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鞘中霜色 > 第七十七回 造化弄人

鞘中霜色 第七十七回 造化弄人

作者:苍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5: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姐,陈公子来了。”蕊珠急匆匆地跑进沈灵珊的闺房,对沈灵珊喊道。

沈灵珊正在房中研究“戢刃剑法”下半册“凤谱”。听说义兄来了,心中顿时欣喜万分:原来他与我一般,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沈灵珊将剑谱往怀中一揣,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妆容,然后走出闺房,对站在院子中的义兄喜悦地打招呼:“大哥,你来了!”

陈文祺凝视着沈灵珊如花的笑脸,心里隐隐作痛。曾几何时,两人燕侣莺俦、情投意合,虽未曾海誓山盟,却相信情比金坚。而今,两人血脉相通,姻缘已绝。两情相悦的曾经,只能带来锥心的疼痛,痛到撕心裂肺、肝肠寸断。他强忍伤怀,迎着沈灵珊走了几步,神情不自然地说道:“姗……妹,我来……”

姗妹?沈灵珊心念电转,大哥一向方正持重,对我持之以礼,口口声声称我“沈姑娘”,今天却改叫“姗妹”,莫非他已向父母禀明,今日前来践行那日长江岸边“京国多年情不改,只听春雨忆江南”的承诺?想到此,沈灵珊芳心狂跳,羞红了脸问道:

“大哥莫非是找我爹娘来的?”

“正是。”

“是……是说大哥你自己的事儿?”沈灵珊忍不住探问道。

陈文祺惊异地问:“你知道了?”

沈灵珊羞涩地一笑,低声说道:“我猜的。”说罢俏脸又红。

陈文祺见她笑逐颜开的样子,心里好生难过:难道她不似自己,以为亲哥哥比那……关系更令人高兴?转念一想,这样也好,否则见她黯然神伤的样子,于心何忍?于是坦然说道:

“姗妹既已知晓,便随为兄一道去见爹娘吧。”

沈灵珊心想,你倒是自信得很哩,亲事未提便称起“爹娘”来了,若是爹娘不允,看你如何下台?

她含羞带嗔地说道:“你这人真是……,要去你自己去,我才不去哩。”说罢双手捂面,扭身进了闺房。

陈文祺一愣,想了想,便转身向韩梅住的房中走去。

女孩儿面嫩,自然羞于听人当面提亲,但内心极是想听到个郎对父母说的那句话。当陈文祺走远后,沈灵珊又踅身走出闺阁,蹑手蹑脚地悄悄跟至父母的房外,想听陈文祺如何向爹娘开口。

却说沈清在陈家客房留下纸条,悄无声息地离开陈家庄。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爱子,他的心情总算舒展一些。然而父子相见不能相认,心中不免有些许缺憾和怅然。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再次走到巴河岸边,回到当年与妻儿、师兄弟生离死别的故地,凭吊故去的师父、师娘和师弟赵欣夫妇。盘桓良久,这才觅了一条小船,溯江而上,回到武昌的家中。这个时间与陈文祺回来时也就是前脚差后脚的光景,此时刚与韩梅说出陈家庄寻子的情景。

韩梅听说爱子尚在人间、并且就是自己极为熟悉和喜欢的陈文祺,不禁又喜又悲。正靠在丈夫的肩头啜泣,忽听一阵脚步声由远至近,转瞬来到房中。沈清、韩梅两人抬头一看,正是二十年来魂牵梦萦的爱子来到面前。两人尚未来得及开口,便见陈文祺双膝一曲,跪倒在跟前,悲悲戚戚地喊道:“爹、娘在上,不孝孩儿给二老磕头。”说完手掌触地,“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

韩梅此时心潮澎湃、泪流满面,走上前将尚未起身的陈文祺紧紧地揽入怀中,声泪俱下地说道:“霁儿……我的霁儿,娘想你想了二十年,你……你总算回来了。”说未说完已是泣不成声。

