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491章 又见踏雪

如水剑道 第491章 又见踏雪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暑渐盛,茶渐歇。

乞儿帮齐掌钵引着几个女丐,端来一盘胡饼,两碗豆豉酱,几样煮过的时蔬,以及盘、碗、箸、勺等物,便退了下去。

龙在田略显得意道:“这豆豉酱可是老乞儿还在青城山时、向典造师叔学来的手艺,洛阳虽大,却鲜有这般正宗滋味。杨小友可将菜蔬蘸酱、裹进胡饼,便知其中妙处。至于这宅院如何得来?咱们边吃边说!”

杨朝夕将信将疑,将一只胡饼剖开,伸箸夹了些葵菜叶、胡瓜条、水芹段,在那黑褐色的豆豉酱中一蘸,置于其中。张口一咬,顿觉咸、酸、辛、香、麻、辣一起涌将出来,仿佛在口中引发了暴乱。登时汗水与清涕一齐流淌而出,只觉酣畅淋漓。

掐指算来,杨朝夕在洛阳城中也呆了不少时日,却从未吃过这般可口的酱料。不禁好奇道:“不知龙帮主这豆豉酱如何调制?小道若能学了去,也可叫娘亲尝尝!”

龙在田捻须一笑:“也不是什么不传之秘。只须取豆豉十份、胡麻一份、饴糖三份、胡麻油三份、干茱萸两份,并盐巴、蜀椒、姜丝、蒜末适量,加两碗水在镬中,大火熬煮至黏稠。再拌入葱碎、胡荽叶,盛出放凉即可。”

杨朝夕听得连连咋舌:“柴门小户的、谁家炊饭肯备这许多佐料?想来龙帮主的师叔、定然官宦府邸中做过坑饪罢!”

龙在田抬起双箸,虚点了他几下笑道:“小友淘气了哈!若非迁来此处、寻到了许多佐料,老乞儿手艺再好,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话虽略带调侃,但这豆豉酱当真可口。

杨朝夕与龙在田当即挽起袖管、甩开膀子,就着豆豉酱拌好的时蔬,直将盘中胡饼吃尽,方才罢手。

龙在田这取来手巾,抹了抹嘴道:“那日我与圣姑娘娘叙完赌约,自是无话可说。岂料覃大善人进来拜过圣姑,禀完几桩小事,便知晓了这赌约胜负。当时便向老乞儿拱手道,自覃府家眷从地牢中救出、覃老夫人便只说这宅子风水有异,非一姓一族能降服。是以已携了小半仆婢、已搬去了宁人坊祖宅。

覃大善人是至孝之人,知道他娘亲心思,实是要他舍了深宅大院、自此低调行事,莫再给家人子女招来灾祸。那几日正找寻买家,要见覃府转于他手。陡然见到老乞儿我,登时想到我那‘积善堂’的想法。便愿将这一套宅院、与乞儿帮在南市的那处旧宅院互换。这样一来,不但‘积善堂’的房舍足够,便连帮中乞儿也能住得宽敞许多。”

“所以,龙帮主便顺水推舟、承了覃世叔的人情,将那南市旧院与他对换了过来?”杨朝夕若有所悟道。

“老乞儿岂是那吃肥丢瘦、小眼薄皮之人!”

龙在田面色微正道,“覃大善人这宅子宽五间、深九架,若当真买下,只怕要数百两银钱!反观乞儿帮那旧宅院,宽不足三间、深不及五架,且房舍破旧,又岂可与覃府同日而语?是以老乞儿当时便婉拒了。”

“那又是何事、令龙帮主改了主意?”杨朝夕知道其中必有缘故,当即追问道。

龙在田悠悠叹道:“却是因圣姑娘娘的一番话,才叫老乞儿茅塞顿开,捡了这天大的便宜。”

杨朝夕闻言,登时支起下巴、双目灼灼望了过来。只听龙在田接续道,“圣姑娘娘当时便嗤笑说,老乞儿我‘贫贱不移、高风亮节’固然可敬,不过‘自视清高、行事迂腐’的毛病,却也令人可憎。

她既赢了赌约,自然不会再付半文钱脚费。但乞儿帮仗义相助的情分,祆教却须投桃报李,免得被江湖中人说成行事狡猾、刻薄寡义,平白了坏了祆教的声望。

那南市旧宅院于乞儿帮而言,不过是遮风避雨的住所。可若换到覃湘楚这皇商手里,却可改作茶肆、香行、邸舍之类,以作营商之用,其价值更会上翻数倍。是以两下互换,祆教未必便会吃亏。

况且这赌约的缘起,正是因双方‘救贫济困’的理念不同,诱发了一点口角。才被柳晓暮抓住时机、言语相激,定下这奇怪赌约来。

而她的本意,也只是要借着赌约,生造出两个活生生的例证来。好叫老乞儿晓得,即便没外力阻挠,从前我的许多盘算,倘若当真施行起来、也一样行不通。”

杨朝夕这才恍然:“圣姑还有这等眼界和胸襟?看来小道往日倒是小瞧了她。”

龙在田又道:“自王叟与李媪之事后,老乞儿方才悟得‘救贫济困’的要义,便是教人自食其力。似之前那般一味施舍、令人不劳而获,反会养出许多只会沾肤吮血的虱子。

不过王叟之事,老乞儿虽怜其不幸、怒其不争,终是我乞儿帮行事有差。为今之计,只好厚了面皮、请小蛮姑娘出手扭转。至于王叟能不能醒悟,也只好听天由命啦!”

