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一百八十章 危机四伏 游子归来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第一百八十章 危机四伏 游子归来

作者:楚墨凡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4: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书接上文,话说楚墨风辞去一切职务在京城做了一个闲散公爷,每日‘游手好闲’徒生事端,为了给杜如晦出气,设计将居住在胜业坊的国丈尹阿鼠,并当场对那些皇亲国戚放出了狠话,眼见楚墨风虽空无一职却依旧有恃无恐,在场围观众人纷纷猜测他开去职务一事是否是提前与李渊商议好的,目的就是为了替李渊整治那些让李渊头疼不已的破事。

另一方面,李建成班师回朝之后,李渊宴请三个儿子,席间李建成和李元吉有说有笑,而对面的李世民则是孑然一身独自畅饮,而李渊见到这样的情景,确实有口难言,殊不知李世民已经对李建成和李元吉渐渐地提防起来。

由于李世民为人心高气傲,故而从不向父皇的妃嫔们行贿,而李建成和李元吉为了能够让这些妃嫔们在李渊耳边吹枕头风,不惜重金予以贿赂,以至于那些妃嫔竞相称赞李建成和李元吉,有机会便有意无意地说李世民的坏话,俗话说三人成虎,时间一长李渊心中不免对李世民生出一丝怨恨。

此时的李渊,疑心病已然非常严重,奈何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还不得不依靠李世民,毕竟自己这个二儿子身后除了那一群能征善战的将领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仪仗---楚墨风。

而对于楚墨风,这些年李渊对他愈发看不透了,若是像以前隋朝那时,一个闲散公爷是断然不会滞留在京城的,毕竟皇城根下是非多,一个不小心就会惹来杀身之祸,但是这小子,他不去招惹别人已经是对长安最大的宽恕了。

只不过这个小子现在是紧紧地跟在自己这个二儿子身边,或者说这些年李世民的所作所为无一不透着楚墨风的影子,这让李渊很是无奈,却又没法多说什么,毕竟论起来这小子也是自己的女婿啊。

想到这李渊轻咳一声,正在交头接耳的李建成和李元吉瞬间止住了话语,齐齐地望着李渊,准备听听他要说些什么,只见李渊缓缓地说到:“二郎啊,尽管墨风不在朝了,有时间还是要多去走动走动的,今日为父差人喊他了,谁知到了府上才知道这小子已经出城好几日了,待他回来的时候,替为父去看看他和你的妹妹们。”

“父皇放心,竭罗最近时常带着乾儿和泰儿去他府上,等稍后他回来了,儿臣定然回去看望他的。”听了李渊的话,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即又低下头自顾自地饮了起来。

随后李渊将目光转向李建成,语重心长地说到:“建成,你也要对二弟多加体谅,多加照顾。这么多年,你二弟南征北战,也真够辛苦的。你们本是一母同胞,一母同胞怎么能不团结呢?你做大哥,就要像做大哥的样子,不要让为父的为你们几个操心。老四,我说的是老大、老二,也包括你在内。”

“爹爹,孩儿一定会按您的要求办。”建成欠身应了一句,态度上表现出了绝对的谦恭,而一旁的李元吉在李建成的示意下也跟着应和了一句。

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李渊随口说到:“明日世民和元吉随朕一道前往仁智宫,今日饮宴暂且结束,切不可耽误了明日之事。”说完站起身示意王德搀扶着自己向后宫走去。

随即李世民也独自离开,返回了承乾殿,是夜,李建成和李元吉回东宫密商了大半宿。李建成让李元吉密切关注世民的动向,并对李元吉许诺:“是安是危,就在今年决定了!”随后二人详细讨论了如何乘李渊不在长安城时,通过杨文干招募军队的细节。

杨文干此人算是李建成的死忠,当年曾经做过东宫卫士,与李建成关系很亲密。为了手中能掌握一些外放的臣子,杨文干在李建成的推举下做了庆州都督。

上次李艺送兵的事被发觉后,李建成又秘密踩下了杨文干这条线路,暗中派他招募壮士,找机会送到长安来。

得知李渊外出避暑,正是壮士入京的良机。待李渊带着李世民和李元吉以及一批随从离开长安之后,李建成便派郎将尔朱焕、校尉桥公山将一些铠甲送给杨文干。

谁知二人走到豳州,突然向当地官府紧急告发太子令杨文干举兵,要与长安里应外合。得知此事之后,幽州官府立即通过驿站快马将告发密件火速送到仁智宫皇帝李渊这里。

六月二十五日傍晚,正在仁智宫避暑的皇帝李渊接到了驿站快马送来的急报:庆州都督杨文干反叛了!他一听之下,便知是太子建成乘他外出之际兴风作浪。

李渊是老了不是傻了,朝廷里谁是谁的人,李渊还是能看个**不离十的,唯一看不透的就是所有人跟楚墨风都好,但是又都跟他不好,这也上李渊十分捉摸不透,转念一想还好此子不是自己的儿子,否则无论是李建成这个稳太子,还是李世民这个功勋皇子,亦或是李元吉这个纨绔皇子,都不是楚墨风的对手。

