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二百二十五章 论功行赏 尘埃落定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武德九年六月巳未日(初四),在经过楚墨风八年布局,历经一年准备之后,秦王李世民和贤王楚墨风,以围剿叛乱以求自保为借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于皇宫内发动政变,并于玄武门附近埋伏,一举射杀前来向李渊诉苦的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

随着这场政变落下帷幕,六月辛酉日(初六)李渊下令改立李世民为太子,并表明了至此不过问朝中事宜,一切均有太子李世民决断。

意气风发的李世民心中十分清楚,此番自己能够侥幸胜出,全有赖于楚墨风这么多年的暗中布置,尤其是自己屡次身陷险境,若不是楚墨风拼死救助,或许自己早已化作一堆枯骨了,想到这李世民在心中暗自决定,今生今世都不负这份情谊。

然而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之后,面对的不是闲情逸致盛世太平,眼前是一大堆烂摊子需要自己去处理,此刻北方的突厥人依旧虎视眈眈地望着中原的富饶土地;李建成、李元吉的家眷以及附属党羽后续处理问题;有功人员封赏问题;各地民怨民愤安抚问题.......这一切的一切都等着太子李世民去逐一解决。

鉴于当初李建成和李元吉连番打压迫害秦王府一派将领,此番二人失势身死,各将领妄图将其麾下所有附属尽数除去,将他们的家产没收官府,尉迟敬德再三争辩说:“罪过都在两个元凶身上,他们已经受到死刑的处罚了。倘若还要牵连他们的党羽,就不是谋求安定的做法了!”

谁知有人翻出此前李建成欲收买尉迟敬德一事,称尉迟敬德此刻发声是有不臣之心,而后不顾尉迟敬德阻拦,前往原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府邸查抄。

望着门外杀气腾腾的士兵,冯府上下顿时惊慌失措,自从玄武门事变之后,冯立已然不知去向,阖府上下每日都活在惊恐之中,害怕哪一日官府上门来抓人,谁知今日担心竟然成了现实。

只听门外有人喊到:“诸位将士,此处乃是李建成身边翊卫车骑将军冯立的府邸,当初冯立也没少帮李建成做事,现如今冯立不知去向,此番咱们查抄了他的府邸逼他现身,府中男女老少一个别放过,尽数杀了之后再查抄财物。”说完一挥手准备带人上前砸门。

此时只听空气中传来一个威严中夹杂着愤怒的声音,“我看谁敢上前?”听到这个声音,那名领头的当即大声叫骂,“哪里来的管闲事?不想活了就滚过来,大爷我一刀送你去见李建成的。”

话音一落只听那个声音再度说到:“如你所愿。”随后就看见远处开来一队人马,各个黑衣黑甲杀气腾腾,为首一人脸上戴着一个面具,手中倒提着一根黯黑的铁棍,行至跟前只见此人翻身下马,来到那个领头的将领面前,而后冷冷地说到:“在下来了,我倒要看看你怎么送我去见李建成的?”

领头的抬起头正准备开骂,正巧看见了对方那副面具,当即手一哆嗦把兵器掉在了地上,而后战战兢兢地说到:“贤......王....殿下。”

“陛下已经下诏除两名首恶之外,其余人等一概不追究,你们这是要违抗圣旨吗?此事太子也已下发了指令,难道你们连太子的话也不听了吗?”冷冷地望着一众士兵,楚墨风冷哼一声说到:“还是说你们觉得本王的刀不够锋利?想用你们的脑袋替本王磨一磨?十息之内给本王滚的远远的,如若再让本王知道你们在胡乱抄家,本王定斩不赦。”

话音一落一众人纷纷抱头鼠窜,望着转眼消失殆尽的众人,楚墨风不由地叹了口气,一场玄武门之变,朝廷内人心惶惶,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尽数被李世民杀了,起初自己还曾经劝过他,不要对自己的侄子们痛下杀手,谁知李世民一句斩草除根将自己堵了回去。

是啊,如若此时失败的是李世民和自己,那么乾儿、泰儿、恪儿这些小家伙们,还有自己的儿子楚玄黓,或许已然化作了刀下亡魂。而自己的府邸,妻女、部下,甚至是自己那些不为人知的暗势力,或许会被人查到蛛丝马迹,而后一举摧毁。尽管六月的天已然开始有些燥热,但是此刻楚墨风想到这些,背后依旧是冷汗直流。

纵观这几日陛下的举动,或许不久之后就会退位让贤,届时太子登基,自己那些暗势力依旧不能显露出来,除了明面上的游子、酒肆和麻三,其他的暂时还是不要让李世民知道为妙,或许李世民不会对自己有什么想法,难保别人不会以此大做文章。

