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鞘中霜色 > 第七十五回 劫后重逢

鞘中霜色 第七十五回 劫后重逢

作者:苍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5: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六月的江南,正值梅雨季节。

丝雨绵绵,雾霭重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梅雨时节特有的气息。

雨声淅沥,如诉如泣,更加勾起游子们的思乡情怀。

一辆双辕马车自北向南疾驰而来,车辕上坐着一人,竹笠蓑衣,手执长鞭缰绳,策马疾行。

“吁——”

波涛汹涌的长江,横亘在面前。赶车人“吁”的一声勒住马缰,回首向身后的车舆中说道:“义父、沈姑娘,我们到家了。”

“啊?我们到家了。”随着一声清脆的欢呼,轿帘掀起处,一个美艳少女偕同一个短髯中年人一前一后跳下马车。二人不顾细雨霏霏,快步走到岸边极目远眺,深情地凝望着南岸烟雨中栉比鳞次的建筑物。

美艳少女靠过来,一手轻轻挽住中年人的手臂,一手指着对岸,欢快地说道:“爹爹,我们到家了。看,那里就是我们的家。”

“我们回家了,我们回家了——”中年人喃喃自语,大滴的泪珠无声地滑落在腮边。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时间真快啊,一晃离家两年了。”陈文祺也是感概万千,思念起远在另外一条河边的双亲。

“义父、沈姑娘,您们先寻渡船过江吧。我寻个店家将马匹寄养了,再过江去府上拜见义母。”

“那哪成?你去寻吧,我们等你一起回家。”沈清说道。

“也好,我去去就来。”陈文祺说完,跳上马车寻找店家去了。

望着陈文祺的背影,沈灵珊喜悦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暗淡起来。义兄寄存马车,是打算回乡探亲之后,再乘此马车返京赴任,到那时天各一方,相见无时。

不一刻,陈文祺便即回转,三人乘了渡船回到南岸。下船的那一刻,陈文祺恍然忆起伫立在猎猎寒风之中的那个俏丽身影。回首一看,伊人正在身边,不禁莞尔而笑。

“大哥,为何发笑?”沈灵珊问道。

“记得去年我与翁公子联袂赴京赶考,沈姑娘便是送我们到这码头上。适才触景生情,故尔失笑。”陈文祺说道。

顿了顿,沈灵珊幽幽地问道:“大哥,刚才在长江北岸,听你吟了两句诗,可是白居易的七言绝句《忆江柳》?”

“对呀。”

“小弟才疏学浅,恰好只记得前两句,后面两句怎么说来着?”

陈文祺一听,立刻懂得沈灵珊的意思。自从负伤之后,这段日子与沈灵珊形影不离,相处甚欢。今日一别,相见又是何年?一时竟是忧心悄悄、黯然神伤。

不知有意无意,沈灵珊追问道:“大哥,难道堂堂三元及第的状元公,也不记得后面两句么?”

陈文祺强作笑脸,毫无顿挫地念道:“‘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不知攀折是何人……不知……攀折是何人?”沈灵珊泫然欲泣,凄迷地低吟着。

陈文祺看在眼里、痛在心中,若非乃父在侧,他真想将心爱之人一拥入怀,向她倾诉自己的情思。他想了想,对沈灵珊说道:

“沈姑娘,其实吟咏江南的好诗句不止这首《忆江柳》,前朝诗人虞集的《听雨》也写得不错。‘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莫酣。京国多年情不改,只听春雨忆江南。’你听,写得多好。”

他将原诗“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两句中的“尽”改成“不”、“忽”改成“只”,不啻于暗中向沈灵珊表明了自己心迹:身在他乡,此情不改,纵然满眼“春色”,只忆“江南春雨”。这何尝不是别样的海誓山盟?沈灵珊听罢,心中立刻舒坦透亮起来,俏丽的双颊涌起红晕,眼睛再也不敢直视爱郎。

沈清虽然文化不深,对这“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京国多年情不改,只听春雨忆江南”的意思不太明白,但见两人那缱绻悱恻的模样,也猜出了个八**九。他暗叹一声,决意要尽快解开心中那个“结”,以早日明确两人的关系。想到此他故意打岔道:

“珊儿,若你不说,待会爹爹与你娘相见,你猜她还认识爹爹否?”

