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天龙秘史 > 9.住持大师

天龙秘史 9.住持大师

作者:薛定谔的熊儿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数日之后,玄空才赶回到南少林寺坐落的清泉山。但见山中行人稀少,更无一个和尚。他不禁有些心奇,半年前这山上来烧香拜佛的人可是络绎不绝,怎地今日如此寂静?难道说半年之间那些善男信女就不信佛啦?猛然心中一惊,想到:“是不是南少林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忙再加快了脚步,向山上行进。

奔到南少林寺之外,见那院门紧锁,门口落了许多尘土,仿佛已经好几天没人打扫了。他轻轻扣了几下门,起初无人应答。又扣几下,半响之后听见里面有人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后。

此时,玄空的内功已是十分精湛,耳力惊人,分辨的出这脚步声来自于三个武功不弱的佛门弟子。又见有人从门缝里向外看。过了一会儿,听到有人说道:“啊!是小师叔回来了!”随之大门打开,周围涌出更多弟子,均喜道:“小师叔终于回来了!”玄空见到这些弟子安然无恙,放下心来。只是心奇他们为何如此谨慎,难道是已经得知消息,防范来讨伐的云鹤宗吗?

就在这时,又一个和尚走来,正是静智大师的亲传弟子真严和尚.半年前是他陪着玄空来到南少林寺。真严和尚在寺中地位非凡,除了静智大师,以及其他几位静字辈长老,属他的威望最高。众僧立即闪出一条道来,只听真严和尚说道:“什么小师叔,应该是主持大师!”随即双手合十拜下,向着玄空说道:“阿弥陀佛,主持大师,您回来了。”周围的和尚也一同拜下,说道:“主持大师。”

玄空惊诧不已,问道:“你…你们是怎么了,真严!快带我见主持静智大师!”不料真严和尚抬起了头,脸上已经有了两道泪痕,说道:“禀主持,我师父静智大师已经在半年前圆寂了。”玄空更是惊骇,说道:“什么?…那五位长老也…?”真严和尚点了点头,一时竟说不出话来。他抹了抹脸上的泪水,又哽咽几声,这才说道:“主持大师,请与师侄我内院相叙。”说着将玄空领进了主持的禅房。

刚一进门,真严就深深拜倒。玄空连忙将他扶起,说道:“真严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告诉我怎么了。”真严和尚起身,将这半年来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告知玄空。

原来半年前。那金面人只一招就击倒了佛道两门十余位高手。这些人当中,静智大师内功最为深厚,等他苏醒之时,连忙查看其余人的伤势。却发现道门高手、本寺几位长老以及清凉寺的大师具已身亡,唯有玄空虽然昏迷不醒,却还有一丝生机。于是他背起玄空向南少林寺折返。途中遇见了医女玉香,便托付她救起玄空,自己则是急急忙忙赶回南少林寺。他深知自身受伤之重,早已经浑身经脉寸断,时日无多。而如今,南少林寺静字辈长老无一生还,而下一代弟子还未能担起重任,寺中的武功传承近乎是断了。佛法虽是立寺之本,但武学却是立江湖之本,没有武学如何在江湖上立足。想到此节,静智大师毅然决然,火速赶了回去,安排身后之事。

就这样,静智大师凭借这深厚内力强撑着回到寺中。一进寺院,他就吩咐南少林寺封山,并将寺中长老全部圆寂的消息告知下去,全寺上下无不哀痛。

在回来的路上,静智大师为南少林寺想了许多出路,最合适的就是请一位嵩山少林寺的高僧来此出任主持,镇守这里。而这位高僧的人选,他也考虑了许多,最后选定的竟是玄空。一来,他与玄空相处时间虽短,但能够察觉其心智与成人无益,且品性纯良。二来,玄空年纪尚轻,就练就一身精湛武艺,说明其天赋高绝。三来,玄空在十多名佛道两门高手中,武功只能算的上中游,他却能活下来,足见其定是福缘深厚之人。佛门讲缘,静智大师见到玄空的第一面时,就曾遐想此人能出身于南少林之中,而今正是缘分已至。想到此处,静智大师用尽全身最后一点力气,给嵩山少林寺玄慈方丈写了一封信,其中大意是向方丈告知情况,并请求方丈同意玄空暂代南少林主持之位。

玄慈方丈接到这封信件,知道这是静智主持的遗愿,自然不会拒接,当即回了一封信,答允了此事。而这封信返回之时,静智早已圆寂。

玄空悉知此中来龙去脉,不禁唏嘘不已。这时真严掏出两份信件,递给了玄空。玄空打开一看,果然一份是静智大师绝笔,另一份的署名是玄慈方丈,其中大意与真严所述一致。他简单看了看,随即点了点头。

而真严竟又深深拜倒,说道:“请师叔念在同为释氏弟子,成全我师父的遗愿,出任我寺主持!”玄空连忙又扶他起来,说道:“静智大师将我救回,于我有活命之恩,我不会辜负他的一番心血,自当出任本寺主持。”真严心中欢喜,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师叔慈悲。”

随后他又即说道:“主持,眼下还有一件要紧事。”玄空说道:“你是说云鹤宗的事情是吗?”真严微微一怔,说道:“师叔您已经知道了。”玄空点头道:“我回来时正好闻听此事,这些人不日便至。”真严随即想到,玄空此来,正有助本寺渡过难关的意思,心中感动不已,又说道:“我寺封山,消息得知太晚,前几日才向嵩山少林求助,恐怕已经来不及了。师叔,您说如何应对?”玄空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些人是来讨回公道的,我们就把事情原委告知他们好了。”真严一想也只有这个办法,点头退了出去。

