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我全都要 > 第48章 扮猪吃虎的时间窗口不多了

重生之我全都要 第48章 扮猪吃虎的时间窗口不多了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5:36: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筹备应对海昌的价格战竞争过程中,顾辙看似平淡安稳地渡过了两周。

外界不知情的业内人士,尤其是那些骑墙的经销商们,还以为顾辙什么都没干、面对海昌的挑战无法应对。

个别比较“机警”的经销商,还暂时暗暗调低了从淘宝渠道进货天元隐形眼镜的规模,而选择把海昌的高价老镜片尽快忽悠脱手,随时准备迎接新的进货格局。

时间很快来到了国庆长假前夕。整个九月份,顾辙在上课方面还是比较积极的,毕竟才选完课的第一个月,老师管得还相对严。顾辙现在多露脸几次,也是为了后续三个月可以轻松、多翘课到时候直接过考。

对于考试的通过,顾辙是完全不担心的,因为他大二选的课很多都是凑数的,前世多少学过一点,要么是前世工作中就用到过的东西,只有一些物理课需要他花点心思,而数学课已经完全没有了。

之所以选物理课,也是考虑到将来如果能按计划搞石墨烯,那么研究生阶段选专业需要略微偏物理一点,才不容易穿帮。

否则一个硕士阶段读材料化学专业的人,将来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说出去也没人信不是么。

竺可桢学院的本科阶段是可以通识教育的,交流研究生就要分专业方向了,顾辙最希望的还是混个材料物理方面的研究生,读研之后就直接甩成果让导师放他尽快毕业,甚至可以不惜做一点交易。

保研交流的事儿,这学期期末就能敲定,在此之前,顾辙也需要做一点铺垫。

一方面希望教他物理课的那些老师,能帮他说说话。

另一方面,也希望本校几个化学大牛,能理解他,支持他,到时候学校安排名额时,别给他拖后腿。

这种事情也是不得不防的,有时候别人也未必是给他使绊子,而是不了解情况。自以为为他好,希望他读化学,顾辙必须未雨绸缪。

否则,虽然交流读研肯定是板上钉钉。但具体方向、学校介绍他去斯坦福时到哪个院跟哪个导师,就未必尽如人意了。

9月30这天中午,上完课之后,顾辙就把眼前的情况梳理了一下,发现物理老师那边都还好说。

虽然顾辙在物理方面成绩没有很出彩,但他这种自带光环的学神肯去学物理,本校那些执掌物理的教授肯定是举双手赞成的。

所以,关键是让化学方向的大牛教授们别挽留他,事儿就成了九成了。

看来看去,最关键的还是跟顾辙合作过多次、之前就对顾辙颇为看重的郑健教授。只要郑教授表示鼓励他转去物理方向,学校方面肯定就全力投入支持了,斯坦福那边也会乐于接受的。

顾辙琢磨了一下,刚好他的天元科技(不是天元光学)需要为下一阶段的科研工作,多招几个实验人员。

之前搞隐形眼镜材料时的三个室友,能力已经明显不足以开更高深的坑了,还需要好好学习提高几年。

这次,就直接招应届博士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好了。跟郑教授聊聊,看看他带的研究生,以及其他本校大牛教授的研究生,有没有可以挖的,也算是互利共赢,到时候他们帮顾辙说话,也就顺理成章了。

而且,趁着美瞳正式投放量产之前的时机来招人,正好也可以避免一些趋炎附势之人来投。

能更好地筛选出谁才是真正对材料科研感兴趣,而不仅仅只是想投奔一家有钱的公司。

顾辙不排斥贪财的人,正如华为也不排斥贪财的人。但高薪只是对努力搞科研的人的奖励,而不是一种把不爱科研的人转变得爱科研的扭曲人性工具。

顾辙最希望的,就是不爱科研的就别来,但只要爱,来了,也做出成绩了,钱绝对不会少。

假装出来的“诈骗式好学”完全没有意义,浪费双方的人生而已。

……

怀着这样种种考虑,午饭过后、午休时分,顾辙预约了郑教授的时间,到他办公室聊聊。

一进门,顾辙也不直接提招人和说情的事儿,而是先跟郑教授套近乎聊聊学术,把两本jmc(化学材料)和mrc(高分子快报)丢在办公桌上,这才回身自助倒水。

顾辙已经是大老板了,不过在学校里,他还是会亲自到饮水机上接水,不会让教授给他倒。

这上面的文章,正是他五月份居家隔离期间闭关写的,没有动用郑教授的关系,也完全是他自己署名,连通讯都没让,纯是属于他公司的项目。

也正因为如此,期刊审稿时间久了一点,五月份投的九月底印发的期刊上才登出来,足足花了四个月。这还是顾辙在相关圈子里已经略微有点名声的情况下。

(注:业界名声并不能让论文作者在双盲同行评审中占优,因为评审同行不知道你是谁。但是业界名声大,可以让期刊编辑重视你,帮你安排同行评审的时候流程走快一点。)