“爹爹,我娘她肯定一眼就能认出您,不信我们打赌。”

“信,爹爹相信。”见女儿神情好转,沈清很是高兴。

“爹爹,这就是家了。”沈灵珊说完,拔腿向里屋跑去,边跑边喊:“娘,珊儿回来了。”

韩梅正在房中打坐念佛,听到女儿的声音,忙睁开眼睛,转过身来,只见一个轻盈的身影飞奔而来,一头扎进自己的怀中。

韩梅紧紧地抱住女儿,亲吻着她的秀发,口里喃喃地说:“珊儿回来了,珊儿回来了。”

良久,韩梅松开双手,爱抚地将沈灵珊从头到脚看了一遍,笑吟吟地说道:“还好,没胖也没瘦。”突然面色一端,绷着脸说道:“你这野丫头,竟如此大胆,一人独自去宁夏?说,为娘要如何罚你?”话虽如此,绷着的脸很快被洋溢的喜悦所代替。

沈灵珊趁势撒娇:“娘——”

韩梅又将女儿揽入怀中,轻轻抚摩着她的后背,说道:“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母女俩亲热了一会,沈灵珊忽然记起外面的爹爹。她挣脱母亲站起来,捋了捋微乱的秀发,然后拉着韩梅的手说道:“娘,走,您看看谁回来了?”边说边拉着韩梅向外走去。

“谁回来了?你义兄吗?你这傻孩子,怎么把他一个人晾在外面?”韩梅边走边问。说话间已经来到前堂,抬头一看,二十年来梦萦魂绕的那个熟悉的身影,此刻竟活生生地站在面前,顿时身子一颤,随即晃了几晃,向地上倒去。

沈清抢步上前,双手扶住爱妻,轻轻地说道:“师妹,我回来了……”

韩梅抬起头,深情地看着二十年来刻骨相思的夫君:“师兄,真的是你?我……我不是在做梦吧?”说罢“呜”的一声,扎入沈清的怀中痛哭起来。

沈灵珊红着双眼,轻轻扯了一下陈文祺的衣袖,两人悄悄地退了出去。

看着怀中涕泪俱下的爱妻,沈清也是泪水潸然。二十年的死别生离、二十年的云愁雨恨,不知有多少衷肠想要倾诉。一路上,沈清设想过许多与爱妻劫后重逢的场面,此时竟是一个也用不上。他轻抚着爱妻抖动不已的身子,满含自责地说道:“师妹,这么多年不在你身边,让你受苦了。”

情绪刚刚稍有平复的韩梅,一听夫君这句话,复又悲从中来,泪水如注。二十年来,爹娘逝去的悲痛,夫君、爱子生死不明的牵挂,小弟、**的抚养,对梁芳兄弟的深仇大恨……这一切,没日没夜地噬啮着这个柔弱女子的灵魂;二十年的饱经忧患,不堪回首更不敢回首!

“师兄,师兄,您回来了?”韩明激动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韩梅飞快地离开沈清,朝外面喊道:“明儿,快进来。”

话音刚落,韩明、沈灵珊、陈文祺和蕊珠等人已经走进前堂。原来,沈灵珊、陈文祺两人去知府衙门将韩明请了过来。

沈清与韩明紧紧相拥,尽皆热泪盈眶,恍如隔世。

沈清扶住韩明的双肩,动情地说道:“二十年不见,明儿不仅长大成人,而且还官居太守,出息了。倘若师父、师娘在世,那该多么欣慰啊。”说完已是泪流满面,韩梅、韩明姐弟俩早已泣不成声。

沈灵珊心中难受,连忙说道:“爹、娘、舅舅,今天我们全家团聚,应该高兴才是啊。”

