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武江湖 > 寒笠•第二卷•劫临 第二十一章 番外篇 月上情愁四

约一时过后自也回屋休歇,竖日鸡鸣,董绅起身备药,拾掇细软,董母下厨煮些白粥,外加几样小菜,三人围桌用食,之后董绅背箱出馆,遇府内小厮,正候馆多时,几人早已备了车轿,请董绅进轿,董绅与父母拜别,进车赶往张府,进府入客屋放下布裹,未及歇息便出屋欲往厨膳去,却撞张兼,张兼禀礼道:“董圣何以这般匆急?”董绅道:“小姐几时方醒?”张兼道:“此时该醒了。”董绅道:“那需得备好早食,我这有一养方,劳烦员外遣府丁去津东取药,我家医馆药材有限且不足,这养方上的每一味药都需齐全,且不能断缺。”张兼道:“董圣放心,我这就派小厮去取。”

二人别后,董绅去厨屋将昨夜所熬之药并食方递于厨杂,令其放于菜食之中,且告知其明日按食方购置菜样,厨杂依言而行。

董绅一旁亲览,用法用量皆亲力亲为,待早食过后,唤侍者前来上膳,闺屋内张月稀正身置镜前梳扮,婢侍前来唤月稀用饭,月稀妆罢随其一道至了膳屋。

张月稀见桌上米粥,坐椅问董公子何在,婢侍小莲道:“董公子方才为小姐备膳,现已回屋安歇了。”张月稀道:“为何不让公子前来用膳?”婢侍道:“公子在医馆时已用过早食,再者小姐怎可与公子同坐一桌用膳,不合礼度。”张月稀道:“倒是我莽撞了。”婢侍道:“小姐勿要落失,公子稍后会来为小姐诊脉的。”张月稀嗔道:“我何时落失了,你这鬼丫头越发没了尊卑。”

婢侍捂面偷笑,为张月稀盛上几勺米粥,粥面散发栀子花香,甚是好闻,张月稀道:“此粥这般清香,是董公子调配的么?”婢侍道:“不错,是公子所配,加了些养药混匀,外加栀子粉去苦,小姐请安心食用。”

张月稀取汤勺盛粥放入口内,只觉清润可口,适淡中均,令人心情大好,肠胃舒宜。

于是续自饮粥,膳罢随婢侍至闺屋歇息,稍时董绅进屋,躬身拜礼,婢侍将月稀玉腕伸出帷外,董绅搭脉微诊,视帷上道:“小姐体脉中弱,比之昨日已大好,仍须静休,然久居闺屋终不是长计,待小姐身子略好,可出府好生赏玩赏玩,亲览山间风华,或会心境开明,去忧添欢。”张月稀道:“多年来我足未出户,怕是经不起寒风伤体,无福消受这大好河山了。”董绅道:“小姐勿忧,董绅定尽心竭力为小姐调养。”

二人叙聊一时。

时日渐长,张月稀身形渐好,却仍瘦骨若柴,董绅日日诊脉,细细顾料。

由此持续半载,然张兼身患咳疾,原是旧年为张月稀奔波求医而患,现而成痼,时逢董绅远度皖南玉笛山求药,三月未归,一日狂风大作,张兼忽咳血不止,竖日全府躁急,遣丁赶往皖界寻圣,待得董绅归来之时,张兼已逝,入棺进土,后事已罢。

董绅痛泣之际,却闻张月稀命在旦夕,急忙步奔去,至闺屋见身,董母身置帷内,只道张月稀气息渐弱,不时即薨,董绅急让其伸臂与他脉看,把间心生愁急,立时开箱冲进帷内,开针具取艾叶行灸。

三针行下,一针置华盖,一针置百会,一针置魄户,三针行闭,半刻后取魄户针,换肝俞处行,再候一时,换百会为魄户。

而后奔帘外取箱内药罐,倒出其中几粒药丸,服于张月稀口内,婢侍灌水于口。

候于一旁把脉,并观其色,多日来董绅与张月稀皆隔帘相言,今时冲帷莽见,心思郁结,张月稀生命垂危之际,尽显碧月犹怜之韵,心中不免伤情,若任此世间怜物凋落鬼尘,岂非抱憾终身。

外加几月以来朝暮相处,二人早已互生情愫,张月稀颇善诗画,妙语连珠,墨生图云,令董绅甚为艳羡,且与其志趣相投,言谈颇和。

现见其命垂旦夕,更不容缓刻,急行救治,候于一旁把脉静观,只觉脉象不稳,气血逆行,濒临绝境,董绅急思半刻,复取针置咽喉处,再取针行于太阳,猛然转首冲身旁婢侍道:“快去将我箱内药材拿去煮熬,半时后端过来供小姐饮下。”

