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辽东之虎 > 第六百五十七章

辽东之虎 第六百五十七章

作者:千年龙王l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8: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量世界之物力,足我华夏之苗裔。嗯!不错,不错!”张煌言点了点头,算是给予了李枭肯定。

“孙先生!您说咱们大明今天要发展,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不知凡几。单纯的靠我华夏民族辛勤劳作积攒,那得多少年才能完成我华夏腾飞之梦想?

况且这世界上,还有许多东西是我华夏土地上没有的,或者存量非常稀少。就比如说飞艇用的油料!

汽油机柴油机体积小功率大,这谁都知道。如果用在火车上,咱们的火车比现在拉的还要多,跑的还要快。可为什么咱们不能大规模推广?没有油啊!

哪里有?

这里!这片地方叫做中东,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地盘。唐代被咱们老祖宗逐走的突厥人,也在这里生根发芽。那地方沙漠多,可沙子下面全是炼油的原料,一种叫做石油的东西。咱们的古书上称这东西是石漆!

石油这东西四川有一点儿,西域有一点儿产出。可这怎么够咱们大明国使的,现在就连飞艇的油料供给,都是勉强维持。

你肯定想咱们大明的天上飘满了飞艇,这样人和货物传输速度会更快,带动经济发展也更加快捷。可没油怎么办?只能让老二的舰队远赴中东,带着海军陆战队,横着膀子硬抢。您能说这是穷兵黩武?”

“小子!牙尖嘴利的,老夫说不过你。既然你说江南的钱粮要挪作军用,那就挪作军用好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么大的国家,上亿的人口,哪哪都是钱。”孙承宗叹了一口气,看得出来大明的财政虽然收入暴增。但支出也随着暴增!

“孙老!要不趁着今天天气好,咱们爷几个也处处逛逛。看看如今这京城市面上,到底是个什么情形。”李枭决定现身说法,让无暇出门的孙承宗看看,如今的大明京城到底是个啥模样。

“大帅!上一次您遇刺的事情,余党还没有尽数捕获,现在出去逛大街……怕是……!”萧战赶忙跳了出来,自己的终身命运,就系在张煌言和李枭身上。这二位出了事情,那老子怎么办?

顺子给了萧战一个感激的眼神儿,这种突如其来的逛街冲动,就算是要了他们这些侍卫的半条命。

“哈哈哈!你小子,脑子就是不够使。刺杀我们这样的人,哪一次不是周密计划,生怕一个环节出了错漏。然后分工准备,有些时候准备几年都没准儿。

今天大帅和孙老出去,事前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你指望那些乱党刺客们会得到消息?等他们从四九城聚集起来,说不定大帅和孙老已经喝两盅炕头上睡觉了。”张煌言笑呵呵的拍了萧战一巴掌,他那点儿小心思,哪里逃得过成了精的老狐狸法眼。

“也罢!算起来,也差不多有一年多没有逛过大街。这市面儿上到底是个啥情形,老夫倒还是真想看看。”孙承宗被李枭搀扶起来,一手拄着拐出了门。

张煌言背着手,笑呵呵的跟在身后。

三个人都没穿官服,李枭也没穿军装。好在这几年,街上留短发的人越来越多。李枭戴着顶毡帽,看上去一丁点儿都不显眼。他们走在一起,仿佛一位老爷带着自家晚辈,后面跟着的张煌言,穿着一身月白色长袍,脑袋上戴着员外冠像是位账房先生。

看见这三位溜达着就要出门,孙之洁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这三位爷要是出了事情,那立刻就是天下大乱的结果。

“爷爷,您要干什么去?”孙之洁直接拦在门口。

“让开!难不成老夫成了犯人?今天难得有闲暇,出去逛逛大街,也看看百姓的烟火气。”孙承宗不满的看了一眼孙之洁。

也就是孙之洁,孙承宗最疼爱的孙子。换一个人,老头连搭理都不会搭理。

“爷爷!您真要出去,容我十分钟空闲。就十分钟,容我们换上便衣跟您出去。真就这样把您放出去了,回家我会被我爹打折腿。”孙之洁扯着孙承宗的袖子,差点儿给老头跪下。

“敢!我打折他的腿。”孙承宗手里的拐杖挥舞。

孙之洁挨了好几下拐杖,这才苦着脸:“爷爷!那您就有个瘸儿子了。十分钟,就十分钟。都他娘的木头人啊,快着些换衣服。”

