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天地武库 > 掌法十

天地武库 掌法十

作者:梦里江湖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4: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玄冰掌:以阴寒内力驱动的掌法,左掌洒出一带掌山,朝其腰际扫去,右掌如鬼魅般由下飞穿而出,直拍其胸前。虽为阴寒,实则刚猛霸道。

出处《玉辟邪》。

大九天手:明教绝学,缓缓上扬的左手,软绵绵的,竟似丝毫没有力道,手掌非伸非握,只是松松的微张着,倏然见那至白如玉的手臂微微波动了一下,那样的优美,似是有股说不出的魔力,那波动的手掌,带起层层掌山与一片强劲无比的劲气,如万马奔腾,漫天盖地,劲道之强,足可令人望而生畏。传说练成之后掌握九天,威力莫测。

出处《倚天屠龙记》阳顶天。

大北斗七式:天下独门的道家玄门「大北斗七式」,是「天下第一守式」,仅凭藉一丝真力,潇洒裕如地把对手的攻势一一化解。每一式发出之劲轻微得紧,其实一举一动莫不妙绝人寰,武学中所谓「四两拨千斤」,虽是形容的话,但是陆介的「大北斗七式」确实已臻这等地步。

出处《沉沙谷》陆介。

後发先至:要比对手晚出招,却要早一步指向其要害,使对手不得不撤招回防,正是因为速度快,才能达到「後发先至」。

出处《沉沙谷》。

化血刀:桑家两大毒功之一,源出三和逸士。发功时掌心如墨,腥气四溢,但炼到炉火纯青时则和普通的肉掌没有区别。劈掌处赛如刀斫,砍中之处流出的汗中渗有微量血水,血液受毒渐趋枯干,毒素即可迅速蔓延全身,一时三刻之内便要成为人干,死状惨不忍睹。

出处《鸣镝风云录》西门牧野。

腐骨掌:桑家两大毒功之一,源出三和逸士。与「化血刀」联合使用,掌风中带着一股血腥气,树木中之,立即树叶枯黄而死,人中之,如不得解药,只能活四十九日,即使武林高手中此掌后亦会受到极重的内伤。

出处《鸣镝风云录》公孙奇。

雷神掌:掌出如雷,刚猛霸道的掌法。掌掌实力迸发,风雷之声不绝,一阵阵怒号狂飙,朝前疾涌。掌扬处,狂飙顿起,风雷隐隐,而且掌掌俱是递向要害,凌厉异常,声势甚为惊人。

出处《鸣镝风云录》金超岳。

阴阳双撞掌:不但威势劲猛无俦,而且两股掌力一寒一热,本是秉地底阴寒,与烈火热毒练成,双掌中人,半边身子发寒,如入水窖,直打颤战,半身子发热,如受火炙,痛苦非常,结果是半身血脉僵硬,半身血脉爆烈而死,端的歹毒,厉害绝伦!

出处《鸣镝风云录》朱九穆。

柔云掌法:使出时反不见什么威势,虚飘柔和,但潜劲十足,着上纵不骨断筋折,亦必腐脾摧心,招式更是博大精奥,往往隐凶险于无形之中。一经使出,便如柔丝不断,春云绵绵,极善缠斗。

出处《鸣镝风云录》石棱。

小天星掌力:不同于内家拳以掌心吐劲的发力方法,外家拳的掌法和拳法一样,都是以刚猛的力量来打击对手,因此较为柔软的掌心并不适合打击,最适合的是掌根靠近小指的那个部位,这部分的骨头相当坚硬,而且也很容易传递劲力;用小天星部位打击对手的头部或身体的薄弱环节,很容易造成重创。外家拳里面掌法发力的主要部位就是小天星。

出处《鸣镝风云录》乔拓疆。

七修掌:一出手就是掌影迷离,一下子连变七掌。招狠势猛如江河溃堤,滚滚不决,使人顿起幻觉,好像只见他有了七只手似的,一片掌如山弄影,当之者无不魂飞胆丧,不知如何应付!

出处《鸣镝风云录》任天吾。

阴手阳掌:两手同时使出,双掌一正一反平摆胸前,朝前一缓一疾平推而出。只见满天寒星银圈中又飞出两个月亮,一个其疾无比,晃眼似超过满天圈星,另一个看似缓缓静立不动,可是,不觉间亦不知飘出老远,与前头看似疾速光团一上一下,如影随形般,飘忽而来,一为柔劲一为刚猛,阴阳相辅。

出处《还剑奇情录》云舞阳。

寒阴七煞掌:一种阴寒掌法,掌起处,已经如电闪般地击出一十四掌,幻起漫天飘飘掌影,如天降瑞雪般,密密麻麻地向对手攻去。中者寒毒攻心,同时内力侵袭,内伤极重。

出处《还剑奇情录》毕凌风。

五雷天心掌:刚猛霸道的掌法,双臂一阵伸缩,猛地狂推而出。一声九天暴雷般的怪响,以无可言喻的速度,撕裂了空气,划空而起。四周的空气,似乎立即凝固为一个坚硬无比的小球,自天际电射而下,倏然膨胀暴裂,狂涌而出,挟着泰山北海的威势,阳刚纯正专破邪秽阴毒之内力。

