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三百五十六章 窥探天机 暗中查访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王府内世子大婚,王府外贤王会客,一本秘传徒增烦恼,二人定计惊天阴谋。这才引出窥天机李世民意欲测国运,谣言起长安城大索对应人。

长安城,太史监,密室内,楚墨风、李淳风和袁天罡三人分坐三处,面前的桌子上仅点了两支粗如儿臂的蜡烛,甚至连一杯茶水都没有。

突然被这位爷拉进密室,李淳风和袁天罡二人也是一头雾水,毕竟眼前这位贤王殿下,已然许久不过问朝中大小事务了,今日贸然造访太史监,定然是出了什么天大的事情,而且这件事情定然是与玄学有关。

念及于此以一身道袍头发披散的李淳风轻咳一声,神色紧张地望着楚墨风恭敬地施了一礼,而后轻声说到:“不知殿下今日突然光临太史监,是不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亦或是说有什么事情需要太史监出面的?还请殿下但说无妨,太史监上下定然竭尽全力,定然不负殿下嘱托。”

话音一落只见楚墨风缓缓地摆了摆手,随即转头望着袁天罡,眼神中带着一丝凌厉,语气中夹杂着些许森然,“火山令袁天罡,本王深知你以一手相术闻名天下,今日前来,还请先为本王相一相面,其余的事情待相面结束本王自会告知。”

听闻对方前来是要自己为其相面,袁天罡先是长舒了一口气,随即皱起眉头面色凝重地望着楚墨风,而右手伸出则是不断地掐算着,口中时不时还嘀咕几句,大约过了半个时辰,袁天罡这才抬起手臂,用衣袖缓缓地擦拭了一番额头上的汗水,随即有些忐忑地说到:“启禀殿下,袁某人无能,殿下的面相有些地方袁某人实在是看不透。”

闻言楚墨风略有深意地笑了笑,而后缓缓地说到:“无妨,看透了什么但说无妨,至于其他的,本王会给你补充。”

“那就请恕下官得罪了。”听闻对方让自己说,袁天罡只好硬着头皮说到:“从殿下的面相上看,您本应该是早夭之命,或者说出生时就会死掉,但是纵观您的人中,此处乃是是任督二脉的交汇之点,任督二脉是奇经八脉的总纲,统率人体的阴阳二气。人中象征沟渠水道,宜深、长、阔则水流必通畅。天地秉阴阳之气 相合而生万物,人秉阴阳之气相合而有生机,存活,方能胎孕下一代。任脉为阴,督脉为阳,此二脉是人体阴阳平衡的总枢纽,人体阴阳相交流,相合则生,阴阳之气脱离,分离则断气而亡。如若下官猜测没错,当年殿下出生时,人中应该是短、浅、细,只不过后来渐渐地变成了深、 长、阔;只不过殿下的额头上竟然一条皱纹也没有,这一点下官就感到有些诧异,因为无论是有华盖纹、蛇形纹、偃月纹还是伏羲纹的人,下官都能为其推测一二,这些人或是依靠父兄,或是依靠贵人,才能使得自己大富大贵,而纵观殿下这一生,似乎尽是依靠自己,这一点请恕下官无法解释;另外殿下的中宫近些年始终有一股黑气盘旋,这是前些年所没有的,故而下官斗胆推测,殿下这一两年只内定然会有一场大劫难,至于如何能够去凶化吉,还需要下官再推演一番。”

眼见袁天罡说了这么多,楚墨风突然笑了起来,一旁的袁天罡和李淳风见状不免有些诧异,本以为是这位贤王殿下被吓到了,正待开口询问,谁知此时楚墨风却缓缓地说到:“前隋开皇历开皇二十年,一月二十四日午时三刻,前隋文帝治下大臣,左仆射高颎府上降生一子,此子降生之际天空雷声大作闪电交加,一道闪电遮蔽了整个天幕,待稳婆丫鬟反应过来之际,高熲的夫人贺拔氏已然将孩子生了下来。史料记载,高熲原本上是没有这个儿子的......”

