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我全都要 > 第59章 新开一坑

重生之我全都要 第59章 新开一坑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5:36: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顾辙简单明了几句“爱租租,不租滚”打发了史明德后,便轻松写意旁若无人地挂断电话,丝毫不顾及身边那几个化学博士生的感受。

“刚才说到哪儿了?”喝了一口水,顾辙原本打算自己把开会的思路找回来,但发现史明德的打岔彻底打乱了他的记忆,只好开口询问下属。

“呃……说到目前树脂镜片材料的几个性能痛点、未来新材料研发要重点攻克改良的方向。”三人中最为低情商但也最技术宅的沈明博, 立刻二话不说就把话题接过去了。

刚才的研发会议,确实还在盘点攻关重点的阶段,梳理后续的努力方向。

而魏一平和金灿这俩拿钱办事、更在乎待遇的家伙,则明显没反应过来。

他们脑子里还在被刚才顾总那句“五百万一年,没得谈价”的霸气说辞,震得余音绕梁、脑鸣不已。此刻满脑子想的都是钱, 想着在公司的钱景。

雄心壮志高下立判。

魏一平甚至还没有察觉,忍不住追问:“顾总,我记得您说过, 美瞳新材料专利,之前授权给依视路的时候,米国和欧洲国家的那部分独占授权,也就分别卖了700万美元?

怎么国内一年、随便一家普通授权,就要租500万人民币?那要是租满20年,不得1个亿了?比全部外国市场加起来授权还贵啊。我们国内市场已经这么值钱了?是不是老外都不读书不近视啊。”

顾辙脸色一沉,敲打道:“这是你俩该关心的问题么?你俩就负责拿钱做事,好好把安排的实验室任务搞定,跟着郑教授这么些年,我当你们是学长,你好歹拿出点科研激情来好不好?

你们四季度别想拿额外奖励了,沈明博我会酌情加钱的。好好看看清楚你俩和沈哥的差距,他关心的是什么你们关心的是什么——

我不是罚你们八卦, 八卦没有错,是天性,我是罚你们不专注,一个电话进来听到一点新闻, 就连自己刚刚讨论的正事儿都忘了!都答不上来!”

敲打完之后, 顾辙也知道,这种话题既然被挑起了,不说清楚这些人肯定会百爪挠心、八卦之念愈盛,还是得彻底说清楚,给这些家伙止止痒。

他向来都是赏罚分明,说好了罚不专注不罚八卦,就要切实做到。

“一般来说,如今眼镜行业的技术估价,欧洲和北美市场单独拿出来、都是不会比国内低太多的。高端技术、昂贵产品,欧美比我们市场容量还大,谁让我们穷呢。

但是低端市场,便宜货的技术,国内价值比欧洲和北美任意一方都高,但低于欧美相加总和。按说欧美授权我总共卖了700万美元,每家350,国内价值应该在500~600万之间比较合理。

不过,生意从来都是要分快钱慢钱、还要看你自己是不是鞭长莫及。我不可能去海外铺设自营销售渠道,国内如今能做起来,也是趁着电商刚出现、网上触达经销商铺货。

一个我去不了的市场,不可能亲自做,当然只能贱卖一点。我自己也能亲自下场搅混水的地方,当然要多捞一点。而且国内以灵活出租为主,没人会真租满20年的,也就维持先进个五六年而已,最多不会超过十年的——

你俩虽然是搞化学的,不至于这点商业常识都想不明白吧?要真这样,你们还不如学学沈哥,好好专注自己的强项,别瞎操心,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顾辙估计,他的一般授权租出两家还是有把握的,已经有良好合作关系的依视路,到时候看清形势也会再找上门的。运气好的话,国内能租三家。

按照每年收1000万到1500万人民币来算,领先行业五六年顾辙还是绝对可以保证的,也就是领先到2010年之前,那就是六到九千万人民币的进账了。

如果表现再好一些,最多撑到2012/13年之前,那就总计接近一个亿的细水长流。按照2010年代的汇率,基本上也是1500万美元往上了。

所以说海外部分的技术,顾辙基本上是用打对折甚至打四折的总价、一次性拿到手,就是因为他没能力亲自去搅混水,也没有其他大牌看得上。当然,如果把未来这七八年的利息算上,实际上依视路也没占太多便宜,基本上算是比国内打了六到七折。

