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鞘中霜色 > 第六十四回 恩怨情仇

鞘中霜色 第六十四回 恩怨情仇

作者:苍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5: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个时辰之后,两马三人便已到达茅舍跟前。为了避免寒香挨骂,三人早早下了马,让寒香先行回家,沈灵珊与任思两人则悄悄潜行到茅舍外面等候。

约摸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沈灵珊实在忍耐不住,跳起身飞跑进屋,颤声喊道:“大哥,你在哪里?”

寒香早已将沈灵珊等人到来的消息偷偷告诉了陈文祺,尽管如此,一听到沈灵珊的声音,陈文祺仍然非常激动,连忙应道:“贤弟,我在这里。”

沈灵珊扑到陈文祺的床边,见陈文祺伤痕累累,面色苍白,不禁潸然泪下,抽泣着对陈文祺说道:“大哥,你受苦了。”

陈文祺正要安慰她几句,忽见任思站在门外,忙打招呼道:“任师兄也来啦?请进屋吧。”

任思正要跨过门槛,突听一声呵斥:“何人如此大胆,深夜不请自来?”话音甫落,房中站了一个白发飘飘的婆婆。

“婆婆莫怪,这是在下的义弟杨山凌,那位是在下的师兄任思。”陈文祺连忙介绍。

“哼,明明是个女娃儿,怎的成了义弟?”不等陈文祺解释,接着说道:“柳慕风很不错哦,还收了两个徒弟?”

“不,任师兄是我师伯的徒弟。”陈文祺解释道。

白发婆婆对着任思细细打量了一遍,不信似地说道:“你师伯的徒弟?你师伯哪有他这等徒弟?”

“我师父有什么样的徒弟不劳您费心吧?”任思见她如此“轻视”自己,有些不快,但陈文祺在此养伤,他也不好发作,便讥讽了一句。

“是啊,倒是我瞎操哪门子心?你师父那德性,他收什么徒弟与我何干?”白发婆婆明里自责,暗里骂他师父人品不行。

任思哪里能够容忍“别人”辱骂师尊?当即以牙还牙:“一个无端指责别人的人,想必德性也好不了多少。”

陈文祺睡在床上听得清楚,他已隐约猜到白发婆婆的身份。此时见任思与白发婆婆对呛,正准备劝解,门外有人说话了。

“任……任大哥,别……”寒香的声音。今夜寒香与任思两人共乘一骑,虽然刻意保持着距离,但马儿在奔跑中一颠一簸,身子还是免不了碰撞摩擦,直把寒香躁得耳热心跳,以至下马之后,两人都不敢目光对接。任思进屋之后,寒香更是羞得不敢现身。眼看任思要与婆婆起了冲突,她才急忙出言制止。

“香儿,进来。”白发婆婆大喝一声。

“婆婆。”香儿预感不妙,羞怯怯地走进房中。

白发婆婆指着任思,问寒香道:“你叫他什么?任大哥?原来你们认识?”

“婆婆,我……”寒香欲辩无词。

“好呀,原来是你将他们带回来的?给我跪下!”白发婆婆喝道。

“我们是悄悄跟踪而来,不关寒香姑娘的事。”任思一见寒香受罚,急忙为她辩解。

“哦?你小子还知道她叫寒香?看起来你们早就勾……”白发婆婆业知太过难听,遂住口不说。

任思生怕白发婆婆说出难听的话让寒香受辱,急忙打断白发婆婆:“别为老不尊。若非看在你一把年纪和救过陈师弟性命的份上,我就……”

“你就怎么样?”白发婆婆撇下寒香,来到任思面前。

“我……”任思正要发作,寒香急忙走到他的身边,悄悄扯了一下他的衣袖。

任思见寒香楚楚可怜地望着自己,不禁心软,一时做声不得。

哪知这下弄巧成拙,白发婆婆见寒香暗示任思,顿时大怒,指着寒香的鼻子骂道:“好你个小妮子,这才出门半日,就与他……”

任思截口说道:“婆婆请自重,不然的话休怪在下欺负老者了。”

“你敢?”