婢侍忙奔步取药至厨屋熬煮,伏于一边举小扇护持,约莫半时,再将药炉汤水倒入碗内,端碗至闺屋,进帷服于张月稀之口。

只见张月稀面色凝重,仍自昏厥不醒,董绅一旁低首托腮,见婢侍身至,连近身凑看,却见张月稀饮药复吐,婢侍惊向董绅,董绅道:“不可停药,定要让其服下。”

婢侍便将其俏口掰开,再灌药汤于口。

张月稀几番呛口,却仍被使命灌下,董母一旁忧急,几度寻问何情,董绅只言不语,见汤水已灌,便取针置天灵穴,稍稍转动针尖,张月稀全身一颤,旁之二人皆惊怔,急问何故,董绅立把脉瞧看,嘴角忽勾,视众人道:“小姐已无事。”

二人欣色尽显,董绅出帷,却面露颓色,董父问道:“张小姐可真无事?”董绅道:“月稀小姐虽无近危,却有远患,她方丧父尊,症患大变,日后时有危情。”董恒道:“若症情不能平稳安定,又谈何无事?”董绅道:“我去皖界玉笛山时,寻出良药,名唤忘忧草,此草可解半世烦忧,服下后三日内便会尽失前忆。

不识眼前人,可此药也有遗患,此草虽能令服者忘却前尘,然仅三载功效,三载后服者便会尽拾前忆,且此药性烈。

月稀小姐体虚,服后难保不会因药性过烈而逆行百穴,致使不治而亡。”董恒道:“如此一来岂不同赌客一般,不能尽掌症况。”董绅道:“忘忧草药性虽烈,然儿子已得化烈为和之法,需迁居玉笛山阴,深住山林,日日受晨光沐浴,且混合几味草药稍加调配可保无虞。”董恒道:“你意需移居至皖南才可确情?”董绅道:“不错,玉笛山音曲环绕,曲动人心,可令人心境平和,有助康复,且配制忘忧水,须往那处才行,故月稀小姐非去不可,这深府旧宅只会令月稀小姐心纠且不舍前事,加重症情而不得调原。”董恒忧道:“张小姐家道中落,怎能甘愿随你前往?”

帷内婢侍忽唤董绅,董绅进帘瞧看,果见张月稀已醒,弱目望向董绅道:“董公子终于进帘瞧了......”董绅歉道:“小姐症情问急,在下只好得罪,失礼之处还望小姐勿怪。”张月稀道:“父尊已逝,妾活于尘世已无它念,董公子不应救我,当任我去了罢。”

婢侍小莲一旁泪泣道:“小姐妄勿轻生,老爷身前为小姐奔波半生,定不愿见小姐这般弃念。”董绅忽朝张月稀道:“小生垂慕小姐已久,若不甚嫌,还望准允我护小姐余生,今朝续如前朝,日日陪伴,夜夜叙情。”

董母捂口惊住,婢侍异面尽显,张月稀凝神留目,忽轻声言道:“公子勿要寻妾开心,若因父尊过身,恐我悲痛欲绝而撰言哄我,可不必如此。”

董母泪目,只因数月以来,她时常进府瞧看董绅,却见其连夜赶药,除养身必备药物之外另须独配秘药,且药不可断,故董绅夜里制药多时,日间时时顾料。

母知儿心,董母自晓董绅早已倾慕月稀,只是一直以来羞于启齿,不善言辞,今日见其吐露心声,实在感触颇深。

董绅眼眶浸湿,隔目传情,张月稀见其诚恳之至,而自身早在初时便芳心暗许,只是自身寒体多疾,不日或有性命之危,又怎可拖累旁人。

此刻见董绅这般许情,心中万般割舍,口中只道:“月稀福薄,只恐受不得公子多情。”董绅泪道:“若月稀小姐不肯,我便时时侯着,直至小姐应下为是。”

言罢走身出帷,开一剂药方递于侍从,令其按方取药,接之便回屋休歇。

后几日张月稀无甚异样,但弱体不如从往,玉笛之游势在必行,一日董绅与张月稀一同用完膳之时,择机将其病状告知,并敞言玉笛山是唯一诊治良地。

张月稀闻罢却道:“妾时日不多,无需甚么忘忧草。”

董绅落望,三日后又敲闺屋,张月稀唤其身进,便入屋闭门,寻机力劝张月稀需往玉笛山治症,言辞颇为急切,却见张月稀沉吟多晌,只侧目视向董绅道:“若服忘忧,岂非忘却前尘,忘却公子,忘却至亲骨肉,妾心中割舍不下,不愿如躯壳一般虚度一生。”

董绅不忍,将其玉手握住,口中道:“月稀,若你失了前忆,便可重识我身,我会一直护你周全,顾你余生,我二人重过半世,不离不弃,孤老山林也无不可。”

张月稀终藏不住对董绅的爱慕,二人紧紧相拥,摒弃杂念,成双成对。

这一日过后,府内管事遣散府丁,予其足够盘缠回乡过活,且变卖田亩产地接济附近贫户山民。

留些许碎金前往玉笛落户,旁侍小莲万般不舍,却也只能返乡不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