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半吊子的道士 > 章十九 男人的友情

半吊子的道士 章十九 男人的友情

作者:和灰比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7: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从文仔细斟酌了一番,觉得这几句话没什么深意,又接着问:“敢问法师此次入世所为何啊?”

杨小央感觉他们两人一个像狼,一个像羊。

“贫僧此次入世是为渡化世人。”

“不知法师可否渡一渡在下?”李从文急切地问道。

杨小央听了差点笑出了声。

谁知净远正色打量了一番李从文,又宣了句佛号:“无量寿佛,施主距离成佛只差一步,无需贫僧渡化了。”

话音刚落,净远身后的孩子一下扑到了村长怀里,哭着说:“村长,你帮我把大黄杀了吧,您自己留一条腿,我要救我娘。”

杨小央和李从文皆是一愣,不懂大黄和救人有什么关系。

这时边上突然窜出一只黄狗,来到小孩面前打了个滚,露出了肚皮。

两人才明白这大黄是条狗。

村长面色复杂,对着几人拱了拱手,对着大黄一招手便转身欲走,被李从文拦下。

“王村长,可否告知事情缘由?”

......

狗子今年六岁了,自己的好伙伴大黄也六岁了,但是娘说其实大黄比自己大,因为狗的寿命没有人长,大黄已经算是狗里的老人了。

今年的春天和往年的不同,春寒料峭,春雨也是绵绵不绝,阴冷如同跗骨之蛆,甩也甩不掉。

狗子和大黄在雨里玩闹一了会儿便有些受不了,想回家烤烤火暖暖身子。

一进门,狗子发现娘倒在了地上紧闭双眼,脸色发白。狗子连忙扶起,想把娘扶到床上,奈何力气不够,连拉带拽费了老大的劲才扶上床。

唤了两声娘没应,狗子只好交代大黄看家,跑出门去找村长。

村长是村里最老也是最有见识的人,见狗子的娘不像是普通的风寒,只好遣村里的小伙去镇上找大夫。

王家村地处偏僻,到了半夜小伙才领了个大夫到村里。

那大夫也有些年纪,饭都没吃便走了几十里路,到了村里险些没接上气,但是医者仁心,看到床上的病人也顾不上那么多。

狗子在边上很焦急,他看着老大夫紧缩的眉头不敢说话,生怕一问就问出个没救了的答案出来。

老大夫把了半天的脉,又扎了几针便一言不发出了屋,任谁都能看出他脸上的凝重。

狗子在屋外瞪大了眼睛盯着大夫,大夫瞧见长叹了口气,“老夫医术不精,看不出是个什么病症,也不知该怎么治。只能给夫人扎上几针,聊胜于无罢了。”

老大夫朝村长拱了拱手,便被村长带去别的屋里休息去了。

狗子哭了起来,但也只是哭的小声,因为怕吵到屋里休息的娘,大黄则在狗子脚边呜呜的叫。

随后几个月狗子的娘一直没醒,狗子只能喂些稀粥喂些水。地里的庄稼还是村民帮忙种的,狗子不会种庄稼,只能帮别的村民干干杂活。

狗子不想让别人白白帮助自己,因为娘说人可以穷,可以没见识,但是脊梁不能弯。

这是狗子懂的为数不多的道理。

眼看着到了秋天,之前请来的三四个大夫都没办法治好,今日却被一个村外来的一个和尚哥哥找出了办法。

狗子听和尚哥哥说娘亏损了元气,狗子不知道什么叫元气,问要怎么办,和尚哥哥说要吃肉。

王家村只有逢年过节才吃得上一口肉,村里的鸡不过几只,要留着下蛋。

狗子能想到的唯一的肉就是大黄,只是大黄和自己一同出生,情同手足。摸了摸大黄,看它在自己伸出舌痛舔自己的手,一时下不了决心。

......

杨小央听完村长说明的情况,不敢想象一个孩子要下多大的决心才能做到这一步。

想起和自己相处了两年的小花,如此情况下怕是也无法在一晚上做出决定的。

他看着痛苦的狗子,便决定做些什么。

李从文听了倒是有些不以为意,“不就是肉嘛,明日我便去镇上给你买个百十来斤的,多大点事儿。”

杨小央摇了摇头,蹲下身子摸了摸狗子的头,“可否带贫道去看看你娘?”

狗子看着眼前的道士哥哥,虽然长得没有另两个哥哥好看,却让人觉得亲近。点了点头,把杨小央领进了屋子。

李从文悄悄捅了捅杨小央的后背,轻声说:“你还会治病?为啥不让我直接买两斤肉?费那么多功夫干嘛?”

