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鞘中霜色 > 第七回 隐世避仇

鞘中霜色 第七回 隐世避仇

作者:苍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5: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待陈文祺他们返回武昌府衙的时候,夜近初更,衙门早已关闭。

杨山凌敲响衙门外面的鸣冤鼓,不多时,衙门“吱呀”一身打开一条缝隙,从里面走出一个差役模样的人,大声喝问道:

“是谁这么晚在此击鼓?”

杨山凌答道:“是我等押送强人至此,求见知府大人。”

“强人?什么强人?在哪里?”差役将信将疑。

“拦路行凶的强人。喏,就是他们。”

差役将葛衣人看了看,不敢擅专,对杨山凌说道:“先在门外候着,我进去禀报。”

说完返身进了府衙,并随手关上沉重的大门。

不多时,差役复又打开府门,向杨山凌他们一招手:

“随我来。”

差役让众人进了府衙,返身关上大门,然后将他们带到大堂之上。

武昌知府杨代明,年近三旬,成化十三年进士,为官勤政、为人清正,尤善推断疑案,深得上司的赏识,故升迁较快。在武昌府任上,差不多也有两年时间。适才正在书房读书,听过差役禀报,急忙来到大堂准备问案。

杨山凌一行人来至跟前,杨代明忽然眉头微皱,起身说道:

“沈……”。

不待杨代明说下去,杨山凌急忙接过话头:

“‘审’?大人这便要审案了么?”

杨代明摇摇头,展开了双眉,回到案桌后面坐定,拿起惊堂木作势一拍,打起官腔:

“堂下何人,深夜击鼓所为何来?”

杨山凌暗里一笑,答道:“回大人,小民杨山凌,与这位陈公子在投宿的路上遇到这伙强人拦路行凶,被我等擒拿,特送官府处置,请大人为小民作主。”

杨代明乍听杨山凌等人被强人拦路行凶,大吃一惊。复又轻轻摇头,似是不信:“堂前无戏言。就凭你们这几个文弱书生,能擒住他们三个壮汉?莫非你们逍遥无事,借口前来消遣本府不成?”

杨山凌一脸的无辜,申辩道:“冤枉啊大人,草民等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消遣知府大人您啊。这几人的确在城外拿着匕首拦住我等行凶,您看,我大哥的手就是被他们的匕首划破的。”

杨代明又是眉头紧皱,沉声问道:“你大哥?你说这位公子是你的大哥?”

杨代明威严的语调似乎让杨山凌有些害怕,他一改刚才轻松的神情,结结巴巴地说道:“不是。是……是小民的结……结义兄长。”

“结义兄长?你什么时候结义的兄长?”杨代明虎着脸追问。

“是……是……”

“大人,我俩结义不结义、什么时候结义,应该不受官府管束吧?草民等将强人带到大人这里,大人还是问案要紧。”陈文祺见义弟在知府大人的逼问下一副惶然的样子,便出声为他解围。

“啊?哦,是本府疏忽了。这么说来,这几人果真拦路行凶了?倒要好好问一问。”

“可不是?今日黄昏,小民与书僮朱瑞在那仙客来饭庄吃饭,被这葛衣贼子偷走了钱袋……”,杨山凌恢复了轻松的神态,将如何在酒家被偷、在郊外遇截、如何亏得陈公子擒贼等经过详细讲述了一遍。

杨代明听罢,暗地惊心,喝令将六人关入大牢,待明日审明案情按律治罪。

陈文祺上前将他们脱臼的关节重新接好后,便向杨大人告辞。

杨代明目视杨山凌,欲言又止。杨山凌装作不知,说声“小民告退”,与陈文祺等人走出知府衙门。

一行人出了府衙,走过一条大街以后,朱瑞带着大伙拐进一条窄小的胡同。前行约二、三百步,就见不远处有一小门,杨山凌悄悄拉了一下朱瑞的衣袖,朱瑞会意,快步跑过去敲开门,对一个家院模样的人低声说了两句,那家院一边点头一边迎出门来,朝杨山凌打招呼:

“小……少爷回来了?”