正在思索之际,只见冯府大门缓缓地打开,一名妇人走了出来对着楚墨风缓缓地行了一礼,“这位大人,奴家谢过您的大恩大德,不知能否请大人过府一叙。”

望着面前这个不施粉黛的夫人,楚墨风摘下面具缓缓地摆了摆手说到:“过府一叙就不必了,只不过还希望你能够劝劝冯将军,朝廷已然下旨不予追究,此刻正是用人之际,还望他能够摒弃旧念,再替大唐出一份力,届时本王会保举他的。”

“奴家在此谢过殿下,日后殿下若有时间,恳请赏光莅临寒舍。”妇人闻言点了点头,而后转身走进了冯府。

楚墨风见状翻身上马,对着身后招呼了一声,向着皇宫方向走去。此刻李世民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一旁随侍的王德望着全神贯注的李世民,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之意,随即低声说到:“殿下,这几日外面传言,还有人刻意去查抄附逆的宅邸,您看此事是不是需要晓谕一番?免得犯到贤王手中,届时闹到您这里不好处理。”

“不必,这才过了几日,就有人开始不听政令了,让他们闹去,届时墨风报上来多少人,本太子就砍多少人头。”听了王德的话,李世民将手中的奏折放下,而后站起身厉声说到:“父皇都下令不许再予以追究了,这些人心里怎么想的,本太子一清二楚。”

此刻门外有人奏报,称贤王殿下在门外求见,李世民见状赶忙上前将房门打开,一把将楚墨风拽了进来,而后对着门外说到:“从即日起贤王殿下来见本太子,一律不用通报。”说完将门一关,径直走到书案前,抄起一本奏折递给了楚墨风,“这是礼部拟定的封赏名单,你先看一看哪里不合适,如若没有问题了,明日就可以趁着早朝下旨宣布了。”

“太子殿下,这奏折给我过目不好吧,毕竟这是国家大事,我一个亲王怎能越俎代庖呢?”楚墨风见状摆了摆手,而后将奏折放在书案上,随即低声说到:“这里没有外人,您只要记得那个人不要给予实权即可。”

李世民见状点了点头,而后示意王德搬了个椅子给楚墨风,随即笑着说到:“那你呢?你这边应该如何封赏?”

思索了片刻之后,楚墨风缓缓地摇了摇头说到:“我什么也不要,不过你若肯将兵权交给我,我倒是乐意接受。”伸手指了指北面,楚墨风面目狰狞地说到:“别忘了他们还在北面呢,朝廷这些年应该做的是休养生息,尽量将兵马壮大,日后咱们可是要杀到他们的王庭,去抓几个突厥公主回来赏赐给下面的将领的。”说完之后二人哈哈大笑起来。

“谈判我去做,纵然被千夫所指,也要暂时有限度地忍让一番。”只见李世民伸手捶了下书案,语气渐渐坚定起来。

随后楚墨风却淡淡地说到:“边塞的小规模侵袭我负责解决,北面有共计一千四百名天策军镇守,短时间内能够应付一切突发状况,届时需要附近州府配合和补给,谁若是不配合,莫怪我不讲情面。”

六月戊辰(十二日),朝廷任命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与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与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敬德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虞世南为中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思廉为洗马,还将齐王国司的金银布帛器物全部赏赐给尉迟敬德。

而天策府其余众人皆有封赏,只是让众人感到诧异的是,此次事件最大的功臣,贤王楚墨风却不在封赏之列,这让众人不免心中疑惑,难道是两位殿下生出什么嫌隙了?而后就有好奇之人去四处打听。

己巳日(十三日)朝廷下旨欲为楚凝晗、楚玥彤等人晋封爵位,贤王楚墨风请辞;

庚午日(十四日)朝廷再度下旨欲赏赐贤王府良田万亩,贤王楚墨风遂上书恳请将赏赐收回,折换成银钱发放给北地百姓,以缓解因战乱造成的疾苦,太子李世民收到回禀后上奏给李渊,遂经李渊允许,朝廷迅速推进此事;

辛未日(十五日)朝廷三次下旨任命贤王楚墨风再度组建一支约万人的天策军,待大军形成战力之后,迅速开往北地各州府驻扎,以备日后突厥大举来袭,收到旨意后楚墨风向使者回复,翌日进宫面见太子殿下回禀。

接连三日三道旨意两道婉拒,看的一众人心惊胆战,这二位一个有权,一个有兵,一个已然是九五之尊,另一个则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若此二人不和,届时倒霉的还是天下百姓。

听闻楚墨风接下了圣旨,众人不免长舒了一口气,第二日楚墨风早早地进宫面见了太子李建成,二人在书房内谈了大约两个时辰,而后楚墨风径直去面见了李渊。

大安宫内,李渊望着束手而立的楚墨风,缓缓地叹了口气,随即对着楚墨风招了招手,触摸佛见状赶忙上前,“自己取个椅子坐下吧,在这不用很讲究了。”斜躺在榻上的李渊饶有兴趣地望着楚墨风说到:“你小子今日怎么有时间过来了?”

