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鞘中霜色 > 第六回 义结金兰

鞘中霜色 第六回 义结金兰

作者:苍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5: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色渐晚,武昌城内亮起了零星灯火,大街上行人渐稀。

杨山凌领着陈文祺等人,自北往南向望山门外金沙洲疾步而行。走不多远,陈文祺隐隐觉得身后似有人尾随,遂暗中留神戒备,并不与杨山凌他们说破。

拐过城隍庙不到半里地,便到了城南的望山门。若是平常,武昌城的九门均要在戌正关闭。这几日,为了方便前来应试的生员入城,湖广布政使司特地知会武昌府、江夏县,将城门关闭的时间延迟到亥正,故此杨山凌他们顺利地出了城门。

行至郊外,四周渐觉空旷,突见前面小路正中,一人双手交叉抱在胸前,拦住去路。

走在最前面的朱瑞正欲开口请他让路,身后脚步声骤然响起,只听一个声音恶狠狠地传来:

“穷酸秀才,还认得你家大爷么?”

众人停住脚步,回头一看,正是刚才在“仙客来”行窃的葛衣人。他的身旁,站着一个与他差不多高矮的汉子。

善者不来,来者不善!

“认识,认识。尊驾不是刚才在‘仙客来’吃饭的那位客官吗?”陈文祺打着哈哈。

葛衣人说道:“认识就好。臭穷酸,今日不要怪大爷我心狠手辣,要怪就怪你自己多管闲事。”

“尊驾意欲如何?”陈文祺故意装傻。

“大爷我的想法很简单:把刚才失去的加倍要回来,将刚才得到的加倍还给你。”

“噢?这倒有点意思。只是在下不知道尊驾刚才‘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陈文祺索性一装到底。

“臭穷酸,你真不知也好,装不知也罢,大爷便跟你明说吧。大爷刚才到手的银钱被你夺去,此刻便要你们将身上所有的银两都还回来;大爷刚才被你等打骂,此时要加倍奉还在你的身上。”

杨山凌忍耐不住,沉声斥道:“刚才尊驾行窃在先,我们不过是讨回自己的东西而已。当时本应将你送官,我以为你迫于生计,一念之差才干此勾当,故而说服众人,放过你一马。你不知悔改也罢,还竟然纠结同伙拦路行凶,难道不惧怕王法么?”

“哼哼,王法?今天在这个荒郊野外,老子的拳头便是王法。”葛衣人有恃无恐。

陈文祺“哈哈”一笑,将手指着武昌城,义正词严地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别说近在官府门前,便是远如蛮荒之地,王法何处不在?奉劝尊驾切莫藐视王法,以防惹祸上身。还有你们——”陈文祺指着另外两人,“不要受他的蛊惑,为虎作伥,免得自误。”

“臭穷酸,不要在大爷面前逞口舌之勇。大爷行走江湖二十余年,从未受到今日之奇耻大辱,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就算你舌绽莲花,大爷今日也要将你废了。”

陈文祺听罢哭笑不得,此等鸡鸣狗盗之徒,竟也班门弄斧、掉起书袋来,不由冷笑一声,揶揄地说道:“听你说话文绉绉的,想必也是读过圣贤的书了?岂不闻‘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窃取不义之财,岂是君子所为?今日在下拆穿你的行径,即是对你当头棒喝,你就该幡然悔悟,去恶向善,现在竟大言不惭‘睚眦之怨必报’,在光天化日之下拦路行凶。似尔等这种行径,就该绳之以法,免得为祸四方。”

“你小子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既然你找死,大爷们就先成全了你,再收拾他们不迟。”

陈文祺习武十余年,多半时间只是自己练习刀剑拳术、腾挪骑射,即便与人相搏,也是师傅喂招或是与五叔过过招,均是点到为止,从未与人真正交手。现在面对葛衣人咄咄逼人的气势,非但没有紧张,反倒有些许激动与期待。虽然爹爹教诲不到万不得已不显露武功,但不在手下见过真章,恐怕这几人绝不会善罢甘休。于是,转过身向杨山凌说道:“杨兄,这几人是冲在下而来,与你们无关,请你俩带我兄弟先去办事,在下一会儿再去找你们。”

杨山凌一听,那怎么行?别说你是因为我们才开罪这班人的,就算陌路相逢,我也不能撇下不管呀。何况你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如何对付这几个如狼似虎的恶人?他把朱瑞拉到跟前,嘱咐了几句,然后对陈文祺说道:“陈兄,事情因我们而起,你不该置身其中。我让朱瑞带你们走,这里交给我了,谅他们也不能把在下怎么样。”