又过了一会儿,真严重回禅房,手中端了一身崭新的佛衣袈裟,对着玄空说道:“师叔,如今您已掌住持之位,再穿那灰衣旧袍有些不妥,这是准备好的法衣,请您换上。”玄空接过那法衣,见这尺寸正合自己身材。半年前若穿上应该会有些松垮,现在却是正好,不禁心想这真严真是细心。于是除去了身上旧僧衣,换了上去。

玄空披上这锦紫袈裟,立时增色不少。原来穿这那灰旧僧袍,外人见了都只以为是个侍候旁人的沙弥,此时则有了几分高僧气象。真严见他穿上有模有样,更显精神,暗自高兴。

玄空对他说道:“真严,我考虑了一下,既然做了本寺住持,我的法号就需要变一变,以后在寺中就称‘静空’吧。”真严闻言又是一喜,静智、静空这才显得一脉相承,说道:“如此甚好,我这就告知全寺上下。”

随后几天,真严给玄空讲了讲南少林寺的历史,以及一些特殊的寺规,使他早些熟悉适应。

玄空心中就只有两个牵挂,山下的养父母以及山上的老师父。他分别写了两份书信,各报平安;又裁制一件新的僧袍,寄给了老师父,把从帕牙寨得到的银两寄到自己家中,也算是尽一尽孝心。

过了三天平静的日子。第四日,玄空正在禅房练功,平时身旁侍候的沙弥匆匆推门进来,说道:“禀住持,云鹤宗的李天师、紫霄殿的盈虚散人、白云观的陈观主一起前来拜山。”玄空双眼立时睁开,正色道:“好,且随我出去看一看。”说罢两人一齐走到寺中前院。

此时,院内早已聚集百十个僧人,真严在前领头。众人一见玄空走来,连连施礼。玄空见院门仍是紧锁,门外连连传来扣门之声。说道:“打开门吧,我们又没有做亏心事,不用避而不见。”

院门敞开,随即涌进来数百号人,一部分人皆做道士打扮。这些人来势汹汹,有些已经把手放在剑柄之上,仿佛随时就要拔剑应战一般。另有一大群人是当地江湖人士,想来只是看个热闹。

玄空瞧向为首的三人,正中间是一位身形高大的道人,身着黑色道袍,面露紫气,显然是道家内功有成,应该就是云鹤宗的李天师;而左手那一位老道士颇有道骨仙风,该是白云观陈观主;右手边的坤道士,约莫四十多岁的年纪,面带慈祥,容貌也很美,双眉如柳叶,双眸明净清澈,大概是盈虚散人。

玄空心中默默盘算双方的战力,这三人的修为都在一流后期,而自己已经达到了化境初期,即便真打起来,也有不小的把握能取胜。

再一瞧,那盈虚散人身后有一位年轻弟子,不正是他曾经救起那个女弟子妙静吗?此时,妙静也看见玄空站在群僧之前,一脸惊异。随即她趴在盈虚散人耳边说起了悄悄话。那盈虚散人边听她说,边看向玄空,同时微微点头。

这时李天师打了个稽首,冷哼一声,说道:“贫道今日可算见识了南少林的待客之道,难道佛门弟子都是如此目中无人?”这一番话说得十分不客气。

玄空并未放在心上,心想:“先与他们客气一阵,毕竟冤家宜解不宜结,不必和他一般见识。”从前他不过是一位普通僧人,倒也无需在意这些。如今身为住持,一言一行都代表南少林寺,却不敢大意了。随即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三位道长大驾光临,贫僧未能远迎,还望恕罪。只因敝寺封山半年之久,不能先行闻讯。”

众人一听都是新奇,这南少林竟然已经封山半年了,看来其中也有缘故。更奇的是领头答话的竟是个小僧人,看年纪也就十三四岁左右,穿着虽华丽,可实在不像身居高位之人。

李天师见他年纪尚轻,不愿与他多计较,只是说道:“既然如此,就请静智住持出来吧,我与他有事相问。”

玄空摇了摇头道:“实不相瞒,本寺静智大师已于半年前圆寂,贫僧正是现任住持静空。道长有事问贫僧即可。”

此言一出,众人更是惊异,先惊的是静智大师已经圆寂,后惊的是现任住持是眼前这个小和尚。李天师迟疑道:“你是主持?”玄空道:“不错,贫僧受静智大师所托已经承接住持之位。”此言一出,群相哗然,大半数人都不相信。

突然一个刺耳的声音喊道:“师叔,莫听这小和尚胡说八道,半年前他号称是嵩山少林寺僧人,现在又说自己是南少林寺主持,我看他就是个不知哪里来的野和尚。”这人转过头来,又冲着群僧喊道:“快叫静智出来回话!”

玄空定睛一看,说话之人正是裴仙观的弟子,此人半年前一定见过自己与裴仙观观主斗剑,心道:“原来是你在其中挑拨。你想见静智大师,那不是容易的很?”

那名弟子正悄悄向李天师传话,讲的正是半年前的事。半晌后李天师说道:“我师侄说,阁下半年前不是南少林寺的僧人,甚至法号也不一样,你若说不清楚,我看还是请静智大师出来吧。”

不等玄空答话,真严和尚踏前一步说道:“阿弥陀佛,众位道长,家师静智大师确实已经在半年前圆寂。而我师叔静空大师,履行家师遗愿,承接主持之位。此事没有半分虚假。”众僧人也同时称是。

那李天师寻思:“看来静智是真的死了,否则他亲传弟子真严不会出言咒他。就算是真严欺师灭祖,也不至于南少林全寺都欺师灭祖,一齐咒他。”李天师瞥了玄空一眼,于是说道:“好,那么这位静空法师,既然你是主持,贫道有一事不明还想请教。”

玄空道:“请教不敢当,道长请讲!”李天师沉声说道:“半年前,我三位师兄弟,也就是裴仙观的三位观主来到贵寺。期间双方有些摩擦,又言归于好。然而,后来他们随着贵寺静智大师一行人出行,却至今未归。现在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南少林难道不应该给个说法吗?”这番话说的掷地有声,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玄空身上,想听他如何答复。

玄空摇了摇头,说道:“阿弥陀佛!说来惭愧的紧,我寺也想讨个说法,却不知向谁去讨。”众人不明所以,皆是面面相觑。李天师继续问道:“住持大师所言何意?”