杨小央只是摇头,不答。

他看出狗子是个自尊心很重的孩子,是不会平白无故接受施舍的,直接买肉给这孩子会毁了他。

杨小央进了屋才稍稍有些后悔,他觉得灵气既然能助人长生,还能给小荼续命,应该也能救人,只是他心里没底。

他看着狗子眼中的希望,有些害怕失败。

床上躺着一个正在昏睡的妇女,脸色苍白,不时还有两滴冷汗从额上流下,狗子上前拿毛巾给她擦干。

杨小央把匣子放在桌上,坐在床边,两指搭在狗子母亲的手腕上,紧闭双目,放开神识,渡入一缕灵气。

这是祖师教过的,说是对小荼这么做可以看看小荼的双魂有没有问题,当时杨小央还对祖师只会用两根手指撇过嘴。

灵气游过周身,杨小央发现确实是如净远法师所说,是元气亏损,只是不知要怎么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但杨小央觉得这并不是吃肉能补回来的。

灵气经过经脉和五脏六腑时,可以感到轻微的吸力,杨小央心里便有了数。

边上的狗子见道士哥哥睁开眼,急忙喊道:“道士哥哥,我娘怎么样了?”

杨小央看着瞪大眼睛的狗子,严肃地说道:“狗子,你娘确实是元气亏损,但是我有办法治好,还不需要杀大黄。”

他看到狗子眼里亮起的光,话锋一转:“但是,你必须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杨小央见狗子点头,不理会净远的眼色,接着说:“我和这位李公子其实都是富贵出生,不愿在穷乡僻壤吃苦,所以要遣你去镇上买些鸡鸭鱼肉,还要带一坛酒回来才行,钱会给你。”

李从文到底是相府的公子,理解了杨小央的想法。只是太阳刚刚落山,他不忍心让狗子一个人跑几十里路,说要骑马一起去,不然买回来的吃食会不和口味。

杨小央见狗子还有些犹豫,便笑着说说:“现在便去吧,道士哥哥饿坏了,早去早回,回来你娘就好了。”

狗子听完重重嗯了一声,李从文临走前还不忘从杨小央身上摸走了二两银子。

要不是杨小央要维持富贵子弟的做派,定是要拿回一两的。

挥手让村长和老陈出了屋,只留净远在屋内。

“道友真能治好?”净远虽是质疑,却不让人生厌。

“能。有句话贫道不知当问不当问。”杨小央面色有些严肃。

“道友但说无妨。”

“法师既然能看出狗子的娘是元气亏损,应该也知道吃肉食并不能治好这病吧。”

“贫僧知道。”

“那为何还要欺骗狗子?”杨小央有些生气,

净远叹了口气,似在回忆往昔,“贫僧出家前也是富贵人家,但是家父被奸人所害,丢了性命。随后家道中落,只余母亲独自一人带着垂髫之年的我流落街头,日日操劳,食不果腹。

好不容易把我拉扯大,母亲却是倒下了,和狗子的母亲是一样的病,是个老僧看出来的,而且他也无能为力,最后我们两人只能看着母亲咽了气。

我当时很绝望,有些心灰意冷,想和母亲一起去了算了,后来我被师傅说服,跟他回了九华山。”

净远没说理由,只是平淡地讲述了一个故事,但杨小央能理解他的感受,因为四年前他曾亲手把四具尸体抬进了屋里。

杨小央对着净远行了一礼,开始治病。

灵气随着两指慢慢渡入,不敢多渡,怕伤到本就脆弱的经脉肺腑,只能细细的滋润。

不知觉一个时辰已过,杨小央不曾想补些元气要如此费力。体内灵气将尽,汗水湿透了衣衫,额上的汗大颗大颗地往下落。

终于在灵气即将用完之前,狗子母亲的元气终于补得差不多,只是比常人少了一些,已经无碍。

松了口气,一下跌坐在地上,闭着眼休息。

“道友对贫僧可真是放心啊。”

杨小央正是虚弱之时,突然听到这没头没脑的一句很是纳闷,不懂净远什么意思。

恍惚间眼前晃过母亲和许叔的尸体,还有小荼飞起的头颅,默默把手放进了怀里。

净远有些哭笑不得,知道杨小央会错了意,“道友想哪去了,贫僧只是想提醒道友下次不要毫不防备而已,贫僧可没有歹念。”

杨小央脸一红,想象也是,要害自己早就动手了,何必等自己回神,有些恼羞成怒的说道:“人家和尚都是慈悲为怀的,哪有像你这样天天防着别人的!”

“贫僧家父被奸人所害,参的又是地藏王菩萨心经,贫僧此次入世便誓要渡尽天下的恶人。”

杨小央感觉有些可笑,“有善人便有恶人,你要渡尽天下恶人怕不是要把天下之人都渡完才行。”

净远摇摇头,“道友此言偏激了。”

说完二人都笑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