杨山凌“嗯”了一声,带着陈文祺他们进了门,回头又向那家院吩咐道:

“这两位公子是我的客人,要在我家小住几日,不要告诉我娘,免得打扰她老人家,记住了吗?”

“是,小……少爷。”

几人来到一个小小的院落,杨山凌停住脚步,对陈文祺说道:

“大哥,这里是后院,平时并无闲杂人来往。你与景星兄弟就在此处将就歇息,待会我使人端水来,侍侯你们沐浴。”

陈文祺不好意思地说道:“悉听贤弟安排。但今日已晚,不便拜见伯父伯母二位老人家。”

“没事,没事。”杨山凌摇手道:“我爹爹……常年在外,极少回家。我娘念经颂佛,也不得空闲呢。”

说完便偕同朱瑞离去。

不一会,一个年龄与景星相仿的小僮端了温水过来,伺候两人沐浴。

“小哥,劳烦你了。请问小哥如何称呼?”陈文祺想通过与这小僮的攀谈,进一步认识这位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盟弟。

谁知那小僮朝他“啊,啊”了两声,用手指指自己的嘴巴,摇了摇头;然后又指指自己耳朵,点点头。原来是个耳能听声、口不能言的哑巴。

陈文祺与景星见此,哭笑不得。便草草盥洗一遍,上床歇息。

……

陈文祺他们离开武昌府衙不久,一条黑影出现在陈文祺一行的身后,不远不近地跟着他们。看见杨山凌带着陈文祺从胡同小门进入院内,那条黑影绕到一栋四合院的前门,伸手将门环轻轻叩了三下。不多久,大门“吱”的一声轻响,探出家院的脑袋。

“夫人睡了没有?”黑影发问。

“啊,是舅老爷。夫人尚未就寝,舅老爷请进。”家院将来人领至前厅,说道:“舅老爷稍候,我去请夫人。”

不多时,从里屋出来一个妇人,虽年近四十,却是肤白唇红,美艳异常。看见来人,脸上露出笑容。

“姐。”

“明儿来啦,快坐。春红,给舅舅奉茶。”妇人和颜悦色地说道。

这俩姐弟,正是十八年前虎口余生的韩梅、韩明。而韩明,就是刚才在知府衙门出现的杨代明——武昌府知府。

“明儿,这么晚来家,是不是师兄有消息了?”韩梅含着期待的眼神问道。

韩明轻轻摇头。

“唉,十八年了,也许,他……他早已不在人世了。”韩梅眼角泛起泪花。

“不会的,姐。据恩公讲,他老人家安置好我们之后,便返身沿着巴河来来回回走了几次,都没有发现师兄的踪迹,也不见有血迹,师兄应该还在人世。”

“如果尚在人世,他要么去宁夏卫找夏尧叔叔,要么就在黄州府一带隐藏。可是,你在宁夏卫、黄州府两地找了这么多年,为何没有师兄的任何信息?再说了,师兄若在人间,为何也不来找我们?”

“这……”其实韩明也怀疑师兄沈清是否还在人世,为了不让姐姐伤心,忙安慰道:“姐,可能师兄一直都在找我们,可我们都隐姓埋名了,让他上哪儿去找?”

