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三百五十七章 暗访兵备 峨眉大典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楚墨风妙计破谣言,太史监密室测国运,寥寥数言挽救天下苍生,信手一推方知窥探久远。这才引出查兵备牵出不臣之臣,固安大典跪送非亲之亲。

自从得到了李淳风和袁天罡二人推演的国运详情,李世民将自己关在御书房内接连三日没有出来,每日除了吩咐王德奉上一日三餐,其余时间始终紧闭大门,有感于李世民的异样,王德趁着空隙将此事禀报给了楚墨风,得到消息之后,楚墨风并未表现出所谓的惊讶和担忧,反而是安慰王德一番,“不必紧张,任谁突然得到一本描述后世的书籍,都会日夜研读的,过去这些日子就好了。”

带着楚墨风的安慰,王德匆忙返回了皇宫内,只不过楚墨风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这李淳风和袁天罡所编撰的这本册子,其中所使用的语言并没有满篇的之乎者也,反倒尽是一些晦涩难懂的语句,纵然是当世高人不耗费一些时日也无法参详其中玄机,更何况是李世民这个对玄学一知半解的人呢。

返回皇宫的路上,王德心中也有些疑惑,按照以往的情况,殿下但凡听到陛下有任何异样,定然会率先赶往皇宫,但是这一次,车轮碾过青砖石板,时不时地因为地面有些凹凸不平而咯噔一下,马车内王德的心也不免伴着咯噔一声,自己当年只不过是代王殿下身边的一个小太监,无官无权,然而那时候的殿下也还不是殿下,只是楚将军,对,那时的殿下只是太上皇身边的先锋大将,只不过那时殿下就找到了自己,不但将自己的双亲从涿郡老家接到长安,还给置办了产业供二老颐养天年,要知道自从自己进宫做了太监,自己的双亲在老家都抬不起头来。

那时候楚将军并未对自己提什么过分的要求,只是让自己平素能够在代王殿下面前美言几句,这对于一个大将来说,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后来,太上皇登基,自己成了大唐第一位皇帝身边的首领太监,王德自己也有自知之明,这个位置是实为祁国公的楚墨风为自己争取的,而那时祁国公曾经向自己提及,需要招募一群人加入一个名为‘游子’的组织,为的就是能够实时监视整个大唐的动向。起初自己还以为这位祁国公有谋反之意,只不过随着后来此人的行事,自己才发现此人着实是一心为了大唐,思量再三自己便答应了对方的请求,至此,游子最大的暗探便不动声色地潜伏在了大唐最高掌权者的身边,而这一潜伏就是多年,这段时间祁国公给予的任务只是潜伏,直至玄武门之变之前的几年,祁国公才让自己将陛下面见隐太子和齐王的事情如实禀报。

玄武门之变之后,自己则又是顺利地成为了当今陛下身边的首领太监,至此每一次陛下面见重臣,有人告发,甚至是陛下与诸位皇子交谈的内容,一张一张地传出了皇宫,而此时的王德心中丝毫没有愧疚感,毕竟只要有殿下在,大唐的百姓便能够得以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而自己仅仅是为了天下苍生尽了一份绵薄之力,渐渐地自己从一个传递情报的,转变成间接地用插科打诨之类的语言,可以引导李世民的想法,甚至是规避了许多本该发生的风险。

如若不是当年太子李承乾谋反,自己也不会按照殿下的旨意暴露身份,游子头号暗探---宦官王德。

而今,殿下今日这番态度让王德有些捉摸不透,毕竟殿下素来行事高深莫测,自己这些做属下的,有时候不得不佩服殿下对于形势分析的能力。马车缓缓地经过了仁德医馆,医馆内的伙计此刻正在门口搀扶前来问诊的患者,望着眼前的一幕,王德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心中一惊随即缓缓地说到:“果然如此,看来还是殿下深谋远虑啊。”

话音一落王德瞬间恢复成那个权倾大殿的首领太监,掀开车帘有些不悦地冷哼一声,“这么个跑法,你是打算明年再回宫是吗?加快速度,如若误了伺候陛下的事情,小心咱家让你吃板子。”

赶车的车夫闻言,轻轻地应了一声,随即扬起马鞭打了个鞭花,马车瞬间加速向着朱雀门驶去。

过了些时日,闭关多时的李世民终于走出了御书房,而就在这一日,一封没来由的匿名信被人丢在了不良人公所外,而楚墨风也收到了一封来自峨眉的书信,写信人是自己的娘子史寒霜,信中史寒霜称峨眉即将举行继任大典,而青莲师太的身体也有些抱恙,希望楚墨风此番能够亲临峨眉观看继任大典。

