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半吊子的道士 > 章五 辣酱

半吊子的道士 章五 辣酱

作者:和灰比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7: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清晨阳光微现,公鸡的鸣叫雄了一下便成了“赳赳”声,可能是因为这城中百姓的喧闹之声比它更早,自觉鸡“声”失去了意义,回到窝里感叹去了,日复一日迎接着这种打“鸡”。

云酱开店两月有余,已有了些固定的客人。一个月前,天气已经转凉即将入冬。蜀地富庶,街上人人都换上了厚衣。

一个穿着单衣的壮实中年男子走进了云酱,元田其实在这家店刚开张时来过,也尝过店里卖的辣酱,当时他叹了口气便走了,再来时已是一个月之后。

由于时辰尚早,店里还没有客人,只有楚袖一人在坐在店里摆弄着几个小陶罐,见有客人来了便微笑着点了点头,也不说什么招待的话。

元田身子有些颤抖,不知是因为冻的还是什么,说话也有些哆嗦,“掌柜的,在下名叫元田,其实于掌柜的有个不情之请,能否借一步说话。”说话间看了楚袖一眼,本有些忐忑踌躇的心竟觉静了下来。

“这位客人里面请。”听了不情之请竟也二话不说往里带的人元田还真是头一次见,跟做错事的孩子一样跟着进了内间。走到一半就听到了像是两个孩子的对话:

“小羊小羊,今天我们去吃什么呀?”

“我们是去识字的,可不是为了吃。”

“知道啦知道啦,那我们吃什么呀?”

“这一个月来城西的我们都吃的差不多了,今天我们去城中吧。”

“好呀好呀。”

两人说完楚袖和元田也走到了内间门口,门是敞开着的,显然两个孩子不知道商量坏事要关门的道理。

杨小央刚准备领着小荼往外走,谁知正好碰上楚袖,瞄了眼楚袖身后的元田,自觉心虚一时不敢说话。

倒是小荼没做坏事的自觉,“娘,我和小羊准备去城中吃好吃的,回来一定带给娘吃。”感觉到后背被人点了点,又加了句,“哦,我是去识字的,顺便吃好吃的。”杨小央扶眉苦笑。

其实小荼说的还真没错,两人出门品尝各家美食还真不忘识字这个任务,虽说这一月下来三字经上的字不识几个,这百家姓倒是认了大半,什么赵氏烧鸡,钱记烧饼之类的走在街上看见第一时间就能认出。

杨小央在如此生活下没什么变化,小荼这两个月来本有些枯黄的发色乌黑了起来,消瘦的脸颊也变得圆润了,估计再不久就要把润字去掉了,脸也变得白皙了起来。

楚袖深知两人的脾性,说了句银两自己去拿便不管了。楚袖从来不对杨小央的钱财做文章,每次银两都给够,而杨小央虽说每次都带许多银两在身上,却也从不乱花,也从不求奢靡享受,可能是因为朴实惯了。

在两人走前又让两人去柜子里取了封信让交给许叔,杨小央应了声便拉着小荼的手走了。

待二人走后,楚袖拉了张椅子坐下,又招呼元田坐下。谁知这元田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头垂地,“请夫人赐我制酱之法!”

楚袖静静地站了起来,错开一步,轻声道:“你为何要我的制酱之法?”

元田的肩膀仿佛又低了几分,“我们家十几代农民,靠着土地吃饭,前些年外面战乱,我们家靠着卖粮赚了些许,我的娘子又生了个女娃,取名叫元圆圆,希望能团团圆圆,一起过好日子。几年来眼看日子渐渐富足了起来,孩子他娘竟突患重病死了,过了两个月我母亲想为圆圆上山采草药补补身子,却是一去不返,父亲终是因为悲伤过度病倒了,昏迷了许久。我请了许多大夫都治不好,但是有一天父亲突然醒来,嘴里嘀咕着酱,酱,酱……我才记起父亲最爱吃母亲做的辣酱,我便去各家店里买了辣酱回来,每次把辣酱拿到床边父亲就会醒来,却又会说不对,便又昏过去。前不久我才意识到母亲是从南疆来的,而我听闻夫人也是从南疆来的……”说道这元田已是说不出话来,伏在地上的身子微微颤抖 。

“我听闻先生先前的谈吐像是个读书人,可是如此?”