“呃,你说什么?”韩梅的眼睛突然一亮,飞快地抓住韩明的手问道。

韩明不知姐姐为何突然兴奋,茫然地答道:“我……我说,可能师兄一直都在找我们,可我们都隐姓埋名了,才找不到我们。”

“对呀,明儿,我们是不是也搞错了?我们既然隐姓埋名,师兄为何不能隐姓埋名?”韩梅激动地说道。

“对呀。看来这十多年是白费功夫了。”韩明恍然大悟,连连拍着后脑勺,懊悔地说。

想到这一层,二人原本渐渐黯淡的心情又燃起希望,姐弟俩开心地笑了起来。

高兴了一会,韩梅冷静下来,对弟弟说道:“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十八年了,我们的血海深仇尚未得报。仇人势力强大,我们报仇的唯一希望就是练好鸾凤剑法。当年爹爹将鸾谱交给师兄、将凤谱交给我,就是希望我们俩练成家传武功,双剑合璧,手刃仇人。如今,你和珊儿都是练的凤谱剑法,与‘岭南七凶’的功夫相差太远,只有找到师兄,习练鸾谱上的剑术,方能双剑合璧,寻机报仇。可如果大家都隐姓埋名,恐怕此生相会无期。但如以真实名姓抛头露面,只怕师兄尚未寻来,仇人便已知晓。这便如何是好。”

韩明说道:“姐姐,隐姓埋名或抛头露面,我们从长计议。弟弟有件事要与姐姐说。”

“什么事?”韩梅见弟弟慎重其事,不解地问道。

“珊儿刚才与一个赶考的秀才,扭了几个强人送到府衙来了。”

“珊儿她……与一个赶考的秀才?快说,怎么回事?”韩梅吃惊地问道。

他们口中的“珊儿”,便是韩梅的女儿沈灵珊。女扮男妆外出时,假名“杨山凌”,“朱瑞”则是她的丫鬟蕊珠(说是丫鬟,其实是韩梅姐弟怕沈灵珊孤独,为她找的玩伴)。

韩明将沈灵珊等人押送三个强人到府衙的经过对韩梅复述了一遍,然后说道:

“我在他们离开府衙的时候悄悄跟在后面,看他们要到何处。结果……”。

“结果他们去哪里了?”韩梅问道。

“到家里来了。”

“啊?姗儿怎如此冒失?”韩梅皱了皱眉,“春红,请小姐来。”

杨山凌——现在要改称沈灵珊了——刚刚回到闺房,正待沐浴换衣,便听春红轻轻敲门:

“小姐,夫人请您。”

“我娘唤我?在哪里?”

“正在大堂等您呢。”

沈灵珊听说母亲在大堂唤她,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顾不得换装,唤上蕊珠跟随春红一道来到大堂。见母亲正坐着与舅舅说话,连忙上前施礼:

“舅舅。”

“娘,您叫我?”沈灵珊又一扭身,钻到母亲怀里。

“老大不小的,还这么撒娇,不怕舅舅羞你。”韩梅慈爱地说。

“是啊,‘杨公子’,一个大男人怎么赖在母亲怀里?不过姐姐,你便抓紧享受吧,只怕要不了多久,想她与你撒娇也不成呢。”韩明打趣地说道。

“舅舅,您又来了,不理您了。”沈灵珊撅着嘴娇嗔道。

“姗儿,这半日你又跑出去了?疯丫头一般。”女儿沈灵珊,最爱女扮男装携丫环蕊珠去大街转悠,说是不定哪天会遇见父亲沈清。韩明、韩梅明知不太可能,却也心存侥幸,而且沈灵珊也很伶俐乖巧,多半时间都呆在家里,不是习文练武,便是针线女红,乔装出外只是偶尔为之,故此韩梅并未阻拦,只吩咐她不可泄露行藏,不可惹是生非,不可与生人结交。

“娘,女儿闷嘛,想出去走走。说不定遇见我爹爹,女儿就成了娘的大恩人了。”沈灵珊顽皮地说道。

“娘问你,你今天带两个人家里来了?”

“对呀,娘,是舅舅告诉您的?舅舅,您总是在娘面前说我,不理您了。”

“怎么跟舅舅说话啊?没大没小的,舅舅还不是为你好?”韩梅嗔怪地说道:“娘吩咐你不可泄露行藏,不可惹是生非,不可与生人结交,今日倒好,你都占全了。你说,他们是什么人,怎么能往家里带?”