自己的父亲、娘亲早已不在人世,而当下只有青莲师太一个亲人,得知对方身体抱恙,楚墨风并未像从前那般急匆匆地离开,而是先行来到了不良人公所内,本想着先行嘱咐一番,谁知囚牛却将那封匿名信递给了楚墨风,抖开信笺大致浏览了一番,信上没有署名,反而是提及了一件有些类似捕风捉影的事情:江南道之下均州守备,意欲与贬黜至此的前魏王李泰勾结谋反。

望着信笺上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楚墨风将信笺攥成一团,站在天井内沉吟了许久,按理说这个李泰既然被贬黜,应该收起那些小心思安心度日了,毕竟现今大局已定,皇太子李治此时已然代替李世民处理朝政,朝中大臣也渐渐接受了李治,而且对于朝中的政事李治处理起来显得游刃有余,这也是楚墨风愿意看到的。而此时...念及于此楚墨风拽过囚牛耳语了一番,随即离开了不良人公所。

而就在楚墨风离开后不久,不良人公所先后驶出三十余骑,穿过朱雀门之后一路向南,自明德门离开长安城,一路南下不知去向。

回到府邸之后,楚墨风唤来花灵儿,吩咐其通过游子急召薛仁贵率麾下修罗铁骑返回长安坐镇,随即交待了一番之后本想着就此离开长安,谁知却被一件事情给耽误了行程。

七月,癸卯(二十四日),原秦王府旧人,为官三十二载,被天下人称为贤相的房玄龄病逝。

想当初司空梁文昭公房玄龄留守在京城,殊不知此时房玄龄的病情已然加重,李世民征召他到玉华宫,乘坐轿子进入殿内,到御座旁边才下轿,与李世民相对流泪,李世民担心房玄龄的病情,遂将房玄龄留在宫中,听说病情好转则喜形于色;病情加重则忧虑憔悴。

弥留之际房玄龄对他的儿子们说到:“我蒙受皇上的隆恩,如今天下无事,只有东征高丽一事没有停止,众位大臣都不敢劝谏,我明知其非而不说话,真是死有余辜啊。”遂上表章劝谏,“《老子》曰:'知道满足,不会遭到困辱,知道适可而止,不会遇到危险。’陛下的功名威德也可以知足了,开拓疆土也当适可而止,而且陛下每次叛决一个死刑犯人,一定要三次复议五次上奏,进素食,停止音乐,这正是重视人的性命啊。如今驱使无罪的士卒,让他们往刀口上送,使之肝脑涂地,难道他们单单不足以怜悯吗!假使当初高丽违背臣属的礼节,可以诛罚他们;假若侵扰老百姓,可以灭掉他们。以后会成为中原的祸患,也可以除掉他们。如今没有这三条原因而只是无故烦劳中原百姓,我们对内无非称为前代雪耻,对外不过称为新罗报仇,岂不是所得到的很少,失去的很大吗!希望陛下容许高丽悔过自新,焚毁准备渡海用的船只,停止召募兵众,自然华、夷庆幸有靠,远服近安。我很快要死去的,倘若承蒙陛下采纳将死者的哀鸣,死了也将不朽。”

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娶李世民女儿高阳公主为妻,李世民对公主说:“你的公公病得这么厉害,还能为国家的事忧心忡忡。”

得知房玄龄已然到了油尽灯枯之际,李世民不顾自己身体有恙亲去探视,握着房玄龄的手与他告别,悲痛得不能自禁。

参加完房玄龄的葬礼已然到了八月,而峨眉的继任大典就定在本月十五,适逢八月,己酉朔(初一),天空出现日食,楚墨风遂辞别阖府众人,孤身一人快马扬鞭向着峨眉赶去。

一路日夜兼程地赶路,楚墨风终于在八月辛酉日(十三日)抵达峨眉山脚下,望着眼前熟悉的峨眉山门,楚墨风规规矩矩地翻身下马,牵着马一步步沿着台阶而上。

此番峨眉广发英雄帖,邀请各路江湖人士前来观礼,毕竟这次接任大殿对于峨眉来说是一件大事,而对于江湖来说也是一件大事,峨眉自青莲师太接任掌门至今,一改往昔江湖与庙堂不想往来的规矩,始终围绕在大唐贤王殿下左右,每一批下山历练的子弟,除了修身养性之外,还肩负着除暴安良的重任,而朝廷的不少边陲重镇,始终会有峨眉弟子的影子,一时间众人纷纷猜测,此次继任大典朝廷究竟会派谁前来观礼。