与此同时,又有宁州人杜凤举赶到仁智宫,向李渊举报太子和杨文干谋反的事。李渊大怒,假托有其他事,写下手诏召见太子,令他前来仁智宫。

得知李渊召见自己,身处长安的李建成顿时慌了神,秉承着一人计短两人计长的原则,李建成赶忙将自己麾下的那些‘治国谋士’聚到一起,商议起对策来。

深知一般被李渊召见,基本上没有什么好事,而且又是在杨文干造反事发之际,一时间李建成也犹豫不已,太子舍人徐师谟劝他关闭长安城举兵反叛,詹事主簿赵弘智却别出心裁地建议他穿戴简单,坐一辆旧马车,不带卫士,直接到皇上那里请罪,这样兴许还会有救。

李建成深知,如果举兵反叛,且不说长安大营士兵不会听命于自己,搞不好还在长安暗中坐镇那位,得知自己谋反绝对会第一一时间杀上门来,替自己的二弟除掉自己,届时真应了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句话了。

想到这李建成也渐渐琢磨明白,这一次估计自己是中了李世民的圈套了,尽管郎将尔朱焕、校尉桥公山一路晋升走的是自己的门路,但是那时候管着军官晋升的还是那位,没准儿这俩人早已暗地里投靠到李世民的麾下了,想到这李建成顿时有种想吐血的感觉,无奈之下只好接受了后一种建议,应召前往仁智宫。

行至距离仁智宫还有六十里的毛鸿宾堡,李建成便将随从全部留在毛鸿宾堡,自己只带了十几骑前去见李渊。

待见到李渊之后,李建成当庭大呼冤枉,遂以头撞柱明志,尽管撞得头破血流,也依旧不能消除李渊的怒火。

望着面前这个大儿子,李渊心中愤恨不已,他本就已经是太子了,待到自己殡天之后,这个天下还不是他的,为何现在要如此着急就发动叛乱,想到这李渊命人将李建成简单包扎一番之后,将他软禁在幕帐中,只以麦饭吊命,并令殿中监陈福对李建成严加看守。

随后李渊找来了司农卿宇文颖,命其乘快马前去召杨文干来仁智宫。殊不知宇文颖和元吉是一伙的,待见到杨文干之后,将李渊的真实意图和李建成的现状说明之后,杨文干当即决定举兵反叛。

消息传到仁智宫后,李渊派左武卫将军钱九陇与灵州都督杨师道率兵前去讨伐杨文干。

由于庆州与仁智宫相距不远,此时李渊心中变得惊恐不安,遂率侍卫逃出仁智宫,向着南面跑去,跑了没多远就遇到了东宫官属,大惊之余李渊便令侍卫们分三十人为一队,将他们包围住全部抓捕起来。

随后李渊在侍卫的保护下在附近野外住了一晚,天亮后见无异常才返回仁智宫。

回到仁智宫,李渊对李建成生出了警惕之心,遂私下喊来李世民,和他一起谋划如何平定杨文干的叛乱。谁知李世民却说:“杨文干不过是个跳梁小丑,他身边的府僚都应该将他抓住或杀掉,如若不然只要派一员普通将领讨伐他就足够了。”

谁知李渊却不同意,“杨文干的事牵连到建成,我担心响应的人会很多。你应该亲自为我走一趟,你回来后,我即刻立你为太子。”随即李渊叹了一口气说到:“朕不能像隋文帝那样把亲生骨肉杀了,留他一条性命,去蜀地做个闲散王爷吧。蜀兵弱小地方又狭窄,将来如果他能服从于你,就饶他一命;如果不能,你制服他易如反掌!”