“娘,孩儿不孝,让您牵挂了。”陈文祺此时也是激动万分,他反手紧紧抱着韩梅,尽情地感受缺失了二十年的母爱。

陈文祺进房下跪、喊出一声“爹、娘”,房外的沈灵珊如闻惊雷,耳际边“嗡嗡”作响,她瞬间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眼前的“义兄”便是昔日被梁德贼子挑落河中的襁褓——自己的嫡兄。她来不及为当年的襁褓平安在世感到怡悦、为爹娘找到失散已久音讯不明的儿子感到高兴,心里陡觉一阵刺痛,脸色一变,“哇”的一口鲜血冲口而出,大滴大滴的泪珠无声地流淌,人随之瘫软在地。良久,她扶着墙壁慢慢站起来,拂开眼前凌乱的秀发,趔趔趄趄地向自己的闺房走去……

房中,沈清等三人正沉浸在久别重逢的喜悦之中,谁都没有察觉到室外发生的事情。

“霁儿,快起来,让娘好好看看你。”韩梅扶起陈文祺,让他紧挨自己坐下。

“师兄,你还不知道呢,当初我一见霁儿,心里就怦怦直跳,恍惚中觉得这孩子就是我们的霁儿,今日果然就应验了。”韩梅扭头对沈清说道。

“是啊,当初一见他,我就觉得似曾相识,仔细一看一想,原来是有点师兄的影子,当时我心里还很奇怪呢。”门外一个声音说道。

“你呀,就是事后诸葛亮。当初为何不说?”韩梅嗔怪地向门外说道。

“呵呵,”笑声未落,韩明一步跨进房来,“还说,当初真想对您说呢,只是怕惹姐姐您伤感,小弟才拼命忍住的。”

“舅舅。”陈文祺忙起身跪倒,向韩明磕了一个头。

“呵呵,快起来。”韩明扶起陈文祺,双手在他臂膀上一拍,笑吟吟地说道:“我说我们怎么这么投缘呢,原来是嫡亲的甥舅啊。”

“霁儿,快搬椅子给舅舅坐下。”韩梅已经开始“使唤”起陈文祺了。

陈文祺搬过一张椅子,请韩明坐下。韩明又端详了陈文祺半天,感慨地对沈清、韩梅说道:“一别二十年,原以为……,谁知我外甥不仅平平安安,而且还如此优秀,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沈清深有同感,叹道:“是啊,假若当年没被梁德那厮挑落河中,祺儿跟着我躲躲藏藏,别说读书习武,能否健健康康的成长都很难说呢。祺儿,你养父母对你恩重如山,你可别忘了他们啊。”

陈文祺此次回家,一来是与亲生父母相认,二来也有件事情与他们商量。一听说到这个话题上,便说道:“爹爹、娘,孩儿有个愿望,恳请二老成全。”

“什么愿望?只要爹娘能做到的,决无二话。”沈清想也不想便表明了态度。

“适才爹爹也讲到,养父母对孩儿的再造之恩,孩儿没齿难忘。他两位老人家膝下无子,含辛茹苦养育孩儿二十年,如今年事已高,后嗣无望,孩儿情愿……仍如往日一般,继承陈家香火……您们看……”

陈文祺艰难地将自己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我道多大的事情?”沈清怕儿子为难,连忙截住他的话说道:“爹爹在陈家庄不辞而别,就是为了不想让这件事扰乱陈家和你的生活啊。二十年来,爹娘只想知道你的音讯下落,如今见你平平安安,于愿足矣。祺儿你有这等想法,才是我沈清的好儿子。没话说,爹爹支持你。”

听了爹爹的话,陈文祺大为感动,他抬眼望望韩梅,既怕母亲伤心,又怕母亲不允。

韩梅轻咳一声,绷着脸说道:“若要娘成全,你须答应为娘一件事情。”

陈文祺垂首道:“孩儿恭听母亲教诲。”

