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半吊子的道士 > 章四 父亲

半吊子的道士 章四 父亲

作者:和灰比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7: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蜀中的夜晚和南疆不同,南疆的夜晚很吵,哪怕身在城正中也能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鸟叫虫鸣,杨小央以前甚至还觉得自己在这里待久了会不会一大早开口便是鸟叫。川蜀的夜晚则不同,有些许声响,但和鸟仙虫仙遍布的南疆比起来只能算是鸟宝宝虫宝宝,偶尔响起一两声倒是衬得夜有些宁静。

这晚许叔没来吃晚饭,送来了官防就走了。

夜里杨小央看着母亲把做好的辣酱封在了小罐子里,又看小荼已在里间睡下,忍不出指了指放在角落里的木箱,问道:“娘,这箱子里的刀是哪来的?”也不知是因为怕打扰到小荼睡觉还是什么,声音有些低沉。

“那是你爹的刀。”

杨小央一愣,“我爹到底是谁?”

“当今鸣武的大将军,摄政王,杨启。”

楚袖静静地说出了这个隐瞒了很久的答案。

杨小央猛地坐起,想要说什么又觉得有什么东西卡在了喉咙里,连一声呻吟都发不出。

以前杨小央曾经问过母亲自己的父亲是谁,那是杨小央第一次在母亲脸上看到了别样的表情,那是给人慌乱,给人惊讶,而非给人宁静的表情。

“他是个普通人。”杨小央记得当时母亲是这样回答的,不清不楚,含糊其辞,也让当时的杨小央消掉了继续问下去的念头。

杨小央过了良久才坐下,“真是当年平叛八王的杨大将军?”

楚袖把小罐放在桌上,“是。”

杨小央有很多问题想问却一时又不知该问些什么,不知为何心有些酸酸地,有些想哭,但不知道为什么想哭。

沉默了许久楚袖开口:“时辰不早了,去睡吧。明早你留在家照顾小荼,再教她认些字,不必跟我去店铺。”说完就进了里间。

杨小央还有些恍惚,也没回应,和衣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想了许多不知觉就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杨小央醒来感觉有些冷,穿了件厚衣走到里间,发现母亲已不在家里。小荼睡在崭新的小床上,呈大字型,不知是不是做着好梦,流着口水还笑呵呵的。

杨小央笑了笑没去叫醒她,来到厨房发现水已经烧好,锅里还有热早点。给自己倒了碗水,拿了两个包子,走到屋外边看风景边吃。

景色还算不错,晨间的风有些凉,林子里只偶尔响起几声鸟叫,倒是不闻虫鸣,估计是知道早起的虫子被鸟吃的道理。院子里的小屋明明新建,却给人一种老旧的感觉,静静地待在角落,仿佛已经待了很久。

包子的味道也还行,不算特别好吃,但杨小央对食物的要求也不高,一手一个,一口小半个,觉着还算满足。

第二个包子刚咬到肉馅儿就听到屋里响起小羊小羊的叫唤声,一口把剩下的包子塞嘴里就进屋去了。只见小荼坐在里间的床上,揉着眼睛,头发乱糟糟的。

杨小央拿起桌上的梳子,让小荼坐好,头发挺密,就是有些枯黄,杨小央给小荼稍微梳了梳,随意扎了个小辫垂在脑后,要是楚袖看到了估计会给杨小央一个栗子吃吃。

还好小荼还未到爱美的年纪,甩甩脑袋冲出房门去了。看着小荼一甩一甩的辫子,杨小央突然懂了为什么母亲对小荼会心怀愧疚。

…………………………………………………………………………………

鸣武国,安炎二十二年(十五年前),京城皇帝寝宫,年仅三十七岁的皇帝赵今生身患重病,本应是红润的圆脸上有了苍白之色,已然卧床不起,双目紧闭似是在昏睡。老太医把完了脉,微微叹了口气,向站在边上的中年人一摆手。

两人出了屋外,老太医艰难的笑了笑,“陛下这病还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是却极难治好,上次龙虎山送来的仙丹也只能吊着命罢了。”说完又叹了口气,拱了拱手弯着腰退下了。

中年人是个瓜子脸,身形有些消瘦,却把锦衣之下的小肚腩衬得有些显眼,下巴上的胡须一看便知是不做打理的,像路边的杂草恣意生长。

杨启看着老太医蹒跚的背影抿了抿嘴,刚欲转身进屋又有个公公急匆匆地跑来垂腰拱手,“杨大人,奴婢有急事禀报陛下。”

