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乱世萍踪 > 第一卷 第十二章

乱世萍踪 第一卷 第十二章

作者:刘小龙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9: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英,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一苏轼

完颜复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一个冰冷潮湿的地方。四周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这是什么地方?我为什么会在这里?他脑中回忆起在醉仙楼突遭程堂主袭击的情景,伸手摸了摸肋下,兀自隐隐生痛。心想,这程堂主倒底是什么人?他的点穴手法好生奇怪,武功似乎深不可测。瞧他一身装束,似乎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人,可他为什么会倒戈相向,去帮一个十恶不赦的元军将官……还有,那个小叫花丹儿干嘛转眼间便不辞而别?不知道是不是与我萍水相逢,见我得罪了当朝驸马,怕我连累了他?

这些疑问千头百绪,一股脑儿涌至他心间,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完颜复从地上爬起身来,伸了伸四肢,除了肋下被程堂主点穴处还隐隐有些痛感以外,所幸身上并无异状。伸手摸了摸四周,触手冰凉,似乎是以石砌成的墙壁,隐隐透着水渍。那么说,我是被关在了一间石砌的室内?他们为什么会把我关起来呢?依那金刀驸马帖监干的行事作风,应该早就一怒之下将我杀了呀?如今,我该怎生逃出去呢?

完颜复定了定神,抬头看了看上方。上方依旧是漆黑一片,与四壁毫无二致。他又伸手举过头顶,触手空空,够不着石室顶端。

完颜复深深吸了一口气,双手掌心向上护住头顶,双腿微一用力,身子便拔地而起,冲了上去。离地约莫丈许,手掌便已触及石室顶部,触手之处,依然是冰凉而潮湿的石板,不禁心下又惊又惧。自己显然正处在一间以石砌就的地下暗室之中。若是囚己之人不肯放自己出去,自己岂不是就此难见天日?想想自去年在黄龙老家被官军杀散以来,自己含辛茹苦,历经数月,吃尽了苦头,好不容易才乞讨来到临安。愿以为只要到得江南,便能寻知丐帮和伯父下落,岂知甫入江南,便遭此一劫,生死难料,不觉悲从中来,黯然泪下。

完颜复正暗自忧伤,突听黑暗之中一个声音冷冷地道:″别白费力气啦,出不去的。“ 那声音听起来中音充沛,似乎说话之人武功极高。

完颜复这一惊非同小可。这声音是从何处传来?石室四周密闭,似乎又不是从外面传入,难道这石室中另有其人,慌乱之中,我居然没发现?

正惊疑间,那声音又道:“小娃娃,你是怎生被他们抓来的?他们如何便不杀你?难道你也有通天彻地的本事?“

完颜复循声望去,却是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角落里有轻微″叮叮当当“金属交鸣的声音。便道:″你是谁……也在这石室之中吗?“

那人道:″废话。我不在这儿,还能在外面不成?“

完颜复听那人说话总是一种老气横秋的语气,左一句“娃娃“右一句“娃娃“的,料来必是能目睹自己,便道:″敢问前辈是……这室中如此黝黑,莫不是你能瞧得见?“

那人“嘿嘿“一笑,却不作答。过了良久,方才幽幽地叹了口气,缓缓地道:“老夫被囚禁于此已不知多少时日了……娃娃今年多大了?“

完颜复道:“晚辈今年二十有二了。“

那人道:“今年年份是哪一年?现在还是大宋朝么?“

完颜复道:“公元1288年。大宋朝早已灭亡近十年了。前辈问这个干什么?“

那人“啊“了一声,便不再说话。

完颜复奇道:″前辈怎么啦?“

那人又是一声幽幽长叹,道:“我居然被囚于此二十年了……二十年,二十年不见天日……二十年前风云不在,二十年后少年头白……不想已是斗转星移,朝代更换、人事两非……“

二十年于人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二十年不见天日又是何等可悲?完颜复听他自怨自艾,心里不禁恻然,同情惋惜的念头油然而生。道:“前辈倒底与何人结下怨仇,居然被狠心囚禁于此二十年不见天日?这二十年来,您又是怎生度过的?“

那人牙齿咬得“咔咔“作响,无可奈何地道:″难道我就这样终老此间,囚死于此?“只听又是一阵″叮叮当当“金属交鸣的声响,只是这次却比上回响得更加剧烈。

完颜复仔细听了听,依稀听出是铁链抖动相互撞击的声音。莫非那人非但被暗囚于此,而且还给上了铁链枷锁?想是他心情激动之下,想要挣断锁链发出了声响。

又过了很久,铁链撞击的声音终于平息了下来。那人怱然道:″小娃娃,二十年前你可曾听说有一个组织叫′血杀门’?“

完颜复道:″二十年前?晚辈……晚辈怕是还未出世呢!“

那人“哦“了一声,道:“嗯、嗯!你自然是没听过……那现在呢?有没听江湖中传言有关血杀门的消息?“

完颜复摇了摇头,道:″没有。“

那人″咦”了一声,道:″不可能……他们不可能就此消声匿迹……“语气中满是质疑。

完颜复道:“血杀门是干什么的?“心道:“二十年前的事,我又如何知道了?光是听名字,便知必不是什么善类。“

那人一阵沉默,想是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过了良久方才道出一段往事来:

″二十年前,南宋度宗赵禥即位不久,西北战事吃紧,蒙古军围攻襄阳。丞相贾似道先后多次遣军驰援未果,便心生一计,欲组建一支敢死队行刺忽必烈。只要忽必烈一死,蒙军必退,南宋小朝廷便可高枕无忧。“