玄空说道:“实不相瞒,那一日佛道两门十余位高手一同出行,本寺五位长老与贵师兄弟同被一人所杀,前主持静智大师也受重伤,回寺不久就圆寂了。”这话说话,群雄震惊。

那金面人始终是玄空心中的一个结,就连江湖中的“五仙五毒”都不知此人来历,这让他大为苦恼。他心想不如借此机会将这人的事迹广播于江湖之上,让整个江湖去找,总比他一人去找有效的多。于是他将那一日事情经过当众讲述了一遍。

玄空只盼将此事公布于众,能够化解误会,又能使这些人同仇敌忾。哪知说完之后,大多数人皆是将信将疑。

李天师冷笑三声,大声说道:“荒谬!荒谬!”玄空问道:“李道长,如何荒谬啊?”李天师捋了捋自己的胡须,说道:“你说此人一招就击杀十余位高手,这简直是荒谬之极。敢问那位金面人是江赣武林盟主熊剑唯熊大侠?还是道门首尊火龙真人?或者是嵩山少林寺的玄澄大师?”玄空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说道:“此人既不是熊大侠,也不是火龙真人,更不是玄澄大师。”李天师冷哼一声,音调略了些嘲讽,说道:“贫道实在想不出当世更有何人能身聚如此功力,恐怕就是这三位高人想要一招击杀十数位高手也是不太容易。”周围的人登时点点头,显然更信李天师的话。玄空只得说道:“我佛在上,出家人不打诳语,事实即是如此,信不信由得众位。”

如此一来,竟陷入了僵局,双方都无法证实真假对错。一时间掌门人都沉默不语,而周围众人是议论纷纷。

半响之后,突然从裴仙观弟子中走出一人,朗声说道:“众位,我看这所谓的静空住持,根本就是假的,他说的话一句也不可信。”这人言罢,静立在院中,得意扬扬的瞧着玄空身后一众僧人。周围的人则是翘首以盼,想听听他有何高论。

真严见到这人脸色大变,连忙走近玄空,向其低声传话。原来此人不是别人,而是真严的一位师弟,法号真容,他曾经屡犯寺规,被静智大师逐出师门,所以怀恨在心。现在竟然趁机出来挑起是非,看来这件事与此人脱不了干系。

李天师对真容说道:“这位师傅也什么高见,就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来。”那真容自逐出师门早已不做和尚打扮,更不行合十礼,而是一拱手,说道:“道长,小人可以证明这静空是假的。”

“哦?师傅但说无妨,不必顾忌旁人。”李天师说着看向玄空这边,沉声言道:“倘若有人施加阻拦,我云鹤宗是不会袖手旁观的。”周围更有三五个人跟着起哄,“李天师说的对!”

真容装模作样地叹出一口气来,说道:“当真是师门不幸啊!不瞒众位,小人原来也是这南少林寺中的僧人。而我的师父不是旁人,正是静智大师。”这话一出,周围人都“哦!”“呵!”的发声,仿佛什么阴谋马上就要水落石出一样。

只听他继续说道:“后来就是这位真严和尚,我的好师兄。”说着他指了指玄空身后的真严。接言道:“他诬陷我犯了戒律,这才被师父逐出师门,可怜我的老师父被他蒙在鼓里。我担心师父被其暗害,就始终注视着南少林寺的情况。半年前,我亲眼所见,真严和尚把这个自称是静空的妖僧领进了寺中,然后我师父和寺中长老以及李天师的几位师兄就莫名失踪了,大家说这事巧合不巧合。”他看向真严大声道:“真严师兄,你敢说这妖僧不是你领进寺来的!”

真严万万没有想到,真容竟然公然构陷自己。他想不通这真容与自己无甚过节,为什么要这么做?一时间手足无措,呆立在原地。周围众人一片哗然,对着南少林众僧指手画脚,痛斥呼喝之声不绝。

真容见效果达成,指着玄空与真严,大义凛然地说道:“我看就是这两个妖僧,相互勾结,用了什么阴谋诡计暗害了寺中长老与裴仙观三位观主,又软禁了我师父静智大师。大家想一想,为何裴仙观的道长们看见我师父静智大师曾回到寺中?为何南少林寺封山半年之久?”这些话当真是扰乱视听,就连李天师都有些怀疑,莫非真有什么人巧施计策杀害了南少林寺几位长老,又找来这小和尚自称什么静空,做一个傀儡住持?若真是如此,那自己那三位师兄弟应该是莫名其妙卷入其中,最后不幸殒命。

众僧人好多已经看不下去,大声斥责:“佛门圣地,岂容你这叛徒在此搬弄是非!”真容却是摇了摇头,说道:“众位师弟,别再被他们二人迷了心志,快清醒吧。”这时候一位僧人从内院走出,手中拿了封信笺,向着玄空一拜,然后对着众人说道:“众位道长、众位施主,这一封是我师父静智大师信件,是非曲直,大家一看就明!”