“启禀岳父大人,小子今日是特意来见您的。”楚墨风取出了方才从御书房带走的小箱子,起身放到李渊面前,顺手将箱子打开,李渊低头看了一眼,只一眼就蹭地一下坐了起来,“难为你小子还有这份心,说吧,今日来所谓何事?”

楚墨风见状拿出两瓶酒递给李渊一瓶,而后自顾自地喝了一口,随即笑着说到:“陛下,小子与二哥不是魑魅魍魉,也不是每次面见您都有事所求,刨除君臣关系之外,咱们还是一家人啊,做女婿的来看看您也是理所应当的。”

抱着瓷瓶美美地抿了一口,李渊的脸上顿时乐开了花,随即笑着说到:“朝廷里的事朕已然交给了太子去做,过几个月朕考虑着准备退位让贤,让太子继位,届时朕会下旨册封你为皇太弟,大唐以后就是你们兄弟二人的天下了,好好做事不要让朕失望,否则待朕百年之后到了地下,那些被朕打败的人会嘲笑朕的。”

“陛下,小子在暗中帮着二哥就好,这皇太弟......”熟读大唐律法的楚墨风深知,这皇太弟只有皇帝的亲兄弟才能被进封,自己一个异性王爷按常理已然是到了人生巅峰了,只要自己韬光养晦明哲保身,未来数十年之内自己定然是屹立不倒,现今李渊竟然准备在退位前将自己拱到皇太弟的位置上,这让楚墨风有些摸不清头脑,正准备开口拒绝,谁知李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说到:“你小子不要多想,朕知道非皇帝的亲兄弟不能晋封皇太弟,明日朕就拟旨,收你为义子,赐国姓允你不用冠之,届时再让二郎继位后封你为皇太弟就没有人能够反对了。”

听完李渊这番话,楚墨风深知面前这个老人着实是为自己着想,尽管自己与他的二儿子用不那么光彩的方式,变相地架空了他,但是他对待自己依旧是一如既往,想到这楚墨风不禁潸然泪下,当即跪在李渊面前哽咽着说到:“儿臣楚墨风见过义父。”

“起来吧,要答应朕,跟着你二哥好好守护这个国家和中原的百姓们,做到这一点朕就知足了。”李渊见状赶忙示意楚墨风起身,而后摆了摆手说到:“有时间多来看看朕,今日有些乏了,你暂且退下吧。”

楚墨风见状施了一礼,而后匆忙离开了大安宫,按照李渊的吩咐,此事没有结束之前,决计不能让消息泄露。谁知就在李世民走后不久,李渊写下手诏赐予陈叔达等:“朕当加尊号为太上皇,并收楚墨风为义子,赐国姓允其不冠之。”陈叔达将手诏拿给李世民看了,李世民表示拒绝继位,但是对于李渊收楚墨风为义子一事颇为高兴。

随后朝廷派人前往贤王府传旨并昭告天下,至此在众人眼中,一个异性王远远不如一个皇帝的义子要有分量的多,而楚墨风也算是走到了巅峰。而对此事贤王府邸阖府一片欢腾,如若不是楚墨风横加阻拦,府邸内早已是张灯结彩大肆庆贺了。

其实不是楚墨风不想庆贺,而是就在圣旨传到的前一刻,从幽州方面传来加急快报,称庐江王李瑗谋反,而王君廓为求自保,便佯装支持,然后突然率军反戈一击,李瑗身边士卒一逃而空。王君廓绞死李瑗,六月辛巳日(二十五日),李瑗的首级被送到京城长安。

随后楚墨风通过游子给王君廓下令,责令其临时整顿幽州事宜,待朝廷委派新任都督到任。

转眼到了秋季,街边树木的枝叶已然开始变黄,时不时地被风吹落几片,打着旋儿在半空中不忍离去。长安城内一副略显萧瑟的景象,人们似乎是从之前的玄武门自之变一事,伴随着秋天的叶落花黄,辛勤地在田地间耕作着。

为了加强军备,七月癸巳日(初六),皇帝李渊下诏任命秦府护军秦琼为左卫大将军,程咬金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右武候大将军。任命高士廉为侍中,房玄龄为中书令,萧蠫为左仆射,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

甲午日(初七),任命宇文士及为中书令,封德彝为右仆射;又以前秦王府兵曹参军杜淹为御史大夫,中书舍人颜师古、刘林甫为中书侍郎,左卫副率侯君集为左卫将军,左虞候段志玄为骁卫将军,副护军薛万彻为右领军将军,右内副率张公谨为右武候将军,右监门率长孙安业为右监门将军,右内副率李客师为领左右军将军。

