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84章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如水剑道 第84章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秋野荒坡,一派萧条衰败之色。疏林间视线却开阔了许多,不知名的山果赤红,聚在乔木顶上端,令人徒生艳羡。唯有体型小些的鸟雀,偶尔会去啄食几下,许是口感欠佳,便又成群飞走。

几只漫不经心的松鼠,在松树枝丫间攀援踱步,或许只是出来碰碰运气。偶尔会发现漏采的松果,便啃落下来、掉在松软的腐土上。待下树来寻时,却再也寻不到那松果的踪迹。懊恼的眼神在周围环视一圈,又“吱吱”咒骂几声,才不甘心地折回树洞里去了。

今日这只松鼠却不走运,在树下转了几圈,却看见刚咬落的松果、被一个少年捡起,拿在手中把玩。这松鼠似有些灵性,竟“吱吱、唧唧”地、向着少年说了一大通“鼠语”,才甩甩尾巴,扬长而去。

少年似懂非懂,嘴角漾出玩味的笑容:“是想要回这松果吗?那便还你!”少年说完,便将那松果一抛,松果携着劲风、向那松鼠疾速射去。只听得几声有些凄惨的鸣叫,那松鼠便被打中后肢,从几丈高的树上掉落下来。

少年一个飞身过去,便用绳索将松鼠的四肢捆缚起来,又装进随身的一个布袋子中。转头笑道:“娘!捉住一只,回去林儿妹子见了,必定喜欢!”

说话这少年,便是杨朝夕,此时正与陆秋娘一起在山道上慢慢走着。想起回山庄后,免不了要被关林儿缠着要新鲜玩意,也是有些伤神。好在少年心性,又喜欢琢磨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看到树上四处乱窜的松鼠,便以“飞蝗石”的手法打下来一只,算是件小些的礼物了。

陆秋娘看看向他,无奈一笑:“夕儿,过了这年,你便十二岁了。再过得几年,怕是连亲事也定下来了,还是这般胡闹、没个正形么?”

杨朝夕浑不在意道:“男儿汉,大丈夫!当做一代大侠,内修道法,外诛奸恶,怎能着急成亲呢?”

陆秋娘一面走、一面却揶揄道:“那为什么去年农假回来,你和牛庞儿两个、还争着要娶关林儿给自己做娘子呢?”

杨朝夕见陆秋娘又拿这事来臊他,虽然平日顽劣、却也红了脸道:“林儿妹子花一般的人物……怎能嫁给牛庞儿那等憨货!我虽没天大本事,却比那牛庞儿要好许多!”

陆秋娘又笑道:“便是这么个理由吗?你若不喜欢关林儿、偏又要娶人家,岂不是叶公好龙?再说牛庞儿也是和你一处长大的兄弟,你便如此横刀夺爱吗?”

杨朝夕一时辩解不过、便涨红了脸,不再理会陆秋娘的诘问。又走了许久,终于还是沉不住气:“谁说的,我偏喜欢林儿妹子,林儿妹子也一定喜欢我。回去若见了她,我必定问个清楚!牛庞儿从小便是‘红眼病’,我喜欢什么、他便要来喜欢什么!我总不能事事容让吧?”

陆秋娘见他气鼓鼓的模样,忍不住上去抚摸着他的道髻,笑道:“娘跟你开玩笑呢!你倒认真了。你若喜欢关林儿,娘便托郭婶子去找你关世伯去说媒。娘只担心你在外面呆久了,见了更加可人的女子,便会将这山谷里的关林儿忘掉。若是那般,反而误了人家!”

杨朝夕却一脸正色:“外面的女子又如何?皆是刁钻古怪、害人精一般的脾性,我是见识过了。娘莫再提此事,我此刻心里,便只想着一个林儿妹子!”

陆秋娘笑而不语,心中却涌出许多想法:夕儿他们终究还只是十多岁的少年人,心无定性,有感便发。对情爱间的欢愉、尚且懵懂未知,更别说娶亲生子后,那些平常却真实的责任了。念及此,又回想起自己当时决定嫁给杨三郎时,又有几分理智、有几分冲动在里面?又或者当时只是情非得已?如今多年过去,却只剩下甘苦自知……

杨朝夕却不知她此时心中,这么多的复杂想法。只是走一段,便要停下脚步,等一等气喘吁吁的陆秋娘。心中却有些酸楚:娘亲终究是太过辛苦!倘或爹爹还在世,娘亲便不用这般内外操持,也不用跋涉几十里山路、去城里受那等欺侮!自己终究还是长得太慢,不能让娘亲过得轻松一些。

申酉相交之时,杨朝夕和陆秋娘,终于回到久违的杨柳山庄。庄子口那两株柳树,已经长开了许多,庄内茅舍三五成堆、聚在溪畔,道道炊烟错落在山谷中,牛、马、犬、鸡的声音交相呼应,给人的心底,平添了许多踏实与平和。