不等众人上前参看,那真容开口说道:“一纸信笺,又能说明什么。我寺中收藏了一柄达摩老祖曾用过的配剑,是为掌门信物,不知这位静空法师可否拿的出来?”在场之中,也只有南少林僧人与裴仙观弟子知道那柄剑早已丢失,裴仙观弟子自不会说出来,而南少林僧人也只能在心中暗骂,“这真容太也卑鄙,那柄剑明明只是供奉在佛堂之中,并算不上什么掌门信物”。

玄空一直在静观其变,待到此时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真容,想不到你被逐出师门,仍不思悔改,竟然又在搬弄是非。太让师叔我失望了。”随即他抽出身后的达摩杖,说道:“这一柄达摩法杖才是本寺住持的信物。”言罢,不仅道门震惊,就连南少林寺的僧人也是一脸惊异,他们也从没听过什么达摩杖。

被玄空如此一搅,真容也登感措手不及。他早知达摩剑已失,原因为说此物是掌门信物,对方必然拿不出,不曾想这静空也开始胡说八道起来。他沉吟一阵,才说道:“真是荒谬,我在南少林寺修行二十年,从没听过有什么达摩杖。”

玄空笑道:“这柄达摩杖的来历只有历代住持才知晓,你这个叛僧如何能知?”随后他更是侃侃而谈,把这梁武帝与达摩会面,留下达摩杖的故事讲述出来,只不过把找到这柄杖的人说成了是创立南少林寺的昙宗大师,是以这柄杖就在南少林寺一直作为住持信物。

玄空说的头头是道,竟然连一些本寺的僧人也信了,以为真有其事。众人见这柄杖模样古朴,似乎经过许多岁月,看上去颇为不凡。又想到玄空讲的事情如此隐秘,普通人根本无从得知,也有些信服。

玄空又说道:“贫僧实在想不通,诸位有何理由不信我全寺上下,反而信这个叛徒。”他把这叛徒两个字加了重音,同时指向这真容。

那真容正要继续反驳,李天师却打断了他,言道:“你二人各说各的道理,我等外人也无法分辨。本来南少林寺由何人执掌,是你们的内事,旁人也管不得。可是这里面牵连了我三位师兄的性命,贫道就不得不管了。我看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搜寺,看一看是不是如真容师傅所言,静智大师被你们软禁了。”

那真容闻言,退到了人群当中。他目的就是趁乱入寺浑水摸鱼,伺机拿几本秘籍出来。

众僧俱怒,暗想:“南少林寺创立数百年,还从未有人搜过寺。这李天师的心思果然不好,让他们搜寺,我寺颜面何存?”

玄空双目一缩,心道:“图穷匕见。”沉声说道:“阿弥陀佛。佛门重地,外人不得轻易入内,否则莫怪小僧无礼!”

李天师早想激他出手,今日即便不入寺中,只要当着众人把南少林寺打的一败涂地,也是道门功德一件。说道:“法师执意不许,那贫道也只能得罪了,正好看看那法杖是真是假。”

旁边一大群裴仙观的弟子不断大喊着“三位师尊生死不明,我们要入寺!”“我们要入寺查明真相!”

李天师抽出身后的宝剑,剑长三尺三,剑身上嵌七枚铜钉,是为七星。他左手掐剑诀,右手剑尖斜指向地,这是让后辈先进招的意思。那柄七星剑,剑身锃亮,在阳光下发射出耀眼的光芒。

玄空心中冷笑 “你既然让我先出招,我就承了你的好意。”随即言道:“阿弥陀佛,佛门善地,非私相殴斗之场,但道长苦苦相逼,贫僧也只得出手了。”话音刚落,杖尖陡然递出,杖身带着劲风,尖端则发出“嗤嗤”的声音。他从未修习过杖法,现在是将指力融于杖上,那达摩杖点出,经寂灭指力加持,威势不可挡。

这一招击出同时,那闲云野鹤的白云观主睁开了微眯的双眼,本来似笑非笑的表情收敛许多,重新露出一种慎重的神情。心中惊叹道:“今天可是走了眼,好凌厉的招式。”右侧的紫霄殿盈虚散人也现出惊异的表情,暗自点头:“难怪以一己之力救下我门下十一名弟子,果然本事不凡。”

李天师早听人说这个小和尚有些门道,可仍是没太放在心上。此时见这一杖劲力有异,才收起了轻视之心。他剑锋扬起,剑尖一挑一冲,正是一招白虹贯日。剑尖与杖尖相撞,发出一声宛如两柄铁杵相碰的闷响。下一刻,那柄七星剑,剑身逐渐弯曲,渐渐成一个弧形。李天师一张脸上紫气大起,可任凭他如何运劲,那剑仍是越来越弯。玄空低喝了一声“嘿”,臂上又催一股劲力,杖尖向前一顶。那七星剑几乎完成月牙状,然后瞬间绷直,把李天师弹出了出去。他倒退四五步才重新站稳。

李天师心中大骇,那柄杖非金非木,与宝剑相交丝毫不损,反而把他的剑头击钝了。还未来的及细想,玄空的法杖又戳了过来。他闪避不及,用剑身挡了一杖,刚要还招,那杖尖如影随行,无奈硬着头皮又接一杖。片刻间,连过三招,长剑被点的前后乱颤,发出哗哗的声音。李天师震的虎口发麻,心想转眼间自己就要有性命之忧。当下也顾不得颜面,口中呼喝:“白云观主、盈虚散人,这法杖果然是达摩法杖,威力不凡,快来助我一助!”他不谈玄空武功厉害,只说是法杖难敌。

白云观主脸上显露出兴奋的神色,说道:“如此甚好,贫道正要领教领教佛门高僧的武功。”说着飞身而上。

真严心中着急,生怕二人齐上,玄空抵挡不住。他拾起棍棒,冲上去挡住了白云观主的去路。白云观主见他赶来,轻蔑一笑,道:“螳臂当车!小和尚,你还是再练几年吧。”拂尘一甩,真严就跌在地上动弹不得。旁的和尚见真严都不是一合之将,不敢冒然出手。

