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一剑平天 > 第十七章 名士王献之 笔力行云水

一剑平天 第十七章 名士王献之 笔力行云水

作者:萧相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5: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冉姝道:“王大人,王将军身为朝廷命官,应为儒者,却如何信奉五斗米教,甘为道士?”

石宁这个童年在原始部落里度过的少年,听得冉姝又是大人又是将军地称呼早已搞不清对象,更不用说理解什么是“儒者”了。

他虽不懂,但他为冉姝问出这么有水平的话而高兴,他心中的表达只是冉姝更高级的表达而已。

石宁补充道:“那五斗米教教徒我也与他们打过几次交道,却都是些偷摸拐骗之徒。”

王献之道:“五斗米教虽也是道家正派一支,自从杜子恭杜天师仙逝后,接任的孙泰一改当年五斗米教的教义,掌门人不再称天师,而是称教主,此后教中性质有所改变。而近年来,常有五斗米教弟子欺压百姓、偷摸拐骗之事,但都为少数,并不影响五斗米在江湖上的威望。”

王献之又道:“家兄原先并不信教,家嫂去逝,给他精神上一定打击,甚至在生活上都产生了影响,但儒学并不能给他带来解脱,唯有信奉道教,才能聊以自-慰。”

天下四分五裂、战乱纷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用信教来安慰受苦的心灵、解脱**的痛苦,又何尝王凝之一人呢?

酒过三巡,有冉姝的参与,石宁不再陷入不会聊天的尴尬境地,他与王献之的话题越聊越广,两人把酒言欢、酣饮畅谈。

可惜“书圣”王羲之前年已经去世,不然石宁、冉姝便可一睹名士的风采。王献之没有让两人失望,他完全继承了王氏望族的高贵儒雅气质,在王羲之众多儿女中,王献之最为出彩。

宴席后,王献之又带两位贵宾参观他们的书斋。

冉姝家从前也是北方书香门第,因此她懂得欣赏书画,她看了石宁一眼,石宁正拿着一幅叫《黄庭经》的字画皱着眉头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什么端倪

《黄庭经》乃是上清派《大洞真经》的原稿,虽不像《大洞真经》那样纯属武学典籍,但上清派的武功皆是由经上的要义悟出来的。

冉姝突然来了主意,她想:石宁哥哥曾经是上清派弟子,我何不向王献之为石宁哥哥求来些字?说不定以后能派上用场!

于是冉姝道:“王大人,这些书画我甚是喜爱,不知可否送我几幅留作纪念?”

王献之见冉姝正仔细观看父亲王羲之亲笔书写的《黄庭坚》,他道:“《黄庭坚》与《兰亭序》一样都是家父生前最喜爱的作品,冉姑娘要是喜欢,我可现场重新临摹一贴《黄庭坚》送与姑娘。”

自五胡乱华,西晋东渡建康以来,战乱使许多经书毁于战火,《黄庭坚》这样的长篇经书以书法作品的形式保存在王家,数量并不多,况且并不是一整部,而是取了几个经典章节而已。

备好笔墨纸砚,王献之大展身手,一气和成,行云流水,不愧为天下书法名家。

作品既成,王献之用以答谢石宁、冉姝相救王乐姗之礼送与两人。石宁、冉姝两人皆大喜过望。

王献之又留两人在王府住下,石宁、冉姝两人正愁没有固定住处,暂且在王府小住几日也不为过。

王献之差专人照料石宁、冉姝的起居,照顾得十分周到,不想他们在王府上已是住第三日了。

冉姝这日来到石宁房内,商量向王献之辞别早日去北方之事。

石宁也想早日到达北方襄国郡寻找石氏后人,只因寻找两仪剑耽搁了些时日,如今两仪剑已找到,在王府管吃管喝也有三天,石宁便决定在午宴上向王献之辞别。

石宁要走,王献之强留不住,又大摆送别宴席。

宴席上,石宁举杯道:“王大人请!承蒙王大人的热情款待,晚辈却未能为府上出劳效力,实在惭愧!”听着石宁这些硬生生的话,冉姝“噗嗤”一声忍不住笑了,这些话自然是冉姝先前给他上了功课,教他讲的。

王献之也举杯回敬道:“石公子请!要不是石公子打跑那些五斗米教逆徒,可能我侄女乐姗自今还下落不明,石公子对我王家的恩情,王某却不能涌泉相报,实为愧疚!这里有些银两,送与公子作为盘缠,还望收下!”说着下人便奉上银子一百两。

石宁一时不知所措,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如果有这一百两银子两人去北方的盘缠足矣,再也不用一路乞丐生活。

冉姝在一旁不停使眼色,替石宁答道:“多谢王大人!”