国内其他再小的客户,以后估计就只能由天元光学承诺价格给他们做贴牌了,这样比较容易算账,双方都不担心亏。

顾辙见上面这些内幕聊完,魏一平等人还听得很有兴趣,他也就顺势再稍微多说两句:

“除了直接租一般授权、让几个大牌自己生产以外,我还会让天元光学后续给小牌合作商做贴牌的,不打天元的商标,odm模式。

之前我让林静静讨论了一个合作方案,凡是承诺一年订货10万副以上的品牌客户,我们比淘宝价目前最低的42块再打掉六块钱折扣,而且贴他们的牌子。

生产成本16,卖36。等于是生产企业毛利加上专利费,每片只要20块。10万片就等于是给我200万。这个比500万一年固定租授权灵活多了。

海昌依视路最后如果就范的话,500万掏了,他们就得确保每年卖出25万副以上的销量。如果卖不到,就还不如b方案灵活省钱了。但超过25万销量的话,依视路和海昌就能省钱。”

顾辙随口说的这些数字,倒也不是非常严谨。那些一年10万片的小客户给的那部分利润,严格来说也不能全算专利费。

毕竟天元光学还帮着生产了,生产企业本来就该有合理利润。按照行规毛利25%,16块成本的镜片,至少五六块毛利。

考虑到天元光学也是顾辙自己的,左手倒右手,稍微宽容一点,给朱怡婷那边留了八块毛利。

等于是16块的东西卖36,朱怡婷到手24毛利8,天元科技这儿收12专利费。

魏一平和金灿了解清楚这些内幕之后,不由很是惭愧。

一想到过去这一个多月里,他们因为自己女朋友在旁边叽叽歪歪、担心他们进了不靠谱的小企业,公司没前途没有长远利益,还吐槽不如去两桶油的聚酯研究所之类的单位。

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啊。

顾总对于这些家伙的心态变化,自然也是洞若观火,看他们面露愧色,顾辙不动声色地趁热打铁,跟最心无旁骛的沈明博说:

“沈哥,跟着我干,绝对比进央企科研院所有钱途,央企能开到多少工资?最多就是公积金变着法儿往高了发、再给弄点内部廉购房!

你好好干,明年帮我多出几个成果,我保你一年之内凑够首付、直接上车。再说细点,明年秋天、金九银十之前,让你攒够首付上车!你们俩,也要看你们表现了。”

顾辙这段话大部分都是对着沈明博说的,只有最后半句转向了魏一平、金灿。

两人心中一震,也充满了干劲,非常想要痛改前非、与前一个月的科研方式划清界限。

看得出来,顾老板的物质激励,走的是华为路线。

华为的激励,按任老的本意来说,不是用于引诱人奋斗的。而是看谁已经奋斗了之后,上车补票、不能让奋斗的人吃亏。

任老多次在各种场合说过:“我没打算把懒人变勤奋,我就是想选出天生勤奋天生追求成就感天生追求搞研究的人,然后别让这些人吃亏。其实我也很怕本来不奋斗的人,被我给的钱激励得装奋斗演奋斗。”

顾辙也从不歧视笨人或者懒人,他讨厌的只是演,笨就坦坦荡荡笨,懒就坦坦荡荡懒,别演。

……

不经意地让手下人看清了自己的强大、看清了跟着顾老板混的辉煌钱景后,研发会议总算是回到了正题上。

今天他们原本就是在讨论后续的研发方向、盘点行业痛点,会议的内容还算是比较轻松的。

这几个博士到了顾辙这儿,也已经一个多月了,沈明博是全职正式入职的,另外俩还是博三,不过考虑到他们可以在外面做到课题发到文章,导师也不会拦着他们。都毕业年了本来就会忙着找工作和实习。

反正文章数量到了,还有强势雇主,导师一般也不会做恶人的。东海大学的教授又不是什么缺乏廉价劳动力的低端教授。

或许有人会奇怪,都已经来了一个多月了,哪怕有俩人还不是全职,怎么会直到现在还在找方向、盘点行业现状呢?

