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天龙秘史 > 218.双帝同朝(二)

天龙秘史 218.双帝同朝(二)

作者:薛定谔的熊儿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玄空等人得知敌人撤退的消息,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能保一时之安危,忧的是燕王定不会善罢甘休,日后若敌人大举攻来,如何抵挡十分可虑。众人聚在府衙大堂商议起来。玄空与汤枫心想论打仗自己是门外汉,不便先发言,遂等着众将先说意见。刘昌祚是主帅,自当由他先言。

只见刘昌祚一脸忧愁,盯着地图,手指点中韦州的位置,说道:“暂时守住了韦州,唉!但韦州乃西夏境内,于收复我大宋土地没有多大用处。”他手一点,又指向庆州,道:“眼下我军是进退两难,进军胜算太低。”说到这,他的手又指回韦州,续道:“固守此地也是不行。等燕逆站稳了脚,就错过良机了。”刘昌祚一抬头,说道:“国师与汤大侠有何主意?”众将也把目光看向玄空二人。

汤枫起身走到地图前,说道:“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孤注一掷,召集我大宋所有将士进军东伐。二就是退守到灵州。我以为还是回到灵州更稳妥些。”

众将一听他说要退回灵州,有人赞同,有人质疑。石琮问道:“难道要把韦州白白丢给燕王?”

汤枫道:“这也是权宜之举,众位且想想,这一次敌军只五万兵将,我军守城尚且如此艰难。若是敌军出动十万、二十万,韦州还守的住吗?即便守的住,敌人围而不攻,我等如何破解?此处方圆五百里再无一座大城,孤立无援,等到城中粮草耗尽,我等必死无疑。”众将见他分析的有理有据,纷纷点头。

汤枫又道:“不如直接退到灵州。一来灵州城高墙厚,易守难攻;二来灵州与兴州、定州、怀州互成掎角之势,更易于坚守。”

种师道叹道:“灵州确为一处好地方,只不过真要守在灵州,也不知何年何月能打回中原?”

一时间众将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一位将军小声嘀咕道:“不妥!不妥!我大宋将士龟缩在西夏成何体统?当今之势,还是应当进军攻打庆州、渭州、晋州,再图攻进大名府。否则等燕贼坐稳了皇位,恐怕我等今生今世也再难踏入汴京。”他一想到自己的家眷还在晋州,恨不得立马带兵打回去。

这人说话声不大,仍被别人听个清清楚楚。只听有人反驳道:“刘大人此言差矣,复国大事当徐徐图之,着急不得。燕贼锐气正盛,我军当避其锋击其惰。盲目进军,恐将一败涂地。”

这第二人刚说完,第三人又道:“话虽如此,可西夏国非我宋人久居之所,将士们水土不服啊!”

第四人道:“不!不!不!李乾顺都已成了我军阶下囚,这世上再无西夏,这里就是我大宋疆土。何来水土不服之说?”

众将意见不一,议论不绝。刘昌祚身为全军主帅,这事该当由他拍板定案。然而他向来行事谨慎,尤其遇上这等大事,更不敢自行专断,生怕兵败落得一身罪名,只好询问起玄空:“国师以为如何?”

玄空心想武燕王渊深莫测,暂时不宜与他硬碰,既然打不过,就只有退兵一条路,便道:“我以为还是退守灵州吧!”

自攻打西夏,玄空在军中威望日盛,俨然盖过了刘昌祚、王中正两位主帅,他既开口定夺,众将再无人出言反驳。

随后,众人商议起退兵事宜。忽见堂门一掀,一位五大三粗的汉子闯了进来。刘昌祚一瞧,这人是自己手下营指挥使,按规矩他可不该闯进此地。刘昌祚瞪目视之,叱道:“混账,冒冒失失闯进来作甚?这里岂是你该来的地方?”

那汉子苦着脸,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带着哭腔说道:“国师,大帅,小的是进来请罪的,小的手下六百二十三个人都做了逃兵,一夜之间跑个精光,是我节制不利,请国师、大帅责罚!”说话间跪下磕头,当当有声。

刘昌祚叹一声,心中大感烦郁。这几日各营各军频频上报逃兵人数,合起来不下万人,起初他严惩了几个带兵的将领,杀了不少逃兵,可仍遏制不住。他心想现在重罚此人,于事无补,但当着众将面前,若不惩戒,怎么也说不通。刘昌祚一时为难,又大骂道:“混账东西,连手下的兵都管不住,哼!”言语中怒气冲冲,却不提军法。

汤枫向来仁厚,这时出来打个圆场,说道:“刘大帅,这位兄弟手下人都跑光了,他自己主动前来请罪,足见是对大宋忠心耿耿。若是重罚于他,不免令将士们寒心。如今我军正是用人之际,在下以为还是让他戴罪立功吧。”

其余众将手下皆有逃兵,也纷纷为这人求情。刘昌祚借机下台,对那人道:“滚吧!好好给我反省!”那人连连道谢,起身退出。

另一位将军说道:“大帅,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我军现在只有不足十四万人。加上兴州、怀州、灵州等地的将士,也到不了三十万。”刘昌祚默默听着,脸上的忧色越来越重,双眉紧蹙,眉头几乎撞在了一起。众人面面相觑,谁也相不出个好办法。

玄空心中一动,说道:“不如向西夏借兵!”众将颇感诧异,疑惑地看着他。刘昌祚道:“国师所言何意?如何借兵?西夏人恨不得打死我们。”

玄空道:“灵州城内,西夏降军有十余万,俘虏有十余万,只要这些人诚心归顺我们,我军就能多出三十万将士。”

刘昌祚道:“话是如此,但我们灭了西夏人的国,这些羌人怎肯死心塌地听我们的?他们不过是畏死而降,绝不会甘心受我等驱使。若强行派上战场,说不定要临阵倒戈!”

玄空道:“我们不能,可梁氏和李乾顺能!”种师道道:“国师这驱虎吞狼之策,不失为一个好法子,只是梁氏性子执拗高傲,即便以性命相迫,她也未必肯就范。”另一人道:“不能逼她就范,就骗她就范。”

玄空摇头道:“不!这不是驱虎吞狼,而是结盟抗敌。众位且想想,都到了这当口,我们再弄那些尔虞我诈的伎俩,梁氏岂能相信?便去跟梁氏说,只要她西夏肯助我等击败燕王,我等就让她复国,从此大宋、西夏结兄弟之盟,互不相侵!”这法子既能平定燕王之乱,又能延续西夏国祚,使得宋夏两国复旧如初,正是玄空心中所想的万全之策。

众将愕然相视。先灭西夏,再助其复国,乍一听如儿戏一般,但细细一想,似乎也不是不可行。梁后与夏帝现已沦为阶下囚,除了答应两国结盟抗敌,再无其他选择。

众将微微点头,其中也有几人并不赞同,但慑于玄空的威势,不敢当众说出,只得随声附和。刘昌祚道:“就依此策行事。但愿国师能说服梁氏。”玄空拍了拍胸脯,道:“包在我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