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天龙秘史 > 81.问责

天龙秘史 81.问责

作者:薛定谔的熊儿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伊稚斜领五十骑兵安然走出蓝氏城,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女儿安好,忧的则是军臣瞒着自己继承了单于之位。他内心深处,对军臣有着浓浓恨意,绝不甘心居于其下。

城外依旧是黄沙万里、西风怒号。伊稚斜忽然勒住马,向东而望。但见遥远的苍穹下,那里有一座山脉,便是阴山,单于庭就坐落在阴山之北、大草原的深处。怀想当年,自己狼狈地从单于庭赶往西域,在此蹉跎十多年,失去了单纯,失去了亲情,失去了挚爱,只剩下一腔的怒火。他发誓要把自己的怒火燃烧到单于庭,让那些不尊自己的人都化为灰烬。

众人一见大王驻步,纷纷不再前行。一位千骑长出列赶到伊稚斜身后,问道:“大王,有何不妥?”这人乃是伊稚斜贴身护卫,不仅身手了得,更是对伊稚斜忠心耿耿。

伊稚斜回眸之际,双眼露出一抹凶光,问道:“我问你,如今大单于可安好?”

千骑长神色大变,支支吾吾说道:“这个……这……”一时慌然失措。片刻之后,千骑长神色一定,说道:“卑职有罪!”抽出腰刀向自己脖颈抹去。

伊稚斜刀出如光影,瞬间将千骑长的刀弹脱了手。说道:“你的血还是洒在战场上吧!”千骑长连忙下马跪拜,说道:“谢大王不杀,禀大王,老上单于已……”

“慢!”伊稚斜打断道,“此事我要听那些人亲自跟我说!”话未说完,已然催马前行。

伊稚斜气势汹汹回到王帐,向手下侍从吩咐道:“传我命令,召众将于王帐内议事!”

没过多久,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左右尸逐骨都侯、左右大且渠等,先后战战兢兢走进王帐之中。这其中左右骨都侯乃是群臣之首,而尸逐骨都侯为副手,负责辅佐大王施政;而其余六人为武将,专责是行军打仗。

相处一年有余,这些人早已熟悉了伊稚斜的秉性,深知这位大王脾气暴躁、嗜杀成性,加膝坠渊,生杀予夺全凭一时之喜好。因此他们平日都颇为留意伊稚斜的情绪,且各有通风报信的眼线。

今日,自伊稚斜归来,这些人马上得知大王面色不善的消息,心感不妙。此时又闻召唤,不禁惴惴难安。无可奈何只得小心翼翼赶至王帐之内。

入得帐中,众臣见伊稚斜站在王座之前,负手而立,便躬身静候。哪知过了一盏茶的时间,伊稚斜仍是一言不发,甚至都没有回头看上一眼。

左骨都侯擦拭额头上的汗水,试探着问道:“大王出使蓝氏城可顺利否?” 右骨都侯跟着说道:“难道那些月氏不识抬举?”

左大将乌夷泠道:“卑职这就点兵去,非屠了蓝氏城不可!”

伊稚斜一转头,双眸中幽光若隐若现,目光似电一般,直把众人吓得一激灵。众人弓腰低头,再不敢直视。只听伊稚斜道:“大军三日之内退出月氏国境。”

“撤军?”呼衍摩诧异道。伊稚斜哼了一声,并未说话。

乌夷泠心想:“难道说大王在蓝氏城吃了大亏,这才有了撤军的念头?可他……他从来都是睚眦必报,怎么可能吃了亏就走?” 众人面面相觑,均感诧异,却无人胆敢问起原因。忽然间,王帐中肃然无声,气氛十分压抑。

稍时,伊稚斜开口问道:“我们出征多久了?”左骨都侯答道:“禀大王,我们出征西域,已有一年零六个月。”

伊稚斜道:“哦!那也不短了。”转身续道:“也不知大单于他老人家身体如何了?”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变色。这些人无一是愚钝之人,登时已经明白了伊稚斜的意图。

他们皆出身匈奴贵族,即是呼衍氏、兰氏、须卜氏、丘林氏匈奴四大氏族。这些氏族势力盘根错节,族中人在单于庭担任各个要职,因此单于庭稍有风吹草动,自然也瞒不过他们的眼睛。

左大将等早已得知老上单于驾崩的消息,更知晓军臣已经继任单于大位。可是谁也不敢在伊稚斜面前说起。一来,军臣既然故意瞒住消息,其中自有深意,试想谁敢公然与单于作对?二来,伊稚斜野心昭然,群臣都知他觊觎单于之位,更无人敢冒险当面告诉他军臣继位的消息。

乌夷泠心中暗暗后悔:“坏了!坏了!终于还是让他知道了。早知如此,当初我胆子大些,直接告诉他多好,晚了!”