三人赶快擦干眼泪,齐声说道:“正是,今天我们全家团聚,应该高兴才是。”

“师兄,当年我见梁德那贼子将霁儿挑落河中,后来你……你……可找到霁儿了?”韩梅满含希望地问道。

“霁儿?那是谁呀?”沈灵珊好奇地问道。

韩梅紧紧攥住沈灵珊的手,轻声说道:“珊儿,别打岔。”两眼紧张的盯着沈清。

沈清微微摇头,声音颤抖地说道:“没有。当时我被梁贼死死缠住,不能分身。后来将他打跑之后,再顺着河水一路寻找,直到长江出口,都没见到霁儿的踪影……”

韩梅又一次的痛哭流涕,悲声喊道:“霁儿,我的儿啊,你……你如今在哪?你是生是死,好歹教娘知晓哇……我的孩子……”

韩明亦是泪流满面,他怕姐姐伤心过度,连忙岔开话题:“师兄,后来呢?你怎么没来找我们呀?”

沈清抹了一把眼泪,哽咽着说道:“我担心你们的安危,便回头寻找你们,哪知回到原先的地方一看,除了一滩血迹之外,什么都没瞧见,心想你们断无生还的可能,一时万念俱灰,便横过长剑往脖子抹去……”

“啊……”明知沈清没死,韩梅还是惊恐万状,急急地问道:“后来怎么样?”

“只听‘叮’的一声,一股大力将长剑荡开,我睁眼一看,一位年纪与我相若的义士出手救了我。他的一番话打消了我轻生的念头,复又振作精神去京城打探你们的消息。在京城流连了两个月一无所获,不得已便远赴宁夏,投奔夏尧叔叔。因锦衣卫耳目众多、无处不在,夏尧叔叔便将我的姓名倒过来,改名为秦森,这才在在军中隐藏了二十年。”沈清简单地说了自己的经过。

“难怪呀,这些年来小弟去宁夏多次,就是找不到师兄,原来是改名换姓了啊。”韩明感叹地说。

“这些年,愚兄也是多次潜回黄州府寻找你们,一样的徒劳无功。”

“是啊,我们也是近两年才醒悟过来,大家都是隐姓埋名,如何寻找得着?”

“师妹、明儿——哦,你现在是堂堂知府,不能再像小时那样叫你‘明儿’了——师弟,当年你们是怎样脱险的?怎不见赵师弟和雪妹?难道他们另居别处?”沈清终于将藏在心中很久的问题说了出来。

韩梅姐弟对望了一眼,神色顿时黯淡下来。

韩梅长叹一声,说出了当年的经过:

那一日——

韩梅见爱子被挑落河中,霎时间丧魂落魄,呆若木鸡,全然不知场中情势危急万分。邬云一招逼退赵欣后,手中折扇一张,直向韩梅颈间斩来。赵欣一见,来不及运剑化解,迅速抢到韩梅身前相隔,折扇斩在赵欣的脖子上,割断了喉间血管,顿时血流如注,当场萎顿在地。邬云折扇余势未衰,继续向韩梅削去。赵欣强撑一口气,抱住邬云的双足,口中含含糊糊地叫喊道:“师妹快躲……”话未说完,被邬云一掌猛击后背,顿时经脉寸断,吐血而亡。

邬云一脚踢开赵欣的尸骨,收回折扇,双掌向韩梅胸前拍去。正当韩梅将要香消玉殒之际,只听“蓬”的一声爆响,邬云急速倒退七八步,方才拿桩站稳。韩梅身边早已立着一位青袍老人,呼吸之间,发出难以察觉的颤抖。

“邬云,当年在西樵山,‘岭南老怪’多行不义,被五派掌门击杀。你们‘八凶’惶惶如丧家之犬,逃之夭夭,从此销声匿迹。不想尔等今又重现江湖,为祸武林,今日老夫先取了你的性命,再追剿余下的几个孽障。”青袍老人说罢,缓缓伸出双掌,一股炙热的气浪向邬云袭去。

