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鞘中霜色 > 第十二回 策反苟安

鞘中霜色 第十二回 策反苟安

作者:苍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5: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将郝怀、苟安带进来。”韩明高声喝道。

“是。”门前两个衙役应了一声,将郝怀、苟安两人推进屋内。

对于审讯的地点,韩明没有定在平时惯用的公堂,而是选择府衙后院的一间偏房作为临时审讯室。这样的选择,韩明自有自己的考量:其一是时近亥初,府中衙役除几个当值的外,均已回家,不便召回。其二是本案牵涉自身家事,按律应当回避,但事涉机密不能移交其他有司查办,作为本案涉事方之一,高居公堂问案,是对堂上悬挂“公明廉威”的亵渎。其三是此次审讯与自家避祸、报仇、性命攸关,俗话说,事不关己关己则乱,自己单独审讯有些力不从心,从解救沈灵珊这件事看,陈文祺少年老成,有勇有谋,以这种半官半私的方式审问,陈文祺可以参与其中,发挥作用。

因此,这次审讯的方式有些特别,韩明并未设置审问案桌,亦未准备文房四宝录取口供,就这样和陈文祺一起与郝怀、苟安对面而坐。

“郝怀、苟安,你们可知所犯何罪?”虽然不在公堂之上,韩明还是不怒而威,一字一句地问话。

“……”郝怀、苟安缄口不言。

“你们不说,本府替你们说。”韩明在知府任上数年,问过的案子不少,深知案犯都是不见棺材不流泪、不撞南墙不回头,也没指望他们老老实实开**代,故此稍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你们今日所为,犯了‘谋杀’、‘罪人拒捕’和‘佐职统属骂长官’三桩大罪。根据大明刑律,‘凡谋杀人、造意者,斩;从而加功者,绞;若谋而已行、未曾伤人者,杖一百、徒三年;为从者,各杖一百’。‘凡犯罪逃走拒捕者,各于本罪上加二等;若罪人持杖拒捕,其捕者格杀之’。‘凡首领官、及统属官,骂五品以上长官,杖八十’。三罪并罚,本府判处你等‘杖三百、徒五年’不为过吧?但你们看清楚了,现在不是在公堂之上,也未给你们披枷带锁,本府是何用意你们应该知道。你们虽然白日绑架无辜平民,本府知道是受人指使,并非‘造意者’,只要你们说出真相,本府便对你们从轻发落。”

“杨代明,你就不要枉费口舌了。莫说三桩罪,便是三十桩罪、三百桩罪,老子都认下了。既然落入你手,要杀要剐,你看着办,要老子开口,就四个字:无可奉告。”郝怀虽然沦为阶下囚,仍是嚣张得很。他知道梁德心狠手辣,若是泄露了他们的意图与行踪,就算暂时保住了性命,回去以后不仅死的更惨,而且还要祸及家人。不如死扛一阵,就算杨代明一怒之下把自己杀了,既死的痛快,家人也免受牵连。于是打定主意来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陈文祺附在韩明的耳旁说了几句什么,“咳”了一声说道:“郝怀,你知道为什么不在公堂上审问你们吗?”

“你们小人得势,在哪里审还不是由着你们?这与老子何干?”郝怀不管自己是座上宾还是阶下囚,逮着机会不忘“损”上一句。

“错,与你们大有干系。”陈文祺站起来走到郝怀身边,似乎不经意地摸着他的颈后,冷峻地说道:“在公堂问案,得按朝廷的规矩来。在此问案,便要自由得多。本公子既无功名,便是江湖中人,你我之间就用江湖方式解决问题。本公子知道你肉糙皮厚,不怕大刑,可是这个地方,”陈文祺用手点着郝怀颈后的风府穴说道:“我用独门手法点下去,没有疼痛,只是麻痒,你要不要尝尝那种万蛆啃肤、万蟥吮血、万蚁噬骨、万蝎撕筋般的滋味?”

“你……杨代明,你们私设公堂,藐视王法,难道不怕丢掉乌纱、毁家灭族吗?”郝怀既惊且惧,嘶声高喊。

陈文祺面色一沉:“王法?你还知道有王法?在光天化日之下,诓骗绑架无辜平民,那时你们可曾记得王法?在私宅后院之中,以刀架颈,欲害人命,那时你们可曾记得王法?在官差捕快之前,挟持人质拒捕,那时你们可曾记得王法?如今轮到你们要遭报应,便大言不惭抬出王法作盾,岂不滑天下之大稽?堂堂大明刑律,如果不能庇护良善,反而袒护邪恶,那么用之何益?”

