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蓝玉案 > 第三十四章 来去 缘法 得失

蓝玉案 第三十四章 来去 缘法 得失

作者:炭雪小蛟龙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2: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金炜武馆。

曹仁炜,何义金分左右端坐在厅堂八仙桌两侧。

有两名弟子跪在他二人跟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之后,端起旁人递过来的茶碗,举至眉高,叫了声,

“师父,请喝茶。”

二人接过弟子敬过来的茶碗,喝上一口,放在桌子上,然后起身,搀起弟子,让其立于身前。

曹仁炜开口道,

“今日我与师弟喜收嫡传弟子,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二人既已拜到我和师弟门下,望今后多加勤勉,谨记尊师重道。”

说完他冲何义金点点头,

何义金无奈,话都让你先说了,我还能说些什么!他双手背后,昂首挺胸,看着身前站着与自己差不多高的弟子,轻咳一声,开口说道,

“跟着师父好好干,将来必能吃好饭。”

干笑一声,他继续说道,

“我是个粗人,文绉绉的话不会说,但是话糙理不糙,师父不会亏待你们的,都站到师父身边来吧。”

两名弟子别站到曹仁炜与何义金身侧。

这时曹仁炜对一众观礼之人抱拳,

“感谢诸位赏面前来观礼,敝人已备下薄酒,诸位还请就座,大家同乐一番。”

