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天龙秘史 > 219.双帝同朝(三)

天龙秘史 219.双帝同朝(三)

作者:薛定谔的熊儿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转眼又过了一个多月,这期间一条条令人震惊的消息纷至沓来。先是燕王扫荡了整个宋境,天下二十三路已尽数归服。再是燕王与辽国缔结盟约,称为“元丰之盟”,指宋辽两国罢兵议和,结兄弟之盟,共享天下之财,瓜分天下之地。此事一出,举世皆惊,大理、吐蕃、回鹘、高丽等一众小国无不栗栗自危。

然燕王倒行逆施,惹得天下群豪众怒。须知宋辽两国百年世仇,近几十年虽无大战役,但澶渊之盟前,连年征战,宋国兵弱,输多赢少。宋人视辽人如豺狼虎豹,辽人视宋人如猪狗牛羊。不知多少宋人死于辽人屠刀之下,两国相互憎恨,又相互看不起。现如今燕王竟与辽人合谋欲瓜分天下, 无异于与虎谋皮。民间把“元丰之盟”叫做“狼狈之约”。

有识之士自也看出,燕王之暴虐不下于辽人。一时间,各路豪杰先后揭竿而起,但又被燕王血腥镇压。腥风血雨笼罩了中原大地,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玄空与汤枫联名发下英雄帖,召集中原群豪共聚灵州讨燕复宋。许许多多的英雄接到请帖,不远千里赶来,欲扶江山于既倒、挽大厦之将倾。其中也包括玄空、汤枫的好友同伴,㮺教众高手、人仆等人。

且说玄空等人已经回到灵州,多方走动以促成宋夏两国结盟之事。

灵州乃西夏立国之根本,也称西京西平府,地位之重不下于皇都兴州。灵州城内,有一座当年李继迁兴建的宫殿,正好用于共两国皇室暂住。

这一日,宋廷诸将把西夏国被俘的官员、吐蕃降将一齐押入殿前。大殿内东侧是宋廷太皇太后高氏、幼帝赵佶,西侧是西夏太后梁氏、夏帝李乾顺。中间挂着一面金帘,这正是二龙不相见、双凤不同栖的道理。两国帝后同朝,却不能互相对答,只能由旁人传话。

玄空立于高氏之侧,听得殿外吵吵扰扰,见得耀眼的阳光射入殿中,映在自己脚下。他知道时候不早了,躬身禀告道:“太皇太后,两国臣子都到齐了。”高氏道:“好,国师就与西夏人商议吧。”此前玄空已经把联夏抗燕的主意说给了高氏听。高氏手下亲信只剩石琮几个武将,没有一个文臣谋士,手底下更无兵权,此刻如傀儡一般。玄空说什么,她也只好答应什么。

玄空躬身绕过金帘,冲梁氏与夏帝一拜,说道:“大宋国护国法师玄空,见过夏国皇帝、夏国太后。”

梁氏只瞪了玄空一眼,默然不语。幼帝李乾顺坐在龙椅上惬意地啃着手指,这幼小的孩童见到众人待己恭顺,尚不知自身处境。今日是宋夏和谈的日子,两国臣子皆屏气慑息,整个宫殿也只有他与宋廷幼帝赵佶自在轻松。

玄空又道:“梁太后,想必您也知道了,如今天下大乱,燕贼与辽国合谋欲灭我大宋皇族,大难临头,西夏嵬名皇室也不能幸免。当此危机之时,我大宋与贵邦实当放下芥蒂,同仇敌忾。”

梁氏冷冷地道:“燕王自称大宋,你们也称大宋,到底谁是真?谁是假?我西夏当与谁放下芥蒂?”哼了一声,不再言语。

玄空早知梁氏乖戾,哪怕她已陷入绝境,也不易被说服,当即呵呵一笑,道:“梁太后,你道那燕贼与辽国为何能罢战结盟,自然是有利可图。汴梁传来了消息,燕贼与辽国厉兵秣马,准备西伐。扬言攻下兴州,兴州以北归辽国,兴州以南归燕贼。到时候,你西夏疆土一分为二,你党项人将万劫不复!”