邬云一见眼前老者,气焰立时收敛。一见热浪涌到,拔腿便逃,便跑便说道:“今日在下势单力孤,算你有狠。但杀师之仇不共戴天,你等着,他日邬某定要前来取汝性命。”转眼间逃得无影无踪。

“若非老夫有恙在身,怎能容你全身而退?”青袍老人自言自语了一句。走到赵欣身旁,伸出两指探了探鼻息,又握住赵欣的手腕查看他的脉息,然后摇头站起来。

“爷爷,请您救救他吧,爷爷,我求您啦。”夏雪跪在青袍老人的跟前哭求道。

青袍老人长叹一声,说道:“就算华佗再世,也无力回天了。孩子,节哀顺变吧。”

夏雪一听,扑在赵欣身上号啕大哭。她与赵欣苦恋两年,最终喜结连理,原以为笙磬同谐、白头到老,谁知新婚燕尔,便天人永隔,教她如何不悲痛欲绝?

这边夏雪哭的昏天黑地,那边韩梅亦是神魂荡飏。爹娘惨死不到半日,爱子沈霁又被挑落水中生死不明,韩梅此时脑子一片混沌,欲哭无泪,只在原地呆呆地站着,对周围的情况视若无睹。

青袍老人走到惊恐莫名的小韩明身边,伸手摸了摸他的后脑勺,然后牵着他的手来到韩梅的跟前,见韩梅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便用和缓的语气叫道:“孩子,你醒醒,这是怎么了?”

韩梅闻言惊醒,依稀记得是这位青袍老人赶跑了那个恶魔,再也压不住心里的委屈,拉过弟弟小韩明,姐弟俩相拥在一起,大放悲声。

“孩子,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快给爷爷说说,你们是怎么招惹上‘岭南八凶’的,他们还有同伙吗?”

韩梅本是个有胆有识的女子,听青袍老人提醒,知道现在的确不是忧伤的时候,又从老人对邬云的态度上看出他不是一个坏人。便抹干眼泪,将爹爹如何发现梁芳与阿尔木暗中联系、梁德等人千里追杀、爹娘战死等经过简单的对青袍老人说了个大概。

“这么说,他们还有三个同伙没有现身?”老人问道。韩梅不知道梁德被沈清刺伤已成惊弓之鸟、单雪已护送鲍雨去黄州城疗伤,故尔点了点头。

“孩子,若放在平时,这几个蟊贼老夫并未放在眼中。可现在老夫大病未愈,内力根本提不起来,若是邬云那厮纠集同伙前来报复,老夫自问没法保护你们。你们这是要往哪里?老夫送你们去吧。”

“老爷爷,爹娘已去,我……姐弟再也无家可归了。”韩梅说罢,又流下泪来。

青袍老人沉思了一会,说道:“此地不能久留。这样吧,先带你们到老夫家中再说。”

说完让韩梅姐弟搀起还在恸哭不已的夏雪,俯身抱起赵欣的遗体,将韩梅她们带回自己的家中。

“师兄,你不是去黄州城看病买药吗?怎么这么快就打转了?”一个风韵犹存的中年妇人迎上前,向青袍老人问道。

“师妹,这几个孩子被‘岭南八凶’追杀,无处安身,我便带她们先到家里来了。师妹,她们已经大半日没吃东西,快生火做饭吧,先让她们吃饱了再从长计议。”

中年妇人答应一声,抬腿就往厨房去了。

看着泪流不止的夏雪,青袍老人走到她的身旁,轻声劝慰道:“孩子,人死不能复生,你也不要太悲伤了。尊夫的遗体,还是尽快入土为安吧。”

草草埋葬了赵欣,三人勉强吃了一点东西,便在中年妇人收拾的房间歇息。一日之间惨遭变故,谁也没法平静下来,大家在一起相顾无言、默默流泪。

隔壁房中的对话清晰地传过来。

“师兄,既然这几个孩子无家可归,不如就让她们留在家里,正好与我做个伴,你看可好?”这是那中年妇人的声音。

停了半天,才听到青袍老人说道:“邬云那贼子知道老夫救了她们,一定会纠集同伙来这里找她们,这里恐怕不安全。”

“师兄,以你的武功,难道还怕他们不成?”中年妇人惊诧道。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总不能十二个时辰都跟着她们吧?”