“姓沈姓陈由你自便,可有一条,你须早日成婚,给娘多生几个孙子,他们一半姓陈、一半要姓沈。”说完再也绷不住,“噗哧”一声娇笑起来。

“娘——”陈文祺俊脸绯红,连忙转移话题:“舅舅都还没成婚呢,您就取笑起孩儿来了。”

“他呀,哼——他是存心要让老韩家绝后了。”韩梅不满地说道。

“哎呀,怎么说着说着说到我的头上了?”韩明的脸也红起来。

韩梅面色一端,说道:“我说明儿,你也老大不小了。你这做舅舅的不早日成家,让霁儿他们怎么办?”

韩明也认真地说道:“姐,不是弟弟不愿成家。只是这多年来,父母的大仇未报,弟弟哪有成家的心情?再说了,这些年师兄、霁儿双双音讯全无,我若成婚,扔下姐姐孤孤单单,您叫小弟于心何忍?”

韩梅闻言不胜唏嘘,愧疚地说道:“明儿,姐拖累你受苦了。”

“你我姐弟,谁拖累谁呀?”韩明朗声一笑,“现在好了,姐您一家终于团聚;梁芳兄弟也得到应得的报应;剑谱秘密已经知晓,只要我们勤学苦练,加上文祺,这剩下的仇人也该引颈就戮了。你弟弟我呀,是该考虑韩家香火的事了,否则,怎对得起死去的爹娘和韩家列祖列宗?”

韩梅欣慰的点点头,称赞道:“这还差不多。你早日完婚,我们也好早点操办霁儿的婚事。”

沈清这时笑着说道:“师妹且慢操心他们的婚事。既然要成全儿子的心愿,你也不要‘霁儿’‘霁儿’的,要改口叫他祺儿了,就让‘沈霁’这名字成为过去吧。”

韩梅莞尔一笑,说道:“祺儿就祺儿罢,只要他认我这个娘,叫什么都行。”

沈清“呵呵”一笑,又向陈文祺问道:“祺儿,皇上此次准假时间不长,你有什么打算?”

“孩儿其实也没有什么打算,就是要去一趟师父家,拜谒一下师父、师娘,然后在武昌、黄州分别住一段日子,陪着四位爹娘。哦,娘,您知道孩儿的师父是谁?”

“是谁?难道为娘也认识不成?”

“岂止是‘认识’?娘不是还在他家住过几天吗?”

“你是说,恩公?”沈清狐疑地问道,见陈文祺点点头,忙说道:“如此说来,爹爹也要陪你走一遭,专程去叩谢他老人家的大恩大德。”

“是啊,受了人家这么大的恩惠,别说报答他老人家,就连面谢的机会都没有,我这心里一直是愧疚的很哩。既然要去,那就图早不图晚,你们爷儿俩明天就动身。”一听自己的救命恩人就是儿子的师父,韩梅又是惊喜又是激动。

“娘,孩儿还是留在家里先陪您几天吧。师父那里晚几天去无妨。”陈文祺怕母亲伤心,说道。

“傻孩子,你有这份孝心娘很高兴。但你师父那里不能耽搁,要尽早去才是。你怕娘孤独是吧,这不是还有你妹妹吗。咳,真是,说了半天的话,怎把珊儿给忘了?春红,快,去把小姐叫过来。”

“是,夫人。”

不一会儿,丫鬟春红气喘吁吁地跑回来说道:“夫人,小姐她不在闺房。”

“不在?到哪儿去了?蕊珠也不在?”

“蕊珠也不见人影。”春红回答。

“这丫头,又跑出去了。”韩梅不在意地嘀咕了一句。

“夫人……”春红欲言又止。

“春红,有什么话你就说呀。”

“夫人,听栓儿说,他隐约听到过小姐在房中哭泣。”春红小心翼翼地说道。

“好生生的她怎么哭了?”韩梅对沈灵珊疼爱有加,一听女儿在房里哭泣,顿时心疼不已,紧张地问道。

沈清心有所悟,问道:“祺儿,你回来时可曾见过你妹妹?”