行至半山腰之际,远远地就听见山顶上鼓乐声不断,而沿途也能看见不少峨眉弟子,其间有认出楚墨风的,好似看到了偶像一般纷纷上前问安,望着一众群雌粥粥,楚墨风也不好意思拂了对方的兴致,只得一一回礼。

来到山顶之时,却见一身黑紫色衣袍的青莲师太,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领着一众弟子站在山门处,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望着自己。

其实就在楚墨风才踏上台阶的那一刻,早有在两旁林间巡逻的弟子将楚墨风的行踪报告给了山顶,得知楚墨风到来,原本正在招呼客人的青莲师太当即领着弟子站在山门处等候,众人听闻有贵客到,且还得惊动青莲师太亲自迎接,一时间纷纷望向此处,想要看一看究竟是哪位贵客如此大排场,直至见到楚墨风之后,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朝廷来人按照规矩峨眉定然会亲自迎接。

没曾想咱们这位贤王殿下见到青莲师太之后,突然三步并作两步窜到青莲师太面前,而后重重地跪在地上,神情恭敬地对着青莲师太磕了三个头,见此一幕众人心中颇为震惊,纷纷猜测二人的关系。

望着面前的青莲师太,乌黑的长发依旧梳理的整整齐齐,楚墨风深知如若不是对方自身修为高,换做常人早就是白雪皑皑了,眼见楚墨风对着自己磕了三个头,青莲师太赶忙上前抬手将对方扶起,眼中闪烁着说不出地一股溺爱,“傻小子,这里还有江湖上各门各派的人呢,你这一跪,姨娘可是又要被顶到风口浪尖上了。”

闻言楚墨风‘嘿嘿’一笑,有些羞愧地挠了挠头,“这不是见到姨娘您老人家,小子心中高兴吗,哪里还管得了其他人,这些前来观礼的人,如若哪个敢叽叽歪歪的,您就告诉孩儿,孩儿虽然这些年不问政事,但是还是有些手段的。”

抬手给了楚墨风一个爆栗,青莲师太笑着向前走去,而一旁的楚墨风则是赶忙上前搀扶着对方,一老一少有说有笑地向前走着,身后一众峨眉弟子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人群中一名身材瘦削的女子轻声对旁边的人说到:“不悔师妹,前面那位不是你的父王吗?为何来到峨眉之后也不先看看你?”

贤王府小郡主,楚墨风与丹阳公主李玥所生的女儿,素有峨眉小辣椒之称的楚不悔,在峨眉学艺多年,此时已然出落的亭亭玉立,常年居住在山上,一举一动无不显露出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仪态,此刻楚不悔有些不悦地瞥了对方一眼,没好气地说到:“你许久没回家,一到家是先去见你父母还是先去看你孩子?”

没曾想这通没头没脑的话,旁边的人却是听懂了,谁知楚不悔向着一个方向努了努嘴,而后笑着说到:“没看见我父王一来,连大王妃都没有招呼吗?”

前来观礼的人此刻聚集在大殿前,眼见楚墨风搀扶着青莲师太前来,纷纷上前问安,人的名树的影,彼岸花夜叉的名声可不是江湖上那些没来历的小鱼小虾,虽然江湖上的人都知道彼岸花已然名存实亡,但是每每提及这个名字,众人不免都要竖起大拇指,原因无他,人家彼岸花可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危,不惜牺牲自己剿灭了盘踞北地的颉利可汗的,而这一点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眼见该来的都来了,青莲师太当即抬了抬手,而后笑着说到:“老身感谢各位能够莅临峨眉观礼,还请诸位在山上居住两日,两日后继任大典如期举行。”话音一落早有峨眉弟子招呼众人向着客房走去。

待众人离去之后,青莲师太吩咐一众弟子退下,单单留下了楚不悔一人,眼见四下无人,楚不悔一改仙子姿态,蹦跳着来到青莲师太面前,先是对着楚墨风施了一礼,而后有些俏皮地对着青莲师太说到:“青莲祖母,人家什么时候能够入剑冢取剑啊?”

“明日,明日由你掌门师姐带你入剑冢取剑,此前你掌门师姐是自己独自一人进去的,这一次你二人一起也算是彼此有个照应,明白了吗?”略微沉吟了一番之后,青莲师太温柔地摸了摸楚不悔的脑袋,“当年你们大王妃入剑冢取剑的时候,也就是你这般年纪,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之间这第三代都长这么大了,看来我真是老了。”

得知明日让楚不悔入剑冢取剑,楚墨风并没有觉得诧异,只不过听到‘掌门师姐’这四个字,楚墨风心中一愣,随即开口问到:“姨娘,敢问这接任峨眉下一任掌门的人究竟是谁?”