听闻自己能够被封为太子,多年的夙愿终于有了实现的希望,李世民当下答应了李渊的要求,带着前所未有的愉快心情出发了。

谁知就在李世民带着大军出征之后,李元吉撺掇着张婕妤和尹德妃等人拼命为李建成求情。声称李建成招募军队,全是被秦王逼的,是秦王府藏精锐部队在先,建成为了自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而李建成身为太子,早已无欲无求,又怎么会与人合谋意图谋反呢?况且反观整个反叛的事,中间有很多蹊跷之处,看起来是有人在设计陷害李建成。

听闻有可能有人设计陷害李建成,李渊第一时间想到的竟然是坐镇长安的那位,遂差人快马传信求证,谁知送信之人随后又带着回信返回,李渊拆开信笺仔细一看,只见信笺上写了几个大字‘您觉得我闲的难受吗?’而下面则是一行小字,上书;臣诚恳请求陛下能够将整个大唐驿站以及车马行交由臣管理。

得知此事不是那人所为,李渊也命王德下旨同意了他的请求。

随后张婕妤却话锋一转,声称幕后主谋可能便是秦王府兵曹杜淹。太子私自招募军队是真,但杜淹却指使尔朱焕和桥公山二人告发太子和杨文干谋反,这不是有意将太子逼入绝境吗?

此时李渊被尹德妃和张婕妤二人一番狂轰乱炸,疑虑的心早已有些动摇,而李元吉见状决定加一把火,命早已投靠自己的封德彝前来游说李渊。

而封德彝不愧是读书人,摆事实举例子讲道理,一番子曰师曰之乎者也的下来,李渊终于不再怀疑李建成,随即将他放了,带着他返回了长安。

而前往平叛的李世民到了庆州才发现,杨文干果然被自己的部下杀死,司农卿宇文颖也在擒获后被李世民下令斩杀。

当李世民兴高采烈地回到长安,却发现形势早已发生逆转,父皇拒绝更换太子,只是指责他们兄弟之间不能相容,并将引发这次叛乱的罪责归咎于太子中允王皀、太子左卫率韦挺,以及秦王府兵曹杜淹,将他们流放到間州。

此前被关在大牢内的魏征等人则尽数被放了出来,望着朝堂上李建成得意的笑脸,李世民顿时感觉有些无奈,征战杀伐是自己的强项,而这些勾心斗角之事,自己却真的无从下手。

而李渊不忍自己的儿子一直争斗下去,遂又一次将兄弟三人召在一起,痛心疾首地教诲了一番,在父皇勒令下,李世民和李建成恢复了表面的和好。

闰七月中旬的一天,李渊到城南射猎,太子、秦王、齐王都参加,李渊令他们骑马射箭,比一比谁打的猎物最多。

李建成有一匹胡马,长得非常肥壮,得知李世民是好马之人,遂牵到李世民面前,先是大肆赞赏了一番,随即示意李世民可以骑乘一番。

殊不知此马性子暴烈,李建成买回来之后始终未能驯服,眼见今日狩猎,便想着牵出来让李世民出出丑。

李世民不疑有诈,翻身上马向着前方跑去,起初一切都很正常,待李世民看见一只野鹿之后,急忙纵马上前追赶,谁知胡马突然像是发了癫疯一样突然蹶臀。

长年戎马生涯练就了李世民反应,一见马儿发癫李世民迅速从马背上跳下,站到数步之外。而这匹胡马在地上打了个滚,又站起身来,李世民见状笑着再次骑了上去。

这样一连蹶了三次。世民回头对宇文士及说:“他想用这种办法把我害死,死生有命,又怎么伤害得了我!”

谁知这话被李渊的卫士在一旁听到了,此人暗中已被李建成收买,听到李世民的话赶忙跑去报告给李建成。

过后李建成通过妃嫔们对李渊说:“今日秦王的马不小心撒蹶,秦王自言自语道,‘我有天命,将为天下主,怎会浪死!’”

闻言李渊大怒,先召李建成、李元吉,随后才召李世民进去,当场指责李世民说到:“天子自有天命,不是哪个人花费智力便可以求得的;你想这个位子为何想得这么急呢!”

李世民一听便知道自己的话被人曲解着告诉了李渊,当即取下头冠伏在地上叩头,恳请下法司查验对质,以证明自己没有说过这句话。

此时李渊正在气头上,根本不听李世民的辩解,正在此时有官员来报,说是突厥大举入侵,一想到对外征战还是得靠自己的二儿子和那位,李渊当即劝勉了李世民几句,随后命人前去传召楚墨风进宫面圣,商议对阵突厥一事。

而这段时间楚墨风始终没有闲着,起初听闻李建成的死忠杨文干谋反,楚墨风在李建成携随从离开长安之后,迅速召集天策军控制了长安各城门,并将李建成一干亲信尽数抓进大牢,随后调集部分禁卫守护在承乾殿附近。

这期间还闹出了个笑话,话说禁卫中有部分人暗地里早已投奔了楚墨风麾下,当楚墨风命令这些人去守护承乾殿时,似乎是忘记了某些事,其中一个禁卫好心地提醒了一句说:“国公爷,您的府邸不需要有人去守一下吗?”