“有何不敢?”

正在剑拔弩张之时,门外一声大喝:“师弟不得无礼。”

人影一闪,黎远跨进房中,在白发婆婆面前翻身跪倒,口中喝道:“师弟,还不跪下?”

“为何跪她?”任思兀自直立。

“大胆,你连为兄的话都不听么?”黎远怒道。

任思从未见过师兄对自己发脾气,心中虽然不服,双膝仍然一软,与黎远并排跪在白发婆婆的身前。

沈灵珊、寒香两女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不知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倒是陈文祺心中了然,看来先前的猜测不错。

“黎远,你来干什么?”白发婆婆显然与黎远极熟,怒气小了不少,但还是有点咄咄逼人的样子。

黎远以头叩地,双目含泪,呜咽着说:“师娘,您老人家原来在这里?这些年来,您让我们师徒好找啊。”

师娘?任思、寒香和沈灵珊大吃一惊,特别是任思,脑子“轰”地一声,简直想打个地洞钻进去。

白发婆婆冷笑一声,幽怨地说道:“找我?他一走几个月,不是找伴……那小妮子去了吗?哪顾得上我?”

“师娘,您错怪师父了。当年……”黎远含泪向白发婆婆讲出事情的原委。

这事要从白发婆婆的爹爹说起:白发婆婆的爹爹姓竺名天魁,晚年自称“终南老叟”,在八十年前是武林中响当当的人物。竺天魁武学渊博,刀、剑、拳、掌等各种奇门异技无一不通,而且至深至精,样样皆可称之为绝技。虽然如此,竺天魁为人却是谦和重义,安贫乐道,从不恃武欺人。不惑之年时,夫人王氏替他生下一女,取名依云(白发婆婆)。老来得女,夫妇俩自然疼爱有加,依云周岁时,遂大摆筵席,遍请亲朋好友,共同把酒庆祝。酒宴之后,竺天魁将客人一一恭送至庄外,返回途中,偶见路旁放着一个小笸篮,篮中传来婴儿微弱的哭声。竺天魁可怜婴儿又冻又饿,便抱回家让夫人哺乳。夫妇二人看一回生女依云,再看一回弃婴,不免生出许多感叹:一样的小生命,却是如此迥然不同的命运,一个被父母百般呵护,一个被爹娘狠心遗弃。王氏夫人边喂奶边落泪,口中喃喃地说道:“孩子,多吃几口吧,吃得饱饱的,下一餐还不知什么时候才有啊。”竺天魁在旁听得难受,对王氏夫人说道:“夫人,这孩子有没有下一餐还很难说啊。若不然夫人辛苦些,留着这苦命的孩子和依儿一起抚养?”王氏喜道:“我早有此意,只是怕夫君你不肯呢。”夫妇两人一拍即合,便给小女孩取名伴云,意为与生女相依相伴,一块长大。自此,竺天魁夫妇视伴云如己出,不,甚至比“己出”的依云更加溺爱。伴云生下便被遗弃,因挨冻受饿身体孱弱,竺天魁夫妇对她格外照顾,好吃好穿必定优先伴云,姐妹之间偶有争吵也总是护着伴云。久而久之依云便怀疑自己是否爹娘亲生,更与妹妹伴云生出嫌隙,但因有父母“罩着”,彼此总算相安无事。

看看年纪渐老,竺天魁不想一身的绝学失传,但也不欲两个女儿成天打打杀杀,便一口气寻了两个幼学少年收为弟子,这便是杨羡裕和柳慕风。忽忽十载过去,杨羡裕和柳慕风分别学成了“寒冰掌”、“傲竹穿云剑”和“烈焰掌”、“垂柳舞风剑”两门绝顶功夫。与此同时,竺依云和竺伴云姐妹也出落得如花似玉、清艳脱俗。四人青梅竹马,日久生情,竺天魁夫妇看在眼里、喜在心中。俩夫妇分别问明四人的心思后,便选了吉日,隆重地举办了师兄弟两人的“出师礼”与两对新人的“结婚礼”。