完颜复心想,当年南宋联盟蒙军,一鼓作气,直捣黄龙,灭了我大金国,没想到终究是引狼入室,祸及自身。便道:“计是好计,不过,这与血杀门有何干系?“

那人道:“贾丞相自知蒙古人骁勇善战,忽必烈大罕军中好手如云,寻常匹夫勇士断难近得忽必烈身边。于是,就下诏广集天下英雄,比武竞技,百里挑一。

″其时,我刚从昆仑山师满艺成,本着救国救民的民族大义,便毅然应诏,终于以独步天下的昆仑“玉虚剑法“,技压群雄,从众多英雄豪杰中脱颖而出,被任命为敢死队的百夫长。“

完颜复听他说起往事,也不禁豪气干云。他曾听伯父提起过江湖中诸门百派的功夫,知道剑派之中首推昆仑,依次才是峨眉、华山、崆峒等。没想到今日却在这地牢之中得遇天下第一剑派高人,何幸如之?便道:″原来前辈是昆仑山′玉虚十八剑'的传人!幸会、幸会!没请教前辈高姓大名?“完颜复因在这地室之中待得久了,适应了个中环境,居然已能模模糊糊的看得见少许了。只见石室的角落处,一位须发皆白,衣衫褛烂的老人正盘膝而坐,四肢皆被一条铁链锁着,四条铁链的一端分制系在两边石壁上,限制着他身体活动的范围。

老人道:“老夫屠百龙。“

完颜复道:″原来是屠百龙屠前辈。您这名字好生霸道。年轻时一定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

屠百龙道:“小娃娃倒是明白得很,说话这般令人受用。老夫当年剑法独步,犹胜先师……“停了一停,道:“剑法独步天下又怎么样?还不是一样落得如此下场。“说这话时,语音微颤,透着无尽的怨愤和悔意。

完颜复亦是喟然长叹一声,道:“那后来呢……后来有没有了行刺成功?“但想,如今正是忽必烈天下,自是没能杀得了啦。我这不是多此一问么?

屠百龙道:“当时,除我之外,敢死队一百余人中,还有三位武功较强的高手,一人名唤袁贞龙,一人名唤吕文龙是襄阳守将吕文焕将军的胞弟,另一人名唤李承龙。他们三人功夫各有所长,与我只在伯仲之间。我们四人在敢死队中并称′血杀四龙’……这次刺杀行动不但贾丞相对我们寄予厚望,而且度宗皇上亦是满怀期许,许我们功成后赏以高官厚禄,并赐我们一个名号叫作“血杀门“。只可惜我们敢死队一百余名队员众志成城、信誓旦旦……结果……结果却惨遭铩羽……“

完颜复道:″怎么会这样?“言下之意亦甚感惋惜。心下暗想,原来″血杀门“是因此而得名,我还以为是什么无恶不作的邪门魔教呢?这皇帝老儿也是,好端端的赐什么名号不好,偏生要赐个让人闻之胆寒的名号?

屠百龙道:“我们当着度宗皇帝、贾似道丞相以及及满朝文武百官的面,在金銮殿前歃血为盟,立下重誓。言道是:不成功则成仁,不取忽必烈罕项上人头,便决不再踏大宋彊土。“

完颜复心想,如此呕心沥血、劳师动众,身负力挽狂澜的家国重责,若不能马到成功,手刃巨敌,自然是无脸再见家国父母以及卿卿民众的了。倘若是我,也必马革裹尸誓死不还!

“我们一行众人为掩人耳目乔装打扮,以商队和镖行的身份,连夜出了临安悄悄北上,直赴漠北上都。“

″岂知我们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到了上都,悄悄潜入宫中抓了一名侍卫讯问忽必烈行踪。开始时那名侍卫口风很紧,后来终于经不住我们施以各种严刑逼问,方知忽必烈不在上都宫中……“

完颜复大奇:″他作为大罕不在都城宫中,却又去了哪里?“

屠百龙道: “我们从侍卫口中得知原来忽必烈罕已亲率大军前往窝阔台罕国征讨海都叛军去了。我们想忽必烈此际忙于内忧外患,疏于防范,正是天赐良机。大伙儿一合计,事不宜迟,便马不停蹄赶往窝阔台罕国,意欲在乱军之中拿下忽必烈首级。“

“是啊!这倒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完颜复听得耸然动容,出口赞道。

屠百龙道:“我们紧赶慢赶,终于在离窝阔台罕国不足百里的地方,追上了忽必烈大军。其时,忽必烈帐下大将军伯颜正率精兵与叛王海都军队对峙。我们不敢露了行藏,悄悄潜于暗处,只待天黑相机行事。“

完颜复道:“如此再好不过。“

“是啊!我们都认为此次必定万无一失。当晚,两军息兵,忽必烈军中将士经过了一天拼命厮杀,尽皆疲惫不堪,早早地进入了梦乡。我们自认时机已到,子夜方过,便乘夜杀出,砍翻了辕门哨卫,直奔中军大帐。一路之上,除了碰到一队巡哨之外,营寨之中似乎无人把守。“

完颜复惊呼一声,道:″糟了!恐怕要中计?“

屠百龙诧道:″你怎知道?“

完颜复道:“既然是两军交锋,扎营而厽,自然不得不防敌军偷营,但想那忽必烈罕乃是当世罕见的军事奇才,绝不会如此粗心大意!而你们孤军深入,在大营之中如入无人之境,若不是忽必烈罕故意请君入瓮又是什么?“

屠百龙赞道:″小娃娃孺子可教。初时,我们尚未警觉,只道是蒙军将士们鏖战疲劳,酣睡未觉之故,及至到了中军帐前,方才有所察觉,但为时已晚,只得硬着头皮冲入帐中。“

“只见中军帐中烛火高悬,照耀如同白昼,一位金盔金甲,神威凛凛的将军端坐帐中。正是蒙古国主忽必烈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