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玄武奇侠传 > 第118章 心莲和尚

玄武奇侠传 第118章 心莲和尚

作者:蜀中雷明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4: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蓥华寺的和尚被逼急了,将寺庙改名为普照寺,希望用个响亮的寺名来压过对方。

雪山寺的僧人认为,普照寺与雪山寺的名字相克。因为在太阳普照之下,雪山焉能不融化?

于是急忙更换寺牌,将雪山寺更名为“乌云堂”,意在用“乌云”来遮挡阳光的“普照”。

普照寺的僧人见了,赶紧把寺牌取下来,在寺名前面加一座山,换成了“青峰山普照寺”,意在用高高的“青峰”来阻断对方的“乌云”。

雪山寺历代僧人都喜好练武,掌门的承传方式很特别。不像其他寺庙那样传承袈裟衣钵,而是像江湖帮会一样传承信物——“啸云剑”。

“啸云剑”不足两尺,剑鞘和剑柄镶有七颗宝石,为雪山寺镇庙之宝。方丈须据有“啸云剑”,才能成为雪山寺之主。

可是“啸云剑”被盗走后,雪山寺方丈自责退位,发誓不寻到宝剑绝不回来,从此杳无音信。

雪山寺也从此衰落下来,一蹶不振,最后被普照寺兼并了。

据说,后来普照寺的和尚,在雪山寺周围又挖出了一窖金银。方丈用挖出来的金银买地建庙,最终扩建成了现在的规模。

渡边分析,狡兔有三窟,大西国的财宝绝不可能全部集中藏匿于雪山寺。和尚从地窖中挖掘出来的财宝,可能只是张献忠旱藏财宝的一部分。

渡边想起了“四川一群羊,二水口内藏。”那首童谣。心想,四川有一群羊,而不是一只羊。童谣暗示张献忠藏宝不是一个地方,而是有多处地方。

他进一步分析都江堰周围的水系,从大雪山上融化下来的岷江水,通过都江古堰的“鱼嘴”一分为二,到下游又合而为一。

如果把都江堰看成是“二水口”,那“一群羊”就藏在青城山里面。

渡边决定,带考古队到青峰山下的村民家里住下来,然后到青城山和岷江流域去详细考察,彻底弄清普照寺之谜,以便找到张献忠的旱藏财宝。

渡边在张老汉家住了几天,慢慢和主人家混熟了,渡边请张老汉喝酒,顺便向其打听普照寺之谜。

张老汉乘着酒兴,向渡边讲了一个在青城山一带流传的民间传说,那是青峰山下一坨鹅卵石的神奇故事。

据传,张献忠曾派人将财宝埋到了,财神赵公明羽化之地——青城山神仙洞,并在“杀人谷”将藏宝人员尽数杀死灭口。

后来财神菩萨赵公明显灵,将神仙洞门关闭并上了锁。顺手把钥匙丢进了岷江,钥匙马上化成了一坨鹅卵石。

谁若想进入神仙洞里取宝,需要用鹅卵石做钥匙,并口念咒语,才能打开神仙洞的门。

过了若干年,青峰山下的田坝里,有一坨从岷江河滩上掏出来的大鹅卵石,随便丢在地上,没人把它当回事。

老乡耙田时常常用来压耙,随用随拿,不用就丢弃在路边,谁也不觉得这个石头有何特别。

有一天,村民李老三正在耙田,一个外地人站在田坎上,望着那坨鹅卵石出神。

李老三问道:“老乡,你看啥子嘛?”

外地人问道:“哥子,你那块压耙的鹅卵石卖不卖?”

李老三觉得奇怪,这人是不是发癫了?竟然要买那坨毫不起眼的鹅卵石?

便随口答道:“只要哥子肯出好价钱,啷个不卖呢?”外地人忙从身上摸出三个银元递给他。

李老三收了钱,心里却犯了嘀咕,莫非这块貌不惊人的石头是啥宝贝?

他想要探听明白,就把外地人请到家里吃饭,设法用酒将他灌醉。外地人酒后讲胡话,竟吐出了真言。

原来这坨鹅卵石是打开普照寺山下“神仙洞”的钥匙,他还随口讲出了打开洞门的咒语。

李老三趁外地人酒醉未醒时,抱起鹅卵石跑到普照寺旁边,边走边念咒语,当走到“神仙洞”山崖边时,崖壁上山洞的门突然打开了。

李老三爬进神仙洞,里面全是黄灿灿的金子。满洞金光灿烂,照得他睁不开眼睛。

洞里有个白发老翁见他进来了,随手取出两块金子给他,打发他出去买地种田,好好过日子。

谁知李老三贪心,他趁白发老翁不注意,偷偷将全身衣袋中都装满了金子,方才跑出洞去。

可是刚出了洞门,只听得身后“咣铛”一声响,神仙洞关闭了,李老三身上的金子全部变成了石头。

李老三急得反复念咒语,可是神仙洞再也不开了。李老三又气又恨,怪自己贪心不足,惹怒了神仙,把金子变成了石头。

最后李老三气疯了,用石头将自己的头打破,死在普照寺山门外。

渡边听完这个故事,认为这个神仙洞,可能就是张献忠的藏宝洞。由此更加坚信,张献忠在青城山有多处藏金库。

他要一个叫龟田的队员马上回日本,采购一些先进的金属探测器,弄到青城山下来,准备大干一场。

却说李叫花从锦江上游找到下游,也没有发现渡边等人的踪迹,心中焦急不安,便返回成都探听消息。

那天,李叫花在成都西门外闲逛,看见一个矮胖的日本人,手提一个精致的大皮箱子,叫了辆马车向西疾驰而去。

他猛然想起,曾在岳州洞庭湖边见过这个日本人。心想莫非他就是渡边的考古队员?那个大箱子里一定装了什么探宝的仪器!