这就涉及到顾辙的用人思路了。他也不希望把这些有才华有潜力的博士直接当实验狗来用。

虽然他脑子里还有一些干货和科研方向、研究设计思路,可以直接报答案。但顾辙不希望将来他脑子里关于树脂镜片材料领域的干货用完后,这些人失去后续自研、往下开枝散叶发展的能力。

顾辙前世毕竟只是搞增材加工的,他对树脂材料的理解,最深刻的也就是增材替代部分,比如如何确保镜片免打磨、直接模铸成型、精密脱模。

换句话说,他这种过路客,对树脂也好,其他材料也好,最专注的只是“怎么把高成本的减材制造变成低成本的增材制造”。

至于提升材料本身的光学性能、物理性能……对不起,顾辙前世完全没研究。他不可能横跨那么多领域都面面俱到,只能是每个面涉猎一两个点。

所以,如果把这些天赋不错的博士带偏了,没有建立起自己对行业技术的全面理解,那就太可惜了。

顾辙宁可先发工资让他们看一个多月论文、了解行业综述、前沿动态,把未来全部可能的努力方向都摸清楚,心里存下了一张全局地图之后,再来按顾辙的指点,专攻一处。

有这样宽松的研究氛围,老板发钱让他们带薪看论文,这些人倒也知恩图报。于是今天顾辙来检查他们的思路时,每个人都报了好几个后续的研究方向思路。

比如,任何光学镜片,都有好几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透光率、折射率、色散率、物理强度(抗摔/抗划伤)、热稳定性/膨胀系数、透射波段截止(防紫外线和其他不可见辐射)、镀膜牢固度与简易度、加工速度、脱模难度……

而2003年的当下,树脂镜片材料除了抗摔物理强度不用担心,毕竟这玩意儿几十年前发明出来、就是为了弥补玻璃太容易碎的问题。

但树脂镜片的其他特性,好多都还不如玻璃。

其中透光率、耐磨抗划伤、热稳定/低膨胀系数、耐久度/抗老化这四方面,属于可以摆烂不管的,因为树脂不管怎么优化,几乎永远不如玻璃。

这也是为什么无论树脂发展了多久,精密的玻璃镜片/镜头始终不可能被彻底淘汰。树脂只能是在对这四个领域指标不太重视的市场上,一点点改良自己、蚕食光学玻璃的市场。

这些基本共识,也不用看太久论文,基本上沈明博他们之前看了一个星期左右,就彻底确信了。

剩下的关键,就是那些还处在两可之间、随着科技发展,暂时看不清未来到底玻璃强还是树脂强的技术参数,这些方向,才是材料科研人员可能发挥自己价值的热点。

沈明博在会上,被顾辙鼓励,也提了一点研究方向,比如怎么想办法提高树脂材料折射率。

在目前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二丙烯基二碳酸二乙二醇酯、二羟基三苯氧基丙烯酸丙酯三联混凝式树脂的基础上,微调掺杂目前各类紫外线吸收剂和蓝光吸收剂的比例,来提高镜片材料的折射率、

并且用牺牲一部分蓝紫光和紫外线等短波长辐射的失真为代价,抵消掉该种高折射率材料天然带来的“高色散失真”负面影响……

沈明博说得还挺带劲,顾辙听了,心中其实也知道他说的方向没问题,但这个课题太大了,估计好几年也未必做得出来。

后世树脂镜片确实在往越来越高折射率发展,尤其是高度镜片可以靠高折射率配合非球面镜来压缩镜片厚度,避免一千多度的近视眼顶着个啤酒瓶底一样厚的镜片很不方便。

至于蓝紫光略微被抵消失真,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后世镜片还一股脑儿吹嘘什么“蓝光辐射”、“宁可蓝紫光失真,也要确保紫外线完全隔断,保护眼睛”。

反正普通消费者懂个屁的科学,只要告诉他们看蓝光失真是保护健康的必要代价,还不乖乖接受了。

但是很可惜,这些都不是顾辙眼下能投入足量资源和时间、安排沈明博去做的。这个课题可以作为一个种子,以后沈明博自己带团筹资源再想想办法。

现在顾辙需要他们做一些见效更快的成果。

——

ps:以上已经是4300字了,下面稍微说两句。

这两天只能一大章了。我在杭州这边,最近又要排队检测。我没打第三针,这两天也要排队打。

周二恢复两更六千字。

反正也要换地图,我也抽空排队的时候多查查资料——写新的领域,我还要每天拿事务所的工作账号登国知局官网,查历史专利申请文件……我也不是什么都懂的,技术路线只知道个大概,真到了写的时候用到,也要去国知局查的。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