入谷才行数十步,却见张香儿和几个妇人抱了衣物,要去溪边浣洗,见到陆秋娘、杨朝夕二人并肩回来,笑道:“杨家嫂嫂!你那绢帛、绞丝终是有人识货,看模样该是换了不少银钱。正好给夕儿攒下来,过几年说得一房伶俐小娘子,也能帮衬你一些了。”

杨朝夕脑中正胡乱想着和庞牛儿的那次不快,此刻又见他娘在这里打趣自己,顿时板了张脸,先跨出去几步、越过陆秋娘的身影,往自家茅舍而去。

陆秋娘却停下脚步,笑着回道:“小孩儿面皮薄,被你们臊着了。我须回去开导一番,咱们得空了再说些闲话。”

那几个妇人中,又一个却是王贯杰家娘子,却笑着拦住了她:“杨家嫂嫂!也不急在这一时。月前你给我那良人和家翁裁的两身袍服,他们都赞不绝口,要当面谢你呢!此时他二人正在家中吃酒,便随我过去一趟吧!”

陆秋娘推托不肯去,耐不住众妇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说,只好跟在王贯杰家娘子身后,入了小院、来到一处宽敞的茅舍前。

王贯杰果然便在正堂的木桌子,正与老者王通儒斟酒。见自家娘子竟拉了着陆秋娘过来,便忙起身出来迎道:“杨家嫂嫂!你可回来了。前几日她们几个遇事不多思量、竟留你一人在城中卖布!我们几个兄弟知道后,都是好一顿训斥。正好今日重阳节,我爹爹酿的菊花酒也刚开封,不如坐下来吃喝一番,一则赔罪,二则谢你做的这两身襕袍!”

王贯杰家娘子便要扶着陆秋娘进屋,陆秋娘笑着欠身行礼道:“王家兄弟言重了,我这不是好端端地回来了么!城中碰到我家夕儿,便一道回的山,如今刚回到家中。我这做娘亲的、须得回去照应一下,便不叨扰王老丈了!”

这时王通儒却已循着嘈杂、出了茅舍,待策杖走到近处,才看清楚是陆秋娘。

老人家心情畅快,便也要引陆秋娘进屋,见她婉转推托,便笑道:“贯杰!你便将爹酿的菊花酒装一小罐,再把前些日子晒好的粟米装几斗拿来,一并送到杨府上去。若送不到,回来须吃我的拐杖!”

王贯杰笑着应下,便拉了自家娘子进屋忙碌去了。

王通儒却又笑着道:“杨家娘子,我等来在这山里避祸,算算也有十多年了。近来常思往日,若非这山中诸物养人,小老儿怕是也活不到这般年纪。这些年庄里人身上所穿,也多是你织的布帛,你日子清苦,却不肯受大家银钱。所以呐!老丈便多与你些米粮,总不能教你孤儿寡母吃亏才是!那菊花酒酒力不高、妇人也能喝得,便请你尝尝小老儿手艺。”

陆秋娘欠身行礼谢过,便恭敬道:“夕儿这名字,都是老丈所取。他泉下的爹爹必然感念此德!若老丈日后有什么吩咐,便交代给秋娘罢!”

王通儒微一沉吟,却又道:“小老儿少不得要就着你的话头,得寸进尺一番了。小老儿如今活到八十多岁上,比之孟夫子,也是不遑多让。但也知时日无多,只是身后之事,还未及筹备。若杨家娘子冬日得闲,小老儿便忝颜求一身寿袍,以供百年之后所用。”陆秋娘听完,点头应下。

王通儒又想了想:“此外,庄子里前日来了个行脚僧人,破衫破衲的,好不凄凉!然而所说禅理,却颇解人忧。也不怕杨家娘子笑话,我往日每每想起贯雄,都是要落泪的。这行脚僧人几句话下来,我心里便放下了许多,想到贯雄所为之事,心里反而生出几分欢喜来。这两日,那行脚僧人正在半山上割草结庐,说要苦修参禅、兼度我乡民。他日你若碰到,或可给他制一套僧袍,所需用度、便由小老儿来出。”

陆秋娘躬笑道:“这本是向善积德的好事!老丈又何须大包大揽。难道我等妇人便没有慧根,不值得佛陀过来度化?些须粗布而已,便算是我的一份功德。”

两人聊过几句,王贯杰并他娘子,已从茅舍中出来。只见王贯杰一手掐着只小瓷罐、一手却提了口布袋,见陆秋娘与自己爹爹道过别,便跟在她后面,一径往她家茅舍而去。

却说方才杨朝夕只身一人,气鼓鼓地从外面回到自家茅舍,看着熟悉的木桌土灶、以及立在墙角的那杆柏木棍,心中却涌起些微酸的暖流。

于是气也消去大半,跳到里间炕上,将自己的随身包袱卸下,计划稍微整理一下。然而打开包袱时,却见早先那顶修好的女道冠、还有簇新的发巾,早已不翼而飞。只是多了一张字条:

冲灵子,咱们仇怨两清。他日再相见,我崔氏剑术,必凌驾于你之上!——花希子崔琬

杨朝夕看罢,不禁哑然失笑。这时又想起分开时镜希子师姊说的话,将前后情形一番推测,却也和真相**不离十:

必是镜希子师姊出了偏殿后,便将自己要走的消息泄露给了花希子、月希子。两个女子结伴先跑进自己客房中,一人给自己留字条时,顺手将道冠和发巾拿走,算是和解之举;另一人则坐在客房守株待兔,要亲口证实这消息。

念及此时,又将腰间的那只香囊解下:原本晶莹的茱萸果,已经有些皱了,香囊中装着馨香四溢的蔷薇干瓣,中间有些金灿灿的东西。倒出一看,却是三粒金豆子,在微暗的光线下,金光夺目。这香囊……可着实有些贵重了!

杨朝夕捧着那金豆子,愣了一会,便从怀中摸出钱袋,将金豆子塞了进去,预备找机会还给那月希子。于是将香囊重新系回腰间,又将包袱中替换下的那副道袍取出,放在炕头一角,计划稍迟一些去河边清洗。

再剩下的,便是在麟迹观中左右无事时,写的一沓纸张。有一张写满了“霸王枪、斩夜刀、公孙剑法、翠云道功、落雨惊秋剑……”等各类武技的名目,多是自己这一两年中才学会的;也有些关于行功练气的体悟,凌乱地记在几张纸上,也不知是否有误,只好等回到观中,再向公孙真人求教一番。

思绪正这般梳理着,茅舍外已传来声响。陆秋娘与人道别的说话声尚未结束、便进了茅舍,接着响起物品放在木桌上的声音。

杨朝夕翻身起来,看见陆秋娘正将一袋子粟米,倒入墙角挺大的瓦罐中。而木桌之上,却多出一只小瓷罐,甜香之气从那瓷罐中透出。

“娘!是什么好东西?哪里来的啊?”杨朝夕隐约猜到这罐中之物,但还是忍不住开口相询。

“王老丈家酿的菊花酒,今日重阳佳节,便匀了这一罐子,给咱们尝一尝!”陆秋娘笑着应道。杨朝夕听完,却是高兴地后翻出两个筋斗,直接坐在了炕上,惹得陆秋娘一顿笑骂。

这时夕阳刚遁入西面山头,朱砂色晕染的天幕下,起伏的峰线格外清晰,将天地间划出一道不规则的界限来。

陆秋娘取来些豆子,用盐水煮熟、漉干,盛在一只粗瓷碗中。杨朝夕又取了木桌和两只条凳,在院落中支好。

母子二人便借着这未尽天光,抿一口菊花酒、吃几颗盐水煮豆,互相说些庄里的事、观里的事、洛阳城里的事。

这菊花酒只有三分酒味,更多的却是蜜糖和菊花清甜的味道。含在口中,熨帖自生,浑身说不上来的自在。杨朝夕心道:观中师兄们常说的那玉液琼浆,大抵也不过如此吧!

陆秋娘便又提起一年之前,杨朝夕四人联手打虎之事,后怕之余,也为他们四人的勇义和智慧,颇感欣慰。

杨朝夕不免要自夸一番:若是以自己现在的武艺,纵然不能独自打杀那虎,但要打跑那等大虫,还是绰绰有余。陆秋娘当他是酒后胡吹,只是笑着应和,也不去扫他的兴致。

暮色渐浓时,山中已有几分寒意。陆秋娘禁不住寒冷,便先回了茅舍内,只剩杨朝夕独个坐在当院,一口接一口抿着香甜的菊花酒,自得其乐,陶然忘机。便是某道清瘦的身影来时、轻盈脚步踩进院落,也浑然未觉。

那身影亭亭玉立,双髻微颤,皎白的诃子掩在一袭齐胸襦裙中,声音清脆悦耳:“夕哥哥!刚才听几个婶婶说你回来了,我却不信,所以过来看看!”

杨朝夕此时微醺,抬头看向这**岁的女童,身体已长开了些。右臂上还挽着一只竹篮子,笑语盈盈之间,已颇有几分动人的风度。又想起白日里一些胡乱的想法,不禁面色微惭,吃吃道:“林……林儿妹子!快坐下,这菊花酒当真……好喝,夕哥哥也斟一碗……给你尝尝!”