这金炜武馆招收嫡传弟子的消息放出去好些天,武馆中的弟子好似全然不知一样,并未有家中长辈前来问询一二。

二人心中不喜,却又不好明说,干脆直接选人,从武馆在学弟子中分别挑选一人收做嫡传。

曹仁炜选中的弟子本名叫做李得胜,被他赐名李忠胜。

而何义金选中的弟子本名钱铎争,被赐名钱孝争。

已改名叫做李忠胜的弟子年方十一,来武馆不到半年,是金炜武馆自立门户后来的第一批新收弟子。

其家居城外,靠着祖辈积攒,如今李家有几十亩良田,吃穿还算不愁,但和城中富商比起来,不过是家有余粮罢了,所以李父便想着家中的孩儿能更有出息,便送其到城中读书。

可在城外田地间长大的孩童,哪里愿意跟着学塾先生读书识字,更感兴趣的还是骑着树枝当大马,舞着草棍当兵器与一众孩童打打杀杀。

没有拗过在书院门前哭闹了很久的儿子,李父把备好了去南麗书院读书的银钱,送到了金炜武馆当学费。

当时刚好金炜武馆开张不久,这李忠胜的爹爹一打听,金炜武馆的学费比那云德武馆便宜两成,便领着孩子去了金炜武馆。

他爹爹算得很明白,这两位馆主要是不出走云德武馆,不还是由他俩当主教头。

钱孝争比李忠胜小上大半年,也是和他同一批招收进来的弟子。

他家里则是开茶楼的,家中比李忠胜家里要富庶一些。

要说他来习武,还与他爷爷有些瓜葛。

他爷爷是茶楼老掌柜的,做了大半辈子茶水生意,能发展到今天这般田地属实不易。

更多的是,赔了半辈子笑脸,才换来了家中的生计富足。

他爹爹性格随爹,小心谨慎。

话又说回来,做这行当,可不就是靠笑脸赚钱么,只是太多的冤枉气,委屈泪,藏在没人见得着的地方自己忍着,吸着,尝着。

后来他爷爷与他爹爹一合计,自家小崽儿可不能再这般做人,便想着学点武技,腰板好挺起来,现在茶楼生意好了,该硬得硬起来了。

曹仁炜与何义金时常也去茶楼喝茶,这茶楼老掌柜看着二人身上那股傲气劲儿,便送孙子去了金炜武馆。

嫡传弟子是怎么回事,其实一众弟子也不是很明白,回家与爹娘学话的时候也没说出个所以然,大意学得东西多了,将来能教别人功夫了。

关键是没说到底要不要再花钱学那些本事。

所以这金炜武馆招收嫡传弟子一事便没有二人想象中那么热闹。

当曹仁炜找上李忠胜爹娘的时候,对他二人说,你家不错,出了个好孩子,孩子根骨不错,是个习武的好苗子,想收他为嫡传弟子云云。

馆主亲自上门拜访,老李家爹娘搓着手干笑,也不知说些什么好。

曹仁炜一看,干脆直接说道,嫡传弟子相当于自己半个儿子,习武不收钱,学到的本事更多。

不过艺成之后要在武馆留上几年,帮忙教授弟子,但是不白干。

说完他还说道,你看看我,这不自己都能开武馆了么?将来你们的孩子想开也能开。

李忠胜爹娘一听,连学费都省了,那眉毛都该乐开花了,家中田地也给不了外人,儿子将来再开个武馆,想想都美。

李忠胜他爹结结巴巴的开了口,本意想学人说犬子的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那就谢谢馆主相中我家那狗娃儿。

一旁的李母也跟着说道,馆主这么大个人物,还亲自来家里一趟,派个人来唤一声,我们去武馆就是了。

一旁的李父说,就是就是。

李母说,馆主来得突然,我来不及准备,一会儿做些家常便饭,还望馆主不要嫌弃,留下喝上两杯,一旁的李父点头说道,就是就是。

李母瞪了他一眼,他干笑着,没吱声。

曹仁炜自是不能在他家吃饭,嘱咐了一下举行收徒仪式的时日,便拱手告辞。

馆主走后,李母骂道,

“你个完蛋玩意儿,留馆主吃饭的话都不会说么?我还寻思问问,既然馆主说了不收学费,是不是咱先前交的钱可以给退回来?”

李父咧着嘴干笑着,想了下然后说道,

“咱家胜娃儿那可是开山大弟子,那咱不得送些礼表示表示么?这时候开口要那个钱,你这不是让咱家胜娃儿在师父那里不讨喜么?咱不吱声,那意思不就是把那学费当咱送了拜师礼了?你个妇道人家,懂得个啥?”

李母一听,好似挺有道理,白了李父一眼,骂了一句,

“怎么?妇道人家怎么了?还嫌弃上我了?昨晚也不是谁?呼哧呼哧的,跟咱家胜娃儿小时候是的,吃也吃不够。”

李父傻笑了一下,伸手抓了抓裤裆,唱着小曲儿,出门打酒去了。

心中想着,昨晚还不是见你那肚兜快被撑开了。

何义金去的茶楼。

茶楼老掌柜的亲自给何馆主沏了一壶上好的茶水,坐了下来,双手放在腿间,拢肩弓背,陪笑着问道,

“何馆主,可是我家那孩儿在武馆惹了事?”

何义金很享受馆主这个称呼,他笑道,

“老掌柜多虑,铎争这孩子很懂事,我也很喜欢,自打他来了武馆,我仔细查看,发现他是个好苗子。”

喝了口茶,他又点头说道,

“嗯,是个练武的好苗子。”

一听自己娃儿不错,老掌柜的喜笑颜开,花白胡子微颤。他便问道,

“看来我送去他习武还是送对喽,那何馆主今日怎么有空来小老儿这喝茶?”

常客习性,老掌柜心中门儿清,客人多是什么时候来,与谁来,叫上什么样的茶,添几次水,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这时辰,可不是何馆主喝茶的功夫。

何义金心想,自己话都说得这么清楚了,怎么老掌柜的却不搭话呢?他只好问道,

“敢问老掌柜的,争儿前几日归家可有提及我们武馆的一件大事?”

钱掌柜的一听,思索了一下,然后说道,

“并未听他说起什么?敢问何馆主是何大事?”