听了楚墨风的话,袁天罡像是看见精怪一般,有些惊讶地望着楚墨风,“不可能,不可能,当年殿下您身故,下官与淳风二人推演多时,得知您此劫定然会安然无恙,而今殿下却说高仆射这个儿子是不应该存在的,您这......”

话还未说完,一旁的李淳风一把拉住了袁天罡,神色惊恐地望着楚墨风,语气中夹杂着些许不可置信地问到:“如若下官方才没有听错,殿下提及了一个字叫做史料记载,殿下确定方才不是随口一说?”

有些慵懒地望着李淳风,楚墨风笑着说到:“没错,李淳风啊李淳风,其实有些事情你早就能够猜出来,只不过你始终对自己没有信心罢了,事实正如你所猜到的那般,没错,就是那样。”

身旁的袁天罡听着二人在打机锋,而李淳风似乎似乎胸中大石落地,缓缓地舒了一口气之后,对着楚墨风施了一礼,“今日见到殿下,淳风此生没有白活,受教了。既然殿下让火山令为您相了面,那定然是有什么要嘱托的了吧?”

说到这楚墨风面色一冷,目光紧紧地盯着李淳风和袁天罡二人说到:“不错,本王接下来的话只会说一次,你二人挺好了,这些事本王只能交由你二人去做。首先,自明日起,不良人悉数交由袁天罡暗中管理,这也是当年本王答应你的,你首要的任务是想办法查出究竟是那些人在陛下身旁为其炼丹药,一旦查明暗中尽数做掉,此事务必做的隐秘......”

突然止住了话头,楚墨风望着袁天罡,似乎在等待对方的答复,后者见状赶忙恭敬地施了一礼,“殿下请放心,此事下官定然会竭尽全力。”

闻言楚墨风缓缓地点了点头,“这些日子民间有传言,称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如若此事被陛下得知,定然会招你二人前去推算,切记,为了天下苍生,这件事就含糊过去,随便寻个替死鬼去交差就好,否则一旦陛下屠刀高举,天下又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无故遭殃,明白了吗?”

二人听了楚墨风这番话,心中敬佩之意大起,没曾想这位殿下自始至终将一颗心放在天下百姓身上,二人当即站起身对着楚墨风恭敬地施了一礼,“殿下有此慈悲之心,实乃是天下百姓之幸事,下官二人定当谨遵殿下嘱托。”

眼见二人突然起身,楚墨风抬起手向下一压,示意二人落座,随即笑着说到:“最后一件事,本王熟读史书,历朝历代的帝王,每当日暮西山之前,都会廷请高人推算国运,而咱们陛下历来对这些事深信不疑,如若,本王是说如若,如若陛下他日招你二人推算大唐国运,你二人务必记住,适可而止就好,毕竟你们这些钻研玄学的,有一句话叫做天机泄露过多是会折寿的,明白了吗?”

二人闻言先是一震,而其中李淳风心中震惊的程度更大,眼前这位竟然提及了陛下暗中交付之事,不过转念又一想,这位定然会知道的,念及于此李淳风缓缓地点了点头,见状楚墨风站起身,径直离开了太史监。

自太史监离开之后,楚墨风转道来到了不良人公所,望着大门正上方那块天下为公的匾额,脸上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笑容,缓缓地走进公所内,内里一片忙碌的景象,自从李世民派大理寺卿孙伏伽等二十二人,以汉朝考察官员的六条诏书巡察全国各地,刺史、县令以下的官吏多被罢职贬官,虽然有被冤枉的,但是也有真正该被罢黜的,而为了取证不良人尽数下放到全国各地,时至今日依旧有涉事官员因为取证困难而迟迟未判的,按照以往的惯例,这些人关一段时间就会被放出来,在原任地无法做官,换个地方送点礼又能继续为官,只不过这种所谓的‘潜规则’被楚墨风一锏打得粉碎,证据确凿的当场判决,或杀或流放皆有朝廷定夺,而楚墨风的要求则是重判;至于那些依旧没有取证到位的,也有人前来为其求情,只不过被楚墨风一句话就给堵回去了:如若此人没有犯错,为何会被查出来?而且你前来求情,本王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与涉案之人之间有什么利益关联?是否需要本王派不良人过府清查一番?

