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一剑平天 > 第十六章 王府千金刁 京城盛情款

一剑平天 第十六章 王府千金刁 京城盛情款

作者:萧相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5: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话说石宁对众被拐女子道:“姑娘们别怕,我是来救你们的。”

救了这些女子便是散了卢循等人的财,那以卢循为首的盗贼哪里肯眼睁睁地看着石宁解救她们。

这些要钱不要命的盗贼明知打不过石宁,却还是要殊死一搏。

山洞狭窄,众盗贼不能蜂拥而至,三三两两上前,石宁便个个击破,一翻、一跃、一劈掌,被石宁打折手骨之人蹲坐在地,再不敢上前。

在后的卢循见状,便要使出他的轻功逃跑,奈何刚刚在山洞打斗惊动了洞中的蝙蝠,瞬时间蝙蝠成群结对向洞口齐飞过去,卢循以手护体,错过了逃跑时机。

石宁追敢上来,按住他的肩膀道:“我看你还往哪里跑!”

卢循能深深感受到自己肩上那只手掌的力道,内力何等深厚,卢循不敢反抗,爬地顿首道:“少侠饶命!我再也不干偷摸拐骗之事了!”

石宁道:“得饶人处且饶人,我既然找回我的桃源剑、解救了这些女子,便不再追究你的责任,你领你的师兄弟赶紧走吧!”

五斗米教众人便互相搀扶着离去。

这边,石宁与冉姝一一给被拐女子松绑,清点了人数,共十三名女子,皆身着绫罗绸缎,这野郊又属东晋都城建康,显然都是名门望族家的女子。

众女子作揖道:“多谢公子相救!要不是公子相救恐怕明日里随他们离了京城,就再也见不到家人了!”

石宁道:“各位姑娘不必多谢,敢问各位家住何方,我且送你们回去。”

被救女子大多是建康达官贵人家的小姐,皆对石宁感激不尽,唯有一名绿衣少女,远离众人,交叉着双手,踢着脚下的小石块,闷闷不乐。

石宁走过来问道:“请问姑娘家住何处?”

那绿衣少女年龄摸约十五六岁,她恶狠狠地看着石宁,说道:“我家住何处与你何干?”

绿衣少女的口音与众多建康女子口音不同,看来并不是建康本地人。

石宁道:“荒郊野外,且又是月黑风高,我且互送姑娘回家!”

绿衣少女漫不经心道:“哪来的野小子,多管闲事!”

石宁无语,不知道是哪里得罪了她。

冉姝抢上前来怒道:“喂!你这人怎么这样?石宁哥哥好心救你了,你不但不答谢,还对石宁哥哥出言不逊!”

绿衣少女理直气壮道:“要不是这野小子,我明日便能离开京城去往巴山看望我的父亲去了!哪知撞上你这个倒霉星,把整个计划都破坏了,真是气死我了!”

此话一出,石宁、冉姝以及众女子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绿衣少女所云。

冉姝笑道:“真是可笑,天下间怎么会有人愿意被拐的?去巴山看你父亲又从何说起?难道你与这些采-花-贼是一伙的?”

绿衣少女道:“我愿意,你管不着!我的事你也不必多问!问我也不答,看你拿我怎样!”

正当绿衣少女刁钻任性,不愿离开之时,山洞外来了一队人马,高举着火把在外大叫道:“山洞里面有人吗!?”

绿衣少女一听,大喜,急忙奔向洞口道:“有人!有人!”

山洞里石宁、冉姝众人不知外面是何人,皆随着绿衣少女走出来。

绿衣少女本以为是五斗米教卢循等人带着人马杀回来了,出去一看却是一队身着盔甲的侍卫。

为首的一位中年男子身穿锦衣,提着灯笼望绿衣少女脸上一照,喜道:“哎哟我的千金小姐!可找到你了,让我们找得好苦啊!小姐怎么会在这个山洞里?”

绿衣少女故意捂住脸,显然是不想被他们找到,突然她机灵一动,道:“管家,这个野小子是个采-花-贼,我们便是被他拐到这里来的,你们快把他抓起来呀!”

绿衣少女指着石宁,一口咬定是石宁拐她到山洞来的。

从山洞里走出来的,除了石宁那十多位便全是女子,这下石宁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管家道:“采-花-贼,你胆子真大!连京城王府里的小姐你也敢拐,活得不耐烦了么?”

说着便吩咐左右侍卫拿下石宁。

原来这一队人马是京城王献之府上的家臣,王献之便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子、东晋建国宰相王导的从孙。

石宁忙解释道:“我看你们是误会了,采-花-贼已经被我赶跑,我是来救她们的!”

