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钑龙 >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讨价还价

钑龙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讨价还价

作者:白云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杜万彻忍不住当场摇头,皇统之争,父子煎熬兄弟阖墙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郓王赵楷要是一个乖乖仔,就不会走上定北军的道路;一旁侍候的何诉与邵成章差点憋出内伤,郓王赵楷就是把定北军解散了,也不会答应这样的条件。宋徽宗不是不知道,只是故意这么做,让局势更加混乱起来,以便给所有人一个交代,看到他想看清楚的东西。

景王赵杞回到府中,就对跟来的宋公明和郑修年发火:“你们都是哑巴啊,老九的手都伸到荆湖路了,都一声不吭,这个喂不熟的白眼狼。”

宋公明笑道:“王爷莫急,这对我们是个机会,郑亿年还在鄂州,让他迅速拟定名单,把不是我们的人全部调到汴梁去,空出来的位置安排我们接手。还有那个钟相,不如表他为滑州知州,把他那个乡社招募为勤王军,让杨幺、钟子昂率领前往京畿路;康王必定以为钟相是王爷的人,让他们在京畿路斗上一斗。”

鼎州武陵人钟相组建乡社,让加入乡社的农民只要交一点钱粮,就在社内实行互助共济,当地官府说这种方式能“田蚕兴旺,生理丰富”,鼎州周围数百里的贫苦农民加入乡社的不计其数。景王赵杞原本有收伏钟相之心,但是宋公明派人调查后认为,钟相很可能成为另一个方腊,建议赵杞除掉乡社。

钟相还没有造反,不管在官府还是民间都享有极高的声誉,赵杞同意宋公明的想法,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和理由动手,这对视洞庭湖为自家后花园的赵杞来说很是难受;现在听了宋公明的话,赵杞的眼睛不由得一亮,立刻转怒为喜,自谦道:“本王的眼光还是笨拙了一些,有劳二位费神了。”

郑修年和宋公明哪敢与赵杞计较,纷纷说些缓和气氛的话,三个人约谈条理越清晰,坚定了让钟相北上的念头。钟相等人要是离开鼎州,那就是无水之鱼,在京畿路和张浚怎么冲突都没坏处,要是拒绝朝廷招募,就证明了钟相有自己的野心,目前钟相的实力还不够大,赵杞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好这件事。

第二天一上朝,景王就推荐钟相出知滑州,并建议在鼎州等地招募一万战士,跟随钟相北上;康王赵构不清楚钟相的底细,心里其实是不愿意的,但是赵杞难得推荐人,谁也不愿意驳面子,两条建议都在朝堂上通过了。

张浚在汴梁等了三天,杨志才回来,在留守司与张浚见了面,杨志接完圣旨,对张浚说:“这件事必须经过郓王同意,当初我来汴梁,担任这个留守司是郓王安排的,另外定北军二十万人撤走,撤到什么地方,都需要郓王决定,张大人,你是不是去一趟太原,和郓王把这些说清楚?”

张浚敢断定杨志和郓王赵楷已经通过消息,今天回来就是带着赵楷的命令;只是杨志这么说,张浚没有办法,自己一个人在汴梁,想要怎么样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该有的坚持张浚还是坚持,张浚摇头说:“我只是奉命到汴梁,不管太原那边的问题。”

杨志确实接到了赵楷的回信,赵楷现在从金军的调动情况看,感受到了金军在北面和东面的压力,杨志这时候要是率领十几万大军回到河东,最起码可以缓解压力;所以赵楷的意思就是,定北军可以离开汴梁,但是要利益最大化,把能带走的东西全部带回河东,但是郑州绝不能放。

准备带着军队和老百姓三十万人前往河东,最关键的就是粮食,好在定北军的大军在,有的是时间,杨志有足够的信心拖到秋收以后。只是对是否留下郑州,杨志没有把握,如果宋徽宗的意图是整个京畿路,自己这个还没成亲的女婿真的是没有办法。

听张浚这么说,杨志点点头说:“那我给太原写公文,郓王肯定会遵守圣上的意思,不过在太原没有回音之前,张大人,请原谅,我还不能把留守司的事情交给你。定北军将在两个月内撤退完毕,一个月后,我们就可以开始驻地交接,你要是没意见,先从淮宁府开始。”

张浚明知道杨志要做什么,却偏偏无法指责,最关键的是,张浚现在手中没有军队和足够的官员;张浚只能摇头表示不看好这样的安排,杨志呵呵笑着,继续说道:“京畿路刚刚走上正轨,局面还不是很稳定,人事和驻军的变化肯定会造成地方人心波动,所以急不得。”

杨志看上去并不焦虑,声音很平和;张浚只能作了让步,但是张浚要求杨志交出账册和物资:“杨大人精通民政,应该知道连续的重要性,我要现在封存物资。”

杨志微微一笑说:“那是当然,我接手汴梁的时候,所有各地的府库都做了统计,好像还是和张大人安排的人一起核对签字的;当初多少,我会交给张大人多少,这大半年战争的消耗和民生投资,我会一起带走,毕竟还有大笔的账款要还。”

杨志的说法让张浚难以接受,现在方方面面都想着收回汴梁,不就是看重汴梁的物资和前景,如果还是原先那点物资,一切就丧失了意义,等于自己接手了一个烂摊子。况且杨志的话里带着刺,张浚的情绪开始激动,脸色一变,怒道:“这件事是朝廷的事,你做不了主,这几个月,朝廷给汴梁调集了不少物资,还有盐钞茶引,都需要算清楚。”

看见张浚这幅嘴脸,杨志并不奇怪,天下人为利来往;杨志指了指赵开说:“赵大人是行家,要不然我们可以算账,把运到汴梁的物资和分到的盐钞茶引一起核算,然后与定北军这个月消耗的物资粮草军饷作比较,定北军多退少补,离开前把账平了。”

赵开急忙插话:“那样太麻烦了,不如这样,杨大人,京畿路的收成,定北军种植的粮食全部拿走,剩下的交给各府各县,都留在各地官仓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