一席话义正词严,斥得郝怀张口结舌,冷汗涔涔。

陈文祺负手走到座位旁坐下,冷笑一声说道:“你说我们私设公堂,便如你所愿,今日在这私设的‘公堂’与你们作个了断。杨大人,请吩咐人拿十炷香过来,给他一炷香的时间考虑,若一炷香点完不开口,在下让他尝尝万蛆啃肤的滋味;还是以一炷香的时间为限,若他有种扛得过去,在下就砍他一只手指;再以一炷香的时间为限,若还不开口,在下就再砍他一只手指。手指砍完再砍脚趾,等到二十只指头砍尽,只怕他的小命不保了。这也不要紧,在下已经代大人拟好了呈报文书:‘案犯郝怀,于弘治二年八月十八日申时时分,持剑绑架平民杨某某至自家宅院,以其怀有似剑非剑、似刀非刀的武技为由严刑拷打,并欲置之于死地。本府接到报案,迅速带领捕快赶赴现场,喝令案犯郝怀放还被绑架之杨某某,弃械就擒。未料案犯郝怀不仅不听劝谕,反而变本加厉,挟持人质,持剑拒捕。为保护人质安全,众捕快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与案犯郝怀展开激斗,混乱之中,案犯郝怀被乱刀砍死。根据大明刑律第一百零五条‘若罪人持杖拒捕、其捕者格杀之’,本府判定众捕快无罪,案犯郝怀死有余辜。’杨大人以为如何?”

“极是、极是。来人,点燃一炷香。你们两个,看住郝怀,待到一炷香将烬,速来报告;你们带苟安去那间屋里。”韩明老到的“配合”陈文祺。

“你们……你们心肠歹毒,草菅人命,不得好死,老子做鬼也饶不了你们。”郝怀害怕至极,声嘶力竭地叫骂。

韩明、陈文祺也不理会,只顾出门而去。

再说苟安被衙役带到另外一间屋里,惊魂不定,他似乎看到郝怀被万蛆啃肤时那种生不如死的样子,不禁打了一个冷颤。

陈文祺负手踱进来,苟安如见鬼魅,浑身筛糠般向屋角躲去。陈文祺抓住他的手臂,面无表情的说道:“苟安,你可知道,种田的人家都备有一根鞭子,这是为何?”

顿了一顿,也不待苟安开口,陈文祺继续说道:“皆因那拖犁耙的牛不识时务,不拿鞭子驱赶它便不出力。于是庄稼人不停地鞭打,以至一天下来,那牛不仅累得筋疲力尽,而且全身被鞭子抽得伤痕累累,所以我们家乡有句俗语,叫做‘犁也拖了,鞭子也挨了’,笑这牛太蠢笨。有时人也一样,大凡案犯过堂,都似这蠢牛一般。不知阁下是否如这蠢牛?”

苟安浑身筛糠一样,舌头打转,磕磕巴巴地说道:“我……我只是……只是听从……郝大人……啊,郝怀的吩咐,他……平时留意那……似剑非剑、似刀非刀……的人,发现……发现以后就……告诉他,其余……其余什么都……不知道。我说的千真万确。”

陈文祺一笑,松开了他的手臂,尽量轻松地说道:“跟你说实话吧,你所知道的,我们全知道;你不知道的,我们也知道。什么‘似剑非剑、似刀非刀’?那是一种剑法,叫‘刀剑双杀’。是谁要找这种‘刀剑双杀’武功的人,是梁芳、梁德两兄弟吧?他们兄弟为何要找这‘刀剑双杀’武功的人?你肯定不知,他们也不会告诉你。在他们眼里,郝怀都是无足轻重的小卒,你恐怕连小卒都算不上。你仔细想想,为他们卖命,值得吗?”

听了陈文祺这番话,苟安想起前天跟丢杨山凌以后,郝怀对他又打又骂的情形,下意识地用手摸了摸被郝怀打过的地方。

陈文祺见他默然无语,知他有所触动,决定趁热打铁,对苟安说道:“你们的作用,就是暗中帮他们寻找这‘刀剑双杀’武功的人,如果你们被抓,对他们而言,不仅失去利用的价值,而且害怕你们说出他们的秘密。你猜猜,一旦他们知道你们被抓,他们会如何?”

“灭口?”苟安脱口而出。

“你还不算笨。事到如今,就算我们不杀你们,他们也不会放过你们。”

“那……那岂非……”苟安绝望地说。

“只要他们不知你们被抓,不是一切如常?”陈文祺慢慢地“启发”苟安。

“如何能让他们不知?”苟安绝望之中似乎看见救星,赶快问道。

“只要与我们合作,我们便放你出去。不仅放你出去,还让你代替郝怀,做武昌府兵房经承。”

苟安眼睛一亮,随后又摇摇头,问道:“那——郝、郝怀呢?”