这时间,玄空几乎要把李天师逼上绝路,他一杖头砸在李天师剑身上,用的是《四金刚棍法》,左手探出抓向其肩头。这招式如果命中,李天师肩膀关节必然脱臼,这场纷争也就止了。就在此时,他却感觉身后,一股劲风袭来。余光一扫,是白云观主的拂尘攻来了,只见这一招柔中带刚,不可用身子硬接。只得收起招式,右手法杖回架。

玄空右手法杖向后一送,手上的劲力运的十足。他想用这一招之威逼退白云观主,然后趁着余裕击败李天师。可是法杖点在那佛尘之上,仿佛是铅球打在棉花里,毫无受力之处。连点两下仍是如此。

李天师气息已转,见此时大是良机,一剑刺了过去。刚刚他被玄空压制,左支右绌,多少精妙剑法根本施展不出,现在有了机会怎能放过。

玄空见这一剑很是凌厉,空手接白刃难以抵挡,只有使法杖回击。哪知手中的法杖竟好似被那拂尘黏住一般,抽不出来。一瞬间玄空连抽两次,不过将法杖拔回数尺,根本回击不了,只得身子一斜避过这剑锋。李天师出手更有八个变化,一刺不中,剑身画一个圈,立刻变成横削。玄空暗叫不好。就连众弟子也看出形势危险,纷纷拿出武器欲抵挡这一击,但凭他们的武功身法根本无济于事。

正当这剑削来还差三尺之时,玄空大喝一声,双臂使劲一挥。他这身体天生神力,奋起神威将那法杖、拂尘,连着白云观主一并甩到身前来,撞向那剑锋。李天师见状只得收回长剑。玄空随即左手一掌击向白云观主,将其震退,那黏在法杖上的拂尘也脱了下来。

众僧人见住持解了危机,大声喝彩。周围群雄更是无比震惊,眼见这小和尚身高不足五尺,怎地有这么大力气?白云观主身子枯槁,没多大重量,随便一人也能将他抬起。但是刚刚他拂尘一黏,脚下使这千斤坠的功夫,若没有七八百斤的力道根本扯不动。现在还能看得清楚,白云观主原先站的地方有两个深深的脚印,可见两人交手之中暗藏了极大的力道。

玄空初脱危境,心中惴惴,仍是不免有些后怕,刚刚那一剑险些卸他一条手臂。他将那手中的法杖横在身前,不禁对着两人更加慎重了一下。当今武林,单凭修为高下,并不能完全主宰比武输赢。一些看似较弱的人凭借奇招、险招、暗器、毒药击败一些修为更高的人,在江湖上是常有的事。刚刚的境况委实为玄空上了一课。他深深看了白云观主一眼,此人修为虽在一流,距离化境也只有一步之遥,远强于旁边的李天师。

那白云观主也是玩味地看着玄空,说道:“主持法师果然不凡,竟用这种方式破了我的‘堕红尘’。”

“好一招堕红尘!这名字当真是十分恰当。一旦被那拂尘黏住,既打不实处,又扯不回来。便如同一个人堕入滚滚红尘中,想要有些作为,却又无从下手,想要脱身逃离,却又欲罢不能。”玄空回想这招式的惊奇,也赞叹不已,随即说道:“道长这一招堕红尘果然了得,但贫僧是方外之人,红尘亦困不住。”

白云观主一摆衣袖,言道:“好,那贫道再试上一试。”说着已将拂尘击来,身旁那李天师抿了抿嘴也挺剑刺出。

此番再战,玄空可不敢用法杖去抵挡那‘堕红尘’,转而以肉掌专攻白云观主的手腕,夺他拂尘。另一边以达摩杖之威,逼退李天师的长剑。三人大战百招,一时间分不出胜负来。李天师见苦斗无功,且那静空内息悠长,内劲丝毫不减,心中有些焦急,高声言道:“盈虚散人,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

盈虚散人正在聚精会神地观战,听到李天师邀自己相助,似乎没有下场的意思。她向三人所在的方向打了一个稽首,说道:“李道长,这一位静空法师曾救下我门下十余位弟子,我紫霄殿感恩戴德,不敢与南少林寺为难,更不能倒戈道门,所以只得两不相帮了。还请见谅!”随即她向玄空遥遥点头,似乎在致谢。李天师冷哼了一声,也无可奈何。周围一众看客也都十分惊异,“怎么这静空小和尚对紫霄殿有过恩惠?”

起初玄空担心难敌三人联手,听到盈虚散人说的话,精神大振,一身高强武功越打越顺,隐隐已经略占上风。

他寻思:“这对方二人中,李天师剑法以精巧见长,只需用刚猛招式逼着他硬碰硬,便能制服于他;而白云观主那拂尘则是刚柔并济、攻守兼备,其内力似乎更是悠长,极难应付。因此,想要败二人联手,还须专攻李天师一人。”想到这些,玄空以掌法、擒拿功应对白云观主,一有余裕便用法杖急攻李天师。然而每每将其逼到绝处,那柄拂尘又如附骨之疽欺到身后,使他不得不转身应对。

如此一来,三人之间的拼斗倒成了内力的对决。到最后,谁的内力不济,谁就输了。但见李天师脸上紫气大盛,已经渐渐呈现出紫黑色,周身道袍鼓胀,内力已经运使到了极限,再过百招必然衰减,再再百招怕是就要枯竭。