“见过。”

“你对她说了什么?”

“没说什么呀。”陈文祺想到沈灵珊刚才那种羞涩的样子,知道她误解了自己回家的“目的”,以至听到自己是她的嫡兄,这才伤心落泪。但,这事如何向二老明说?

陈文祺明白,韩梅却是越发糊涂了,她白了丈夫一眼,说道:“两个孩子一直都很要好的,祺儿怎会让妹妹委屈伤心?”

“师妹你难道不知……”沈清见春红在侧,改口吩咐道:“春红,你带栓儿去找***她们,找着了她便尽快回来。”支走了春红,才继续说道:

“师妹,珊儿会不会是因为……”沈清朝陈文祺望了一眼,没有接着说下去。

“因为什么?因为找到了哥哥此后就冷落了她?”韩梅笑着说道,他这才知道丈夫为何着急,故意卖了一个关子。

唉,师妹这一高兴啊,便什么都不当回事了,沈清心里想。他干脆对陈文祺说道:“祺儿,珊儿可是你的亲妹妹啊,从今往后,再不能像以前那样了,知道吗?”

“孩儿谨遵爹爹教诲。”陈文祺眼睛一红,涩声答道。

看见外甥露出伤感的神色,韩明心里难受,便对韩梅说道:“姐……”

韩梅知道弟弟想说什么,点点头似喜似怨地说道:“世事难料,造化弄人,虽然这是件极好的事情,可怜珊儿这孩子得知自己的身世,又不知如何伤心哩。”

沈清着急女儿遭遇不测,根本没听到韩梅说什么,他着急地对韩梅说道:“师妹,有什么话以后再说,先找到珊儿要紧。”

韩梅神情轻松地说道:“没事,珊儿这孩子的性情我最清楚,她只是一时难受,过一会就好了。趁她不在,我跟你们说件事,大家参详参详如何对珊儿讲。”

沈清、陈文祺听的摸不着头脑,正想发问,只听韩梅问道:

“祺儿,你妹妹因何而哭,你知道吗?”

“孩儿……孩儿……”陈文祺声音凄切,一时哽咽难言。

韩梅心疼地揽过儿子的肩膀,柔声说道:“傻孩子,事情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呢。”说完,她对沈清说道:“师兄,前几日你问到二师兄和雪妹的时候,有件事情还没来得及说与你知道。”

“什么事情?”沈清满脑袋想着两小的事情,韩梅忽然又提起师弟夫妇,令他十分不解。

“雪妹的死,固然与她悲伤过度、思念成疾有关,但她的直接死因却是产后大出血。”

“你说什么?”沈清大吃一惊:“你……你是说师弟和雪妹他们有……有孩子了?”

韩梅微微点头,长叹一声说道:“就在二师兄与雪妹完婚的第二个月,雪妹就怀上了二师兄的骨血,只不过时间不长、雪妹也没有经验,她自己不知道罢了。二师兄被邬云杀害后,雪妹一直不吃不喝,非要跟随二师兄一起去,后来发觉身怀有孕,这才断了想死的念头,一心一意要为二师兄生下赵家的骨肉。不曾想在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时候……”

韩梅的眼前,又出现了当年的情景——

这一日晚饭后,夏雪与韩梅、韩明坐在一起闲话家常,夏雪忽然感到肚子悠悠阵痛,便回到房中坐了一会儿恭桶,疼痛仍无改善。韩梅是过来人,算算日期猜测是快要生产了。于是一面支派小韩明速去将稳婆请来(平日已经打听清楚稳婆的住处并带韩明认了路),一面将夏雪扶上床,为她褪去衣服,平卧待产。