“诺!”警卫团的士兵们看到团长大人发话,立刻冲进宿舍去换衣服。

“等一会儿也无所谓!孩子一片孝心,您老是个有福的。”张煌言在后面,笑呵呵的捋着胡子。

警卫团显然有这方面的准备,不大一会儿士兵们换好了各式各样的百姓衣服。有好几个,居然还戴了假发。就是匆忙见,好多人将长袍套在军装外面,里面鼓鼓囊囊的,怎么看怎么别扭。

百十号人散了出去,顺子和孙之洁一人换了一身皂衣褂子套在身上。再配上顶带绒毡帽,倒是有几分像大户人家的小厮。

背着手沿着街走动,虽然是大冬天,可京城的街上依旧是车水马龙。

到处都能看到骑自行车的人,不过能够变速的自行车基本没有。还有好多三轮车,上面垛着高高的蜂窝煤,看样子足足有好几百斤。蹬车的汉子歪戴着棉帽,棉袄敞着怀站起来用力蹬车。

路边有一座店铺,玻璃窗上面挂着霜,看不清楚里面。看门头,原来是家水果店。

这倒是稀奇,孙承宗经常吃南边来的水果。他很想看看,民间的水果都是啥。往年到了这个季节,民间水果不过就是苹果桔子而已。穷人家买不起,萝卜白菜心也当成水果糊弄孩子。

“进去看看!”李枭一挑门帘,孙承宗、张煌言鱼贯而入。

看到一个白胡子老翁走进来,进出的百姓赶忙让开。

“不错!敬老之风未改。”孙承宗见到别人主动让路,感觉很是欣慰。

“孙老!最近老年人碰瓷儿的颇多,百姓们是怕被讹。”李枭无奈的告诉了孙承宗真相。

“碰瓷儿?被讹?”孙承宗凝神看着李枭,眼神儿似乎带着钩子。

“事情是这样,前年有一位老妇人在路边摔倒。有个小伙子好心搀扶,结果呢……!小伙子被老妇人和她的儿子告了,说是小伙子故意撞倒的。结果,那糊涂县官就真的判小伙子赔偿。

可怜小伙子一副善心,结果被讹了四枚银元。那县官还说,不是你撞的凭什么你去扶?

自此之后,老人出门碰瓷儿的逐渐增多。现在百姓们看到您这年纪的,都得躲着走,惹不起!被讹上,对方就把老人送到那人家里。那家人就得好吃好喝好招待,生怕老人死在家里。最后,被讹的倾家荡产者大人有在。

现在人都说,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民间谈老色变,甚至老人摔倒没人敢扶,结果因为没有及时救治死在路上的事情发生。”张煌言颇为惋惜的摇头。

“这……,世风败坏如此,那县令该杀。”孙承宗须发虬张,一副要气得脑淤血前罩。

“已经革了差事,可影响已经散了出去。再想挽回,那怎么可能。哎……!”张煌言叹了一口气。

“一纸荒唐判决,让我大明道德水平倒退千年。真不知道,这样的官当年是科甲是怎么考上去的。”李枭有些愤愤。

“当年科甲舞弊案层出不穷,甚至有约定门生的事情。只要在卷纸上做好了记号,无论写的怎么样都会被录取。最后逼得朝廷,不得不将卷纸糊名誊抄一遍。”深知大明官场舞弊的孙承宗,更加的无奈。

“所以咱们大明要换……!”