“哼哼,你们两个倒是互相客气的很,你要他走,他让你走,大爷偏偏一个都不让走。废话少说,大家并肩子上。”说罢,从腰间拔出一把匕首,向陈文祺扑了过去。另两人也是二话不说,抽出匕首同时冲了过来。

骤然遇到三个大汉的围堵,杨山凌心里有些慌乱。他虽然自小习武,却是由母亲教授家传剑法,拳脚功夫并非所长,而且也与陈文祺一样,从未与人真刀真枪的打斗过。要以一人之力保护三个不会武功(杨山凌认为)的人全身而退,实非易事。百忙之中,以手中折扇代剑,一招“仙乐风飘处处闻”,将三把匕首罩在“剑”影之中。

陈文祺正在思考如何才能不露“痕迹”地制服葛衣人等人,看到杨山凌出“剑”如风,“剑”势凌厉,心知对方三人占不了便宜,便拉着景星、朱瑞退到路边,观看场中激斗。

杨山凌以一敌三,并未觉得如何吃力,胆气益壮,一把折扇时而如大刀劈砍,时而似长剑刺击,将葛衣人等三人打得几无还手之力。场外陈文祺见他“刀”、“剑”并用,正觉他的招式精奇,忽听不远处的灌木丛中传来似小枝折断的声响,举目望去,朦胧中隐隐见到枝叶摇曳,显然有人隐藏于彼。陈文祺不知是敌是友,俯身捡起一块石子,暗中凝神戒备。

这时场中形势发生了变化。原来,杨山凌虽然招式精妙,却缺少实战经验。仓猝之中与对方动手,却不知要将对方如何处置,是杀?是伤?是擒?心中全然没有想过。故此,既怕挡不住对方三把匕首的同时进攻伤了自己,又怕拿捏不住分寸误伤了对方,只是虚与委蛇,点到为止。对方三人虽然武功不高,却是江湖混混,经验老到。打斗了一会,已知杨山凌的心思。于是放开胆子,抡起匕首泼命进攻,倒将杨山凌逼得左支右绌、险象环生。

陈文祺心知若不出手,杨山凌恐怕要伤在匕首之下。但又顾忌暗处那人是敌非友,怕他偷袭。心念一转,运足七成真力将手中石子向那人头顶弹出,与此同时,双手乱摇、身体笨拙地向场中跌撞过去,口里叫道:“别打了,别打了,再打就要出人命了。”

这一招果然收到奇效。隐藏在灌木丛中之人,突然感觉微风拂面、破空之声在头顶掠过,顿时大惊,万没想到除己之外,附近还有隐藏之人,而且从所发暗器的劲道来看,此人内力深厚,自己只怕难望项背。他向四周看了看,没有发现可疑之处,暗忖此人已经发现自己的藏身之处,自己却对他毫不知情,看来此地不可长留,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于是乎悄悄溜走。

葛衣人等刚刚扭转颓势,正在全力围攻杨山凌。陈文祺跌跌撞撞地来到面前,葛衣人不由大喜,“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闯进来”,大爷将你拿下,不愁杨山凌不俯首就擒。他对陈文祺痛恨至极,不愿陈文祺过于“舒服”,想着先在陈文祺身上戳几个窟窿,让他吃点苦头,再捉拿也不迟。于是,右手的匕首中途变招,向陈文祺的右肩颊刺来,

陈文祺佯作不知所措,口中惊呼,左手作势要抓匕首,右手摒指点向葛衣人胸前的风池穴,准备一招制敌。

杨山凌哪里知道陈文祺心中的主意?见陈文祺空手去抓匕首,担心他被划伤,情急之下,手中折扇使出一招刀法,对着葛衣人的手腕斫下,迫使葛衣人撤招,解了陈文祺之危。但如此一来,背后空门大开,葛衣人同伙的两只匕首在昏暗的夜色中划出两道寒光,一上一下向杨山凌背后的心俞穴和命门穴刺来。

陈文祺被杨山凌挡在一边,鞭长莫及。百忙中左手揽住杨山凌,往旁一旋,右手化掌一搕,将两支匕首击飞。匕首的锋芒划过陈文祺的手背,留下两道血痕。

若论武功,陈文祺与那两人自是霄壤之别。但一来是杨山凌隔在中间,束缚了手脚;二来是初次临敌,毫无经验;更主要的是担心杨山凌被伤,仓猝中本能的以手相隔,完全忘记了武功招式。这也算是增长见识、积累经验的代价。