老掌柜的心中已经盘算着是不是要备上一些上好的茶叶了。

收嫡传这件事儿,还真是让钱铎争这孩子给忘了,他才进武馆没多久,整天练的不过是些基础功,觉得没甚意思。一天结束之后,便忙着找小伙伴玩耍去了。

何义金说明来意,老掌柜的很是激动,连连答应,有说钱家有福,子孙能出人头地了。

何义金离开茶楼的时候拎了两包上好的新茶。

自己这个弟子收的还算不错。

酒桌上觥筹交错,曹、何二人有些得意。

云德武馆没人前来观礼,不过成云德还是派人送来了一份贺礼。

只是这金炜武馆想要壮大,还差两点。

第一便是与那镇南军攀上关系。

要说曹、何二人也是与吕一平手下近卫颇为熟络,但自打二人另立门户之后,他二人再去拜访的时候,却是吃了闭门羹。

二人心中愤恨,那老头说得好听,可是做起事来,不一样这么狠?要不是他的缘故,镇南军怎会如此?

第二便是二人武馆缺人,缺武师。

现在武风盛行,习武弟子越来越多,云德武馆自己也是吃不下。如今金炜武馆还是他二人撑着。

再来人掏钱,他们都不敢收了。

面上风光,那就先风光这会儿再说。

这时有人来报,说镇南军来人祝贺。

————————————————

释空寺是仿洛月城的白马寺建造的。

进入山门之后,是天王殿。

穿过天王殿,便是释空寺主殿,大雄宝殿。

空闻一路无话,引着霍弃疾来到大雄宝殿。

大殿正中供奉三尊大佛。居中正是佛祖释迦牟尼金身塑像,左侧为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右侧则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虽不是信佛之人,霍弃疾还是立身佛前,拜了三拜,上了三炷香。

上香之后,二人在大殿站立,等候方丈大师。

须臾之后,

身披袈裟的释怀大师从殿后走出,身后跟着悟忘小沙弥。

霍弃疾上前,行礼道,

“玄一门霍弃疾,见过方丈大师。”

释怀大师打量了一二之后,唱了声佛号,还礼道,

“多年未见,居士风采依旧。”

“大师谬赞了,适才是晚辈唐突,未报上真正名号,累得小师父白跑一趟,还望大师见谅则个。”

释怀大师摇了摇头,然后说道,

“是老衲求得清净,怠慢了居士,差点冷落了故人之后,当年与令尊一别,亦是多年未见,期间不过是书信来往,居士远道而来,可是玄一门有事?”

霍弃疾正色道,

“打扰大师清修,晚辈之过,晚辈此番前来,确实有事向方丈大师请教。”

释怀大师说道,

“居士还请与我到禅房一叙。”

转身对悟忘说道,

“悟忘,去把释法师父请到我禅房来。”

小沙弥称是,转身去了戒律堂。

释法师父是空闻的授业恩师,曾任武僧总教席,如今担任戒律堂的长老。

禅房内,香炉腾起袅袅青烟,是上好的沉香。

四人盘膝坐在蒲团上,霍弃疾面对释空寺三位高僧。

西凉王府有释空寺两名高手,却不知是哪位高僧,霍弃疾没有拐弯抹角,开门见山,询问方丈此举为何?

要知道,这凉州可是明面上举着逆反大旗之人。

一旁的释法大师听霍弃疾说完,冷哼一声道,

“玄一门的手伸的也太长了吧,我们敬你们玄一门是九大派之首,可你玄一门是玄一门,却也管不上我释空寺之事。”

霍弃疾并未动怒,确实是他所问唐突了些,此举确实不妥。

方丈释怀大师看向释法,然后开口道,

“南无,喝罗恒那,哆罗夜耶。多年诵经,师弟的心还没静下来么?”

回头看向霍弃疾,诵了声佛号,释怀大师开口说道,

“师弟失礼,居士见谅,不知居士所问,是玄一门所问,还是?”