“凝晗那丫头啊,峨眉交到外人手中我可不放心,凝晗这丫头心性纯良,能担此大任的。”转头望着由远至近的楚凝晗母女,青莲师太缓缓地叹了口气说到:“本来是向着将位置交给霜儿的,但是前几日青璃那丫头与我商议过,跳过霜儿直接交给凝晗乃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门派的事务,虽然楚墨风与青莲师太关系非比寻常,但是也不便横加干涉,当即点了点头,“姨娘的决定孩儿鼎力支持就是了。”

八月,癸亥日(十五日),适逢中元节,峨眉山顶大殿前,一场声势浩大的继任大典缓缓地拉开了序幕,作为此间的主人,坐在首座的峨眉当代掌门人青莲师太缓缓地站起身,对着周围的宾客行了一礼,而后朗声说到:“今日我峨眉能够有如此众多的江湖豪杰莅临,实乃是我峨眉千百年来的幸事,今日峨眉在此举行继任大典,老身自接任峨眉掌门至今,数十年来如履薄冰,唯恐稍有不慎令峨眉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好在上苍以及祖师庇佑,峨眉得以走到今日,念及老身年事已高,思索多日本想着将这掌门之位交付给老身的关门弟子史寒霜,然而霜儿贵为大唐贤王府的大王妃,打理王府之余定然无暇他顾,老身与众弟子商议后决定,将这峨眉掌门之位,自今日起交给弟子楚凝晗,万望诸位日后在江湖上能够鼎力扶持,老身在此先谢过诸位了。”

话音一落只见一身素白衣袍,挽着高高的发髻的楚凝晗,缓缓地从人群中走出,毕恭毕敬地来到了青莲师太面前,而后缓缓地跪在原地。

见状青莲师太吩咐身后的青璃取过三支点燃的香烛递给了楚凝晗,而后缓缓地说到:“一敬天,二敬地,三敬祖师。”随着青莲师太的话语,楚凝晗手持香烛恭敬地拜了三拜,随后青莲师太再度说到:“我峨眉开山立派至今,秉持行侠仗义,身为峨眉弟子定当牢记,要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己任,而身为峨眉掌门,需持身修正,坚守道义,上不愧对天地,下不愧对苍生,希望你要牢记。”

闻言楚凝晗对着青莲师太缓缓地一拜,而后恭敬地说到:“弟子谨记师傅教诲,此生以振兴峨眉为己任。”

话音一落只见青莲师太将手中的拂尘递给了楚凝晗,“此乃历任峨眉掌门信物,万望你妥善保管,切不可损坏或者遗失。”

将双手高举过头顶,楚凝晗恭敬地接过了拂尘,随后就见青莲师太取过一支狼毫,在一旁的朱砂碟内轻轻一蘸,旋即提笔在楚凝晗的额头中央勾勒出一朵火焰云彩的标记,也不知道这朱砂是用了什么材料,待青莲师太停笔的瞬间,这个印记宛如烙印一般刻在了楚凝晗的额头上。

一场继任大典就这样完成了,随即峨眉大宴宾客,身为旧主人的青莲师太,悄然辞别了众人向着后殿的卧室走去,才来到卧室门口,只见青莲师太身形一滞,突然喷出一口鲜血,见状早有弟子前去禀告新掌门。

得知青莲师太的情况,楚墨风等人纷纷来到后殿,众人七手八脚地将青莲师太扶进屋内,放在床榻上安顿好之后,楚墨风则是拽着史寒霜来到了屋外,望着面色冰冷的楚墨风,史寒霜思索了许久,这才忐忑地说明了原由......

与此同时,均州治所武当县,一名身穿盔甲满脸横肉的男子,手持一柄长刀有些不耐烦地望着面前被困缚的男子,狰狞地一笑,“我说这位殿下,这件事您答应也好,不答应也罢,总之你也说了不算,待老子率部进京杀掉皇帝和太子,届时你又可以荣登大宝了,事后老子愿意被你斩杀当场,不过还请您给老子的家眷留一条活路。”

望着眼前的男子,被困缚的李泰眼神中露出了一丝无奈的神色,自己原本在周边县城活得好好的,没曾想竟然被这位均州守备孙大浩得知,也不知道这人是受了何人的蛊惑,竟然要为自己抱不平,意图逼宫作乱。这若是换做自己与李承乾争储之时,或许还能够一些帮助,但是现在,且不说李治已然坐稳了储君之位,长安城乃至大唐的大部分地方,牢牢地控制在李世民和楚墨风的手中,自己若是想造反,估计还未出均州,那些不良人早就杀来了......

有道是天下归心何人再反,且看不良人勘破谋反事宜,再看楚墨风跪送至亲之人,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