但凡听到这番说辞的,大部分都知难而退悄然离去,而依旧有不信邪的,将状子告到李世民面前,谁知李世民前脚笑着收下了状子,后脚就差人转送到不良人公所,随即公所内的不良人就像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扑了上去,至此大唐的官员提及不良人皆是色变。

公所天井内,那面象征着集结的大锣早已换成了一面战鼓,战鼓每日被人擦拭的一尘不染,楚墨风缓缓地走上前,信手抄起鼓槌,双手挥舞敲响了战鼓,鼓声就是号令,所有在公所内的不良人听闻有人敲响战鼓,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从各个房间冲了出来,本以为是遇到大案子需要全员集结出发,却看见许久未见的不良帅此刻微笑着站在天井内。

望着尽数集结的不良人,楚墨风抬起头,微笑着环视了一圈,而后鼓足真气大声喊到:“凡为不良人者,需牢记......”

在场所有不良人纷纷将右手斜放在心口处,面色凝重地说到:“不畏强权,秉持道义,心怀天下,问心无愧。”而人群中的楚梦竺,此刻却没有摆出一副女儿看到父亲的小女儿状,反而是面色凝重地站在杜幽兰身旁,恭恭敬敬地说出了这番话。

闻言楚墨风满意地点了点头,抬起头望着二层的囚牛等人,缓缓地说到:“自本王组建不良人至今,每一个决定进入的人,本王都给予了你们一个承诺,替本王做事十年,十年之后尔等可以恢复白身,甚至可以凭借你们在不良人的功勋在朝中谋得一官半职,而今当年第一批加入不良人的老人们,算起来也快到日子了,待到十年之期之时,尔等可告知本王一声,而后自行离去,本王言出必行。”

说完楚墨风转身向着大门口走去,谁知还未走几步,却听身后囚牛高声喊到:“殿下留步,属下等人有话说。”

缓缓地转过身,楚墨风有些惊奇地望着囚牛,只见对方思索了片刻而后一脸正色地说到:“殿下,其实关于这件事,属下们曾经聚在一起商议过,我们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处,或多或少都因为蒙受不白之冤而做了错事,承蒙殿下不嫌弃,将我等招至麾下,自从加入不良人至今,属下等才发现,这个天下虽然政治清明,但是在那些我们没有看见的地方,总会有不公存在,而不良人组建的真正含义,就是竭尽全力扫除这些不公,所以属下们觉得,十年的时间太短了,既然加入了不良人,那我们...”

说到这只听在场所有不良人齐声喊到:“吾等生为殿下麾下不良人,死为殿下座前不良鬼。”

闻言楚墨风眼圈先是一红,当即转过身大步向外走去,眼见楚墨风没有表态,众人不免有些落寞,谁知待楚墨风快走到大门口时,只听对方大笑一番,而后高声喊到:“好,本王准了。”望着楚墨风的背影,众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安城内渐渐地开始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随着这句话流传开来,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酒楼、驿站、大街、小巷、花前、月下......但凡有人的地方,无时无刻不在讨论这句话的含义,而长安城唯一一处没有讨论的地方,则是位于义宁坊的贤王府,至于光宅坊内的世子府邸,这几日接连处置了一个马夫、一个侍女以及一个灶房仆役。

此刻身为世子妃的萧琳儿面色铁青地站在院内,周围紧紧地站了一圈下人,而萧琳儿的面前则是跪着三个人,在场围观的人都知道,这三人便是府内的马夫、侍女以及仆役,望着面色惊恐地三个人,萧琳儿冷冷地说到:“此前本世子妃再三叮嘱,义宁坊那边已经差人过来传话了,市井之间无论有什么人说什么话,光宅坊一切以义宁坊马首是瞻,莫不是本世子妃的话不管用?还是说你们觉得世子殿下乃是一介文人比较好说话?”

