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辽东之虎 > 第五百五十六章

辽东之虎 第五百五十六章

作者:千年龙王l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8: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好啊!可以给他们批一些车皮,往草原上拉水果。草原上的人整天以牛羊为食,肯定很愿意吃一些水果。这买卖是长久的买卖,值得鼓励。”李枭对水果生意,持肯定态度。

“诺!我这就去通知铁道部,给他们批一些车皮。”

“扯的有些远了,既然葛尔丹已经败退。可以让满爷走一趟西宁,兰州的事情藏人也有参与。欠下了血债,不还可不行,尤其是欠下了我大明的血债,必须要还。”

“诺!”

“西北的战事估计会消停一段时间,不过咱们不是要消停。而是要消灭!既然准格尔选择了开战,那就让准格尔人,永远消失吧。”

“大帅,如果是这样。千秋史书在后,恐怕……!”文人出身的张煌言,还是畏惧史笔如刀。

“这件事情不要你插手,或许!咱们辽军也不用插手。听说德川胜赖和毛利秀元都到了京城,怎么不禀报给我?”

张煌言无奈,有了德川千姬,想要在倭国的事情上瞒过李枭可不容易。

“前些时大帅您病着,为了您的身体着想,孙先生说任何事情都不能打搅大帅。这一次是打了大胜仗,想着让大帅高兴一下才禀报给大帅的。”

“看看!”李枭拍了拍胸脯:“我的身子骨还没有那么脆,你们横栏竖拦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被夺了权呢。”

张煌言脑门儿立刻沁出一片汗珠来!

“好了!不说这些事情,明天上午我见见德川胜赖,下午见一下毛利秀元。西北的事情,最终还是要他们来做。我要用在爪哇的利益,换取他们出兵西北。

用咱们大明的武器武装,这些倭兵只要训练一下,满脑子武士道精神的家伙,就会爆发出极大战力。在他们手里,准格尔在这是世界上,将只会剩下一个名字。”

张煌言激灵一下打了个哆嗦:“大帅,倭人反复。如果由咱们的武器武装他们,一旦将来倭人作乱,那……!后果不堪设想,为大明千秋万年计,还请大帅收回成命。”

“呵呵!你杀只狗,狗还会张嘴咬你一口。更何况,准格尔是苍狼的后裔。你说说看,把准格尔人全部杀光,倭国要死多少人?这些应用善战的武士损失惨重,倭国还拿什么反复?”

“可越是硬仗恶仗,越能锤炼出百炼精钢一样的部队来。如果倭国有一支强兵,对我大明来说是祸非福啊。”

“张先生多虑了!这一仗,准格尔蒙古人会被杀绝。倭国人也会损失惨重,不惨重都不行!这一点,我可以向你保证。”

作为成了精的老狐狸,张煌言立刻不说话了。心里觉得李枭这手段有些不地道,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哪有那么地道的事情。

“好了!这是后话,让满爷去西宁吧。让他放手施为,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我只有一个要求,把西宁城在地图上抹去。用如山的尸体,让藏人有一个永远的教训。”

“诺!”

一个穿着官服的小吏送端着茶水走进来,李枭怎么看这家伙怎么眼熟。

“萧战?行啊你小子,江南回来也穿上白鹇的褂子。”李枭上下打量这个穿着五品官服的家伙,从一个小小的城管队长,到现在的正五品官员,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这提升速度,绝对堪比直升机。

“还得多谢大帅的提携,如果没有大帅当年的提携之恩,小人哪里会有今天。”萧战放下茶盏垂首在李枭面前。

“莫说我提拔你,还是得谢谢张先生。”李枭回头看了一眼张煌言。萧战是他带去江南的,看起来是在江南杀人有成,得到了老狐狸的赞赏。

“这小子难得的是心里有规矩,凡事都讲究规矩办事就不会出大的差池。提携他也是告诉下面的官员,遇事要知道规矩,不能手里有了权就任着自己的性子办事。”张煌言拿过茶盏,笑着递给了李枭一杯。