稳婆来后,告诉夏雪要随着阵痛的节拍,使劲催生。然而,夏雪因赵欣的死打击很大,身体孱弱,哪里有力气配合分娩?这样一直疼痛了两日三夜,才在第三日的清晨生下了腹中的婴儿,原本被分娩耗尽了体力的夏雪,又出现大出血,虽百般救治也未能挽回她的生命。

“这么说,珊儿是赵师弟的骨肉?”事情已经很明白,沈清还是追问了一句。

韩梅点头说道:“这么多年来,除了思念霁儿、寻找师兄之外,珊儿的身世也一直困扰着我和明儿。不告诉她真相吧,二师兄、雪妹他们难免会责怪我们;告诉她真相,珊儿她怎么受得了?我真是希望她能够快快乐乐的生活一辈子啊。”

沈清、陈文祺听后默默无语,伦理的包袱刚刚放下,赵欣的凄惨家事又像巨石一样压上他们的心头。

“只是现在,祺儿与珊儿不仅阴差阳错地结拜,而且又两情相悦,这件事也不用纠结了。但如何告诉珊儿的身世,我还真的没想好。珊儿这孩子原本多愁善感,早先听到赵欣叔叔、夏雪阿姨的悲惨遭遇,已是伤心得不行,若让她知道两人是她的亲生父母,那还不痛不欲生?唉!”韩梅不无担忧地说道。

沈清虽然心痛师弟雪妹,但卸下了困惑他大半年的伦理包袱,心里总归轻松了许多。见妻子忧心忡忡,便说道:“无论对珊儿的打击多大,也要告诉她事情真相,这样对赵师弟、雪妹也是个交待。而且夏叔那里,女儿女婿的死讯不能总是瞒着他老人家,如果得知珊儿是亲外孙,也算是对老人家有点安慰。”

陈文祺也赞同爹爹的主意,对韩梅说道:“娘,爹爹说的是,告诉妹妹的身世,相信她能挺得住的。孩儿还有个想法,待孩儿进京的时候,便带妹妹一起去,让她与外公相认。”

“嗯,这主意不错。要不然,夏叔问你赵叔和雪姨的事情,你还不知如何告诉他老人家哩。”沈清点头表示同意。

韩梅点点头,对陈文祺说道:“祺儿,你妹妹的身世比你还要凄凉,以后可要好好地待她啊,决不能再让她受委屈了。”

“孩儿谨记母亲教诲。”陈文祺未料到与沈灵珊的事情竟然如此自然的水到渠成,心里顿时一阵轻松。但随即又自我谴责一番,毕竟姗妹父母双亡,自己怎么会暗自高兴?想到沈灵珊得知亲生父母的消息,还不知如何承受,陈文祺的心立时又沉重下来。

“老爷、夫人,我们找遍了最近的几条街巷,没有找着小姐她们……”这时,春红、栓儿双双走进来,向沈清、韩梅等人说道。

陈文祺一听大急,当下也顾不得矜持,起身向沈清、韩梅说道:“爹爹、娘,孩儿再去找找。”

“也好。找着找不着,一定早些回来。珊儿恐怕只想外出散散心,说不定一会儿就到家了。”韩梅嘱咐道。

“知道了,娘。”话音未落,陈文祺已经奔出数丈之外。

此时已是暮色苍茫,陈文祺顾不得路人异样的目光,运起轻功极速向渡船码头奔去。当年码头送行,两人依依惜别,沈灵珊暗中相送鸳鸯绢巾,何尝不是定情信物?在陈文祺的潜意识中,码头应该是“失恋”中的沈灵珊最为怀念、也是最可能要去的地方。

但,陈文祺扑了个空。暮色笼罩的江面上,船只稀少,渡船早已停航,码头上空无一人。江水在微风的催动下,轻轻地拍击着堤岸,那涛声如诉如泣,令人徒生愁思。

陈文祺未作太多的停留,转而向附近的“仙客来”饭庄奔去。这里是他与她萍水相逢的地方,当然也值得回忆与流连。

时间并未改变一切。“仙客来”饭庄一如当年,排列整齐的桌子、把酒言欢的客人,热闹之中不乏嘈杂。最里面临窗的桌子边,坐着两个彪形大汉,酒酣耳热之际,双方或拳或掌、吆五喝六,正沉醉于猜拳斗酒之中,与陈文祺定格在心中的那个画面大相径庭。