“那……可怎么办?难道眼睁睁地看着她们流落江湖?”中年妇人不无担忧地问道。

“师妹,你还记不记得我救的那个人?”

“是被‘岭南八凶’杀了父亲、非礼他新婚妻子的那个人?”

“嗯。”

“怎么不记得。当年你从那些恶人的刀下救回了他的性命、又使他妻子免遭蹂躏。”中年妇人说道:“还说呢,你救了人家,人家知恩图报,你偏不领人家的情,害得人家良心不安。”

“是啊。现在想起来,如果适当的接受一点感谢,说不定这些年来他会心安理得一些。所以我想,这次要他回报一个大大的人情。”

“师兄是想……”

“嗯,请他拿点银子安置这几个孩子。”

“这……会不会太多啊?”中年妇人心有顾虑。

“无妨,对他来说,这点银子那是九牛一毛。”

“师兄准备将她们安顿在哪里?”

“武昌城。”

“武昌城?”中年妇人连忙反对,“不可。武昌城为湖广行省治所,人多嘴杂,很容易被那些恶人查找出来的。”

“师妹,你没听说过吗,‘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而且让她们改名换姓,尽量不与人接触,为兄担保万无一失。”

后来,青袍老人将三人带到现在的住所,留下二百两黄金,并说往后每年都会有人送来黄金二百两,生活、开销不用发愁。老人还请了一位颇有学问的塾师,专门教导小韩明。及至学业有成,科举得中进入仕途。因韩明聪敏过人、行事稳健,升迁较快,直到两年前迁任武昌知府。

“若非遇到这位贵人,或许我们早已不在人世了。”韩梅最后说道。

“是啊,这世上毕竟好人还是多些。师妹,雪妹呢?她后来……”沈清始终没有听到夏雪的消息,不禁又问道。

韩梅双眼一红,悲声说道:“赵师兄死后,雪妹万念俱灰,终日郁郁寡欢、思念成疾,加上……在次年的初夏,就……就……”说到此处,泪如泉涌,哽咽着再也说不出话来。

沈清瞋目切齿,一拍座椅的扶手,厉声说道:“梁芳兄弟叛国求荣、‘岭南八凶’杀我亲人,此仇不共戴天。”

沈灵珊、陈文祺虽不知韩梅口中的雪妹是谁,听到此处亦是唏嘘不已。

“是啊,师兄,你回来就好了,我们加紧练习‘戢刃剑法’,寻机将这些恶人尽数诛杀,为爹娘、二师兄和雪姐报仇。”韩明激愤地说道。

“唉,可惜当今皇上妇人之仁,赦免了梁芳的死罪,还让他在南京养尊处优,真是心有不甘哪。”沈清叹息道。

“什么赦免了梁芳的死罪?梁芳罪行败露了吗?”韩梅问道。

沈清便将不久前发生的事情对韩梅姐弟俩说了一遍。

两人听罢,又喜又气。喜的是梁德终于得到报应、爹娘的沉冤得雪,气的是皇上竟然赦免了梁芳这个元凶巨恶的死罪,还让他吃皇粮、享清福。

“我爹爹不稀罕什么‘忠勇伯’的虚名,只要梁芳奸贼的狗命。师兄,你将戢刃剑法传给我,练成了剑法,小弟也不要这顶乌纱了,去南京杀了此獠。”韩明气忿地说道。

“明儿,休得胡说。”韩梅斥道。

“师弟,报仇的事我们从长计议,不管怎样,不能教梁芳那厮活得痛快,但你决不可轻举妄动,否则师兄就不传你剑法。你听见了吗?”见韩明顺从地点点头,接着说道:“仇要报,恩也要报。青袍老人的大恩大德、那位二十年来资助我们的贵人、你的恩师和当年救我的义士,都要逐一寻着他们,尽我们的最大能力报恩。而且从今往后,再也不能接受那位贵人的资助了。”