杨启把玩着束在腰上的玉带,嗯了一声,身子却不动。那公公听到答复便想进屋,谁成想杨大人应了声却没动作,要不是院里没人公公都以为是别人说的话。

公公斗胆微微抬头瞄了一眼杨大人,咬了咬牙说道:“兵部传来急报,除了镇北王和蜀王,其余八王都已发诏,要以陛下病危之名,发兵皇京,护陛下左右。”

“嗯。”

公公一惊,见杨大人没什么表情,以为他不懂,又加了句:“那八王要叛乱啊,杨大人。”说完又微微抬头,见杨大人正看着自己,身子一颤说了声奴婢告退便快步走了,还擦了擦额上的冷汗,又不免对杨大人这处变不惊的功夫感到敬佩,心想不愧是陛下身边的人。

那杨大人又等了片刻见没人再来,嘴里嘀咕了一句:“真麻烦,关我屁事啊。”

转身进了屋,看见赵今生躺在床上笑眯眯地看着他,眉头一皱,“你说你装啥病,除了公孙礼那老头和蜀王,其他八个异性王要发兵皇京了,你看着办。”

“帮我搞定呗,嘿嘿。”这笑得猥琐。

“滚。”这答得果断。

“我妹妹这两天就要回来了,这丫头说杨大人许久不见甚是挂念,这次是定要见见的。嘿嘿。”这笑得残忍。

“御林军有多少人,给我用用。”

“御林军一共八万,可以给你五万人。但你想好,那八个王的军队加起来得有四十万,御林军可不够看的,而且御林军厉不厉害你也是明白的。”

“再说。”杨启答得洒脱,说完便出了屋。

“我哪是在装病,我是真不行了。”赵今生嘀咕的声音落下,屋中终归寂静。

第二日,一份简短的诏书从皇帝寝宫发出:

朕即位二十有二年矣,海内不得河清,天下不得太平。民无所安,万邦有异。吏治不得清明,君臣不得善睦。皇太子赵启年,人品谦和,甚肖朕躬,坚刚不可夺其志,巨惑不能动其心。朕欲传大位于幼子赵启年。诸皇子当戮力同心,共戴新君。重臣工当悉心辅弼,同扶社稷。念太子年幼,而今不过一十,封翰林学士杨启为摄政王,暂领国政,众臣不得有违。

…………………………………………………………………………

孩子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当楚袖踏进院门的时候,杨小央才发觉他和小荼竟已玩闹了一上午了。

想到母亲让自己教小荼识字这事儿还没开始,便想着亡羊补牢,但是看着小荼蹲在地上和蚂蚁说话的傻样,就觉着这亡羊亡的怕不是自己。

待楚袖进了屋,杨小央偷偷拉了拉小荼,悄悄说道:“小兔啊,等会儿娘问你我有没有教你识字,你就说教了。”

小荼不懂其中缘由,傻傻的点头。屋中传来楚袖的呼唤,杨小央来不及交代更多,只能期盼小荼能和蚂蚁多学些本事。

屋子里楚袖正在厨房处理食材,杨小央心虚,主动问道:“娘,今天辣酱卖的怎么样?”

“今天一份没卖,只是把昨天做的分给过路的人尝尝,约好明日给提些意见。”楚袖清洗好了小陶罐,放在一边晾干,“今天教小荼识了什么字啊。”

杨小央心道该来的还是要来,拉了拉小荼,只好祈祷小荼在她吃喝玩乐之余能有些见识,但杨小央知道那之余多半是没有的。

小荼咬着食指,指着厨房灶上摆着的几个油纸包,伸出还沾着口水的食指,“李记包子铺,月山钵钵鸡,宋氏糕点,蜀山饼铺。”

杨小央一愣,第一次觉的沾了口水的东西也能那么可爱,又觉着有些惊喜,小姑娘这记忆力是真不错啊,虽然记的东西可能有些另类便是了。

偷偷看了眼楚袖,见母亲有些愣神,想到自己拙劣的把戏定是瞒不过的,没由来的感到心凉。

突然又有些明白在为什么母亲告诉自己父亲是谁后会难过,非是因为被隐瞒了多年,而是自己最喜欢的母亲骗了自己那么久。闭上眼深吸了口气,看了眼母亲,辛酸苦楚不足为外人道,但欺骗以后再不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