石宁这才反应过来,接了银两。

只听王献之又道:“石公子与冉姑娘此次离开鄙府,是要回老家么?王某冒昧,请问石公子的家乡在何处?”

石宁道:“晚辈家乡在北方襄国郡。”

王献之道:“襄国郡本是我大晋故土,现在已被胡人占去了,北方各郡汉人百姓也随皇上东渡,莫非襄国郡是石公子的祖籍?石公子现居南方何处?”

石宁道:“实不相瞒,晚辈并非汉人,而是北方胡人羯族人。”

王献之听后一惊,显些失手摔了酒杯,他脸色一变道:“莫非石公子是羯族石氏赵国的后裔?”

石宁自豪道:“太祖武皇帝石虎便是晚辈的曾祖父,仁武皇帝便是晚辈的祖父!”

王献之听后脸色更加深沉,他这才仔细打量石宁的相貌,高鼻深眉目多发须,确实与汉人略有不同。

不想石宁问道:“王大人,晚辈的父亲从小就给晚辈讲祖先石虎等赵国皇帝的英雄事迹,但有些汉人却说赵国石氏皇帝凶恶残暴,我想求证王大人,到底是晚辈的父亲欺骗了晚辈还是那些汉人对晚辈祖先的污蔑?”

王献之是东晋名士,威信力自然不小,但这个问题对王献之来说确实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王献之顿了顿,严肃道:“你要真相吗?”

石公子道:“晚辈相信王大人说的话,大人不妨直说!”

王献之长叹一声,道:“唉!石虎确实是暴君!”王献之没有想到他大摆宴席请的却是汉人恨之入骨的石氏暴君之后!

名士是不会说谎的,石宁听到王献之对祖先的否定,如同听到判官宣布自己的死刑,他“扑通”一声坐倒在地。

“怎么会是这样的!怎么会是这样的!”酒樽散落在桌,桌上滴落的烈酒犹如他的心在落泪。。。。。。

“事实就是这样!你走吧,我不结交异族人!”王献之没有想到杀人如麻的石虎竟然有如此憨厚仁义的后人,但他身为汉人,又怎么会去安慰一个有深仇大恨的异族人呢?

正当王献之皱眉摇头要独自离开宴席之时,门外家丁忽报五斗米教教主孙泰求见。

“五斗米教孙泰来我府上作甚?”王献之相来以传统儒者自居,从不结交江湖人士,“莫非是为兄长而来?”

王献之想到他的兄长王凝之就是五斗米教中人,于是道:“有请孙教主!”

孙泰率领众五斗米教弟子拥进王府,却未见到王凝之。

王献之忙迎孙泰入内,道:“孙教主从巴山千里迢迢而来,不知所为何事?却又为何不见家兄凝之?”

孙泰道:“王将军留在巴山等待教会的召开,九月初九重阳是我五斗米教举行教会之时,我本应该在巴山主持大会才是,但是教中却出了大事,故才推辞了教会,特来贵府查明事故,有打搅王大人之处还请见谅!”

王献之道:“不知贵教出了什么事故?”

孙泰长叹一声,道:“本教弟子三日前在京城郊外惨遭杀害,死者二十有余,其中包括孙某三弟子聂汉皆遇害。唯有四弟子卢循幸存,孙某才得知教中遇此劫难!”

众弟子抬出一副担架,担架上之人手脚皆已受伤包扎,脸上的划伤也还血迹斑斑。

此人正是孙泰四弟子卢循,他哭丧着脸道:“师父,你要替三师兄及众位遇害师兄弟报仇啊!”

石宁一眼就认出了卢循,那日正是他领头拐了王乐姗等女子,如果没有猜错,卢循所说的那位被害的三师兄应该就是那个使大刀的疤脸汉。

石宁心道:那日我明明放了卢循等人,他们二十余人又是被何人杀死了?

正当石宁纳闷,卢循指着一人坚定道:“师父!那个杀害三师兄等人的高手就是他!”

众人顺着卢循手指所指方向望去,正是石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