玄空心中明了,眼前态势,李天师必定先败下战来。但是耗掉李天师后,自己和白云观主谁输谁赢可就难说了。毕竟自己以一敌二,内力大损,也不占优势。”

又过数十招,玄空灵机一动,他连发两道雄浑掌力把白云观主逼出丈许之外,狠狠轮起达摩杖砸在七星剑之上,所用力道太过猛烈,几乎把李天师砸了一个趔趄。

白云观主身法极快,一点脚尖又跃了过来。玄空不急应对,反而双手握住法杖,死死压住李天师。李天师面目狰狞,被压的双腿弯曲,也是使尽浑身力道奋力抵抗。白云观主心中暗喜:“小和尚还是有些心急了。老子曰‘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你这么运劲哪能持久。”手中拂尘荡起,已经击向玄空左肩。

群僧见玄空已慢了半招,心中都为他担心,此时即便仓促回击,应付下来,也会落入下风。真严和尚更是惊呼:“师叔小心!”

眼见那拂尘就要打在玄空肩膀,玄空猛然侧身一挥,不仅把法杖挥击过去,更是把七星剑黏在了法杖之上,一并带了回去。这一剑何其之快!只因里面既有玄空的力道,更有玄空突然撤走下压力后,李天师收劲不及的反冲力。那拂尘黏的了法杖这等钝物,可挡不了七星剑这种利器,端上的毛尾立时被削去大半。玄空用力一振,把七星剑甩出十丈之外。二道以二打一,现都失了手中兵刃,可说是输了。

玄空言道:“承让了。”

白云观主看着手中的拂尘,神情一呆,万没料到这静空小和尚以‘堕红尘’相似的黏劲,破了自己的拂尘,心中感叹:“当真是后生可畏。”又哈哈笑了两声,好似自嘲一般,随后说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法师高招,贫道佩服的很。”

刚刚那一招星驰电掣,围观的看客大多看得糊里糊涂,听到白云观主说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才隐约猜出一些端倪。李天师则脸色铁黑,一句话说不出来。

这时,盈虚散人走了过来,言道:“无量寿佛,贫道今日就做一个和事佬。两位道兄,适才这位静空法师施展尽是佛门正宗武学,这是假不了的;况且他救我门下十数名弟子,大有佛门慈悲心肠。我想他所述三位观主与静智大师遇害一事并非虚假,既如此两派是同仇敌忾,何必在此做无谓争斗?冤家宜解不宜结。”

白云观主笑道:“贫道见这位静空法师武艺高强,起了兴致,适才只是印证武学,并无争斗之心,还请莫怪。”说着他向玄空一拱手,玄空见状言道:“不敢不敢。观主武艺贫僧也很佩服。”

白云观主见李天师似乎仍不甘心,又说道:“李道兄,你我二人联手仍是不敌,我看还是趁早罢斗,各回各自道场吧。”说话间他已经走回到白云观众弟子当中,领着门下众人洒然而去。

李天师虽不愿服输,却是孤掌难鸣,只得长叹一声也拂袖而去。围观的看客见三大道门大张旗鼓闹上南少林寺,却落下个虎头蛇尾,也都兴致索然,纷纷退走。紫霄殿的盈虚散人与玄空客气一番,相互道谢,最后也是领着众弟子离开了南少林寺。

一盏茶的功夫,刚刚还人满为患的院落变得空落落的,只剩下了玄空与南少林寺的弟子。此番,玄空以一己之力退去道门三大强敌,声望之高,已经直逼老主持静智。这些弟子都既感激又钦佩,不约而同地向玄空深深拜去。遥想半年前,寺中五位静字辈长老一同故去,主持静智大师也重伤殒命,合寺上下人心惶惶,都不知该何去何从。今日得一少年英雄,不仅拯救南少林寺于危难之中,更令众僧人找到依托。从此大家有了主心骨,南少林寺也迸发出复兴的希望。

众僧人无不由衷地高兴,真严和尚心中暗自赞叹:“师父真是慧眼如炬,托付玄空小师叔做主持,是我南少林之幸。”

玄空也是颇为激动,想自己前生不过是普普通通,如今竟成了全寺僧人的依靠,暗下决心定要振兴南少林寺,使之复发出从前的荣光。他稍稍平复心情,说道:“众位快起身,小僧添为主持,为寺迎敌乃是分内之事,切勿多礼。”众僧人双手合十,齐声道:“阿弥陀佛,主持大师慈悲。”

玄空向着真严和尚说道:“真严,从今以后你就作为本寺监寺,寺中大小事务由你执掌。”真严躬身应道:“是,愿领住持法旨。”玄空又对众僧人说道:“我佛门弟子以修习佛法为本,修炼武功为末。但如今本寺武功传承中衰,日渐式微,三大道门这才敢欺上门来。今后我寺弟子也需勤练武功,强身健体,亦能除魔卫道。”群僧纷纷合十道:“阿弥陀佛,住持所言极是。”

真严想起一事,说道:“禀住持,我师父临终之前曾嘱托,希望住持日后多多研习本寺金刚院中所载武学,并点拨予众位弟子。”

玄空在嵩山少林寺原为净心堂僧人,不能自由参看武学典籍,所学武功全由师父亲自传授。其师灵痴在净心堂参禅数十年,所练七十二绝技也不多,因此玄空练就的七十二绝技就只有下二十门中的‘龙爪手’与中二十门中的‘寂灭指’两门。他闻言心中一喜:“南少林寺乃是当年嵩山少林寺方丈昙宗大师所创立。这位昙宗大师武功冠绝当世,其身兼七十二绝技当中的十三门,这些武功也随之传入南少林寺。我机缘巧合成了这里的住持,也占了不小的便宜。”随即欣然说道:“好极,稍后我便随你去参看一二。”