“二位!咱们是出来逛街的,不是让你们在水果店里面忧国忧民。您二位看看,那些人都用什么眼神儿瞧着。一会儿引起围观,我看这街您二位还怎么逛着。”李枭一边搀扶孙承宗,一边往边上努嘴。

水果店占地并不大,也就百十平方的样子。百姓们纷纷扭头,傻子一样的看着眼前这两个老人。

孙承宗和张煌言无奈,只能把眼神儿重新投到水果摊子上。这一看,还真不得了。

“这是香蕉!这是……菠萝,这是芒果。这是什么,没见过。孙老您瞧瞧,这是啥?”张煌言也算是见多识广,居然没见过这里面的几种水果。

“这几种,老夫也不认识。枭哥儿,你比老夫的见识大,你说说?”孙承宗很认真的看了看,好几样他也不认识。

“这东西叫火龙果,里面有白瓤的还有红瓤的。吃起来没什么滋味儿,我是不怎么爱吃。这叫猕猴桃,里面也有籽,吃起来酸酸甜甜倒也可以。

这玩意厉害了!”李枭走到一大堆榴莲前边,用手捂住鼻子。

“这东西,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甜。妇人们最是喜欢这一口,您看看!”果然,李枭手指着一大坨带刺的东西前面,站了好几个妇人在挑选。

“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甜,那不就是臭豆腐吗?”孙承宗嘟囔了一句,对榴莲再无兴趣扭头就走。

“真不明白,妇人们怎么喜欢吃这个。”张煌言看到一个小家碧玉模样的小姑娘,看到大人肯给自己买,欢喜的直拍巴掌。

李枭也摇了摇头,其实他也不喜欢榴莲。

水果店异彩纷呈,好多都是南方过来的水果。这种老百姓普遍需要的东西,其实才是利润最大的。看起来,艾虎生已经从这些方面开始着手。这是个很好的开端,水果这东西不是生活必须品。也关系不到国家生存大计!从这上面赚钱,比在农民身上刮油高明多了。

这买卖,算是暴利中的暴利。李枭知道在爪哇吕宋一代,香蕉这东西长在树上根本没人喜欢吃。这玩意,除了当地的猴子,也只有大象喜欢吃一点儿。

至于榴莲这种过于奔放的食品,李枭从没想过去了解,他觉得当地的猴子应该都不喜欢吃。

只需要抓一些奴隶,让他们采摘这些水果。条件只不过是供他们吃几顿饱饭而已!

对于大明来说,这几乎就是零成本。

“没想到,没想到。随便街边的一处小店儿,居然就有种类繁多的水果售卖。老张你看看,这水果店里的人不少嘞。看起来,百姓们手里还是有富余钱财的。”孙承宗指着进进出出的人颇为欣慰。

“不但是水果,天津卫的海产,也可以由火车运送到咱们京城里来。听说早上在海河码头那边装车,中午就到了京城。就是在最热的夏天,只要装上冰镇着,到了京城一样新鲜。这四九城里面,百姓们两百多年就没咋吃过海鲜。

可现在您去城里转转,开了好多家海鲜馆子。鱼都是养在鱼缸里面的活鱼,想吃哪条你点哪条。听说东城那边,开了一家顺风海鲜。价格巨贵,出没的都是达官贵人,等闲人不敢踏足。”

“哦!还有这样的地方,那可得看看。咱们仨在这大明朝,应该算达官贵人了吧。”孙承宗来了兴致,自己拍着胸脯打趣。

“东城还远,您真要去就得叫马车。咱们还是沿街走走,好容易偷得浮生半日闲,还是好好看看民生。”

几个人顺着街道走,街道边上没有摆摊的人,似乎是因为太冷的原因。所有小商小贩,全都搬进了屋子里。这让原本显得有些拥挤狭窄的街道,一下子宽敞起来。

临街的买卖家,全都装了玻璃。走进去看时,头顶上都挂着电灯。可以想象,天黑之后这里一定是灯火通明。对于大明百姓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李枭有些估计不足。他还以为,大明百姓需要经过几年的适应,才会装上电灯。却没想到,仅仅两年时间,连胡同里面都出现了电线杆子。

“这还只是普普通通的胡同,若是到了前门大栅栏,那场面一定更加火爆。”

“冬天这样,可以想见夏天会是怎样的场景。我大明,真的繁荣喽。”

“这还只是京城,如果我大明的城市都变成这样,老夫即便现在死了,也算是能闭上眼。死后见到大明历代皇帝,告诉他们,大明百姓现在活得很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