陈文祺暗暗观察到他的表情,说道:“郝怀那厮,我看着不顺眼,就让他在大牢呆一辈子吧。”

“你们要我如何合作?”

“你将你所知道的先说给我听听。”

“我……我的确不知道。”苟安急道。

陈文祺走到门口,低声对守在外边的衙役说道:“快请杨大人过来。”

不一刻,韩明很快就从门外走进来。陈文祺没有与韩明说话,只是用眼神交流了一下,对苟安说:

“不要急,只要你把你所知道的说出来就好。这样吧,我问一句你答一句好了,确实不知道也不要紧,只是……”

“我决不撒谎,否则,你立刻杀了我。”未等陈文祺说完,苟安抢先保证。

“那好。我问你,你与郝怀是不是受梁芳、梁德兄弟差遣而来?”

“是。”

“之前在什么地方办事?”

“锦衣卫。我是锦衣卫校尉,郝怀是锦衣卫总旗,都是梁镇抚使(不,那时他还是个千户)的属下。”

“到武昌府多久?”

“十五年了。”

韩明暗道,难怪自己不知府中还有内鬼,原来有这么长的年头。

“梁德要你们给他做什么?”

“留意身怀‘似刀非刀、似剑非剑’武功的人。今天才知它叫‘刀剑双杀’。”

“如果发现身怀‘刀剑双杀’武功的人,他要你们怎么办?”

“立即向他们报告。”

“立即?如何立即?”

“飞鸽传书。”

陈文祺与韩明对望一眼,继续发问:“然后呢?”

“不要打草惊蛇,等候他们的指令。”

“褚三拦路行凶的那天,你躲在树丛中发现杨公子使出‘刀剑双杀’武功,你们向他们报告了吗?”

“郝怀已经飞鸽传书报告给梁大人了。”

“按你刚才所言,飞鸽传书之后,不应打草惊蛇,你们为何要绑架杨公子?”

“我们并不知道‘似刀非刀、似剑非剑’的武功,只是觉得杨公子使的武功有点像,但怕弄错要受责罚,故此想观察一下杨公子的武功招数。哪知杨公子坚决不战,我们只好……只好……”苟安不敢说绑架了沈灵珊。

“梁德他们接到你们飞鸽传书之后,有什么指令?”

“信鸽尚未返回,也就是今明天了。”

“平日都是谁养信鸽,谁负责飞鸽传书?”

“都是郝怀。”

“如果你与他们传书,他们是否相信?”

“肯定不行,他们事先约定了记号,书信上如果没有记号,他们便会识破。”

这时,韩明插嘴问道:“十五年来,你们没有发现身怀‘似刀非刀、似剑非剑’武功的人,他们没有催问?”

“前两三年经常询问,以后渐渐不问了。”

“这么说,在此之前,你们没有联系?”

“不。每年必须当面向他们报告一次。因郝怀是武昌府兵房经承,他若回京杨大人您必然知晓,故此郝怀每年总是差遣我回京报告。”

“我们权且相信你说的话。从今往后,你就接替郝怀向他们传递消息,不过这个消息得由本府授意才行。”韩明说道。

“可我……不知道他们的暗号啊?”

“这个不难,郝怀会告诉你的。”陈文祺神秘一笑,低声向苟安说了几句。接着,从身上掏出一个比鸽蛋略小的药丸,要苟安服下。

苟安此前渐渐放松的神态顿时变得慌乱,双手乱摇,语无伦次:“你……我……不……”

“放心,这不是毒药,它有辅助练功、增强内力的功效,我再传你一套内功心法,吃下它之后,配合我传的心法运功,你的内力会逐渐提升,只是这药丸劲道很大,须每隔一月服用另外一种药丸压制,不然的话,体内真气逆转,岔入五脏六腑,不仅武功渐失,整个人也会慢慢瘫痪,寸步难行。”

“那……公子走后,到哪里找到这种药丸?”

“从今往后,苟大人便是武昌府兵房经承,杨大人会准时给你药丸的。”陈文祺与韩明相视而笑,韩明微微点头。

苟安知他们不会轻易相信自己,无奈之中,硬着头皮将药丸强咽下去。

韩明、陈文祺相视一笑,转身走进郝怀那间屋子,案上那炷香刚要燃尽。虽未受刑,郝怀头上青筋凸现,目光游移不定。一见陈文祺他们进屋,郝怀强自镇定,大声说道:“杨代明,要怎么折磨老子就尽管来,老子如果哼上一声,就不算英雄好汉。”