梁氏脸色微微一变,仍冷着脸,没好气地道:“你们宋人当真可笑,兴兵攻我西夏,自己的皇都却被反贼占了去。”

闻听此言,帘对面的高氏面露愠色,长长呼了一口气,终于强忍下了怒气。

玄空声音提高几分,道:“梁太后,试问倘若燕贼与辽人攻下灵州,岂能容你殿上说话?又岂会对尔等以礼相待?”

梁氏一听这话颇有威胁之意,高声道:“大胆!”随即又道:“你们不过是想诓骗我西夏人为你们打仗,当我不知?左右是死,我们何必要听你摆布?”

玄空朗言道:“绝非诓骗,只要你们肯助我大宋攻回汴梁,夺回失地,我大宋立刻归还灵州、兴州等地,与你西夏结兄弟之盟,世代交好,永不侵犯。”语气十分诚恳。

但见梁氏沉吟未答,玄空又道:“当其时,宋夏两国危如累卵,便只有这一个法子了。此乃同泽共赢之策,梁太后,还有何迟疑?”梁氏道:“我如何信得过尔等?”玄空道:“今日两国国主俱在,我玄空断不敢信口胡言。我说的话,自然是得到大宋皇帝陛下与太皇太后的准允。我大宋礼仪之邦,大宋天子又怎会言而无信?”接着又道:“来人!宣读盟约!”

两个武将立时走进殿中,捧着一份誓书宣读道:“维元丰九年,岁次丙午,六月庚寅朔,七日甲辰,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夏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合宋夏将兵,拒燕辽侵凌,宋复汴都、夏复兴都。至此,横山、湟水为界,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或有盗贼逋逃,彼此无令停匿。至于陇亩稼穑,南北勿纵惊骚。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存守,淘壕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掘河道。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献,谨守封陲,质于天地神祗,谨当告于天地,誓之子孙,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监, 当共殛之。远具披陈,专俟报复,谨白。”

待宣读毕,玄空接过誓书承给了梁氏。梁氏见其上盖好了大宋皇帝宝玺,仔细端详了好一阵功夫,最后点了点头。她长长叹了口气,心中万分不甘,她咽不下这灭国之辱,可眼下除了与宋人结盟,还有什么办法吗?难道真凭自己一股怨气,拼着鱼死网破吗?她强自忍下怒火,心想:“也只能这么办了,愿神佑我大夏!”当即命西夏文官撰写一份誓盟回书,盖上西夏皇帝玉玺。

见两国交换誓书,玄空心中稍安,当场命人释放了西夏武将,但皇族与文臣仍旧掌控在宋人手上。其后宋帝、夏帝、宋后、夏后纷纷退入后殿休息。两国将领进殿商议兵权交割。

玄空差人把密教上师巴仁喀请到了殿内。

巴仁喀武功卓绝,寻常枷锁根本困他不住,是以手脚上皆戴了极为厚重的精钢锁链,走起路哗啦啦直响。他是得道高僧,心性修为远非常人能比,即便已受制于人,仍泰然自若,面露微笑,无嗔无怨。

巴仁喀走到殿内,与玄空合十见礼。玄空以㮺教礼数还礼,说道:“大师,此前多有冒犯,望海涵。”巴仁喀笑道:“小友艺高一筹,大喇嘛甘拜下风。”玄空又道:“大师谦虚了!你我本无仇怨,小子也无意与大师相斗,只因宋夏交锋,这才被迫为敌。此番宋夏结盟,我二人也当言和。”巴仁喀道:“小友所言甚是!”

玄空当即命人解开巴仁喀的钢锁,又道:“大师,小子还有几句话,请帮忙带给吐蕃董毡赞普。燕贼野心甚大,绝不止于吞并西夏一国疆土。须知唇亡齿寒,倘若西夏灭国,吐蕃诸部也必难以幸免。”巴仁喀点头道:“小友所虑无不道理,这些话吾自会带到。”玄空又道:“望大师以天下苍生为念,劝说赞普出兵与我等共抗燕贼,我大宋也愿与吐蕃诸部结友谊之邦,世代交好。”巴仁喀微微点头,随后飘然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