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辽东之虎 > 第三百一十八章

辽东之虎 第三百一十八章

作者:千年龙王l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8: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通这家伙确实一丁点儿都没有变,李枭对这家伙的评价就是标准的朝廷官员。其特点就是,心黑、皮厚、且不要脸。当官儿的三大要素,这哥们儿是占全了。不得不说,当官儿这职业还是需要有些职业天赋。

“参见大帅!”王通学着大家伙对李枭的称呼见面就跪。

“这不是王总兵,快起来!李枭可担不起你这一跪哦!”李枭也是服了,一把年纪的人跪自己一个小年青,一丁点儿精神负担都没有。

“大帅可不敢这么说,小人现在只是一个充军的犯官。能在大帅羽翼之下,求个两餐一宿已经难得。没想到,毛督师给了小人一个县官儿做。小人知道,这是大帅有了吩咐。不然,人家毛督师认识小人是谁,小人在这里谢过大帅恩典。今后大帅有吩咐,水里来,火里去,我王通没有二话。”

王通说完,跪在地上“砰”“砰”的磕头。这地上可是大理石的地砖,脑袋砸在上面的声音听着都牙酸。这家伙这不是磕头,这他娘的是跑这自杀来了。

李枭赶忙一把将王通捞起来,挺好的一个人别给磕死了。

“让你来是给个差事给你!”李枭捞起王通,往沙发上面一扔。

“大帅旦有吩咐,我王通水里来火里……!”王通又要往地上出溜。

“行了!行了!别老折腾这两句话,坐在这里老老实实的听着。一会儿有话问你!”李枭赶忙又把这货按住,实在受不了这个。

“好好的宣府总兵,怎么就落到这步田地。你这是怎么混的?”李枭决定先从拉家常开始,趁着这货精神放松下来,在提辽东的事情。

“哎……!还不是被魏忠贤害的。他在位的时候,我给他在宣府修了一座生祠。当时为了讨魏忠贤欢心,修的豪华了些。为了让魏公公知道,特地在功德碑上刻了小人的名字。大帅您是知道的,当时那年月,不止是俺们宣府,全大明的督抚都在修生祠。

谁敢不修,这官儿还干不干了。

可新皇登基,魏忠贤从九千岁成了逆贼。当初在功德碑上刻名字的人,那是一个都没跑掉啊!到了京城,小人散尽家财这才判了个充军辽东。如果没有大帅照拂,我们全家早就……!”或许是说到了伤心处,王通“呜”“呜”的哭了起来。

“哦,原来是这样!”李枭点了点头。这事情的确不怪王通,那年月谁敢不给魏忠贤修生祠。也就是辽东当时战乱频繁,不然自己这里也逃不过去。

“如果把辽东的民政交给你,你要如何迅速带领辽东这几十万人自给自足,还得养活袁崇焕的大军和山海关的军队?”

“呃……!小人……!小人……!”王通的大脑飞速的运转起来。

“别着急,想想再说。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李枭把茶杯往王通面前推了推。

“辽东这两年已经做到了结寨自立,大股的鞑子被锦州防线挡着过不来。小股的鞑子,根本不足为虑。治安这一块算是有了保障!

去年小人组织各村寨的村民,晾晒些虾,鱿鱼啥的往山西关中那边贩卖得了不少银子。那边的人没见过这些东西,在咱们这不值钱的东西,到了那里可都是值钱货。咱们辽东喂猪的海带,那边的人最是喜欢。买上一斤干海带,回家就能发一大盆。不管是当咸菜,还是炖排骨都成。

靠着这些,小人县府年底不但没有亏空,反而结余了一千多两银子。还向袁大帅缴纳了一万多斤的军粮……!”

“嗯,你接着说。”李枭点了点头,今年好多地方还是有亏空。自己还得掏银子着补,不但能自给自足,还能给袁崇焕一万多斤粮食。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政绩。毛文龙说的没错,这是个能找钱的家伙。

“可这事情,一个县做还成。全辽东如果都这么做,那就得不偿失了。做这种生意,养活三两万人还成,养活几十万人根本做不到。

如果想要让辽东尽快自给自足,小人认为最重要的是两条。一个是农,一个就是商。

农,您从海外引进的玉米和土豆都是好东西。去年试种之后,土豆的亩产居然达到了千斤。玉米虽然稍逊于土豆,但打个几百斤也是没问题的。土豆亦菜亦粮,玉米纯粹就是粮食。这两样东西种好了,一年之内辽东再无人挨饿。

商!辽东这地方苦寒不假,可胜在海产丰富。小人贩卖些海产,这都是小道。这最大利润的东西,其实是……!”王通的眼睛左右寻摸,不偷都像贼。

“继续说,今天怎么说都没事儿。”李枭立刻明白过来,鼓励了一下王通。

“大帅!这辽东靠海,利润最大的当然是海盐啊!在咱们辽东用海水晒盐,除了雇佣一些人力之外,根本没有其他的支出。算起来,可谓是无本买卖。

可到了山西,陕西,以至于甘肃,西域那盐可就贵大发了。说十倍的利润都少的,百倍利润更不在话下。小人曾经在陕甘任过职,那里的人吃的都是矿盐,井盐。有些井盐还有毒,人吃了会全身肿胀。每年都有人吃井盐吃死的事情发生!如果大帅能把盐贩卖到那里……!”王通看了一眼李枭不再说话。

贩运私盐!这的确是个一本万利的买卖,江南好多财阀都是靠着贩运私盐发了大财。好像钱谦益他们家,也是靠着这东西大发特发。江南为了贩运私盐,还有一个叫什么盐帮的存在。据说势力庞大,能与之分庭抗礼的只有玩物流的漕帮。

利润是巨大的,风险也是巨大的。因为《大明律》明确规定,贩运私盐超过五十斤,斩立决。从洪武年间开始,盐业就是标准的国有重点企业。管事的不是皇亲国戚,就是皇帝的心腹太监。自己要做私盐生意贩运进关,可是困难重重。总不可能,买通路上所有的府道州县吧。

朝廷里面那么多双眼睛盯着自己,一旦被人抓住把柄,那后果……!

看到李枭明显是动了心,王通走到地图上面指着喀尔喀蒙古草原。“大帅和蒙古人关系良好可以……!”手在上面比划了一下,继续说道:“小人曾经在陕甘任职,而且做过宣府总兵。也着实提拔了一些人,如今这些人有不少掌管着长城附近的关隘……!”

“哦!”李枭的眼睛一亮。这货说得没错,可以走蒙古线路,分格日图一杯羹也没啥。毕竟私盐利润巨大,再说私盐是蒙古人贩卖进去的,即便朝廷查到也拿自己没办法。

自己正要成立第三师,山东府库里面又被陈海龙弄得能跑老鼠。有这么一个发财的路子,李枭绝对不会放过。

“这件事情你要烂在肚子里,不许你找人私下里晒盐。回去之后,你就是新任的辽东道粮草都指挥佥事。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官职。实际上,整个辽东的民政都归你管理。

你要迅速推广玉米和土豆的种植,同时鼓励村民畜养猪,养鸡鸭鹅羊等家禽。当然,海产贩卖的生意你还可以做。另外一些合法的生意,你也可以做。明白么?”

“诺!小人感谢大帅的大恩大德!”王通说着又要跪。

()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