郑教授虽然算学界大牛,但他也不可能材料化学领域的期刊全部都看。

接过期刊之后,他还愣了一下,仔细寻找了一下目录,才发现顾辙在上面各发了一篇文章,都是关于离心法美瞳材料的。

当然,这些文章上公开的技术细节还是比较少的,都是些大而化之的理论推演和实验思路,也确实公开了一丁点有证明价值的实验数据,属于“确保论文能被发表”的最低限度。

多余的部分,当然至今还处在保密状态,还在那些美瞳材料专利申请文件里躺着呢,只要顾辙不申请进入实质审查,各国专利局就不会披露相关信息。

要是公开得太多,顾辙卖给依视路专利时就买不上那么高价了。虽然在后公开并不影响保护,却会给同行反应时间,也容易启发同行。

郑教授大致看完之后,只是淡淡地笑道:“怎么想到给rsc的期刊投文章了?这不像你的风格啊,你这人讨厌英伦风,在学校里都出名了,听说买车都特地鄙视宾利劳斯非要买迈巴赫?”

rsc全名是阴国皇家化学学会,r是皇家(royal)的首字母缩写,jmc这些期刊都是rsc旗下的。

与之对应的有asc,是米国化学学会,旗下的cm(材料化学)就跟rsc的jmc相对应。都属于化学领域第三梯队的sci期刊。

(注:别看错了,一个是《化学材料》一个是《材料化学》,是米阴两家打擂台的)

顾辙之前的发文风格,郑教授也是知道的,倾向于米系而非阴系,这次才觉得意外。

顾辙也不忸怩,一边喝水一边坦荡地说:“这不是cm要的数据比较翔实嘛,对数据公开的完整性要求更高。

我不是发不了,是不想公开太多,有商业上的考虑。所以,jmc稍微水一点就水一点咯。”

jmc之所以多年来还能跟cm打擂台,也不可能靠“学术数据不严谨”这种纯缺点,实际上靠的是“学术数据不严谨的情况下,便于科研巨头在商业上多保密”,这是一个权衡。

郑教授听了,不由再次稍稍刷新了对顾辙的认知,这家伙,想问题越来越全面成熟了,也不知道脑子是怎么长的。

“行吧,jmc也很不错了,只是在米国化学界的认可度不如cm。你是要去斯坦福交流的人,不是去牛津剑桥,这点你别忘了。

大二这最后一个半学期,要好好针对性补米系学会的期刊文章,对你将来读研顺利很有好处的。”

郑教授语重心长地说,显然是已经帮顾辙考虑好了到斯坦福之后的道路。

而顾辙显然正在这个问题上等着他呢。

他这四个月里,发的论文可不止这两篇,虽然这两篇确实是目前发的档次最高一级的期刊。

顾辙拿这些文章来,就是套出郑教授主动提到米系阴系之争的话题,然后顾辙也好说自己的学术规划。

顾辙深呼吸了一口,把早就准备好的台词和盘托出:

“多谢教授关心,不过这事儿我倒是另有打算——我读研的时候,不打算继续读化学了,反正竺院这边给我的是理学学士学位,本科阶段算是理科通识教育,我硕士想读材料物理。

当然,材料类嘛,跟化学的关系肯定是千丝万缕的。我只是如今自己鼓捣的那些项目,有点儿偏物理了,我觉得我物理短板比较差,该补强一下。有时科技创新的热点,不就在学科交叉的领域么。”

郑教授很是意外,着实沉默了一会儿,不过最后他还是选择理解:

“可惜啊,你这人聪明是聪明,就是贪多务得。也罢,反正还年轻,有的是时间试错,希望你能找到真正想学一辈子的东西——你今天来找我,就是说这个事儿?”

顾辙:“哪能呢,这不随口一提么。我虽然不会一直学化学了,但是我公司的项目,却需要几个相关的研究生,博士硕士都有缺口。

这不快秋招求职季了么,想到您这儿看看,有没有研三博三的优秀学长学姐可以推荐。上个月刚毕业还没考虑好去向的,就更好了。当然,我可能得挑一挑。

另外,物科院我不太熟,材料物理的博士生我也需要,只能请你帮忙联系一下,一事不烦二主了嘛。”

郑教授想了想,又看了看时间,又是周末下午了,估计很多研究生和导师还真有空,应该方便约谈。

“这样吧,你把你招人需要开什么新项目,学术研究氛围,相关情况,大致跟我说一下,留个材料。我这里优秀学生肯定有,但他们也要挑公司的。

我知道你最近在搞新的镜片聚酯材料对吧?我这儿的高材生,有些都接到华石油华石化旗下的聚酯研究所的offer了,那可是两桶油下面的研究所,待遇前景不比去你那儿好?

要是拿不出什么干货条件,或者有前途的项目信息,我都对不起学生,没这个脸帮你开口。”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