一时间人人有封赏,唯独楚墨风依旧挂着贤王头衔,并未加封任何实权,而身为楚墨风死忠的尉迟敬德、秦琼和程咬金三人,随即私下前往贤王府邸询问,却被楚墨风用一句‘亲王不涉朝政’为由挡了回来。

为了防止此番李瑗事件再出现上一次的情形,加之建成和元吉的党徒分散逃亡民间,虽然朝廷反复下达赦免令,他们还是觉得没有保障;各地官民争相告发抓捕,想借此向朝廷邀功请赏。

楚墨风遂暗示谏议大夫王皀向太子李世民做了汇报。七月丁酉日(初十)李世民下令:“六月巳未日(初四)以前受东宫及齐王牵连的,六月癸酉日(十七日)前受李瑗牵连的,一律不准对他们提出控告,违者反要受到处置。”

而此时裴寂在家反省,魏征则被勒令暂时不得入宫,随后在李渊和楚墨风的建议下,李世民决心起复二人。

八月丙寅日(初八),李渊下诏将帝位传给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反复推辞而李渊却一再坚持,随即李渊与李世民父子二人在御书房内进行了一次长谈,没有人知道此次谈话的内容,只知道当李世民走出御书房的那一刻,脸上挂着无比自信的笑容。

武德九年八月丁卯日(初九),这一日在后世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伟大的王朝在这一日平稳地完成了皇权交替,大唐第一任皇帝李渊以年事已高为由退位,而后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太子李世民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随后李世民下旨大赦天下;关内及蒲、芮、虞、泰、陕、鼎六州,免除二年田赋及捐税,其它各州则免除差役一年,而就在这一日,李世民亲口宣布了一个令朝野震惊的消息:册封贤王楚墨风为皇太弟。

此消息一出朝野上下一片哗然,不少人联想到此前李渊收楚墨风为义子的那道圣旨,随后再结合今日之事,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早就是安排好的了,一个皇太弟可比那些军政大权要有分量,此刻大唐依然是李世民高高在上,而楚墨风则真是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此子今年才二十有六啊,众人不免想起自己在这个年纪时的境遇,纷纷感叹不已。

是夜两仪殿内,大唐第二任皇帝李世民,携皇后长孙竭罗、贵妃韦珪、杨玉蓉及膝下皇子,与皇太弟楚墨风阖府共同饮宴,期间二人将一众家眷丢在两仪殿,自顾自地坐在两仪殿外,二人此刻皆是常服打扮,望着眼前偌大的皇宫,不免有些错愕。

自晋阳龙兴之日二人结识,直至今日已然将近十载,经历了重重艰难险阻,终于完成了大业的第一步,然后往后的路却依旧漫长,此刻大唐治下的中原百姓,依旧会遭受来自北方的战火荼毒,这让二人忧心不已。

“宫里那些鹰犬和没有用的东西,索性都丢了吧,劳民伤财不说,还会招人非议。”楚墨风抱着酒坛子灌了一口,随后递给了一旁的李世民。

“成,宫里的宫女们也放出去一部分吧,人员繁多开支就多,朝廷届时入不敷出,总不能又让你掏钱的。”李世民点了点头,而后思索了片刻抄起酒坛大灌了一口,清澈透明的液体顺着唇边滴落在明黄团龙常服上,让一旁的楚墨风不免鄙夷不已,“拜托你自己注意点,免得明日衣服又要送去浣洗。”

“帮我想个年号吧,总不能还继续沿用父皇的年号,待新年一过我准备下旨改元的。”信手擦了擦身上的酒渍,李世民扳起手指数着,“整军、征兵、清查州府、整顿吏治、对付突厥,怎么突然发现坐上这个位置之后,要处理的事情这么多啊。”

“这下知道太上皇当时有多么不容易了吧?”楚墨风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这在当时实属大不敬之罪,一旁的小黄门不由地直瞥眼睛,这如若换做其他人,早就被当场拿下了,但是问题是这位身穿白色常服的,可不是其他人啊。

只见楚墨风一脸嫌弃地说到:“年号的事交给你手下那些大臣们去想,另外裴寂、魏征和那个人,依旧不要重用他们就好,尤其是那个人,待时机一到我会想办法除掉他。”

李世民点了点头,而后站起身望着如墨般的黑夜,眼神中闪烁着一片深邃,随即缓缓地说到:“整军、征兵之事交给你去做了,朕就放任不管了,至于其余的事情朕会一件件安排下去,你在做你的事情的同时,替朕监督一下,如若有什么问题随时汇报。”

楚墨风见状赶忙起身对着李世民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说到:“谨遵陛下圣喻。”随后二人把臂同行,向着两仪殿方向走去......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且看李世民颁布旨意利国利民,再看楚墨风整军备战沙场练兵,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