依然,此处没有伊人的倩影。

望山门外的小径、东湖之滨的贡院、“聚缘旅馆”的客房、东湖深处的磨山乃至郝怀空置的宅院……陈文祺找遍了两人曾经去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没有沈灵珊的踪影。看看夜已深,陈文祺记起母亲的嘱咐,心想说不定姗妹此时早已回转家中。于是不再寻找,发足往家里狂奔。

“祺儿,你一人回来的?”沈清站在大门外,向陈文祺身后望去。

陈文祺心里“咯噔”一下,不好,姗妹并未回家。

但他犹抱一线希望,下意识地问道:“爹爹,妹妹可回家了?”

沈清一听,便知儿子并未找到女儿,一颗悬着的心更加紧张起来,他一把拉住儿子,来到卧房。

正在房中翘首以盼的韩梅,一见父子二人进门,便知女儿没有下落,此时方知沈灵珊出了问题,顿时泪流满面,大放悲声:“珊儿,你到哪里去了?”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蕊珠回来了。

“老爷,夫人,不好了,小姐她……她不见了。”蕊珠此时是一身的汗、一脸的泪。

“别慌,慢慢说,是怎么回事?”沈清安慰道。

“小姐说,少爷今日认祖归宗,说不得要在家住个十天半月,可这大热天的没有换洗的衣服怎么行?便要我陪她出去买布缝衣。这样我们便去了草埠门外那家布庄……”蕊珠一边哭一边将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说了一遍,最后说道:“我在裁缝铺等了很久,不见小姐过来,便去布店找她,也不见小姐的人影。我怕在路上错过,又跑回裁缝铺。就这样两头跑了很多次,都没找着。”

韩梅一听女儿失踪,立时大哭不已。

陈文祺心里更是难受,毕竟姗妹是为了自己的事才失踪的。他紧张地向蕊珠问道:“蕊珠,你可曾问过别人见没见过小姐?”

“问过。布庄掌柜的说那时正帮小姐选布料,小姐突然说要出去一会,此后就再也没见回转。”

“其他人呢?有没有见过小姐的?”

“没有。”

“爹、娘,我再出去一下。”不等爹娘答话,陈文祺已经消逝在夜色之中。

“师弟,偌大的武昌城,单靠我们几个人只怕有点势单力薄,可否请府中捕快协助寻找?这事发生在你的治下,也算不得假公济私。”沈清对韩明说道。

“好,我这就回府,尽数差遣捕快连夜搜寻。”韩明答应一声,迅速转回武昌府衙。

然而,沈清、陈文祺还有众多捕快找遍了武昌城每个角落,没有一点与沈灵珊有关的任何消息。几天后,韩明只好让捕快停止寻找、继续做他们该做的事情。寻找沈灵珊的事,就指望沈清、陈文祺父子两人。这个时候,陈文祺也顾不得回陈家庄陪同二老,也无暇前去拜谒师父师娘,成天漫无目标地穿行于武昌城的大街小巷以及郊外乡间,期盼奇迹出现。

忽忽已过月余,沈清、陈文祺假期已满。沈清因在湖广都指挥使司任职,没有离家之虞,所以就按时去湖广都指挥使司报到上任。陈文祺担心沈灵珊的安危,不顾父母亲的百般劝说,执意留在家中继续寻找沈灵珊的下落。他向皇上写了一份奏折,恳请皇上延假半年,俟找到妹妹后即刻回京赴任;又给恩师刘健写了一封书信,向他详细述说了自己和沈灵珊的身世,请恩师在皇上跟前多加斡旋,争取皇上的恩准与体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