婚后的生活自然是夫妻恩爱、其乐融融。但没过几年,原本和睦融洽的家庭却无风起浪,甚至险些反目。原来,竺天魁夫妇离世后,作为“长婿”的杨羡裕主动扮演起“家长”的角色,不让师弟、师妹们为生活操心。特别是对小师妹(即小姨子),杨羡裕遵从师父临终时的教诲,念其身世凄苦和身体娇弱,更对她格外体贴照顾。竺依云虽然是个端庄贤淑、善良大方的女子,但自小生活在父母对“妹妹”偏爱的环境里,心里总有那么一点“委屈”。现在自己的夫君“当家”,依然“事是自己做,福是妹妹享”,不免因委屈而生怨,私下里夫妻之间经常发生一些口角。杨羡裕理解妻子的“委屈”,因此每当竺依云与他争吵时,他总是默默忍让,希望妻子籍此消解一些怨气。但杨羡裕越是不辩解,竺依云越以为夫君偏袒竺伴云,对自己不关心,然后又是变本加厉地指责。杨羡裕意识到,长此下去,必定是夫妻、家庭反目,无奈之中,他作了一个痛苦的决定:送师弟夫妻回江南。然而,送走了师弟和小师妹,杨羡裕不仅没有得到解脱,反而觉得无比愧疚,觉得自己没有尽到“长兄”的责任,对不起师弟、师妹,更对不起师父、师娘的在天之灵。于是,他经常借口外出会友,南下湖广去师弟家中嘘寒问暖,竭尽全力弥补自己的“失责”。结果一来二去,被竺依云察觉,夫妻之间再起喧忿。随着师弟柳慕风在江南逐渐打牢根基,同时觉得这些年的确对爱妻有愧,杨羡裕毅然决定从此以后再不远游,与妻子竺依云长相厮守,夫妻两人总算和好如初。当然自此师兄弟也相忘于江湖。

直到有一天,一直风平浪静的江湖,被一个人称“岭南老怪”的魔头搅得昏天黑地。“岭南老怪”的八个徒弟自称“岭南八雄”,自恃武功高强,在“岭南老怪”的默许下,从岭南一路向北,沿途约战各门各派,无论有仇无仇,战败者尽皆屠杀;不仅如此,对那些不会武功的平民良善,亦是兴之所至,恣意欺凌,见稍有姿色的妇人,无论老幼,尽皆蹂躏。一时间,江湖上人人自危,市井中户户心惊。

此时,杨羡裕师兄弟在江湖上并称“冰火两重天”,具有极高的声望,因此几个大门派不约而同联络到他们,请他们主持正义,共同剿灭武林败类。

杨羡裕深知此行十分凶险,便瞒着妻子悄悄地离家远行,并在临行前一再嘱咐弟子黎远,千万不可告诉师娘实情,以免她担惊受怕。

最初几日,得知夫君就在“本县会会朋友”(黎远告诉她),竺依云也就不以为意,及至一月有余,仍不见夫君返家,她才起了疑心。竺依云叫来黎远,喝令他说出实情,否则“家法”伺候。黎远不敢违背师命,咬紧牙关不说实话,宁可自己受皮肉之苦,也不能让师娘为师父担心。但黎远不惯说谎,回答师娘问话时破绽百出,更使竺依云坚信夫君去了江南。想到自己自小不被爹娘所喜,嫁为**也得不到怜爱(这些都是竺依云自己的想法),竺依云心灰意冷,在一个风雨如晦的清晨,孑然一身离开了生活三十多年的家园……

“就在师娘离开家不久,师父兴致冲冲地赶回了家,还未进门,便高声叫道:‘师妹,我回来了。我这次是去对付一个大魔头,怕你担心,所以没告诉你,你不会生气吧’,叫了半天无人应答,始知家里已人去楼空。一连三日,师父他老人家不吃不喝也不说话,到了第四天,他将我叫到房中,对我说道:‘远儿,你也有二十了,武功也学得差不多,所缺的只是历练,为师想带你出去看看世界,从此我们师徒走南闯北、四海为家。’我知道师父的心思,想都不想,便打点行囊,跟着师父出了门……”说到此处,黎远已是泣不成声。