霍弃疾回道,

“晚辈多年在外游历,还未返回师门,此番路过凉州,听闻此事,便是趁此机会拜访一下贵寺,顺便询问一下。晚辈此举并非玄一门之事,大师若不便多言,还请忽略晚辈无礼之处。”

一旁释法师父开口言道,

“佛有怒目时,适才老衲犯了嗔戒,多些师兄提醒,居士见谅。”

说完他便闭目打坐。

霍弃疾不以为意,以他个人身份,确实不值得释空寺如此郑重对待。

释怀大师此时说道,

“不知居士可否听说江湖上流传的一个叫做割鹿楼的组织?”

霍弃疾点点头,开口道,

“有所耳闻,不知何时兴起,家父曾有消息传来,让我留心一二,只是这割鹿楼神秘得很,晚辈目前亦是毫无头绪。”

大师点点头继续说道,

“这组织很神秘,我们得到关于割鹿楼的消息也是贵派传递过来的,几大派同气连枝,在各州查探有关割鹿楼的消息,却是一无所获。至于我们派人去王府护卫,自然是为了护着西凉王的周身安全。想必居士也听闻青州鲁王遇刺事件吧,这西凉王若是遇刺,我凉州难保不乱,到时遭难的,却是平民百姓。”

霍弃疾点点头,然后说道,

“大师慈悲为怀,心系苍生,是晚辈多虑了,晚辈就不打扰大师清修了,就此告辞。”

说完他起身行礼。

这时他想起了那个小沙弥,便开口问道,

“请问释怀大师,那法号名为悟忘的小师父师从哪位大师?”

刚起身准备送客的释怀大师一愣,便是说道,

“悟忘上山不过半年,尚未拜师,居士何来此问?”

霍弃疾略作沉吟,开口说道,

“晚辈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居士但说无妨。”

“晚辈身前缺个弟子,适才见到悟忘小师父,心中欣喜,既然悟忘小师父尚未拜师,所以想收他做个徒儿,还望大师应允。”

比起之前的询问,霍弃疾此举才是唐突,毕竟是从释空寺要人,这要是传出去,他玄一门收了释空寺的小沙弥做了弟子,释空寺的脸面在何处。

不过让他有些意外,连之前动怒的释法大师竟然依然眼观鼻,鼻观心,默不作声。

释怀大师则双掌合十道,

“阿弥陀佛,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居士询问悟忘便可,他若与居士有缘,便随他去吧。”

这时一只没有开口的空闻说道,

“方丈,师父,我带居士去见悟忘吧。”

霍弃疾说道,

“那便有劳空闻师父了。”

与其他两位大师行了礼,他与空闻离开了禅房。

见二人离去,释法问道,

“师兄怎么看?玄一门的人突然来咱们释空寺,还是霍星纬的儿子,当真如他所说,是他自己的意思么?”

释怀说道,

“玄一门的态度也罢,国师的意思也罢,霍弃疾的意思也罢,我寺是我寺,他人是他人,佛光普照,谁也挡不住。”

释法说道,

“师兄高见,那霍弃疾呢?”

释怀思索了一下,开口说道,

“随他去吧,以免节外生枝,另外马上飞鸽传信给释远师弟,让他注意一下,以免出了意外。”