“师兄,自明儿入仕之后,我们就谢绝了那位贵人的资助;至于明儿的恩师,六年前已经仙逝,又无后人,能报答的只是明儿每年清明、中元和除夕三次上他老人家的坟上烧香叩头了。”韩梅答道。

沈清一阵默然,半晌才说道:“当年救我一命的义士无名无姓,无从寻找,只等有没有机缘了。青袍老人的家你们还记得吗?”

“倒是记得。但老人家交待,绝对不许到他家去,说是要提防‘岭南八凶’收买人在那里蹲守。”

“现如今梁芳兄弟一个被杀一个被黜,‘岭南八凶’也被赶回大漠,他们不找咱们咱们还想找他们呢。老人家那里,我是一定要登门叩谢的。”

他们说着家事,陈文祺不便插嘴。但从他们口中,陈文祺已经知道青袍老人就是自己的师尊柳慕风。在自己跟随师父习武的第二年,师父因不堪武林中人时常拜访,便将家悄悄搬到一个僻静之处,他们哪里找得着?因不知师父的意思,此时陈文祺不敢说破,想着等见到了师父再说。看看天气尚早,便起身对沈清、韩梅姐弟团团一拜,说道:

“义父、义母、舅舅,恭贺您们一家团聚。小侄归家心切,这便告辞了。”

“告辞?”韩梅突觉自己光顾高兴,冷落了他。这时颇为内疚,而且也有许多话要对他说,便起身拉住陈文祺,说道:“留下歇息一晚明日再走吧。”

沈灵珊一听义兄要走,明知这是迟早的事,还是觉得难过之极,有心相留又不便启齿,一听母亲挽留,暗中欣喜不已。她偷偷地望着陈文祺,生怕他摇头推辞。

谁知陈文祺还未说话,沈清先行开口:“好。贤侄要早点回家见爹娘,人之常情,不留不留。”

沈灵珊心里“恨”极了爹爹,又没法与他争辩,一双杏眼只好绝望地瞪着父亲。

陈文祺有意无意地望了沈灵珊一眼,转身向门外走去。

沈灵珊正要借故送陈文祺一程,又听爹爹说道:“慢着,贤侄。当年我们被‘岭南八凶’追杀,眼见将要逃出虎口,岂料一条小河阻住了我们的生路,师弟惨死在河边,我那……尚在襁褓中的……也被梁德贼子挑落在那条小河中。我……我想去那里凭吊一下。不知贤侄可愿同行否?”

此言一出,韩梅心里怅然若失。日思夜盼想着丈夫回家团聚,谁知他前脚到家后脚又要离开,这是为何?心里委屈,表面一如平常,她极力用平淡的语气说道:“师兄,你……”

劫后相见,沈清何尝不想与妻女日日团聚?但心中的谜团未解,犹是如鲠在喉。他要以故地重游的借口,去陈家庄寻找答案,无论心中的猜测是真是假,总要弄个水落石出。他轻抚爱妻的臂膀,语焉不详地说道:“师妹,二十年魂牵梦绕,师兄必到那去处探望一番,否则呆在家中心也不安。放心,明日我即回来。”

韩梅本是大家闺秀,不仅温婉娴淑,而且豁达大度。丈夫急于离家,自有他的道理,因此不再多言,只叮嘱了一句“路上小心”,便目送他们走出前厅。

沈清、陈文祺走后,韩明因衙门有事,也向姐姐打了声招呼回知府衙门。

临别时都没机会与义兄说句话,沈灵珊心里空落落的,颇有“徒留痴心泪绵延”的滋味,又见母亲一副失落的样子,便钻到母亲怀中逞娇斗媚,借以排遣两人心中的惆怅。

女儿一闹,韩梅果然心情大好,笑着羞她道:

“都快嫁人的大姑娘了,还在娘怀里撒娇,丑不丑?”