杨山凌见陈文祺受伤,愈发相信他不会武功。便失去理智一般,舍弃剑法不用,只要三人的匕首往陈文祺身上招呼,就扑过去以身抵挡,全然不顾自己的死活。陈文祺既感动又可气。感动的是杨山凌与自己萍水相逢,在危急关头不惜以血肉之躯卫护自己;气的是他忘命般以身相挡,形同捆住了自己的手脚,令自己没办法对付三人的围攻。

眼见三只匕首同时从前、左、右三个方位刺来,陈文祺轻按杨山凌双肩,整个人腾空而起,双脚“蹬蹬蹬”连环踢向葛衣人等三人的面门,将他们逼退,然后抱住杨山凌,双腿一蹬,倒纵出圈。

冷不防被陈文祺横抱在怀,杨山凌心头鹿撞,脸颊发烧,幸亏夜色的掩盖,才不致让旁人看出自己的羞态。

陈文祺纵出圈外,将杨山凌放在景星身边,吩咐景星“看住他”,复一跃站到刚才的地方。这一连串动作极快,三个强人只觉眼前一明一暗,陈文祺似在原地未曾动过,只是身旁不见了杨山凌。

三人始知陈文祺并不是想象中的文弱书生,遂不敢轻敌,两个壮汉俯身捡起匕首,同葛衣人一道,将陈文祺围在核心,绕着他不停地游走。三支锋利的匕首,在夜色中形成一个旋转的光圈,飞旋在陈文祺的前后左右。

陈文祺负手站立在圈子中间,气定神闲,要撕破这个圈子并非难事。但他并不想伤人,更不想取人性命,他在等待时机。

这时,旋转的光圈骤停,旋即以极快的速度缩小……缩小……,即将勒进陈文祺的身体。

陈文祺似是不觉。

“陈兄小心——。”杨山凌见这阵势,以为陈文祺已被吓呆,又是一声惊呼,欲向光圈中冲去,却被景星牢牢扯住。

眼看光圈即将合拢,只听陈文祺一声长啸,腾身而起,越过三人头顶,落在圈外。趁三人错愕之中,“啪啪啪”连击三掌,场中归于平静。

“好啊——。”景星与朱瑞齐声欢呼。

泪眼朦胧的杨山凌,眼看陈文祺一招制敌,心里喜不自胜,挂着泪珠的双颊立时笑靥如花。虽然与陈文祺不过萍水相逢,且相处只短短个把时辰,但刚才在打斗中两人生死相依、舍命相护的真情,令杨山凌对陈文祺生出一种刎颈之交甚至似有若无的骨血至亲情愫。此时见伊人站在身旁,遂一把抓住他受伤的左手,撕下衣襟,一面为他包扎,一面自责道:

“都是我拖累了陈兄。早知陈兄有这般的身手,我也不会添乱了。”

陈文祺习武之人,对这点小伤根本不当回事,杨山凌如此关切的神情,脑子里又浮起他刚才不惜以身体为自己遮挡刀剑的一幕。此时见他自责,便真挚地说道:

“杨兄舍命护我,这份情谊陈某终身难忘,谈何拖累?”

“只是……只是陈兄受伤……”。

见杨山凌不能释怀,陈文祺忙截住安慰他:“这只是皮外之伤,过两天就没事了。习武之人,学会挨打也是一种本领,在我练武的的时候,常常会受伤的哩。不信你问景星。”

景星连连点头,杨山凌这才破涕为笑,顽皮地说道:

“陈兄真坏,身怀武功又不告诉人家,害得人家……人家……。”

杨山凌包扎伤口的双手轻柔灵巧,身上散发出似有若无的幽香,使陈文祺沉醉之余又有些迷惘:这位仁兄怎么似女子一般?一听杨山凌埋怨,也是觉得对不住他,连忙说道:

“的确是在下的疏忽,在下向杨兄赔个不是。”

“不光要赔礼,还要受罚。”惊心动魄过后,杨山凌一身轻松。经过生死的考验,两个人好像不再是萍水相逢的路人,而似意气相投的故交,故此说话间少了许多客套。

陈文祺知他为了掩饰刚才的窘态,故意开起玩笑,便顺着他的话说道:

“怎么个罚法?”

“你武功这么高,罚你做我的弟弟,这样你就能保护我。”说罢,脸上一红。幸亏夜色很浓,没人看到。

陈文祺一愕,原来他想与我义结金兰?