用过素食,玄空被真严领到了寺中深处。正西方有一座不太起眼的禅院,院墙上面布了许多青苔,显得十分古老,本应是朱红色的牌匾早已经变成黄褐色,上面写了三个大字“金刚院”。玄空见此处寥无人迹,问道:“这里既然是僧人练武的地方,怎么不见其他人。”真严回道:“住持,本寺原有规矩,这金刚院只有成为长老才能出入,原来也只有三位静字辈的长老在这里修行。”玄空点了点头,随着真严步入其中。

只见这院中有几座石墩,大概是供长老入定而用的。另有几个木桩,上面有些拳、掌、指印已深入数寸,足见原来那三位长老的功力也颇为深厚。推开禅房的门,二丈方圆,放有五列书架。这金刚院与嵩山少林寺的藏经阁不同,藏经阁中即有经书又有武学典籍,因此规模十分宏大,而这里就只是存放武学典籍的场所,经书另有摆放之处。

玄空扫视一周,初略估计大概有二百多本典籍,相对于其他门派已经是十分丰富了。但是练武一途不在于多,而再于精,把一门武功练得精深,远强于十多门三脚猫的功夫。

真严指向第五列书架最顶上摆放的几本典籍,说道:“师叔,那几本就是本寺最上乘的武功,七十二绝技中的十三门神功。”玄空心中暗喜,以他如今的修为,已达到了化境初期,在修炼一些下乘武功,增益太小,虽然能够增添手段,却不能提高境界。只有修习上乘武功,方能助长功力。

玄空一跃而起,把这十三本典籍卷在怀中。见这第一本竟然是前十门中排名第六的“金刚不坏体”,这门神功放在此处不知有多少个岁月,上面积了许多灰尘。南少林寺前代也有修炼此功的僧人,但若说把此功练到最高境界,恐怕也只有昙宗大师一人而已。

第二本是上二十门中排名第十二的“净业往生功”,传闻这门神功极为神奇,首先修炼此功,须得问心无愧,否则越练武功越倒退。第三本是排名第十五的“袈裟伏魔功”。第四本则是排在第二十位的“洛迦山掌法”,这功夫玄空也有耳闻。其后更有“勇善猛拳法”、“菩提净心诀”、“净心梵音”、“多罗叶指”、“金刚指力”、“波罗蜜掌”、“一指禅”、“如影随形腿”、“少林罗王棍”。其中这门少林罗王棍虽然仅仅排在第七十位,却是当年昙宗大师最惯用的武功。他内功雄浑无比,任何平凡武功在他手中都能化腐朽为神奇。

玄空捧着这些典籍,心中十分欢喜,这十三门武功可都是最为纯正的佛门武学,纵然贪多务得,不过是成就有限,并无其他害处。兴奋之余,才想起来真严还在身旁候着,心道:“我既得了好处,可不能亏待南少林寺的和尚。”说道:“真严,这些武功都是上乘武学,唯有这一本少林罗王棍勉强可供本寺弟子修习,你且拿去修炼,再传授给一些基础较好的弟子,有不明的地方可以来问我。”随即把少林罗王棍的典籍递给了真严。真严接过手中,脸上表情十分恭敬,向着玄空躬身一拜。

玄空又道:“我还有一门“龙爪手”打算传于你。”真严闻听龙爪手三字,先是一怔,随后脸上露出异色,言道:“师叔,这恐怕不妥吧。‘龙爪手’乃是嵩山少林寺的武学,传到南少林寺这…。”玄空道:“无妨,嵩山少林与南少林寺同宗同源,南少林寺中本就有十三门七二绝技,况且这‘龙爪手’并非嵩山少林独有,永泰寺、慈云庵、洞林寺皆有流传。”

真严并未继续推脱,玄空遂传下口诀与招式,这门龙爪手位于七十二绝技中下三十二门,并不涉及内功修习,因此只要掌握运劲法门与招式变化即可练成。玄空将其中精要细细讲解给他,真严则是一丝不苟地跟着他演练。

待玄空完整讲完,已至夜里二更,真严正要出去。玄空又想起一事“自己即做了住持,那静智大师与五位长老的大仇可就落在自己的头上。当时静智大师先行醒来,或许察觉了什么。”于是说道:“真严,静智大师临终前可曾对你说过凶手的事?”

真严转过身来,脸色一变,面上的肌肉抽动了两下,然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伏在地上说道:“师叔,我师父死之前浑身经脉寸断,痛苦不堪,他曾说同去那十多人中,除了您之外全部都是经脉寸断而死。我问是谁把他们伤成这样,我师父却什么也不说,而且告诉我永远也不要想着为他报仇。所以…所以,弟子见到您,想问又不敢问。”

玄空叹出一口气,说道:“唉,静智大师也是为了你们好,我只见到那人一面就被击倒,连招式都没看清,此人武功渊深难测,想要报仇是千难万难。”

真严问道:“这人真这么厉害?”玄空微微点了点头,又道:“眼下报仇不得,但也不能让静智大师死的如此不明不白,必须查出此人身份。这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就包在我一人身上。”真严心中感激,深深作揖。

玄空又道:“还有一事,你须知晓。我在江湖上有一些邪门的对头,若被他们知道我在这里,会对本寺不利,因此我不能常常抛头露面,今后一些事宜还需要你来出面处理。”真严应道:“是,弟子明白。”随后转身离去。此时夜色已深,玄空捧着这些武学典籍安然入睡。

第二日,玄空早早醒来,拿着这十二本典籍翻来翻去,最后挑选出一本‘洛迦山掌’。他现在急需要一门上乘掌法,来运使自身的深厚功力。这门洛迦山掌品阶不低,在上乘武学中也可算上品,颇为适宜。

