疾却撇了断剑,抢先一步,剑步而出。

刀雪客忽然上前高喊一声:“切莫杀他!”

此一举既吓退了那一十六名大臣,也一掌打中那张伯夜的胸口。此一掌虽只有两成的功力,但张伯夜年事已高,已然是风烛残年之时,又岂能受此重击?当即口吐鲜血,双眼瞪圆,徐徐低头去看自己胸口,殷红的鲜血从牙缝渗出,将苍白的胡须染红,又颤颤巍巍的举起断剑,直指应无疾,口中断续说道:“杀贼,杀贼,杀贼......”说罢,便倒地气绝身亡,死不瞑目。

一十六名大臣见此景吓得面色惨白,急忙一齐撇了那正光帝跪倒在应无疾脚边乞饶:“王爷请饶我等一命,我等奉了圣上血书密诏,实在是不敢违抗。”

而刀雪客却在应无疾身后怒斥,不顾柳缘君阻拦,那楚轻安亦是义愤填膺,怒火中烧:“你为何要杀那张太尉!他本是忠烈之人,三朝元老,为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怎能由你肆意妄杀?”

“肆意妄杀?哼!”应无疾冷哼一声,转身看向刀雪客三人,“他身为托孤重臣,三朝元老,却不能明辨是非,看清忠奸善恶,听信他人之言,假传圣上密诏,不去擒那祸乱朝堂的妖道,却要来杀本王,这不是愚忠又是甚么?留此人在陛下身旁,日后必惹出祸来,不如尽早除之,以免大患!”

说罢又转身望着那宛如狗一般伏在脚边乞饶的一十六名官员,见他们满脸惊恐,只是微微一笑,转身走了一步。那些官员只当是应无疾放他们一马,便松了口气,谁知那东陵王又猛然转过身来,播袖翻掌,纯白的真气在指尖汇聚,双掌相错,十指交叠,又分开向十六人指去。

十六人还未及叫喊出声来,便被那迎面飞来的真气光束贯穿了下颌,又从头顶飞出,烟消云散而去,只留下两个血窟窿,顷刻间便化为一十六具死尸。那应无疾只使了一招神真飞剑指便在弹指间杀了十六名官员。

那被逼退在角落被御林军阻隔的百官见此一幕都掩上了双眼摇头叹息,唯独那王千扇倒吸一口凉气,摸了摸满额的汗水,庆幸自己及时向应无疾告发,否则自己也将变成那十七具死尸中的一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