悟忘没想到空闻师父会带着这位居士来找自己,而这个似乎比空闻师父更厉害的人竟然要收自己为徒。

空闻在旁说了几句,大意是悟忘无需心里有负担,释空寺是讲缘法的,上山是缘,下山亦是缘。

当初他上山的时候,空闻便看过这孩子根骨,不适合修行他们释空寺武学。明王诀与金刚大手印走刚猛路子,这孩子生得文文弱弱的,确实不适合。

要不是他师祖要留下这可怜的孩子,怕是就遭到婉拒了。

不是释空寺心狠,是天下可怜人太多了,他们释空寺愿普渡众生,却无法养活众生。

院墙外传法,是佛光普照。

院墙内授业,是吃喝拉撒。

一切的缘法的背后,得先活着,而活着,便是吃饱穿暖。

悟忘小沙弥并未纠结太久,便下定了决心,决定跟着这位据说是九大派之首玄一门的高人下山。

他打完包裹,与寺中师父告了别,便跟着自己将来叫师父的人下了山。

下了山他不再是悟忘,而是邢云旗。

下山路上,他遇见了寺中年纪最大的师父。

他不太明白,师父都这般年纪了,为何还让他扫地,他曾跟管事师父说过,要不自己去扫山路吧,管事师父没告诉他为什么,只是告诉他,在寺里听话就是了。

他不知道,要不是这位扫地的老师父,他根本留不下来。

跑过去,乖乖地给老师父行了一个礼,他说道,

“老师父,我要下山了,你要照顾好自己。”

老僧没想到这个孩子竟然与早上登山这位居士一同下了山,寺中之事他早已不再过问,这孩子上山的时候,他怜其凄苦,才开了口。

与那位居士点点头,他摸着孩子的头顶说道,

“佛在心中,不在寺中,缘起缘灭,皆有因果,去吧孩子。”

霍弃疾觉得,在这山上,也许这位老师父修为不是最高的,但是佛法必定是最深的,与老师父行了一礼,便要与这个自己很有眼缘的新弟子下山而去。

老僧口颂佛号,说了句,

“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枯荣有数,得失难量。”

霍弃疾止住脚步,看向老僧说道,

“枯荣有数,求而方知,得失难量,难在人心难测,大师佛法深厚,晚辈受教。“

老僧默默无语,静看二人下山。

————————————————

即墨城前,守将阚达与城主莫胥带人在城门前等候。

官道上有人影出现,已经等了小半个时辰的众人打起精神注视着前方。

姬大墙的答案是,“不曾见,何来恨?”

老人心中酸痛,好一句”不曾见,何来恨?”

把大墙搂在怀里,卫龙的眼眶竟然红了。

此时的卫龙,不是一州之地的大将军,而是一位长者,一位再次见到自己血脉至亲的老人。

嘴里喃喃说道,

“孩子,这些年,你受苦了。”

被老人的情绪所感染,姬大墙也有些难受,他轻轻从老人怀中挣脱出来,然后跪在卫龙面前,磕了三个响头,开口说道,

“外公,孩儿不苦,孩儿在山上过得很好,师父对孩儿好,大师兄对孩儿就像亲弟弟一样,蓬莱阁的人对孩儿都很好。”

姬大墙这声“外公”,让老人虎躯一震,卫龙扶起跪着的姬大墙,温声说道,

“好,好,好孩子,快起来,来,快坐下!”

姬大墙觉得挨着老人坐着有些热,可又不忍伤了老人的心,便忍着热又坐了过去。

心里想着,可惜了这么宽敞的马车了。

卫龙说道,

“大墙,记住,你是鲁王的儿子,既然随我下了山,便要有世子的气度,我已经吩咐下去,叫即墨城的大小官员迎接。”

看着一脸茫然的姬大墙,卫龙笑道,

“你也不用紧张,有外公在呢,你无需多言,外公就是要告诉他们,你已经被老夫接回来了。”

姬大墙点了点头,然后问道,

“外公,那我娘亲呢?”

卫龙目光变得严厉,看得姬大墙心里发毛,老人开口说道,

“孩子,这些年你娘亲受了不少苦,不过她还好,记得,你是她坚持活下来的信念。孩子,目前都城形式复杂,等到了即墨城,我再与你细细诉说,你记住了,即墨城的人,可是你的一大助力。”

老人盯着姬大墙说道,

“孩子,到了王都之后,你将会面临暴风骤雨,你怕么?”

姬大墙眨了眨眼睛,开口说道,

“有外公在,大墙怎么会怕?”

卫龙哈哈大笑,连声说道,

“好,好!”

这时卫伯的声音在马车外响起,

“将军,即墨城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