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武江湖 > 寒笠•第二卷•劫临 第二十二章 番外篇 月上情愁五

董绅张月稀二人雇车行马,出津城南下,直往皖界南部玉笛山脉而去,约莫一月之间,二人已至了玉笛镇外,见镇口碑文,便知清幽寡静,曲生愉音。

张月稀坐轿内,董绅车前赶马,二人进镇寻了家客栈,要了两间客屋,二人进一屋安歇,董绅扶张月稀进榻,坐于一旁商议道:“月稀,那玉笛山钟灵毓秀,数月前我曾探知那处有一竹林小居,内里人皆是良善的朴农,我已在那处置了一屋,可供你我二人住下,待我今日前去稍稍安置,明日即可迁过去。”张月稀道:“数月前你便知有今日?”董绅笑道:“即便你不愿到此,我也得掳你过来为妻。”张月稀羞嗔道:“早知你这般没正经,我便不该随你跋涉到此。”董绅握住其手道:“现下可悔之晚矣,你已是池中鱼,窟中兔了。”

二人叙情多时,董绅便出栈去往玉笛山内竹林居所而去,那处幽风习习,蝉鸣空叶,倍感舒宜,董绅至村居内向村民躬身招礼,径去了置办的竹木屋子,细细整拾了一番,便下山回镇至客栈内,向店伴唤了晚食,店伴会诺,直入了后院知会,董绅上楼至张月稀屋前,轻开屋门,闭门近到张月稀榻前,见其闭门安睡,面挂欣容,似是身置好梦。

董绅于一旁蹲身细观,暗思纵陆半生,曾有济仁之志,而此刻伏榻凭览睡美人,怎思它志扰红尘?

屋外店伴轻敲门栓,张月稀忽醒,却见眼目内尽是董绅,董绅只觉囧异,张月稀笑道:“你还不去应门,要瞧到甚么时辰?”

董绅扭笑,起身返到门前,见店伴客笑端菜而至,便接过木盘,将菜食放于桌上,还盘于店伴,店伴下楼不题。

张月稀起榻着衣,董绅立时背过身去,张月稀道:“只是着些外衣,你怕甚么。”董绅道:“非礼勿视。”

张月稀扑哧一笑,言道:“已经好了,转过身来罢。”

董绅返身至椅,二人用饭一时,饭罢张月稀体虚欲歇,董绅便扶其睡下,待张月稀沉梦之后,便收拾碗筷出屋下楼而去。

将碗筷交于店伴后,上楼回自屋躺榻愁思,此次至玉笛只为上山崖聚阴处采忘忧草,此草属阴,有隔绝前尘之效,然症者一旦复原前忆,便有折断寿时之险。

可若弃草,那便无可行之法助月稀脱疾,由是只得行此疗法,可保三年无虞,只是再也不识眼前人,待识得眼前人时,性命却难以保全。

世间两全之事甚少,唯有心人为之,竖日二人终迁至竹林居村,董绅上山寻阴采药,忘忧草极阴,需适时采拔,若寻日光正盛之时行采,那便会磨损药效,事倍功半,须待得晚间气温阴寒之时方可行采。

董绅日仄便至忘忧草处,见药物犹在,整个玉笛山脉,忘忧草值此一株,董绅月余前曾观草多日,见其虽属阴寒,却不易凋落,故而不甚忧急,今日果见其无虞。

于是靠于一旁礅石候待,约过五时,天色灰暗,夜色朦胧,伸手将其自黑土内拔出,忙放于檀木盒中。

立时连夜赶路下崖,若待日升,草经日晒,恐会生枯,约莫三时,近丑时至竹林居村,又行步到家舍前院,知月稀仍在熟睡,便不去后院搅扰,只于前院提先备好药具,勺匙,罐钵,木冲,金盆水等。

外加几味药剂,用作辅味,再取出房内消熔水,去伤丸,洗髓丹等药物助配,将檀木盒内忘忧草取出,置钵内用木冲捣碎,灌些金盆水搅拌几轮。

而后取洗髓丹磨碎放于罐内,并消熔水倒入洗髄粉内,融合搅拌至匀和。

将捣碎草汁灌入一汤皿内,再倒些洗髓水,匀和之后再静置几时,须待得草面呈黑,再放入药炉中添水慢熬。

切须小火,且仅需小刻熬至温和即可,因夜间灰暗,董绅自屋内取灯烛照明,待汁色显黑便将草汁倒入炉内,添一勺清水,于炉下置些干柴,点火轻熬小刻,便取出药汁灌入药罐。

竖日天亮,张月稀醒转,自闺屋内现身,至董绅屋前敲门,却未见回音,忽闻身后传来一唤道:“月稀,你怎起这般早?”