“在下当不得先生之称,只是先前家中有些多余的钱财便为圆圆找了个老先生教她识字句读,我厚颜在一旁听了会儿。只是现在家中并无钱财,也就没让圆圆去老先生家了。”

“怪不得先生先前那一大段说得没什么水平。”

元田苦笑,知道楚袖没有挖苦嘲笑的意思,如此一打岔心情倒是平复了很多,“请夫人赐我制酱之法,由于家中几无钱财,只得此生做牛做马,以还此恩。”

“嗯,这说的还有点水平,先起来吧。不过是教你做个辣酱而已,又不是什么天下绝学,教你就教你,不至于什么做牛做马,不过我有个条件。”

元田闻言欣喜,又有些担心,生怕是什么令人难以接受的条件,微抬上半身,正色道:“夫人请说。”

“让我家小荼和圆圆一起去老先生家念书去,我两个不靠谱的孩子你先前也见过了,得有人管教管教了,学费我会出的,先生放心。”

元田沉默,忽略了先生的称呼,起身再拜,楚袖回了一礼。

……

此时杨小央和小荼正在城中一茶馆里听说书的,殊不知他们的快乐日子要到头了,正笑呵呵地嗑着瓜子。

其实是杨小央在剥瓜子,把瓜子仁都放在小碟里,小荼听说书听得入迷,偶尔回过神来便抓起一颗捏进嘴里,慢慢地嚼,像是在品尝什么绝世美味。

说书人说的不是外头正流行的杨将军平叛八王的故事,说的是蜀中蜀山上剑仙的故事。

“话说那六百年前,一天深夜,咱们川蜀那蜀山上忽而亮起一道通天的亮光,与那月亮啊是交相辉映。这一亮光惊醒了许多梦中之人,父老乡亲们纷纷走出家门,对着那天空中的亮光指指点点。有说是仙人下凡的,有说是凡人惹了天怒的,一时间众说纷纭。突然不知何人说了一句有人,乡亲们疑惑呢,什么有人,哪有人,这不都是人吗?又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纷纷看向那道光柱,那光柱里确实有个人影,眼神好的还能看到那人拿着把剑,只是剑被那人一挥竟然消失了,随后人影也升上了天,消失不见了,尔等可知此乃为何?”那说书人说的摇头晃脑,说完便拿起边上的茶壶喝了一口。

“被天上的妖怪抓走了!”

“掉下来摔死了!”

一时间众说纷纭,但那说书人只是摇头,笑而不语。一些茶客明白过来,甩了几枚铜钱到说书人面前的碗里。说书人拱了拱手,笑了笑,才继续说道:“尔等可知何为修道?”

茶客们不懂修道是个啥子,也不懂问这个问题是为个啥子,纷纷摇头。

说书人叹了口气,“修道啊是要化天地灵魄入己身,解天下义理养神魂,如此一来便可求得长生证道飞升。”

茶客们听不懂前面的,只懂了最后两个字,“那蜀山上那人是飞升了吗?”

“咱们蜀山的道士和一般的道士有些许不同,一般的道士是修身,而蜀山的道士是借剑证道。他们平日里修行以剑代身,最后证道之时则融剑于身,所以最后那道士一挥手剑便没了。”

台下响起一片惊呼声,又有富裕的茶客往那碗里丢了好多钱,那说书人兜起碗拱了拱手便走了,众人哪肯,哪有才说了这么点就跑了的,纷纷挽留。

最后那说书人是怎么走的杨小央不知道,问小二讨了个纸袋把瓜子仁装进去便领着小荼走了。

……

蜀山,平云峰。

说是平云,其实是个不高的小峰,小峰上有个竹楼,竹楼里坐着个老人,老人盘坐在床上,头上别了个剑形的簪子,一把灰暗的剑横在膝上,依稀可以看到剑上刻着个古朴的“卜”字。

老人闭着的眼睛缓缓睁开,眼中有一般道士没有的浑浊,轻轻叹了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