自小到大,韩梅对沈灵珊疼爱有加,此时这样说话,在沈灵珊看来,是非常严厉的了。连忙收起顽皮,小心地对韩梅、韩明说道:

“他是黄州府来赶‘秋闱’的秀才,姓陈名文祺。我们是在江边‘仙客来’遇见的。”便将在“仙客来”发生的事情简略说了一遍,然后说道:“他们因为来得晚,没有旅馆可以投宿,我便提出带他家里暂住一日。先前他高低不肯的,说什么萍水相逢不便打扰。后来我坚持要独自押解那小偷到府衙,他怕我被那些偷儿所害,才勉强答应的。适才他要过来拜见母亲大人,女儿怕打扰娘的清净,便没有答应他。娘,舅舅,您们不是时常说人要急公好义、扶危济困吗?女儿没做错吧?”沈灵珊一口气说完,末了问道。

“听舅舅说,你叫他大哥?”韩梅没理她,继续问道。

“嗯,女儿已经与他义结金兰。他十九岁,自然要叫他义兄了。”说罢羞涩一笑。

“十九岁?”韩梅似乎触到心中的痛,恍惚了一下,复又正色道:“萍水相逢,认识还未见一天,便结为兄弟?你这两个孩子真够荒唐的了。我问你,你了解他么?”

“我信他是个君子。”沈灵珊毫不犹豫地答道。

“那么他呢?他了解你吗?他要得知你欺骗他,不恨你才怪呢。”

“女儿没有骗他。”

“还说没有骗他?没有骗他能结拜成‘兄弟’?”

“夫人,陈公子对小姐很好的,陈公子为了替小姐挡匕首还受伤了呢。小姐也是见他屡次相救,才觉得他是个好人,这才与他结拜的。”蕊珠赶紧作证,把陈文祺与沈灵珊打斗时以命相护的情形说了一遍。

听蕊珠一说,韩梅连忙拉过沈灵珊,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地看了一遍,柔声问道:

“姗儿,你没伤着哪里吧?”

沈灵珊见韩梅没有追问结拜的事,顿时一阵轻松,她在韩梅跟前转了一个圈,嬉笑道:“没有,娘。您看我这不好好的嘛。”

“那陈公子呢?伤得重吗?”韩梅关心地问道。

“也没有大碍,只是流了不少血。”

“这炎天暑热的,伤口容易化脓,得给人家上点好药。回头让吴妈熬碗红枣桂圆汤,给陈公子补补血。”

“是,娘。我娘是天下最慈善的人了。”沈灵珊见母亲如此吩咐,心情大好。

韩明在那边厢记挂着另外的事情,见这边厢娘儿俩絮絮叨叨个没完,便咳了一声。韩梅顿悟,向沈灵珊说道:

“姗儿,娘见你成天不是读书便是女工的很是寂寞,才许你偶尔女扮男装到外面走走。难道你忘了娘的吩咐了?怎能随便与陌生人结交,甚至带到家里来呢?”

“娘,您的话女儿牢记在心的。虽然与陈公子相识不久,但女儿确信他是至诚君子,不是坏人。”

“姗儿,你也算熟读诗书的了。如若不是女儿身,娘说不定也要让你去试试夺取功名。岂不知‘试玉要烧三日满,识人须待十年期’这个道理?为了避祸,我们娘儿俩和你舅舅隐姓埋名多少年,深居简出从不见生人。如今你与一个相识半日的路人交浅言深,难道就不怕招来麻烦?”