“可惜啊!有人总是想着,自己手里有了权柄,不按照规矩办事。”想想底层一些小吏的嘴脸,李枭只能无奈的摇头。

国家现在还没有足够的人才充斥各个岗位,一些德不配位的人身居官位在所难免。而且这种情况,短时间之内解决不了。

好像现在的江南,农民运动搞得吐火如荼。甚至杀人有乱杀的倾向,以前趾高气扬的地主们,现在别说夹着尾巴做人。他们甚至很想把脑袋埋进地里面,像鸵鸟一样的活着。

某种程度上说,关押他们的农场和那些监狱,实际上起了保护他们的作用。至少,监狱和农场里面不会乱杀人。

“矫枉必须过正!这里面难免会有一些人,或者很多人妄死。可我们打破的是一个施行了两百多年的痹症,想要不流血办到非常难!从长远看,这次流血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是有益的。为了能让后世子孙过上好日子,老夫担个屠夫的罪名又有何不可。”

“这名头原本是小子要担当的,可惜一场大病差点没交代在江南。这辈子,我再也不在冬天去江南了。他娘的感觉比辽东还要冷,一师响当当的硬骨头部队。居然被江南的疫病折磨得战力损失三成,前几天敖爷回来看我时候还说,前前后后病死了几十个人。

其中还有一个战功卓著的营长!今后在江南办事,最好还是用江南的人比较好。”想起江南的天气,李枭仍旧心有余悸。

“大帅说的这个事情倒是在理,辽军包打天下。可毕竟一个地方一个水土,到了江南难免会有水土不服的时候。说到这事情,我倒是想跟大帅提一下。

如今二师在福建,只是起到震慑和东南沿海的防务。好好的一支雄师劲旅,放在福建那样的地方糟蹋了。不如他们命令他们在福建扩军,反正福建的宗族械斗一支都没停过。

福建那地方山高林密,多好勇斗狠之徒。偏偏这些人生性彪悍,打起架来悍不畏死。而且这些人更加熟悉南方的气候,让二师在福建招兵,这样用不了一年,就能把二师抽出来。”

“福建!”李枭想到了著名的戚家军,戚家军就是福建边上的温州招兵。戚继光形容当地民风彪悍,作战悍不畏死,乃天生悍卒。

其实山多的福建,居民大多有山民的彪悍。常年需要爬山,练就了一副天然的好体格。尤其是常年不衰的宗族械斗,让福建人习武蔚然成风。大名鼎鼎的南少林,就在福建莆田。

这些家伙玩的都是实战,没一个是玩套路的。真干起来,估计跟沧州招上来的特务连差不多少。把这些人组织起来,那战斗力可不是说笑的。

“这倒是可以,西北打了大胜仗。估计蒙古人一时半会儿的没能力进攻!明年江南就会有产出,拿江南的钱粮再组建一个师。这样一来,咱们的兵力就宽松些。正好,各师正要施行师旅制改编。就一同进行好了!就是军官还是不够用……!”江南即将有产出,而且还是巨额的钱粮。

湖广熟天下足,苏松二府半天下。江南一向是富庶的地方,这些钱粮新组建一个师还是没问题的。李枭早就烦躁透了,手下只有四个能打仗的师。剩下的,只能作为地方守备部队用。真打起仗来,兰州就是个例子。

守备师跟正规师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穷兵黩武!”两个人说的正嗨,忽然间门口有一个声音传过来。

“你们这是穷兵黩武!”孙承宗手指李枭和张煌言,一副须发虬张的模样。

李枭赶忙过去搀扶,可不敢把老狐狸气中风了,这大明政务还得他老人家操持。如果他倒了,面对山一样的奏章公文,李枭死的心都有。

“孙先生!先消消气,您听我说说这里面的道理。”李枭又是端茶,又是梳拢后背。好容易,才把老家伙弄消停了。

“哼!整天只知道扩军,也不看看江南疲敝多年。百姓们过得是什么日子,若明年是灾年,你还逼着收税?你想看到江南繁华之地,出现易子而食的惨剧?”

