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钑龙 >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自有对策

钑龙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自有对策

作者:白云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开很清楚,张浚原来纵容手下在运河抢劫汴梁的物资数目巨大,要是按照杨志说的那样算账,就算把京畿路所有的仓库搬空,恐怕张浚还要倒找给杨志一大笔粮草;眼下已经到了秋收的时候,赵开只希望把今年的田税这些留在库里,所以开口做了提议。杨志望望赵开,又望望张浚;张浚才是负责人,杨志不想和赵开多啰嗦,直接对张浚说:“那是屯田军的收成,定北军在京畿路的粮草没撤走前,还是需要各地官府供应,我们到时候平账便是。”

陪同杨志出面的卢益微笑点头,让张浚火冒三丈;张浚眉毛一扬,当即反驳道:“漕运现在没有停,江南运来的粮食,会持续到你们撤走。”

李纲出任应天府留守后,漕运再也没有出现过以前的乱象,粮食确实源源不断地运到开封,杨志要的就是张浚这句话,为以后的纠纷做铺垫;杨志闻言一笑道:“如果漕运没问题,我就没问题。”

赵开的脸色沉重,等出了留守司,赵开才对张浚说:“大人,你着急了,定北军走,我们最起码要调与定北军差不多人数的军队过来,漕运来的粮食储备才是关键;你要和康王说,在定北军走后的一两个月加紧漕运,运量最起码要增加一倍,否则到了冬天,万一黄河、汴河结冰,我们可就难做了。”

赵开担心的是漕运中断,张浚根本不放在心上,冷笑着说:“京畿路收回,所有的关键道口都在我们手中,商人必须从我们的地盘走过,你弄的那个厘金方案就很不错,我可以在所有道口设置。”

赵开吓了一跳,急忙劝阻说:“大人,此事要慎重,厘金的方式出自杨志和吕颐浩,他们没有全面推广,肯定是有原因的。大人,钱上的事,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案,每一个举措都是为了解决问题,临时的调整可以,当做政策,需要户部和三使司同意。”

赵开一直关注着定北军在经济税收上的手段,他是一个懂行的人,自然看得出杨志主政汴梁以来的每一步都走得很精彩。有的事从一开始赵开并没有看懂,就象杨志屯田一样,但是到后来,赵开只有赞赏的份;只有目光长远的人,才能做一些在外人眼里无用的功,最后收获硕果。

赵开注意到了杨志在开德府的厘金方式,甚至派人装作商人做了几次试探,了解了全部的过程。赵开疑惑的是,这么好的方式,杨志为什么不在京畿路推广,不向赵楷推荐?赵开认为,其中一定有杨志顾忌的地方,所以赵开打心眼里不愿意这么草率地推行。

但是张浚不是这么认为的,他在弄清楚厘金的原理后,让关中和徐州试着执行,这次能来汴梁,张浚已经幻想在整个京畿路推广,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自筹资金,缓解日后京畿路财政的匮乏,并将得到方方面面的推崇。张浚对于赵开的顾虑根本没放在心上,边走边说:“你只要执行就是,利用杨志没走的时间,你开始编制流程和培训人员,等正式接手以后,我任命你为转运副使。”

赵开被堵得说不出话来,晓得自己要是再推辞下去,难保张浚不会认为自己会有其他的想法,只好含糊地答应下来。张浚此刻也是身心疲惫,但晓得自己还有一大堆事要做,定北军走以后不仅仅是接管的事情,毕竟过了黄河就是金人的地盘,还需要军队;而任命官员、调集军队这些事,都将是康王与其他人讨价还价的结果,张浚很清楚自己只有建议权。

张浚得知润州的消息,不顾唐学老的反对,留赵开在开封盯着,自己星夜赶回润州,把对于厘金的设想向宋徽宗和康王禀告,张浚认为有这样的神器,日后在京畿路的财政没有问题,关键是郑州、孟州的那个黄河渡口,倘若在定北军手中,京畿路一半的好处被定北军拿走了。

这件事在朝堂上讨论的时候,范致虚和李邴都提议,拿陕西的地盘来换,西军大规模前往京畿路,关中空虚到了极限,何不交给定北军,况且陕西五路现在富庶的地方其实都在定北军手中,剩下的那些苦寒之地本身就是一个窟窿。唐重笑了笑说:“关键是定北军会答应吗?”

群臣争论了半天,出乎意料的是,建议张浚以武力来解决的人并没有占上风,康王的部下汪伯彦、梁扬祖等人都反对这样做;康王赵构的脸都吓白了,张浚的二十万乌合之众还没有取齐,就算到齐了也不是杨志的对手啊。宋徽宗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说:“这样吧,我给老三和杨志写信,和他们商议一下,如何置换,还有留下军队的事情。”

赵构松了一口气,唐重忍不住摇头,争论的双方难道不知道真实情况吗?不是,是这些人希望宋徽宗父子解决问题,自己只想担一个大义的好名声。宋徽宗的信迟了快十天,是因为等杜时亮和金国工部侍郎张通古见面的结果,倘若和谈失败,宋徽宗自然什么都不做,维持原样就好。

杜时亮回报,张通古表示哪怕萧庆意外身亡,金国也不会怪罪大宋,战场上本就是瞬息万变,意外是难免的;金国为了表示诚意,说在汴梁签约的时候,就可以把宋徽宗的弟弟越王赵偲先放回来。宋徽宗的两个弟弟被金军俘虏,燕王赵俣在去幽州的路上饿死,只有越王赵偲还在。这让宋徽宗下了决心,写信要赵楷与杨志表态,留下十万定北军在京畿路,并且交出郑州。

杨志收到信的时候,应天府李纲派出的欧阳澈就坐在对面,不止宋徽宗一个人想定北军交给朝廷,在应天府的李纲也是这样希望的;李纲一开始没打算插手这件事,毕竟应天府的级别还在东京留守之下;不过在名士欧阳澈的不懈坚持下,李纲抱着有当无的态度,派欧阳澈带着自己的书信前去见杨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