出处《还剑奇情录》周桐。

赤神魔掌:魔教赤神子所用之武学,出手一掌,破空生啸,暗含粘,卷,拿,引之力,刚柔并济,气势非凡。歹毒绝伦,威力不凡。

出处《冰魄寒光剑》赤神子。

金刚六阳手:蓟州杨家祖传绝技,脱胎于少林派大力金刚手,虽掌力威猛稍逊,招数变化却有过之。每一掌劈出,内中都暗藏六种不同变化,故称金刚六阳手。传至杨大姑,将这种本属刚猛的武功加以变化,加上了几分阴柔之力,更令人防不胜防。

出处《弹指惊雷》杨莲。

扫叶掌法:取秋风扫落叶之意,时而身形斜倾,如鹤展翅,时而单足落地,稳如鹤立,双掌同样快如闪电,以攻还攻。双掌再接,一阵回旋气流,波翻浪滚,四散飞溢,掌法以柔劲带动转移敌人攻击,以克敌制胜。

出处《弹指惊雷》萧逸客。

拿云手:追云拿月之意,倏忽进退,快捷如风,双手伸缩之间,变化迭出,记记扣拿敌人关节要害,当得出手如电四字。出手严谨无比,毫无破绽,掌势之中,隐含着甚多玄奇变化,令人有难以封架之感。威力不凡。

出处《冰河洗剑录》金世遗。

回春掌:一种非常奇妙的功夫,乃是傅青主所创,这种功夫不是用来伤人的,恰恰相反,乃是用本身的功力来助人疗伤的。别派虽然也有类似的功夫,但总得花一段时间,绝不能如“回春掌”的一掌见效。

出处《冰河洗剑录》傅青主。

赤神掌:赤神子独门掌法,踏洪门,走中宫,左掌直进,右掌却电疾由下穿出,掌势劲疾,带起缕缕寒风,出掌掌心尽赤,威力不凡。

出处《冰河洗剑录》赤神子。

明驼掌法:白驼山宇文家家传掌法,身形倏退乍进,腰身不住的扭动,双手伸缩之间,似爪非爪,似掌非常,晃肩而进,双手疾分,一股暗藏的潜力,随掌发出,威力一般。

出处《冰河洗剑录》宇文雷。

五丁开山掌法:一种刚猛霸道,以力压人的掌法。掌势不但沉重如山,而且后劲不绝,源源涌来,猛不可当!

出处《白发魔女传》卓一航。

撑椽手:岳家家传掌法,掌指齐飞,避敌还击,招中套招,式中藏式,招招连绵,仿佛天河倒流,交互而起,变化无穷,气象万千,威势又自不同。机巧灵便,威力稍有不足。

出处《白发魔女传》岳家子弟。

擒拿十八掌:将擒拿融入掌法之中,出招变化,十分迅速,双手所罩的部位,异常奥妙,尤其是那只左手,欲出未出,暗藏几种变化,全是杀手妙着,奇诡无比!于近身搏斗更见奇效。

出处《白发魔女传》云燕平。

轰雷掌:刚猛掌法,一扬掌,只听一声霹雳大震,一股劲气呼啸而至,向四周散发出蒸蒸热气,卷起了石屑土粒,声威好不惊人。双掌一变,掌势开阖,洒出一片掌影,错落如云,重叠而生,掌出有风雷之声。掌力刚猛霸道。

出处《白发魔女传》石英。

凌云掌:一种使用内力击出掌风的内劲外放掌法,双手齐出,右掌左指,连续攻出,快若星火,出手凌厉,视使用者内力强弱,威力也相差巨大。

出处《江湖三女侠》杨柳青。

灵山掌法:灵山派独门掌法武学,指扫掌劈,毒辣凌厉,奇快无比,看去掌影缤纷,宛如天花乱坠!来快势疾无比,而且也十分柔软,出手不带丝毫风声,威力一般。

出处《江湖三女侠》天叶散人。

龙形八掌:在拧旋走转中强调身形调动气机,刚柔相济,以手法、身法、步法在走转中起手落扣、滚钻争裹、虎坐鹰翻、沉肘松肩、纵横连环。

出处《江湖三女侠》李治。

无极掌法:属柔性掌法,过刚则猛,过柔则绵。含粘、联、绵、随、缠、托、捧、缩、滚、拦、推、捋。手要快,眼要尖,心要合,步要疾,身要紧,神要贯。视形简易,无极无忌。

口诀无极腰法走螺旋,全身之力腰中传,千般变化归一理,承上启下里外旋。

下行里旋龙绞尾,上行外翻蛇钻天,力练巧练千万遍,心领神会悟真源。

出处《江湖三女侠》冯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