这入暮而来的女童,却是已然长大了许多的关林儿。她将竹篮子顿在木桌一角,见杨朝夕一副醉汉模样,便想到自己那偶尔喝醉的爹爹,不禁“咯咯咯”地笑起来:“才出山庄几年?倒学了一身坏习惯。不胜酒力,却偏要贪这杯盏!”说着,却接过杨朝夕递上来的菊花酒。

关林儿樱唇点点,只在粗瓷碗边碰了两下,便皱起了眉头:“是有些甜香味道,不过却蛮烧人嗓子。有什么好喝的!”说罢,夺过杨朝夕身前的酒罐和粗瓷碗,“夕哥哥,别喝了。你难得回山,和林儿说会儿话不好么?”

杨朝夕脑袋微沉、意识便也有些木木的,看着关林儿晃动的圆润脸蛋,笑道:“说些什么……林儿妹子说便是。夕哥哥听着呢!”

关林儿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又侧过脑袋略一思索,才道:“你知道吗?夕哥哥,庄里来了个乞儿和尚,浑身都破破烂烂的,就一双眼珠子挺亮……呃!有些像这上头的星星!”关林儿说着,伸手向天空一指。

杨朝夕望着她单手指天、纯真无邪的模样,却微微呆住了一瞬,这童颜仿佛和月希子覃清重叠起来,着实有些奇怪。

杨朝夕甩甩头,笑道:“乞儿便是乞儿,和尚便是和尚,你说的这乞儿和尚,当真有些奇怪,倒是从未见过。”

关林儿笑靥如花、双眼早弯成月牙:“这乞儿和尚不但奇怪,而且……说起话来,还颇为有趣!晌午那会,爹爹打猎去了。我便偷跑去那半山腰上,那乞儿和尚正对着一块木头磕头呢!”

杨朝夕也笑道:“当真有趣!我们道士只拜道尊神像,他既是和尚,当去拜佛、拜菩萨才对,万不该去拜一块木头!”

关林儿点头笑道:“我开始也这么想。然后便壮着胆子靠近去看,才知道错怪人家了,那块木头便是座木雕的佛像。我便问他‘和尚,你拜的是谁呢’?那乞儿和尚便回身竖掌、点着头道‘贫僧所拜,乃是我佛,号释迦牟尼’。我又问他‘为何佛祖满头是包’?那乞儿和尚便道‘我佛乃丈二和尚,碰到门框不低头,蹲下挨打不抱头,因此才得满头包’。”

杨朝夕听到这里,“啊?”了一声,便忍俊不禁,同关林儿一起大笑起来。

两人笑了半晌,关林儿才在喘息中道:“咯咯咯!我当时也是夕哥哥这般反应……咯咯……那乞儿和尚也不生气,又道‘不肯低头,是为佛法至高,难入功利之门;不肯抱头,是因佛欲普渡,甘受一切怨忿’。我问他什么意思?那乞儿和尚却笑着摇头道‘不可说,不可说’……”

杨朝夕听完笑着重复道:“佛曰‘不可说’……哈哈!不可说便不说他了。再赏你吃一碗,剩下的便都是夕哥哥的了!”

说话之间,却不知何时,杨朝夕又悄无声息地将酒罐、粗瓷碗拢到身前,一口一口喝起来。

关林儿微嗔道:“不让你喝,偏还要偷偷喝!跟我爹爹一样!”说完却接过杨朝夕手中酒碗,小口饮啜起来。

杨朝夕将最后一碗菊花酒喝干,往木桌上一拍,突然道:“林儿妹子!你……你喜欢夕哥哥吗?”

关林儿正皱眉吞咽着、口中有些灼人的液体,突然被他如此一问,竟有些慌张起来。一口气未及喘匀,这酒便呛进了喉里,小声咳嗽了半晌、才缓过气来。再抬起头时,双颊酡红:“夕……哥哥,为何……突然要问这个……”

杨朝夕脑海中忽然闪过方七斗无赖时的情状,不禁露出一副奇怪笑容:“夕哥哥自小便是喜欢你的……今日正好回来,想知道你是怎么想……便只是这句问话,你喜欢夕哥哥吗……”

关林儿小小的脑袋里,似是难以消化这几句,顿时有些混乱起来。心里却突然冒出个声音,在不知某处责备着她:你不该喝酒,女孩儿家、竟喝了酒,爹爹是要责罚的……抬起头时,脸上也不知是喜是悲,有些像是在笑,却有晶莹泪花从眼角溢出。

她似乎是在回答、更多的却像自语:“我……喜欢的吧……夕哥哥,我是有点喜欢的……可是……你肯娶我做娘子吗……”

杨朝夕一字不落地、将她这段梦呓一般断续的回答,全塞进了心里。蓦地站起身来,脸上欣喜若狂,不由地便向关林儿这边走来,渐渐伸开了双臂。

关林儿看他这般反应,却忽然觉得眼前之人、有些陌生起来,不禁心头一惊,也站起身来,却定定地不肯逃跑。恍若一只、被猎人四面合围的小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