“娘,陈公子他真的不是歹人,不信明日女儿带他来见您,让您亲自瞧瞧。”

“姐,”沉默了好半天,韩明这时说话了,“姗儿一向心高气傲,多少达官显贵家的公子少爷都未曾入眼,今日对这个陈公子另眼相看,自有她的道理,您也不必太过责备。这陈公子我刚才也见过,不仅一表人才,而且颇有见识,很有侠义之风。今日在府衙公堂上,沉稳大度,举止得体,弟弟对他也颇有好感。好在黄州府离此地不远,明日我差人去黄州府,了解一下这个陈秀才的情况。今儿我来,只是提醒姗儿这几日要多加小心,再也不要让别人知道这个地方,如若这个地方成为众人瞩目之地,到时再想隐居是万万不能了。”

沈灵珊连连点头:“舅舅请放心,珊儿记下了。”

…………

韩明万万想不到,在他的眼皮底下,已经有人盯上了沈灵珊:

在武昌府衙西北一个不大的宅院里,武昌府兵房经承郝怀吃完晚饭,手摇蒲扇躺在后院的逍遥椅上纳凉,忽听大门外有人呼唤:“郝大人在家吗?”郝怀识得这是兵房书吏苟安的声音,也不起身,只懒懒地答应了一句:“在后院哩,过来吧。”

苟安是郝怀从锦衣卫带到武昌府的。当年梁德率“岭南八凶”中的云、雷、雨、雪四凶追杀韩慎一家八口,除杀死韩慎夫妻外,沈清、韩梅等人下落不明。梁芳通过万贵妃活动,将梁德的手下、锦衣卫总旗郝怀、校尉苟安调派到武昌府兵房,暗中打探沈清、韩梅等人的信息。这么多年过去了,沈清、韩梅等人如同人间蒸发一般,踪迹全无,故此他们也不得调回京城。

苟安来到后院,一脸神秘地对郝怀说道:“郝大人,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

“什么事情,神秘兮兮的?”郝怀摇着蒲扇,咪着眼睛漫不经心地问道。

“我发现一个武术招式似刀非刀、似剑非剑的人。”

“什么?”郝怀一下子从躺椅上弹了起来,劈胸抓住苟安的短衫,说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我发现一个武术招式似刀非刀、似剑非剑的人。”苟安重复了一遍。

“是谁?他在哪里?快说。”郝怀松开抓住苟安短衫的手,一迭连声地问道。

“是这样,我有个眼线叫褚三,今日在仙客来‘干活’失手,被人当众打了一顿。他气不过要报复回来,邀我助拳……”

郝怀一下子打断了他的话:

“你就去了?早给你说过,我们在这里是给梁镇抚使办事的,不要跟这些下三流的人靠的太近,惹出事来还想不想在衙门里混?”

“咱们不是要指靠他们替我们办事吗?否则的话,谁愿意和他们混在一起?”苟安委屈地申辩道。

“好了,好了。接着说吧。”

“我也是怕跟他们一起太过张扬,便让他们出面明挑,我在暗中相助。结果看到对方有一身穿玉色云缎圆领生员衫秀才般模样的人,独战褚三他们三人。那人手中的折扇,时而似刀劈砍,时而又像剑击,招式极为怪异。仗着怪异的招式,将褚三他们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我正要前去相助,这时一件暗器从我头顶疾速飞过,那破空的声音和挟带的气流清晰可辨,可以断定这个发暗器的人内力深厚。因不知此人是敌是友,我就没有贸然现身。”

“那,褚三他们呢,被那个使折扇的制住了?”

“没有。那个人虽然武功很高,但看得出来毫无经验。时间一长,褚三他们反而占了上风。”

“难道你们抓住了那个人?”郝怀兴奋地问道。

“没有。我见褚三他们占了上风,担心发暗器的人出面相帮,便故意惊动那人,将他引开。此人一走,褚三他们应该能够抓住那个使折扇的人。”苟安不敢说出实情,早已编好了说辞。

“好,你再去找褚三,将那人给我带回来。如果此人就是梁大人要找的人,咱俩可就立大功了。梁大人说了,回到锦衣卫,给咱们官升三级,哈哈。” 郝怀手摇蒲扇,仰天“哈哈”大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