张月稀回身见董绅端来热汤,便随其一道进屋坐椅,董绅将热汤并汤匙放于张月稀身前,张月稀拾勺抿汤,小刻后碗内汤水尽空,张月稀道:“这汤水为何今日这般香甜可口?”董绅道:“里面放了些梅汁,昨日山上携回的。”张月稀道:“你可有采那忘忧草?”董绅道:“已采回,昨夜稍有配制,今日还需上山采撷辅药,用以调制延解汤,大概需三日,三日后即大功告成。”张月稀道:“三日后我便要服下忘忧水么?”董绅道:“不错,临到之际,你可有悔意?”张月稀道:“只要你在我身边,我便不悔。”

二人隔目传情,稍时董绅背篓上山,费半日采得草药下山,午后制药多时,用过晚食,至药房熬制延催药,日复一日,第三日晚间,总算大功告成,安睡一夜。

竖日起身将两味药水携至张月稀房内,待张月稀梳洗完毕,再用过早饭,便将药水递于其掌。

张月稀掌内握罐,迟迟不愿开塞入口,泪视董绅道:“你我相识半载,我本无生念,愿随母去,沉度虚梦,董郎唤我醒梦,助我脱疾,日夜看顾,不曾懈怠,医圣不为医圣,病娥不似病蛾,我与董郎性趣相投,言谈甚欢,愿作比翼鸟,却另别旧尘,叫我如何割舍?”

董绅步过来将张月稀拥入怀中道:“前忆虽难舍,后生必相顾,你我重相识,复度二世情,此生若鸳雀,至死不休渝。”

那日玉笛山脉樵夫吹笛生曲,曲绕九尘,牵随那悠悠寥音,张月稀口服双药,面带愉容,董绅泪眼相视,瞧张月稀服下忘忧水与延催药,忘忧水可解忧忘尘,延催药则是延续效时。

日过一日,二人言笑叙情,张月稀渐渐意识蒙糊,前忆徐徐划失,由昔至今,先是不知母亲名讳,再之忘却父亲生辰,直至不晓家住何处,终得近半载记忆稀疏。

董绅日日引伴,惜时如金,心内一日痛过一日。

张月稀不识董绅,董绅却识张月稀,辰伏弱裙前,手举益身羹,汤匙凑玉口,泪眼背桩留。

三载时光冗缺,张月稀与董绅如同初识,平淡过活,张月稀不知前事,不知至亲,甚至不知己名。

董绅告其名,其父其母也皆禀通,令其知晓父母皆逝,包括自身与其的相遇相知,桩桩历事,张月稀忘却幼时天伦,故即便父母未在,也无甚愁伤。

时日渐长,三载匆匆即过,张月稀即要尽复前忆,那时昔事刺骨刻心,旧事突现,后事难计。

董绅于三年内日日寻法缓情,然终未得解,张月稀心中郁结难消,苦忧仍存,至亲骨肉离世之痛,触动弱疾致抑郁求亡。

世间冷暖尽览,自古悲时在人心,二人难分难舍,张月稀托不得早入天轮,弱虚枯血而亡,董绅碑下泣泪,送妻入土,心寄明月不如心,繁星拢夜空愁人,由后夜夜月下思月稀,举目望星辰,仿若霁月上,独坐不见人。

似数年之后,一夜泪中涌血,肝肠寸断,猝亡月下不题。

这一段悲凄情事,悱恻动人,广为玉笛山人所知,竹林居人唤村为“月殇居”,只为记怀董绅月稀二人。

玉笛帮曲生观观主杨萱儿一日进月殇居游看,闻一位老妇诉讲医圣董绅与弱女月稀之事,颇觉触弦动心,为能将此感人至深的情爱流传于世间。

特宿月殇居数年,创制笛曲“月上愁”,此曲感人伤怀,环折多绕,听曲者仿若历经缠绵虐人的情遇一般欲罢不能。

多有闻者心性沉变,企盼偶伴与己共度余生,杨萱儿也由此雅名远拨,然一日遁入深山,不理尘际。

笛曲“月上愁”曲谱繁杂,即便摆谱与人,也不得尽学,玉笛山几乎人人皆熟此谱,却吹奏不出妙曲,唯帮主张璐与青瑶观主陆云湘稍会些门路。

然只若冰山一隅,皆非杨萱儿那般扣人心弦,意境斐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