白发婆婆——竺依云——眼睛微微发红,眼角隐隐有晶莹的泪珠,至此才知丈夫对自己情比金坚,万分自责当年不该任性离家。心中懊悔无及,嘴上犹自强硬:“哼,我这一走,他岂不越发的自由了?从此江南江北任他来去,谁也管不着。”

睡在床上的陈文祺虽然看不到竺依云的神色,但知道她心里已是愧疚难当,只不过一时不好转弯而已,是时候给她搬个梯子了。于是他开玩笑似地说道:“师伯母,请恕师侄行动不便,不然的话便要与黎师兄他们一样,跪在您老人家面前磕头了。”

竺依云何等聪明之人,她知道陈文祺话中有话。当下笑骂道:“不稀罕你小子跪我。黎远,你起来吧。”

“师娘,徒儿我……”任思见没有叫他,便站也不是,跪也不是。

“你?”竺依云冷冷地说道:“我又不是你师娘,你爱跪就跪,爱站就站。”

这一说,任思越发的不敢起身。

“师娘,不知者不为罪,师弟冒犯了师娘,我代他向您老人家磕头。您老人家大人不计小人过,就饶了他这一回吧。若不然,我就陪着师弟就这么跪着?”

竺依云佯怒道:“你要挟师娘?好吧,爱陪你就陪。”说完忍不住“噗嗤”一笑:“都起来吧。”

“多谢师娘。”

“恭喜前辈,不久就要合家团聚了。”这时又从门外走进一个人,对着竺依云施了一礼。

“你是?”

“秦将军,怎么您也来了?”陈文祺一看是秦森,忙喊了一声。

“陈将军,你还好吧?夏总兵命我接你来了。”秦森关切地问道。

“我很好。劳将军和夏总兵挂心了。”陈文祺感动地说。

“应该的。”秦森客气了一句,接着说道:“我带来一辆马车,此地离凤凰城也不算远,不如我们连夜赶回凤凰城?”

陈文祺想了想,不置可否地说道:“我想单独和师伯母说几句话。”

“好,我们到那边去。”秦森说着,与黎远等人到另一间屋里等候。

“师伯母,您说过要师娘到此才让师侄我离开,故此我刚才没有回答秦将军。师侄能否离开这里,全凭师伯母一言而决。”

“那不过是一句气话,她是她,你是你,你要走我不阻拦。”竺依云说道。

陈文祺早知她会同意自己离开,只不过籍此将话题引到师娘的身上来而已,他要告诉竺依云真相,以消除她对师娘的积怨。

“今天听了黎师兄的一席话,师侄觉得师伯母这么多年来的确受了不少委屈,为我师父、师娘也付出了太多,师伯母对师娘有点怨气也完全可以理解。”

一听陈文祺这话,竺依云竟是老泪纵横。几十年来,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感受,更没有人理解自己的心情,今天终于有人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虽然是晚辈,她的心一下子舒畅了许多。

竺依云擦了擦眼角的泪珠,由衷地说道:“都几十年了,不说也罢。也怪我太狭隘,不该同自己的妹妹怄气。”

“其实师娘从未对师伯母有过怨言。她曾经多次提到师伯母,觉得亏欠师伯母很多,有时说着说着就流下泪来,说她此生最对不起的人是姐姐,从小到大总是姐姐让着自己,自己却从来不知道心疼姐姐,也不珍惜姐姐对自己的好处。”

“她……果真这样说?”显然,她受到很大的触动。

“师侄如何敢欺骗师伯母?”陈文祺继续说道:“师娘多次这样说,令我十分不解:为何是这样?有一天,我趁师父高兴的时候,想求证一下师娘所说是否确实。结果师父一句话,让我大吃一惊。”

“一句什么话?”