谁知楚墨风淡淡地说到:“似乎当下放眼整个大唐,能够进到我府里逞凶斗狠的人还不存在吧?别忘了我府里可是住着她们啊。”

听到‘她们’二字,众人这才想起,面前这人可是那个组织的创始人啊,有了那群母老虎在府里,谁人敢找死闯进去啊?

而国公府内,柳非烟等人早已按照楚墨风的指示全副武装戒备起来,而许久未出山的史寒霜,在经历完产后恢复那段痛苦的岁月之后,再度变成了当年那个叱咤风云的寒霜女侠,此刻她手持赤炎寒冰,身旁跟着一个手持短剑的小丫头,牢牢地守在莫梓瑶等人的房门前,警惕地望着四周,大有一有异动即刻出剑的架势。

随着李渊带着李建成返回了长安,一切戒备尽数解除,而尹德妃和张婕妤却趁机对李渊说:“陛下留着一个能够调动全**队的人在京城,如若此人心怀不轨,那大唐江山必定不保。”

本来以为李渊听了会动怒,谁知李渊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而后又冷冷地望了李建成一眼。

待李渊回京之后,楚墨风便开始着手重组车马行和驿站,对于驿站还比较好管理,毕竟是隶属于朝廷编制,只要相关文件传达到就可以,而车马行却因是民间组织,在管理上有了很大的难度。

楚墨风的构想是驿站和车马行联手合作,由车马行出车马,驿站负责联系运送业务,同时车马的每个月除了负责保养,不需要再出任何钱,每月都能从驿站领取一定的报酬,而驿站不仅仅是为了送人送货赚取那些小钱。

对于驿站,楚墨风有自己的构想,每个驿站裁撤繁冗人员,只留下必须的几个管理人员,其余的尽数由车马行提供,而整个中原大地的车马行,早就在这几年随着征战不断被岭南宋家尽数吞并了,所以说现在的车马行伙计,几乎都是宋家的人。

对于这些人,楚墨风早在几年前就委托璇玑亲自甄选,挑出了一些家世干净为人机灵却又忠诚的人,暗地里组建了一支情报队伍,而今自李渊手中接过了整个大唐的驿站管理,这些人迅速填充到了各个主要城市以及边关要塞的驿站内,为的是随时能够打探消息,而随着这些人承接了前往不同地区的活计,又能够打探到目的地的消息。

楚墨风给这些人起了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游子,这个名字来源于《汉书.高帝记下》:“游子悲故乡。”和《后汉书.樊晔传》:“游子常苦贫,力子天所富。”

随着楚墨风金钱开道大肆整改驿站之后,大唐此前在驿站上所花费的庞大资金顿时消失殆尽,这样让原本有些吃紧的户部顿时轻松不少。适逢突厥入侵,朝廷调配军械征集粮草都需要用钱,突然手中多了很多资金,让李渊心头也为之一振,每每在朝堂上都要赞扬楚墨风一番。

而就在突厥入侵的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远在西边的张掖县,一支约有四百人规模的骑兵趁着夜色悄然奔赴了中原与突厥的交界处,远远地望去这志军队像是一只冷血的猛兽,前行的过程中除了马蹄声和喘气声,根本没有人发出任何一种异样的声音。

而这些士兵均是黑衣黑甲,手中的兵器乍一看也与大唐的制式军械有所不同,黝黑的狼牙棒、冰冷的长枪以及泛着暗色的长刀和盾牌,无不意味着在制作的过程中似乎是加入了来自西域的矿石,坚固而锋利。

一行人卷起滚滚烟尘,一路向着西面跑去,为首一人抬起头望了一眼天空,随即冷冷地说到:“今天日落前抵达交界处,谁若是掉队了,自刎谢罪即可。”说完双腿一夹马腹,向着前方飞奔而去,身后剩余的人员闻言,没有一个出声的,只是齐齐地一扬手中的马鞭,使劲地抽在了胯下骏马的臀部,马儿吃痛之后长嘶一声,载着马背上的人向着前方追去......

俗话说狼烟遍地乱葬岗,乱世孤魂无人葬,且看楚墨风、李世民再度踏上征程,开始了为之终生的对外征战之旅,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