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543章 内外相辅

如水剑道 第543章 内外相辅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石室空落,声音微荡。

吴天师见杨朝夕不信,身子又靠近了些、反问道:“杨小友难道不知,尉迟渊有个别号、唤作‘假道真禅’么?”

杨朝夕登时恍然:“尉迟观主还当真修习了释门功法,看来道门前辈对他的评价,并无多大偏颇。难怪我上清观师兄弟从他那学来的‘尉迟夺槊拳’,皆是刚猛一路的招式……还有那部《摩诃婆罗瑜伽》经,也尽是抻筋拔骨的外门功法。”

吴天师拈着银须,颔首解颐道:“小友聪慧,常人不及!老道不过稍加点引,便被你理出这么多头绪来。那《摩诃婆罗瑜伽》经、正是释门之物,而‘尉迟夺槊拳’、却是尉迟渊族传拳法。

太宗朝时‘尉迟夺槊拳’便十分出名,助尉迟敬德立下赫赫战功,不但拜上柱国、鄂国公,更赐开府建牙,位列凌烟阁……同朝武将便多有人言,这‘夺槊拳’便是法自释门‘空手夺白刃’之法……”

杨朝夕顿有所悟:“怪不得小道修习这《达摩洗髓经》,竟似水到渠成一般。原来竟是无意间,借尉迟观主所传拳法、功法,打好了外门根基。”

吴天师笑道:“若说‘水到渠成’,有些言过其实。但老道观你不经意显露的一丝罡气,于修习释门功法而言、确也算得登堂入室了。”

杨朝夕似想到了什么,先是松了口气、旋即喜形于色道:

“既然两门功法并不冲突,小道便可放心照单全收啦!先前小道研读这《达摩洗髓经》经文,还觉得须先修成《易筋经》、方可循序渐进,来修此经。

今日得道友开示,才知自己不觉中、竟将此经修成数句。既已身具外门根基,便更不必苦等那《易筋经》的机缘,照此修习下去、必能获益良多!”

吴天师也是深以为然:“不错!释门功法皆由外而内、渐次修行,共有‘离尘、破障、般若、无相、金刚、涅槃、菩提、真如’八境。其中‘离尘、破障’初始两境,皆重外门横练功法;到得‘般若’境时,才开始修习释门心法,是为‘禅功’。

以小友如今功法、武技精进程度来看,横练功夫虽只触到‘破障’境的门槛,但修出的释门罡气,已算是‘般若’之境。事既至此,从今往后、小友便要多修习些释门横练功法,好与这《达摩洗髓经》相辅相成。至于那《易筋经》,确非易得之物,当徐徐图之。”

杨朝夕听罢,喜忧参半:喜得是他若能坚持“佛道双修”,未来修道之途、必不可限量。忧的是这江湖上能打破成见、且能融修两门之人,依旧是凤毛麟角,就当下所知所识而言,并太多无可资借鉴的范式。他也只能自行摸索。

便在此时,他脑中灵光一闪,忽地想到前几日在崇化寺时、偷师的那套“千佛掌”,恰是释门中刚猛拳法的典型。

再加上从不经和尚处讨教来的“般若金刚掌”、百兽拳中效法熊罴的七八式“拍山掌”……自己练得惯熟、且能与释门罡气匹配使用的拳法,其实已然够用。

念头转过、杨朝夕也不避讳,当即跃下石榻,就黢黑石室间打起这几套拳法来。

吴天师本欲再说,但见他如此雷厉风行,竟当场打出“释门四绝”之一的“千佛掌”来,也是惊诧莫名。待他一套“千佛掌”打完,便知这掌法虽不够原汁原味,但辅以内息与罡气、却也不落威势。

吴天师以为他只是自我参详,便要开口点评几句。岂料杨朝夕身形微滞,竟又忽地跃起,双掌仿佛铜浇铁铸一般、重重向断龙石门拍出!

“嘭嘭!”

一连两声巨响过后,断龙石门左右及上方缝隙中,登时扑簌簌落下许多灰土,连带着石室地面都微微一震。那断龙石门也不知几尺后,硬受了杨朝夕两掌、却是毫发无损。

但这两掌之威,却叫一旁吴天师眼放异彩、刮目相看。他虽知杨朝夕习练过外门拳法,却不知数年不见、掌力竟已强横如斯!

且看他几招打完,掌势便又是一变。再出掌时、便显出几分笨拙,多以挥抡抓挠为主,竟似一头暴怒的棕熊,只攻不守,浑无章法。然而细细一琢磨,却发现这大巧若拙的掌势,除了硬拼、竟难以躲闪。

吴天师直愣愣看了半晌,直到他打得尽兴、散拳收功时,才开口道:“杨小友!你前两套掌法皆大有来头,老道自然认得出。只是最后一套拳法,却有些似曾相识之感……与我传你那套‘仓颉拳’拳路相类,但却更包罗万象、繁复高明。却不知小友从何处习得?”

