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半吊子的道士 > 章十八 法师白又净

半吊子的道士 章十八 法师白又净

作者:和灰比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7: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屏在川蜀的东北,当年楚袖一家跟随的商队从南疆来自然不会过天屏,而如今杨小央三人自中南出发若是不想绕路只能走天屏的古道。

杨小央把顾虑与李从文的老仆陈寿一说,陈寿的白眉一抬,笑呵呵地说他知道怎么走,以前去过。

杨小央觉得陈寿说这话时虽然弯着背,依旧有说不出的豪气,这是李从文这个大公子都不曾有的。

杨小央不是个爱动脑子的人,李从文也对老陈很信任,二人就由着陈寿赶马,自己在车厢里闲聊。

“从文,你这次出门带了多少银两?”杨小央剩下的银子不多,希望李从文带的银子够三人闯荡一番江湖。

“足足一百两银子。”

杨小央撇撇嘴,觉得相府的公子出门不带个几千贯铜钱都不够气派,最好还要放在马车上拉着走才行。

“那你还剩多少?”

“一两有余。”李从文半眯着眼打盹,轻轻说道。

杨小央瞪大了眼睛,失声道:“你一路上用了九十九两银子?你怎么花的?”

李从文有些不满地掏了掏耳朵,睁了半只眼对杨小央说道:“一路吃喝玩乐而已,两个月便花完了,还是把我和老陈的两匹马卖了才有的剩。”

皇京离中南千里不到,常人不用一月便能到,他们花了足足两倍多的时间,看来路上少不了潇洒。

杨小央不在乎李从文是如何的败家,毕竟他以前也好不到哪去,但他在乎接下来的日子。

“你把马卖了多少两?”

“两匹马卖了六贯。”

“你两匹马是驽马?”

李从文听了有些不服气,嚷嚷道:“那可是杨将军送我的战马!十足的好马!”

杨小央指着李从文气的说不出话来,价值百贯的战马就这么卖了,跟白送有什么区别。

谁知李从文说到这来了兴趣,接着说:“小央,你说巧不巧,我是在来南水镇的路上卖的马,今日却在南水镇里又见到了他们。这真是十足的缘分呐!”

杨小央看着一脸得意的李从文,不知道哪里值得得意,问道:“那它们现在如何了?”

这一问李从文更得意了,拍了下杨小央的大腿,大声道:“你刚才买的可不就是其中一匹嘛!”

杨小央两眼一翻,险些晕了过去。待理顺了气,指着正在哼着小曲的李从文说不出话来,觉得有些后悔跟着他下山。

又想到那胖子马商,不尤叹了口气。

战马拉的车自然极快,一个多时辰便到了南水镇边上的一个小镇,鹤山镇。

秋日正午的阳光依旧毒辣,待在车厢里也有些闷热,于是杨小央接受了李从文的提议,进了一家客栈稍作休息。

鸣武只有富贵人家才一日三餐,所以鹤山镇正午吃饭的人很少,多是些喝茶的。

老陈让小二牵着马车去了马厩,二人先进了门找了个偏僻的位置坐下。

刚坐下便跑来一小二,还不待小二发话,李从文大公子便把身上仅剩的那一两银子拍在了桌上,却是轻声地说:“把好酒好菜都拿上来。”

小二是个老实人,不知道那一两银子是不用找的,在李从文奇怪的目光中递来了一串钱,还是小心地用红绳串好的。

杨小央不得不感叹中南山下的人多是心善的好人,至于李从文遇到的无良马商就被杨小央归咎于李从文身上了。

杨小央把那串钱收进怀里,当是替李从文保管,省的李大公子以后沦落街头吃不起饭。

李从文对那串钱看都不看一眼,闷头吃起那顿大餐,又看似豪气地一口喝干了一碗酒。

杨小央翻了个白眼,给自己倒了碗茶,他以前在许叔家看过许叔喝酒,那都是对着坛子喝的,对李从文的喝法有些看不起。

其实当时自己也好奇酒是个什么味,然后喝了一口自己便不省人事了,从此以后再没喝过。

老陈坐下的动静打破了杨小央的回忆,却见李从文又把小二喊了过来。

“小二,我问你个事儿。”

“客官请讲。”

“这鹤山镇附近可有什么江湖门派?”

“这以前倒是有,但是朝廷颁布侠义令以后,咱附近这小门派都走的走,散的散了,多数是去给朝廷的爵爷们当差去了。最近的门派都要在几十里外了,小的也就不清楚了。”

李从文叹了口气,挥手让小二继续去忙活。杨小央不知道什么是侠义令,疑惑地问李从文。

“侠义令是杨叔三年前发的,说是要纳江湖势力为朝廷所用,确实替朝廷招了不少高手。”

“可是强迫的?”