此话一出在场无论是跪着的还是站着的,纷纷大气都不敢出,萧琳儿见状冷哼一声,缓缓地抽出了手中的宝剑,“诸位没有入世子府做事之前,应该听说过长安城除了龙渊女侠三郡主楚梦竺之外,还有一个叫做幽冥女侠的人,实话说了吧,本世子妃就是幽冥女侠,人,本世子妃也是杀过的,莫要以为本世子妃真是那般只懂得诗词歌赋的官宦小姐,今日这件事,本世子妃念在尔等初犯,不大责罚你们,稍后收拾各自细软,到账房上支取一个月的例钱自行离去,只不过仅限这一次,如若下一次再让本世子妃听到有人在议论什么秘传之类的...”说到这萧琳儿将手中的长剑使劲往地上一掷,长剑闪着寒光穿透了青砖砌筑的地面,颤巍巍地晃动着,“自己亲自来试试这柄剑的锋利程度,都散了吧。”

起初听闻府邸这位女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幽冥女侠,在场众人心中纷纷一颤,毕竟幽冥女侠可是与三郡主是齐名的长安混世魔王,这个混世魔王可不是说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的纨绔子弟,而是长安城百姓对于二人的尊称,而在此之前这一尊称是属于楚凝晗的,在楚凝晗之前这个称谓则是楚墨风的,所谓的混世魔王指的是不畏强权,但凡遇到欺行霸市,欺男霸女的人,定然要将对方整治到后怕为止,且日后还不敢泄愤报复的那种。

再后来眼见对方一柄长剑素手一挥轻巧地掷入地面,众人心中纷纷大骇不已,似乎是都小看了眼前这位世子妃,平素看着温文尔雅的,没曾想却是一个狠辣的角色,想到这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而后转身离去各自四散而去。

适逢这一年,天下太平,时值六月,金星多次在白天出现,太史占卜说:“女主将兴起。” 且民间那个《秘传》中的话语终究还是传到了李世民耳中,得知这一消息的李世民心中烦躁不已,遂密招李淳风前来问话。

听闻自己被传召,李淳风心中早已做好了应对的准备,来到御书房见到了李世民之后,还未开口便听李世民缓缓地问到:“朕近日听闻有传言称,唐朝三代之后,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据有天下。此事令朕十分烦躁,不知能否推算一番,以证真假?”

李淳风闻言假意摇头晃脑推算了一番,随即附在李世民的耳畔耳语了一番,过了些时日,李世民为了犒劳那些卫国戍边捍卫大唐王朝和帝都长安和平发展的武士们,在皇宫里设宴宴请了许多在京的武官。酒至酣时,于是大家玩起了行酒令,要求各自报出自己的乳名。这本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娱乐游戏,然而按照楚墨风的说法,为了天下苍生,必须有一个替死鬼。

而这一群被宴请的武官中,有一个叫李君羡的武安县人,此人最初跟着瓦岗寨李密干,后投靠王世充做了个骠骑。但后来因为看不惯王世充的为人,于是一怒之下带着所有部下又归顺了李渊。

常年下来此人为大唐王朝的建立,也算是立下了不少战功。行酒令到李君羡时,李君羡有些羞涩地报出自己的乳名唤做五娘子。

没曾想一个堂堂的男儿竟然叫了那么个乳名,一时间引得哄堂大笑。殊不知席间唯独李世民暗自记下了这件事。

李君羡是武安县人,被封为武莲县公,且又驻守玄武门乳名五娘子。这众多的"武"加在李君羡一身,和先前史官的占卜以及民间的谣言联系到一起,最终让李世民开始越来越讨厌李君羡,觉得他就是史官占卜结果中的将来要夺他李家社稷者。

此事一出楚墨风遂秘密召见李淳风,耳语一番之后后者胸有成竹地离开了贤王府。

历经一番手段之后,李世民寻了个由头斩了李君羡,然而考虑到斩草务必除根,李世民再度将李淳风寻来,面色疑惑地问到:“《秘史》所云,信有之乎?”