“娘,珊儿在外一年多吃了多少苦啊,回来就不能在娘怀里放松一下?再说了,女儿给您把爹爹找回来了,您还不奖赏一下珊儿?”

“珊儿,你是如何找到爹爹的?快跟娘说说。”

“还说呢,女儿和大哥向夏爷爷打听爹爹的时候,爹爹就躲在里面房中偷听,他知我是寻他的,他都不出来相认。”沈灵珊嗔怪地说道。

韩梅心想,两人分别的时候还没有你呢,他如何相信?便笑眯眯地问道:

“后来呢?”

“后来——后来若非大哥负伤,恐怕到现在都没相认呢。”

“什么?你义兄负伤了?”韩梅吃惊地问道,“你大哥负伤与你们父女相认有何关系?”

“娘,您听我慢慢说嘛。”沈灵珊在韩梅怀中扭动了一下,坐起来对韩梅说道:“大哥一人独斗‘岭南八凶’中的老大、老二、老四,负了很重的伤,躺在床上几个月不能下地。这一天,爹爹过来要与他输入真气治疗内伤,我便出门在外等候。不大一会儿,突然听见爹爹闷哼一声,我以为出了什么事,忙走进房中,只见爹爹手上托着一块玉璧,正在那里发呆。”

“玉璧?”韩梅一惊。

“对,玉璧。我一看,当时也是惊诧不已。”

“啊?”

“娘,您猜那是一块什么样的玉璧?”

“娘没见过,怎能知道?”

“谅您也猜不着。爹爹手中的玉璧,竟然和女儿戴的这块玉璧一模一样!”

韩梅一把抓住沈灵珊的手,紧张地问道:“你说什么?与你脖子上的玉璧一模一样?”

沈灵珊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形状一样,可里面不一样。女儿这块里面雕的是一条龙,可爹爹手上那块,里面雕的是一只凤凰。哎哟,娘,您把女儿弄疼啦。”

低头一看,母亲紧紧攥着自己的手,手指因失血已经变得苍白。

韩梅仿佛没有听见沈灵珊的呼叫,泥塑木雕般坐着,脸色煞白,呼吸粗重。

沈灵珊慌忙抽出被攥住的手,抓住母亲的双肩使劲摇晃,口里喊道:“娘,您怎么了?您可别吓女儿啊。”

被沈灵珊一摇,韩梅惊醒过来,她悄悄抹了一下眼角的泪水,说道:“娘没事,你接着讲。”

“娘,您真的没事吗?”沈灵珊关切地问道,见韩梅肯定地点点头,而且脸色也恢复了正常,才放下心来,继续说道:“当时我很奇怪,便取下脖子上的玉璧,与大哥那块玉璧一拼,竟然拼成一个完整的心形。爹爹见此,便取了两把宝剑,要与女儿过招,爹爹见我使的是正宗戢刃剑法,这才认了女儿。”

“哦,原来是这样。”韩梅漫不经心地应道。此刻的她,已经想着另外一桩事情了。

沈灵珊正讲得高兴,没有察觉到母亲的异样,继续说道:“娘,还有更奇怪的事呢,咱们练的戢刃剑法并不是正宗的剑法,而是被人篡改过了的。”

韩梅闻言,又是大吃一惊,急忙问道:“珊儿,别胡说啊,你怎知有人篡改了剑法?”

“我没胡说,是大哥发现的秘密。”

“你义兄?他如何知道戢刃剑法?”韩梅又是一惊。

“他不仅知道戢刃剑法,而且他还有一本剑谱呢,就是在那剑谱中,隐写着正宗的戢刃剑法。不过,那本剑谱现已在爹爹手中。”

“难道……”韩梅此时是动魄惊心,她已经明白丈夫为何要急着与陈文祺同行,原先那点不快已换作忐忑不安,开始焦虑地等待沈清归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