陈文祺哑然失笑,马上想起东坡居士那句名言:“未信而谏,圣人不与;交浅言深,君子所戒”。现在双方见面不到半日功夫,彼此连姓甚名谁都不曾知晓,别说结拜,就算说话也不可交浅言深啊。

正准备婉言相拒,抬头一看杨山凌,此时正绯红了双颊,一副恨不得躲入地下的尴尬表情,陈文祺顿时心软,已到嘴边的那个“不”字再也无法说出来。

转念一想,杨山凌在饭庄义释葛衣人、刚才在激斗中不惜以血肉之躯为自己遮挡刀剑、自己负伤时恨不能以身相代……种种现象表明他应是一位磊落君子,且自己对他不无好感(只是对他略欠阳刚之气有点遗憾),有一见如故的感觉,与之结交也是一件快事。

盘算停当,心里已然应允,为了缓和杨山凌的情绪,故意说道:

“这恐怕不成……”

杨山凌一听,顿时羞惭不已,忙垂首说道:“是在下莽撞了,请陈兄不必介怀。”

陈文祺“呵呵”一笑,接着说道:“哪有哥哥还要弟弟保护的道理?若是让在下做哥哥嘛……倒是求之不得。”

杨山凌本已后悔不该冒然提出结义,听到陈文祺如此调侃,知他已然答应,顿时如释重负,连忙接过陈文祺的话:

“谁是兄长谁是小弟无关紧要,对得起道德良心就好。”

杨山凌知道陈文祺的心中所想。换了自己,也不会与一个不明身份的人结交,于是特地向陈文祺暗示两人结交绝不会使他违背道德良心。

陈文祺何等聪明之人,岂不知杨山凌的暗示与承诺?于是正色道:

“请问杨兄贵庚?”

“在下今年十七。”

“呵呵,这兄长我是做定了,在下今年十九岁。”

景星与朱瑞见两位公子要结拜,自是欢呼雀跃,连忙撮土为香,服侍他们指天盟誓,义结金兰。

结拜完毕,陈文祺对杨山凌道:

“贤弟,这几个强人右臂已被在下掌击脱臼,动弹不得,如若时间过久,难免伤及身体。你看如何发落?”

“适才在‘仙客来’,我见他不过一暗中扒窃的小偷。虽然行事可恶,但暗中窃物,说明尚有惧王法之念、知廉耻之心,故我劝止众人,饶他离去。哪曾想他不仅不思悔改,反倒纠集同伙,明火执仗地图人钱财、伤人性命,这便是强盗的行径。若不纠送官府问罪下狱,必将遗害百姓。大哥你看如何?”

“贤弟所言,正合我意。如此便请贤弟前面带路,将这伙强人送至官衙。”

杨山凌思忖了一下,说道:“这武昌城里,‘官衙’却是不少。有湖广布政使司衙门,武昌府衙门,江夏县衙门。自这儿进城,最近的是布政使司衙门,最远的是江夏县衙门。这些日子布政使司上上下下都忙着秋闱的事儿,不若便将他们送到武昌府?”

“就依贤弟。”

“既然如此,我在此等候片刻,先让朱瑞带你们前去投店,然后……”

“这可不行,”未等杨山凌说完,陈文祺打断他的话,说道:“万一这几人还有同伙接应,你一人应付不来的,愚兄须得亲自押送。”

“如此一来,大哥又要折返回去了。”

“无妨,几里地的路程,耽误不了多长时间。”

“……”

“贤弟,你在想什么?”陈文祺见杨山凌欲言又止,不禁问道。

杨山凌一笑,说道:“大哥要亲自押送也使得,只是须答应小弟一件事。”

“什么事?贤弟请讲。”

“此去武昌府衙,路途虽不算很远,但一去一来,恐怕城门早已关闭。即便叫开了城门,那家旅馆还不知是否客满。小弟的家就在武昌府附近,房屋还算宽绰,大哥若执意亲自押送,就请到小弟家中暂住一宿如何?”

见陈文祺踌躇不语,杨山凌接着说:

“你我既为兄弟,大哥有事为弟相帮份属当然。如若大哥坚持不允,说不得小弟只好冒险独自押送他们了。”

“既然如此,愚兄便打扰了。”陈文祺不忍拂他的好意,况且能不能找到客栈也是未知,于是点头答应。

杨山凌见他应允,这才抿嘴一笑,低低说了一句:“这还差不多。”

陈文祺转身走到葛衣人面前,沉声说道:

“你们这等不思悔改的奸恶之徒,陈某原该替天行道,为百姓除害。然则国法昭彰,由不得陈某动用私刑,这便押送尔等前去武昌府衙,听候知府大人发落。尔等已被陈某以独家手法卸掉肩头关节,如不及时接驳,势必残废。如有人心存中途脱逃之侥幸,陈某决不阻拦。”

葛衣人等至此认栽,哪里还存逃跑之念?皆以左手托着垂下的右臂,哼哼唧唧地跟着陈文祺他们向武昌府衙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