本来修炼“金刚不坏体”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如今他内功主修师父传下来的无名功法,这门武功高深莫测,他还没练明白,再修习 “金刚不坏体”难免贪多嚼不烂。那门“净业往生功”他是万万不敢修炼,“袈裟伏魔功”与他那无名功法有些抵触,剩下的武功则都没有“洛迦山掌”适合。

心中下了决定,玄空便在院中练了起来。这门洛迦山掌以掌力厚重见长,一掌击出便如一座山压来一般,难以抵挡;算是七十二绝技中难练功夫之一,共有三十三招,招式好学,内功方面委实不易。玄空所练少林内功与七十二绝技内功相辅相成,修炼内力本体并非难事,关键在于掌握其运功法门。其实天下掌法中有两大类别,一者重视掌力劲势,以掌力浑厚为上;另一者注重招式变化,以招式精妙为上。两者各有可取之处,而少林寺的掌法多属于前者。

玄空在金刚院中苦练数日,终将这门掌法练成。他静坐于院中石墩上,手腕陡然一翻,立时生出一道掌力压了过去,听得“咔嚓”一响,远处一木桩应声而倒。

“看来我的功夫又精进了”,玄空揉搓着双手正自欣喜。听见门外有脚步声匆匆走来,心头一紧,暗道:“又出了什么事情吗?”随后是平时侍奉他的沙弥敲门而入,躬身说道:“禀住持,嵩山少林寺达摩堂首座玄难大师与玄生大师前来拜寺。”玄空转忧为喜,说道:“两位大师现在何处?”沙弥道:“真严师叔已经将两位大师引入知客堂之中。”玄空道:“好,我这就前去。”

片刻后,玄空走到了知客堂,果见堂中两位老僧坐在客位之上,正是玄难、玄生,真严坐在旁边相陪。

玄空离了嵩山少林,有一年不见两位师兄,心中甚是想念,急步走了过去。他身为南少林寺住持,一言一行都应身份相符,当即双手合十说道:“两位师兄大驾光临,必是为了三大道门而来,南少林寺上下同蒙荣宠,不胜感激。”玄难与玄生也不敢怠慢,连忙起身还礼,唯恐有失礼数。玄难说道:“阿弥陀佛,方丈师兄收到信件,便急忙降下法旨差我二人前来助阵,如今听闻危局已被师弟所解,实在是令人欣慰。”玄空说道:“两位师兄,辛苦!辛苦!”

玄生身为持戒僧,常年行走江湖,武人气息颇重,喜道:“师弟,一年未见你可想煞了为兄了,师父也是常常念叨你。”玄空心中感动,说道:“小弟我何曾不想师父与您,近来师父身体如何?”玄生说道:“师父内功出神入化,身体好着呢,只是脑筋时而灵光,时而不灵。”玄空道:“小弟我不在身旁,还需劳烦师兄多多照顾。”玄生道:“唉,你只身在外,这些事情就不要费心了,寺中自有人照看。”

玄生上下打量着玄空,见他比一年前可长高了一头,又接说道:“倒是你的武功没有没落下,来接为兄一掌。”言罢一掌平推而出。玄空知他性子直率,当下还了一掌。

玄生修为在化境中期,虽专研剑术,掌法也有相当的造诣。这两股掌力竟然拼了个平分秋色。玄难舞起两衣袖如风帆一般,向中间一拢,把两股掌力的余波化去,免得伤及旁人。他身为达摩堂首座,见多识广,于七十二绝技更是了若指掌,见到玄空所使掌法当真是再熟悉不过,说道:“这‘洛迦山掌’已有九成火候,不错不错。”玄生也不再进招,哈哈笑道:“很好,很好,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赶超为兄了。”玄空道:“两位师兄谬赞,小弟武功全靠师父传授,师兄点拨。”

玄生从怀中掏出一纸信,递了过去,言道:“这是临走前师父写下的信件,你且看看。”玄空心中纳罕:“师父多年不曾动过笔墨,竟会给我写信,这倒是奇了。”接过那页纸,展开一看,见上面只有一行字“无边庄严,由内寂静故,一切法寂静;由内非玄故,一切法非玄。”玄空默念了一边,随即明白,师父竟然与自己想到一块去了,“寂静、非玄,这不就是让我化名为‘静空’掩人耳目吗?”他将信放到桌上,向着北方拜下,双手合十言道:“弟子静空,谢师父赐名。”

玄难与玄生见他会意,微笑着点了点头。玄难言道:“师弟,此间事情已了,老衲二人不便叨扰,这就告辞回寺复命,你且好好保重。”玄空见他二人这就要走,说道:“车马劳顿,二位师兄何必如此着急,不妨本寺住上一段时间再走。”玄生叹出一口气,道:“咳!‘二十四鬼’重出江湖,不知有多少人要深受其害?近期这伙人频频异动,方丈师兄派我二人调查调查,可不敢耽搁。你与这些人有过节,此后在外更要小心行事。”玄空道:“原是这样,二位师兄也请小心。”

在一旁作陪的真严才知,玄空曾说的厉害对头,就是所谓的“二十四鬼”。他如今不过三十岁,而这“二十四鬼”成名早在二十年前,所以他并没听过这些人的名头,更不知道这些人如何厉害,只是见玄难、玄生两位高僧十分谨慎,料想一定不好对付。

玄空领着众僧人将玄难、玄生送出了南少林寺,随后又重新回到金刚院中钻研武学。今日猛然又听到关于“二十四鬼”的消息,无疑增加了他的紧迫感。他能察觉到,这伙人重新出世,一定是与他手中那宝图有关。迟早有一天,自己会亲自对上他们,如果那时武功不济,恐怕连自保都难以做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