陈文祺揶揄道:“凭你也配称英雄好汉?本公子就在你风府穴上点一下,试试你是英雄好汉还是狗熊泥蛋?”说完,摒指就往郝怀的颈后戳去。

“且慢。”韩明及时出声制止陈文祺,正色说道:“陈公子不可妄动私刑。本府为官多年,断案何止上百?但从未动用大刑。”转身对郝怀说道:“郝怀,你今犯大罪,若如实招供,按大明刑律,所囚不过三年五载;若坚不招供,将永陷囹圄。本府也不对你用刑,何去何从,自己三思而行。”说完又朝门外喝道:“带案犯苟安。”

衙役将苟安推进屋内,按倒在地。韩明威严地说道:“苟安,你身为兵房书吏,不思劝谏上司操练民壮、维持治安,反倒助纣为虐,诓骗绑架平民,理当处以重典。念你系为从犯,本府依律判你杖一百、流三千里。今日已晚,暂押大牢,明日行刑流放。班头,你亲押他们至大牢之内,务必将二人分别关押,不可使之串供。”

“是,大人。”

班头带了三个衙役,两人架住一个押往知府大牢。行至牢门处,郝怀对班头说道:“念在我们都在府衙共事的份上,让我与苟安独自说两句告别的话好不好?毕竟我们俩一起十多年了,今天不说,再无来日了。”

“没听大人吩咐吗?不许你们串供呢,还想单独说话?有话当面讲,有屁当面放。”班头等人熬了大半夜,早已不耐,哪管共事不共事的?一口回绝了郝怀。

郝怀锦衣卫出身,平日骄横跋扈惯了,除了顶头上司梁德,谁敢在他面前使气?听罢班头的恶言恶语,顿时双眼冒火,欲要发作。突然想起如今是阶下囚,哪里能够一争短长?便松开紧握的双拳,放低声音软语相求:“我出牢房无望,想请苟安得便与我那婆娘捎两句体己话,班头您就行个方便,我郝怀永记您的大恩大德。”

“行了,行了,就在这儿说吧。人都快没了,还什么体己的话,你道爷们愿意听?”班头不耐烦地说,一挥手,与三个衙役站一边去了。

郝怀拉过苟安,问道:“他们没逼问你?”

“问了,我什么都没说,气得姓陈的小子要点我的麻痒穴,幸亏杨代明拦住,不然的话……”苟安一副后怕的样子。

“没说就好。犯人流放之前可以回家拿行囊的,明日你借口有重要东西放在我家,偷偷传书给梁大人,请他火速前来捉拿杨、陈二人。只要梁大人接到飞鸽传书,我们就能够咸鱼翻身。”郝怀压低声音说。

“不成啊,明日被打一百杖,哪里还能行走?再说,我也不知暗记哩,就算传书到京城,梁大人也不会相信。”苟安推脱道。

“混账!就算不管我,难道你真打算流放三千里,在那不毛之地过一辈子?”郝怀既怒且急,浑然忘记自己已是囚犯,端起平日的架子来。

苟安似乎也不与他计较,有些无奈地说道:“那我就试试吧,梁大人不信我可没有办法。”转身欲走。

“站住。”郝怀一把扯住苟安,将嘴凑到他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体己话说完了吗?爷们还要回家睡觉呢。”班头等人不管他们说没说完,径直走过来。

“说完了,说完了。”郝怀一迭连声地说道。

“那就进去吧。”班头指挥两个衙役将郝怀推到大牢尽头的一间牢房,自己则带着苟安在近处转了一圈,又延原路回到刚才审讯的地方。

韩明、陈文祺还在屋里。韩明手上捏着一张纸条,原来是蹲守在郝怀家里的捕快捉住返回的信鸽,连夜送回府衙。

苟安冲韩明、陈文祺点点头,二人知传书的暗记已经掌握。韩明递过手中的纸条,苟安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速将此人身份查实再报,务要盯牢。”

苟安将纸条还给韩明,问道:“我要怎样回答?”

陈文祺一笑,变戏法似的举着一个小竹管,说道:“你只须将它加上暗记即可。”

“是。”苟安接过小竹管,按照郝怀的交代做上暗记,又递还给陈文祺。

陈文祺摆摆手:“你收着吧,过两天再放出信鸽,太快反会引起他们怀疑。”

苟安望望韩明,韩明点点头,说道:“就按陈公子说的办。”接着端起架子,严厉的说道:“苟安,自今日起,你便是武昌府兵房经承,望你好自为之,如果为非作歹,本府新账旧账一起算。”

“卑职谨记大人教诲。”苟安小心翼翼地答道,心里却是乐滋滋的:本来是戴罪之身,不但没有受到刑罚,反而从无级无品的典吏升到七品兵书,真乃神灵庇护、祖宗积德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