杨朝夕挥袖将汗水抹去,心中却有些迟疑:

这“百兽拳”实为柳晓暮即兴所创,其中颇有妙想巧思,本该是一套值得广为传习的拳法。然而柳晓暮作为妖修,身份着实有些特殊,自己若口无遮拦、和盘托出,只怕会给她和自己再招来无尽的麻烦。

况且他也不能确定,吴天师对于妖修会是怎样的态度。万一他与妖修势不两立,必欲除之而后快,以他一身精湛修为、再与柳晓暮对上……不论谁伤谁亡,都不是他所想见的结果。

一念及此,杨朝夕才定了定神道:“吴道兄,这拳法叫做‘百兽拳’。亦是摹仿飞禽走兽、水族虫豸拼斗之形,萃其精妙、化入拳中,创出的一套拳法……然传我拳法的那位前辈,却曾有言在先、不许小道透露她名讳……所以还请道兄见谅!”

吴天师见他眼神闪烁,知道必有隐衷。当即一带而过道:“这位前辈却也十分有趣!不过这‘百兽拳’委实博大精深,比之老道当年所见‘仓颉拳’、实在强过百倍。想来创出‘百兽拳’的这位前辈,定是不欲将这拳法再传给旁人,才与你定下这等奇怪规矩……”

“倒也不是这般。”

杨朝夕面色微尬道,“吴道兄有所不知,这‘百兽拳’其实是那位前辈看过小道演示的‘仓颉拳’后、随手创制出来的……她之所以不许我透露名讳,小道猜测、应是她不喜闲人打扰……而这套‘百兽拳’、她也未必便放在心上……”

吴天师听罢,险些从石榻上栽倒:

当年他过目不忘,又机缘巧合、从别处学来那‘仓颉拳’,一度有些自得。然而与眼前“百兽拳”相较,却是甘拜下风。可在这小道士口里,这等精妙绝伦的拳法,竟只是人家随手所创的一串招式……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能创出这等拳法的前辈,自然比他吴正节不知要高明了多少倍。方才他是当真不在意这位前辈身份,然而此刻、却是心潮翻涌,恨不得将杨朝夕口齿撬开,好将这前辈的下落倒出来。

脑中虽这样想,但一开口、吴天师却已按下心中激动:“前辈之能,老道汗颜。杨小友他日有暇、再得见这位前辈,还望引荐一番。老道也无奢念,惟愿有生之年、能向这位前辈讨教一二。”

杨朝夕看他面色淡然,所言之事也入情入理,当即一口应下。接着问出了他现下最混沌、也最关心的一桩事情:

“吴道兄!不知今日何日?此时城中是白昼还是夜间?”

吴天师一愣,旋即便明白他话外之意,登时笑道:“今日已是四月初八。老道费了些工夫、寻到此间,此刻大约已交酉时了罢!”

杨朝夕只觉心头一突:“那么明日,便是‘神都武林大会’了?道兄再不带我出去,岂不是要误事?!”

吴天师却是莫测高深道:“老道来时,便已明言,只为传讯送符,却不便带你同出。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现下距‘神都武林大会’幕启、尚还有七八个时辰,杨小友不若抓紧再修炼一番,也算是临阵磨枪……”

话音未落,吴天师身形已化作残影,和着最后几个字的尾音、遁入那幽邃绵长隧道中。

杨朝夕望着未及落下的断龙石门,以及石门外黑黝黝的隧道,唯有苦笑。

石雕静默,观门紧闭。

麟迹观外树荫蔽日,左右蹲踞的一对石麒麟,正盯着突然赶来的少女。略显呆滞的眼眸里,似也装着许多不解和疑问。

少女便是月希子覃清,她手执铜环、扣了半晌,依旧无人来应。心中不由一阵气闷:自己在麟迹观修道多年,竟头一回吃了个“闭门羹”!她先前因脚伤之故,已多日不曾回观。也不知观中出了什么变故,更不知师父元夷子与师叔、师姊妹们,到底去了何处。

眼前树影东移、日影渐斜,麟迹观前莫说是一个熟识的师姊师妹,便连相熟的香客也不曾见到一个。仿佛昔日香火鼎盛的麟迹观,此刻却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脑中还回响着出府时,爹爹覃湘楚的几句嘱咐:“你崔师姊既差贴身侍婢向你报信,必是麟迹观也受了什么要挟、不便再出面干涉,才想借爹爹与祆教之力,与那奸相元载抗衡一番。

可你既不信爹爹推断、执意要回麟迹观求援,也只好有这你去。只是若不顺畅、便须即刻返回,免得被有心人之人盯上。此事爹爹虽不至袖手旁观、却须慎重行事,等你回来、再与你细说。”

想到这里、又瞥了一眼岿然不动的观门,覃清满眼沮丧。

然而转过身去,正欲照爹爹所言、回府相商,却听一道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覃师妹,怎么是你?”

本站最新域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