“师父说,的确是这样。自师公起,大家都很偏爱你师娘,无形中冷落了你师伯母。我问这是什么原因?师父说,因为你师伯母是你师公的亲生骨肉,而你师娘,却是一个不幸的弃婴……”

“什么?你说你师娘是……不是我爹娘亲生的?”竺依云大吃一惊。

陈文祺点点头,说道:“师父当时就是这么说的。师公临终时,曾对师父和师伯说过这样一段话:‘伴云身世凄苦,亲生父母不疼不养,我们就要多给她一些关爱。我知道这样做依云有点委屈,但她毕竟有亲生爹娘,不管怎样,爹娘心里还是疼她爱她的。我死以后,你们要和师父、师娘在世时一样,多多照顾伴云,不可让她再受苦。至于依云,我相信终究有一天,她会明白的,我知道这孩子的心很善良’。”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爹、娘,女儿错怪您们了。竺依云受到极大的震撼,今日终于明白爹娘还有丈夫为何对妹妹爱护有加。她想起当年收养寒香时的情景,突然觉得妹妹的命运真的好凄惨,而自己从未对她真正地关心过、呵护过。想到此,心里痛悔不已,只想大哭一场。

她不想当着晚辈的面失态,忙喊了一声“香儿”。

寒香进来见她泪眼朦胧,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忙颤声问道:“婆婆,您怎么了?”

“没什么。去,帮婆婆把药草拿来,婆婆再为你……师弟配几副药带回去。”

“我师弟?我也有师弟了?哎哟——”寒香一愣,继而明白指的是谁,高兴得脸上涌起红晕,连忙拉着沈灵珊拿药草去了。

秦森明白竺依云同意放陈文祺走,便说道:“竺前辈,这次多亏您救了陈将军的命,夏总兵特地让末将向您转达他的谢意。”

竺依云这时反而有些不好意思,摆摆手说道:“将军不要客气,老身也是适逢其会、举手之劳而已。再说了,他好歹也是拙夫的师侄,救治他份属当然。”

秦森点头笑笑,表示赞同她的话,随后说道:“末将有个不情之请,此地太过偏僻,前辈回家之前,可否移居凤凰城?”

“这……”竺依云心结一打开,才觉得这些年来,忒对不起丈夫杨羡裕和妹妹竺伴云,她打算尽早回到家里,与夫君安度余生。有机会的话,还想让丈夫带她去江南,与妹妹好好聚聚。但女人向来矜持,当年自己负气出走,就这样自己回去,面子上难免有些不好看。

正不知如何回答,黎远这时说道:“多谢秦将军热情相邀。不过师娘与师父几十年不见,我想请师娘明天就回家,不知师娘意下如何?”

竺依云暗喜,心想这徒弟我没有白疼,有他“执意”请我回去,也省得别人说三道四。正要点头应允,不料任思跳出来反对:“不行,师娘现在还不能回去。”

竺依云一听,顿时恨极,这小子怎么处处与我作对?

黎远眼一瞪,说道:“为何不能回去?”

任思笑道:“师娘自个回去,多没面子?不如这样,我留下来照顾师娘,师兄你快马加鞭回去报信,让师父亲自来接师娘,岂不更好?”

“对,还是师弟想得周到,明日一早我就赶回去,一来向师父报喜讯,二来请他老人家亲自来接师娘回家。”黎远高兴地说道。

竺依云没想到任思这么善解人意,心里高兴,却故意板起脸说道:“你小子前倨后恭,安的什么心道我不知道?明里是拍师娘的马屁,暗里还不是为了寻找机会与……”说到这里故意打住,眼睛瞄着寒香。

“婆婆。”寒香如何不知她的意思?立时双颊红透,娇嗔地喊了一声。

“别叫我婆婆。”竺依云还是板着脸说道。

寒香一惊,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错,忙走到竺依云的身旁,委屈地问道:“婆婆,我……”眼睛发红,泪珠欲滴。

竺依云一把将她搂在怀里,温柔地说道:“傻孩子,他叫我师娘,你却叫我婆婆,岂不乱了辈分?从今以后,我就是你娘。”

“娘——”寒香霎时俏脸绯红,偷偷睃了任思一眼,急忙躲在了竺依云的背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