不用多想了,李叫花也叫了辆马车,一路向西追赶,一直追到灌县城下车。

在县城里找了几条街,没有见到那个日本人。他向当地人打听有没有见过日本考古队,有人说前几天在青城山里见过。

李叫花听到日本考古队进了青城山,心里咯噔一下。

心想,渡边等人莫非听到了孙可望在青城山藏宝的传说,专门到青城山去勘察张献忠的金库?

看官,李叫花听爷爷聊天时说过,先祖李定国在张献忠部下兼管钱粮,算是张献忠的财务大臣。

孙可望在青城山秘密藏宝这件事,肯定没有瞒过精明的财务大臣李定国。

李叫花心想,先祖一定知道青城山的藏宝地点。

可是,怎么才能从先祖留下的藏宝图上,破解出藏宝信息呢?他感到很焦急。

列位看官,张献忠在西充被暗箭射死后,他的四个义子遵照“老万岁”的遗嘱,将大西军撤退至云贵,拥戴南明皇帝,打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

可是,大西军在清军的围剿下,大哥孙可望无耻地投降了清军,最后被清军射杀。

李定国、刘文秀等人逃到云南与缅甸交界的边境,避过了清军的追杀,准备再从云南出兵反攻四川。

李定国在云南与吴三桂决战时,精心制定了全歼清军的计划。

可是叛徒将该计划提前向吴三桂泄密,结果招致大西军惨败。李定国见复国无望,忧愤病死于军中。

李叫花曾听父辈讲起过,先祖李定国在世时,曾派他的心腹部将心莲和尚,专程从云南去青城山,恢复被孙可望烧毁的普照寺。

李叫花猜测不透,心莲和尚奉命去青城山,其目的是去做李定国的内应呢?还是去护宝,或是取宝呢?

李叫花决定先去普照寺,探寻心莲和尚的秘密。

李叫花来到青峰山下,找到普照寺的住持方丈,先介绍自己是李定国的后代,然后出示李定国传家信物让方丈看。

他以关心的口吻,打听心莲和尚。方丈见是李定国的后人,便告知了心莲和尚的大致情况。

原来,心莲和尚从云南回到成都后,先在昭觉寺落下脚。

他以昭觉寺和尚的身份作掩护,暗中探听四川清军的动向,随时把情报传给云南的李定国。

心莲和尚在昭觉寺做了一段时间的密探,害怕暴露了真实身份。便决定转到离成都不远的汉州,去报恩寺挂单。

当他到达报恩寺才看到,该寺院刚遭遇了一场大火灾,只剩下遍地的残砖断瓦。

当时正值盛夏,有些口干舌燥。心莲和尚走累了,垂头丧气地坐在一棵大树下乘凉,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恍恍惚惚中,心莲和尚看见一个高颧突骨、碧眼赤须的壮士,牵了一匹红鬃大马走过来,拍着他的肩头说道:

“心莲师父,报恩寺遭遇了火灾,蓥华祖师已经迁居到青城山,师父何不追随而去?”

心莲和尚赶紧双手合十,求他帮忙去找蓥华祖师。

壮士先让心莲和尚骑上红鬃马,要求他闭上双眼坐稳。然后自己跳上马背,坐在心莲和尚的后面。

心莲和尚只听得风声“呼呼”作响,不多时便到了青城山的青峰山下。

壮士将心莲和尚扶下马,心莲和尚方才睁开眼睛,发现这里正是被烧毁的普照寺旧址。在废墟上有破屋数间,蓥华祖师正盘腿坐在屋中。

心莲和尚正欲上前跪拜祖师,忽然一声炸雷响过,大雨倾盆而下,把心莲和尚浇醒了。

心莲和尚全然不顾大雨倾盆,仍然坐在树下,努力回忆梦中的情境。

后来,心莲和尚按照梦中的指引,寻觅到了青峰山下。在被烧毁的普照寺废墟上,先将一个废旧祠堂改建成蓥华庙。

后来将小庙恢复了普照寺的名称,心莲和尚当上了普照寺恢复后的开山祖师。

心莲和尚按照李定国给他的青峰山藏宝图,在普照寺的旁边,找到了孙可旺埋藏财宝的金库,并在暗中进行保护。

李定国要心莲和尚在必要的时候,取出孙可望埋藏的张献忠财宝。伺机组织一支起义军,占据川西山区作为根据地,然后配合云南的大西军收复四川。

心莲和尚在普照寺里,天天盼望李定国快点杀回四川来,可是最终却盼来了大西军惨败和李定国病死的消息。

心莲和尚万念俱灰,最后在绝望中死去。

李叫花心想,心莲和尚得知李定国病死的消息后,在绝望中他会怎么处理金库中的大西王财宝呢?

李叫花断定,心莲和尚奉李定国的命令专程来守护财宝,目的是要用它来资助反清武装,为大西王张献忠报仇。

那么,心莲和尚在临死前,一定会对徒弟有所交代或暗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