伊稚斜冷笑几声,说道:“乌夷泠,你的面色为何那么难看?说说,是不是大单于身体有恙?”

左大将乌夷泠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口中支支吾吾答不上来。他这一跪,其余众人都跟着跪下。

伊稚斜祥装不知,故意问道:“左大将这是为何?你们这又是为何?倒是说说单于庭究竟怎么了?”

众臣皆埋头跪伏,无人应答。霎时间,王帐中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空气如凝滞了一般,令人喘不过气来。众人身子发颤,额头的汗水涔涔而下,轻轻坠落在地面上。此时此刻,这微弱的响声,反而成了王帐中最响亮的声音。

伊稚斜怒意渐渐勃发,一股邪念主宰了他的思绪。耳边又响起“长恨天”的声音:“这些人背叛了我们,留着毫无益处,不如全都杀了!嘿嘿!”

伊稚斜的手开始微微颤抖,不由自主地握住了刀柄。心中充盈的杀念驱使他拔出刀子。可是理智又告诉他,这些人实不该杀。

他紧闭双目,极力压制着内心的糟乱。不久,那只手终于松开了刀柄,重新背在身后。

伊稚斜睁开眼,侧视群臣,说道:“左大当户,你哥哥狐突唯是大单于的近臣,难道你也不知道?

左大当户连滚带爬到了前面,颤颤巍巍,叩首说道:“臣下欺瞒大王,有罪。”这人把心一横又道:“请大王降下责罚!”

众臣之中,属左大都尉呼衍摩对伊雉斜最为敬重,他跟着爬出来,叫喊道:“我也有罪!”

伊雉斜道:“哦?何罪之有?”

呼衍摩道:“禀大王,老上单于一年前就归天了,如今在单于庭的是您的长兄军臣单于。”

伊雉斜闻言后装出一副悲容,叹道:“出了如此大事,你们竟然不告诉我,看来我们不是一条心啊!”众人齐道:“我等有罪!”

乌夷泠道:“大王,还请节哀!本来是该第一时间告知大王,只是单于庭将老单于归天的消息封锁了起来,我等也不敢僭越。”

右骨都侯道:“也许军臣单于是考虑到西边的战事,生怕此事扰乱军心,这才故意没有传信大王。”

伊稚斜嘿嘿冷笑,森然说道:“你倒是很会替军臣找借口啊!”这句话直呼单于之名,可说是十分不敬。众人均想:“大王果然是觊觎单于宝座!”

右骨都侯吓的浑身巨颤,连连叩首说道:“下臣不敢!下臣不敢!”

伊稚斜没理会他,而是说道:“众位说说,我与军臣相比,如何?” 此言豺狐之心昭然若现,一经出口,众人万分骇异。匈奴人哪有敢将自己与单于做比较的?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也只有伊稚斜能说出来。

乌夷泠心思最为机敏,暗想:“大王这是在逼着我们表态!此时稍有犹豫,怕是就要万劫不复!”心念及此,他跪伏出列,说道:“大王之勇,天下无双无对!”言语中表述地十分巧妙,既没说军臣的不是,又直接称赞伊稚斜勇猛过人,无人可比。言外之意,纵使军臣单于也难相提并论。

呼衍摩道:“下臣直言,大王身上有我大匈奴人的血性。至于军臣单于,哼!只知亲汉,仰慕汉人的东西,迟早把我们匈奴人的东西丢的一干二净!”

余人心想:“呼衍摩看似鲁莽,可这话却是一语中的。从对汉人的态度上,军臣软弱,伊稚斜强硬。可自古以来,匈奴人的草地、牛羊、骏马全是抢了的,若是不争不抢,岂不变成了汉人?”余人纷纷表态,皆称自己属左谷蠡王部,与大王始终一心。

伊稚斜哈哈一笑,道:“军臣自小在单于庭长大,得两位大单于的教诲。而本王自幼困于月氏地牢,终日与人、与兽性命相搏,只懂得嗜血杀戮。因此若论韬略谋猷,本王自不如他!”

众臣不敢搭话,只默默低着头。伊稚斜续道:“本王做了大单于,不见得比他强上多少。于大匈奴帝国而言,谁做大单于都没有什么不同。可是于众位而言,却是大大的不同。”他看着左骨都侯,接言道:“试问左谷蠡王的骨都侯和单于庭的骨都侯,哪个更威风?”眼神又扫过众人,道:“诸位难道不想封王吗?”