“刚开始受到了不少大宗门的反对,被杨叔带兵踏平了几家后就老实了。其实本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情,那些门派留不住人就跟朝廷作对,被灭了也怪不了谁。”

李从文端起碗一饮而尽,杨小央默默喝了口茶,老陈用满嘴蜡黄的牙磕着花生米。

三人沉默了一会儿,杨小央问小二要了油纸,包好桌上的剩菜剩饭,出门前和二人说了句:“我有事出去一下,你们不必跟来。”

留下李从文和老陈面面相觑,二人却也没跟上去看个究竟。

杨小央一路跑出镇外,在一个林子深处找了块平坦的石头坐了下来。打开匣子,见小荼还在睡觉便轻轻捏了捏她的鼻子。

小荼醒来,嘴里嘀咕了一句咒语便飞了起来,她的铜盆之后又被祖师改良过,不用符纸也能飞了。

杨小央见小荼飞得欢快,不忍心打断,待小荼飞够了才打开油纸包,又从匣子里拿出勺子给小荼喂饭。

其实祖师说小荼并不需要吃饭,只是心中执念太深。杨小央才不管小荼需不需要,只小荼想,他便喂。

二人边吃边聊,良久才吃完。杨小央清理了残渣,笑眯眯地让小荼躺进木匣,心里却不免有些担忧。

小荼睡觉的时间越来越长,距离三年之期也只剩一年。

自己虽距人仙仅一步之遥,却不知何时能突破,想到祖师说自己突破人仙不难才稍稍放了点心。

回到客栈,李从文提议先一路往西走,在关中多看看,杨小央没有意见。

马车出了鹤山镇走上羊肠小道,待到夕阳西下才看见一个小村庄。

村外地里的麦子金灿灿的,闪得人晃眼。

可能是因为村子比较偏僻的缘故,外人比较少见,老远杨小央就看到不少村里的孩子扒着墙偷偷地看过来,显得对马车很好奇。

马车在村头停下,杨小央对一个坐在村头石头上的老人行了一礼,问道:“老爷子,我们三人从鹤山镇来,行了四个时辰来到此地,见天色已完,不知可否在村中借宿一晚?”

老头满脸的笑容地回礼,“老汉叫王仁,是这王家村的村长,村中正好有空房,三位跟我来。”老头子说话不太有力,脸上的斑配上松弛的皮肤显得更加苍老。

杨小央和李从文跟在村长边上进了村子,三人边走边聊,老陈则在后面赶车。

“俺们村地比较偏,平日里都不见外人,不想两日内连迎四位贵客,老汉好生高兴啊。不知贵客名讳?”

“贫道名叫杨小央,曾在中南一草楼中修道。”杨小央刚想介绍李从文,李大公子便迫不及待地抢过了话头。

“晚辈名叫李从文,侥幸生在了一个富贵人家。因向往关中武风,特地与好友在关中游历,后面的老陈是府上的老人。敢问村长,您说的还有一个客人是何人啊?”

“哦,正是昨日,村里来了一个法号净远的大师,现在正借宿在村里。说来也巧,村里多出来的空房就在一块儿,几位还能做几天邻居。”

杨小央看着李从文满脸的兴奋,担心他喜欢和尚,稍稍远离了一步。

一行人从村子的南面走到了西面,有几间略显陈旧的木屋。

杨小央见李从文左顾右盼,拉了拉他,忍不住问道:“你这么兴奋干什么?”

“难得遇到一个大师,如果是个得道高僧,他稍微点拨我两句我可能就天下无敌了!”

杨小央摇摇头,不信几句话能造个无敌出来。

杨小央正在脑中幻想着那和尚的模样,就见一屋子里出来一个光头,在夕阳的照射下还反着光。

杨小央一愣,见是个年轻的和尚,面有悲色,穿着件破旧的袈裟,却很干净。虽是个光头,但是论相貌和英俊的李大公子都有的一拼,肤色比不少大家闺秀还要白嫩,是个白净的小和尚。

和尚身后还跟着一个肤色黝黑的孩子,哭丧着脸。

杨小央有些怀疑这和尚的道行,李从文却几步冲了上去,抓住那和尚的手,把边上孩子吓了一跳。

“敢问大师在哪座寺庙修行?”杨小央似乎从李从文眼里看到了光。

那和尚一愣,挣开手双手合十,“无量寿佛,施主称呼贫僧法师便好。贫僧法号净远,在九华修行,参的是地藏王菩萨心经。”

手 机 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