“你老这就抬杠了!明年如果江南有灾情,朝廷自然是要减免钱粮,而且是要赈灾的。如今的大明,要说富裕肯定还远,但大部分地方应该都能吃饱肚子。不管是土豆还是地瓜,虽说吃多了会胃酸不舒服,但吃饱人总是没问题。您老把心放肚子里,绝对不会出现易子而食的事情。”

“哼!”听了张煌言的话,孙承宗鼻子里面重重“哼”了一声。

“孙先生!您说咱们大明,想要迅速致富,什么办法最快。”李枭挠着头问。

“哼!现在西北战事初定,自然是要修生养息,把军费用在民生上面。”虽然曾经带过兵,但屁股决定脑袋。现在孙承宗身后是整个文官集团,他必须要为文官们出头。

“钱用在民生上面,让老百姓过得更好,这没错。可修生养息太慢了,大明想要恢复过来,至少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十几年太长,我们只能是争朝夕。

这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抢劫来钱更快。确切的说不是抢钱,而是抢咱们大明需要的一切物资。

咱们国内建设缺人,可以直接绑爪哇人,暹罗人,缅甸人,高棉人,甚至可以去黑非洲,抢那里的黑人来咱们大明。煤矿里面做苦力,铁矿里面炸山石,这些工作又危险又繁重。如果雇佣我们大明人,将会付出巨额的人工。

有了这些人就不用给一个子儿,每天只需要供饭就成。谁让他们打不过我们!

还有啊!您看我们需要铁矿,朝鲜就有很好的铁矿。我们需要钨矿,西北就有很好的钨矿。我们需要煤矿,蒙古的煤矿储量非常丰富。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矿石,都可以从世界各地抢过来。

武力是保证我们用最低成本,完成资本积累的必要条件。也是关系到大明命脉的东西!

您说军队靡费,您算算。单单是去年,我说的这些抢来的矿石,给我大明带来多大利润。我的孙先生,那些都是矿场的苦工拿命换来的。这些人累死之后,只有一片草席子裹身而已。各种矿石的利润,早就超出了军费十倍以上。

这还只是矿石,还有别的东西。例如您现在上街看看,如今冬天的京城,也可以吃上新鲜水果。香蕉、泥猴桃、柑橘、荔枝、龙眼、桂圆……这些东西数不胜数。

我大明发展,需要山一样多的物资。有些是我们有的,有些是我们没有的。不管是我们有的,还是我们没有的。我们都要从别人的土地上抢过来,全世界的物资都归咱们使用,这才能让大明亿万黎民过上好日子。

我跟您打赌,只要继续这样穷兵黩武下去。我们大明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我中华儿女在外行走,没人敢看不起。外国人想来咱们大明,得严格审查才发给签证。中华,将会成为全世界人仰望的国度。我们的大明会繁荣昌盛,百姓过着世界上最安乐最好的生活。

这些!都需要用我们手中的枪,战舰上的大炮一样一样去争取。例如,先去中东阿拉伯人的地方,把石油抽回来。一个帝国想要发展,没有能源是万万不行的。”李枭说得吐沫横飞,双手挥舞如同抽筋,慷慨激昂宛若疯狗。

“大帅说的其实是这世界上最浅显的道理,抢劫的就是比发展来得快。用抢劫来的钱补贴发展,我大明的确可以在一甲子,呃……二十年之内,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度。”为了给李枭捧哏,张煌言也跟着说胡话。

“抢掠他过之财,补贴己国之民。你们就不怕千秋史书……!”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且敢我肯定。大明的子孙后代们,将来会为我们而骄傲。也会因为我们今天的穷兵黩武,过上幸福的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