得知李君羡做了那个替罪羊,李淳风当即缓缓地说到:“臣观星象,据臣推测,代唐之后,已经陛下宫中,三十年后,当代李自立。李姓子孙,可能要受大难了。”

这本就是一招欲擒故纵,按照楚墨风当初的分析,如若你上来就告诉李世民这件事过去了,或许按照李世民此刻的心态,没准还以为你李淳风是与灭唐之人同流合污呢。果然,李世民听了李淳风话后,神色大恐地说到:“朕杀尽所有疑似者,如何?”

李淳风见状缓缓地摇了摇头说到:“天之所命,王者不死,陛下强施杀戮,只能搭进一些无辜者!而三十年后,其人已老,或许多了几份慈悲心怀,为祸或浅。如陛下幸能杀之,老天再生一更加怨毒之人,届时李姓子孙,无遗类也!”李世民闻言思索了许久之后只能叹息作罢。

至此,一场大索天下的危机就此化解,事后楚墨风通过王德秘密会见武曌,一见面武曌先是对着楚墨风郑重其事地跪下行了一个稽首礼,而后才缓缓起身笑着说到:“此事此番还要多谢贤王殿下从中斡旋,否则一旦被陛下纠缠不放,势必会牵连到我武氏一族,奴家在此替武氏一族上下谢过殿下的大恩大德。”

楚墨风闻言轻轻地摆了摆手,“这件事你不必谢本王,如若不是太史令李淳风能言善辩,估计也成不了事,而且此番却是委屈了李君羡。”

“殿下请放心,他日如若李君羡的后人前来为其平反,此事奴家定然竭尽全力。”还未等楚墨风话说完,武曌当即拍着胸口做了保证,毕竟此番自己能够得以平安无事,说到底还是李君羡用他自己的命换来的,于情于理自己日后都要照拂对方的后人。

听到对方的保证,结合一些印证,楚墨风这才缓缓地点了点头,缓缓地起身向着门口走去,将要打开房门的瞬间,只听武曌在身后轻声说到:“殿下为何始终看不上奴家的蒲柳之姿?当年在荆州如此,而今始终如此。”

只见楚墨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房间,空气中只留下了一句令人费解的话语,“因为你是武曌。”随即身影消失在大门外,门外树枝上的鸣蝉此刻落寞地鸣叫起来,一阵阵地令人有些烦躁......

过了些时日,李世民命李淳风和袁天罡推演大唐的国运,二人领命躲进一间密室内开始推演,由于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精通阴阳八卦奇门术数,道术高深,并具有洞察未来的“天眼神通”。加之李淳风夜观天象,结合“武周代唐”之言,于是一时兴起,开始预言推算;李淳风以术数易卦推衍,一算起来就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唐朝以后两千年的历史,将楚墨风之前的嘱托忘得一干二净,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李淳风这才想起了此前楚墨风的那番嘱托,取过袁天罡记载的自己推演的结果仔细一看,心中大吃一惊,正琢磨着事后该如何向楚墨风交待,只见袁天罡将所有推演的结果整理成一本册子,而后在封面恭敬地写下了三个大字。

悉心地装订好之后,望着手中的册子,袁天罡心有余悸地说到:“李兄,此番既然推演至此,我等过后还是照实说与殿下就是了,想必殿下也只是因为担心我等才有此嘱托的。”

李淳风闻言无奈地点了点头,事已至此只能这般解决了,随即二人将推演结果呈交给了李世民,并将此事汇报给了楚墨风,得知这一消息之后,贤王府邸内,楚墨风望着窗外的景象,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俗话说新旧交替之际必有异动,且看不良人再度外出查案,再看楚墨风参观继任大典,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