那些被救女子也道:“管家老爷,这位公子确实是来救我们的,并不是采-花-贼。”

王府管家便知道这又是古灵精怪的小姐诬赖别人,管家歉意道:“公子,我家小姐年少无知,得罪了公子还请原谅。”说着便给石宁鞠躬行礼道歉。

石宁忙还礼道:“管家老爷无需行此大礼!”

石宁将事情经过向管家娓娓道来。

管家道:“幸亏公子相救,为表谢意,还请公子去府上一坐!”

石宁道:“不必麻烦了!晚辈只是不明白,为何王姑娘说要随采-花-贼去巴山看她的父亲?”

管家道:“这我就不知道了,小姐本是我家老爷的侄女,刚来京城一月未满。”

原来这绿衣少女名叫王乐姗,会稽郡人,是王献之之兄会稽内史、左将军王凝之最小的女儿。

管家再三邀请石宁去王府,道:“公子若是不去府上一坐,老爷定会怪罪小人!”

要是前一日有人这样盛情相邀,石宁定会去,只是今日他与冉姝已在祥和客栈有了落脚点,石宁支支吾吾不知道怎么回答。

冉姝道:“石宁哥哥,王府是个书香门第,不如我们就去王府玩玩吧,也好目睹王献之大人的精妙书法!”

石宁道:“姝儿,可是可以,只是我答应了要送这些姑娘回去。。。。。。”

管家打断道:“公子不用操心,这些姑娘可以不必劳烦公子,就让府上的侍卫送她们回去吧!”

石宁望了望那些威猛的侍卫,道:“正好不过!”

冉姝笑道:“走吧!”

一行人向建康城返回,王乐姗一路上耍尽了小把戏,一会儿说走不动了一会儿又说肚子痛要方便,趁机开溜,很不情愿返回王府。

到了王府,王献之设宴盛情款待。

坐在上席的王献之举杯道:“多亏石公子出手搭救侄女,王某感激不尽,王某敬石公子一杯!”

左右两席分列开来,众多雅士陪坐,席间舞妓乐师表演,典雅无穷,位列贵宾席的石宁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场面,慌张举起酒尊道:“王大人请!”

席上文人雅士对王献之的称呼不都一致,有人称呼他为“王大令”,亦有人称他为“驸马爷”。

称呼王献之为“大令”乃是因为他曾任中书令,但期间政绩一般,远不如他的书法有名,故人称“大令”。称呼王献之为“驸马”乃是因为他为先帝简文帝的驸马。

这五花八门的称呼,搞得石宁的头都蒙了,他并不知道如何称呼王献之,多亏旁边的“女军师”冉姝支招,他才明白要称呼王献之为大人。

王乐姗坐在石宁的对席,朝着石宁不停做鬼脸,嘀咕道:“你这个王八蛋小子!谁让你救我了?”

不想却被王献之听得一清二楚,王献之斥道:“姗儿,你又调皮了,不许对石公子无礼!”

王乐姗道:“谁叫他多管闲事的。”

王献之道:“姗儿!你来京城一个月闯下了多少事,你就不能让我少操些心吗?”

王乐姗道:“叔父,我要出去游玩,你又不许,待在这高墙大院里憋也憋死我了!”

王献之道:“江湖险恶,你一个小女子瞎跑甚么!”

王乐姗道:“叔父,我要去巴山找父亲!”

石宁多次听得王乐姗提到去巴山找她的父亲,而巴山又是五斗米教所在地,便向王献之询问道:“王大人,不知王姑娘的父亲是谁?为何在巴山?”

王献之道:“家兄名凝之,本该在会稽郡做他的会稽内史,但家兄信奉道家五斗米教,正值五斗米教举行三年一度的教会,家兄去了巴山参加教会去了,而家嫂又早逝,家兄便把侄女乐姗托付于我。”

王献之之兄便是会稽内史、左将军王凝之,而王献之话中所提“家嫂”便是东晋才女谢道韫。

南朝东晋有两大望族,便是琅琊郡王氏与陈郡谢氏,王导与谢安一个为东晋王朝的奠基宰相,一个为东晋政权的巩固宰相,皆为功勋,身份显赫。

王导之侄便是东晋鼎鼎大名的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王羲之膝下有七子,与其第七子王献之在书法上的建树,人称“二王”。

而王凝之则为王羲之的第二子,他的妻子谢道韫便是谢安兄长谢奕之女。在一个雪天,谢安和子侄们讨论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而那个说出让世人为之拍案叫绝的“未若柳絮因风起”便是谢道韫。

谢道韫当之无愧的东晋第一大才女,她与同样是名门之后的王凝之生出的王乐姗自然也是聪明机灵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