众臣心下明白:“大王这是以高官厚禄为诺。”这般软硬兼施,也由不得他们不从。呼衍摩率先表态,说道:“下臣向长生天起誓,誓死追随大王。”余人也不甘落后,纷纷向伊稚斜表明心意。

待毕,呼衍摩问道:“大王,后面可有何计划?下臣以为,莫不如直攻单于庭,打他个措手不及。”

众人心中微惊:“这呼衍摩胆子也太大了,五万大军不多不少,可欲取单于庭无益于以卵击石。”这些人生怕伊稚斜脑子一热,就同意这莽撞的策略,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只见伊稚斜缓缓摇头,说道:“仅仅单于部直属将士就有十余万之多,我这五万大军是远远不够的。即便出其不意,侥幸制胜,到头来也只是损兵折将,其他部的大王未必服我。到那时,匈奴各部四分五裂,再也难成气候。”

伊稚斜续道:“本王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匈奴帝国,不是一个单于的名头。况且军臣故意隐瞒于我,无非是因他在单于庭还未站稳。如今一年过去了,想来他已坐稳了位子,此时出击为时已晚。” 众人纷纷点头。

乌夷泠道:“大王究竟有何打算?”伊稚斜道:“军臣有十万,本王也要有十万将士。”左骨都侯道:“不知大王要如何扩军,难道回大王属地征兵?”

伊稚斜缓缓摇头,说道:“不可!在本王属地征兵,自然逃不过军臣的耳目,如此一来他定会有所戒备。”他凝思片刻,而后道:“传我命令,西征之事还需加紧。五年之内本王要让西域皆臣服。另者,将三十六国送来的俘虏分管而制,体弱者为奴,体强者为兵,赏肉食,优良之人可入匈奴氏族。”

众臣幡然醒悟:“原来大王是想由西域征兵,这法子甚妙,不仅能掩人耳目,而且即便为人所知,旁人也说不出什么。毕竟征战过程中自然会折损兵将,补充兵员也就理所当然。”

伊稚斜随后吩咐下诸多安排,众臣领命后退出王帐。

不日,军臣单于的书简发到了伊稚斜王帐之内。伊稚斜怒气冲冲看完其中内容,就将之丢进了火堆里。又命左骨都侯写了一册书简,回予单于庭,其中大意是表明对大单于的忠心与拥护。

几年之间,伊稚斜的铁骑如一枚火种,迅速点燃了整个西域。战火肆虐,三十六国迫于淫威只得臣服。奴隶、粮草、黄金、良马不断涌入,匈奴大军由五万人迅速扩增至十余万之数。

战争与杀戮不仅使西域人饱受摧残、流离失所,同时也在侵袭着伊稚斜的心智。他的癔症越发严重,曾经多次,几乎让他完全丧失理智。

直到某一天,他在营内大发雷霆,心中邪火上冲,正要虐杀奴隶与将士。忽然听见了一声婴儿啼哭。“哇、哇、哇”这哭声由一间营帐中传来。

伊稚斜如梦初醒,头脑顿感一阵清明。他寻着声音找去,竟在营帐中找到了一个婴儿。只见那婴儿瘦小羸弱,发色微黄,肤色惨白,没有那种婴孩本该有的粉嫩,也并不如何可爱,唯有一双眼睛十分明亮。

这婴儿饿了半日,实在没有可吃的东西,昏睡之时被伊稚斜的怒吼声惊醒,这才啼哭起来。

伊稚斜抱起婴孩,一只手轻轻摩梭着他的后背。说来也巧,恰在此时,那婴儿也不再啼哭,而用那双大眼睛望着伊稚斜。

四目相接之际,伊稚斜所见,在那婴孩的瞳孔中是自己的面孔。这一瞬间,他沉默了,心中的躁动、不安、嗜血平息下来。深埋于内心中的良知,也渐渐唤醒。曾几何时,他不是如今的战争狂魔,而是一个单纯的匈奴少年,也渴望平静安逸的生活,也渴望一统天下,给世人一个太平。

伊稚斜呆立许久,转身问道:“这是谁的孩子?”帐中将士无人回答。伊稚斜又问一声,一位百骑长禀告道:“回大王,这孩子的父亲昨日攻城时战死了。”

“哦?竟是如此,那这孩儿的母亲呢?”伊稚斜续问道。百骑长答道:“大王,这孩子好像是月氏奴隶所生,其母早死了。”

闻听此言,伊稚斜闻听月氏二字,心中一动,便想起了那宁公主。稍时,又黯然叹息:“原来是一个生在战火中的孩子,若非遇见我,怕也活不到明日了。” 他微微点头,抱着孩童走出营帐。

出得大营,他走到一处平坦空旷的地方,抱着婴儿忽然跪倒在地。身后群臣吓了一跳,也只得跟着跪了下去。

伊稚斜向天喊道:“长生天!这是您赐给本王的孩儿吗?”声音在空中飘荡,渐渐消散。朗朗晴空之下,不会有人应答,而答案也自在他心底。伊稚斜想起自己的亲生爱女远在大月氏王都,今生今世或许都不会与自己相认,而眼前这个婴儿大概就是上天给他的补偿。

从这以后,伊稚斜把这孩儿收在帐下抚养,封为王子。又因初次相见,这婴孩哇哇哇的啼哭声,便取名叫做乌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