杨朝夕当即接道:“此事倒也不难。昨日偶遇小蛮等人做客在覃氏祖宅,小道晌午时正有事去寻,才撞见牛掌钵他们与铁鍤帮起冲突。稍后见了小蛮,必将此事转答到。”

龙在田起身拱手道:“那便劳烦小友!此时午后正热,老丐早差人给你留了一间房舍,不妨小憩片刻、避一避暑气。”

杨朝夕笑道:“龙帮主费心。歇息倒不必,小道先去瞧瞧小豆子、小猴子,再看看那只扁毛畜生,便须赶去宁人坊。帮中事务颇杂,龙帮主才当好好午歇一番才是。”

说罢,拜别了龙在田,又向帮中弟子问了方向,便绕过正堂、向西北折转,来到一处略小的房舍前。

此处绿水无波,亭台俨然,起起落落的蜻蜓在小池间戏水。机警的水黾凌波飞渡、瞬息便奔出极远,却被陡然冒出的青蛙暗算,舌信子一卷、当即坠入了圆鼓鼓的腹中。

杨朝夕曲指叩门,略等了几息、才听得一个细弱的女童声在房中响起:“是齐掌钵吗?快些进来。小豆子这几日行功吐纳、颇有所得,正要向您讨教呢!”

杨朝夕这才推门而入,只见不大的屋舍中,被一叠屏风隔作里外两间。当即绕过屏风,才看到榻上半躺着的小豆子,颔首笑道:“小豆子!这几日腿上还痛么?师父近来不在,可曾乖乖吃药将养?”

小豆子杏目一亮,惊喜交集道:“师父!你可回来啦!听几个掌钵说、师父好厉害,连王缙都被灰溜溜跑回长安啦!嘻嘻!”

杨朝夕望着面色红润的小豆子,见她原本干瘦的身体、似较之前丰盈了些,心下稍慰,才搬来月牙凳,在榻边坐定:“方才你说,近来行功吐纳有了些心得,不妨给为师讲讲、好替你参详参详!”

小豆子见师父挨着榻边坐下,一股勃勃英气从他身上发出,双颊便微不可察地一红,旋即小心翼翼道:

“也、也没什么啦!就是这许多时日一直猫在榻上,不能下地,左右皆是无聊。便照着师父教的法子,自己试着坐圆守静、呼吸吐纳,初时并不觉得如何。

直到几日前,忽觉脐下小腹中,似有一小团和暖之气、翻腾流窜,便如泥鳅儿一般。今日晨起行功,又觉心口也有一团气息蠢蠢欲动,竟觉十分舒坦……”

杨朝夕鹰眸张大,登时喜道:“小豆子做的不错!这便是道门内丹术中的‘气感’。只须不骄不躁、坚持修习,想来一年半载之内,便有望贯通三处丹田。为打通任督二脉、催动小周天,扎下牢固根基!”

小豆子虽听得似懂非懂,却从师父眼神里看到了欣慰和鼓励之意。登时就榻上拱手垂头,向杨朝夕恭敬道:“徒儿小豆子,谢师父授艺之恩!”

杨朝夕拍拍她肩头:“你这修道天分、本就比师父高许多,只须循序渐进便可。内丹之法最忌急于求成,你还是当以专心养伤为重。”

说着嘴角微扬,笑问道,“只是为何又不见了小猴子?他这些时日、练功可曾偷懒?”

小豆子吐了吐小舌头道:“小猴子练功倒也勤快,那些步法、身法、手法,大半也练得似模似样啦!只是时常与那只大鸟腻歪在一起,倒比我这做阿姊的还亲近些!咯咯!”

杨朝夕点点头,起身道:“师父这便去瞧瞧,顺便考较一下小猴子的功夫。忙过这两日,再给你买好吃的早斋。”

说罢,便在小豆子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出了这房舍,径直往后院绕去。

风过游廊,蔷薇轻晃。

浓密的叶子爬满长檐,将许多热气阻隔在游览之外,只余下凉爽。

院落一角的空地上,高大的梧桐树洒下大块浓荫。一个衣衫破旧的孩童,正蹲在泥地上、用一根竹枝拨弄着蚁巢。口中念念有词,正玩得不亦乐乎。

杨朝夕登时放轻脚步、徐徐靠了过去,有心要试试他的反应。那孩童浑然不觉,依旧自说自话,竟是十分投入。

杨朝夕忽地挥出一掌,便要在孩童头顶敲一记暴栗。那孩童骤然一个侧滚翻,竟轻巧躲开这记偷袭。待翻身起赖,却是喜笑颜开:“师父!!”

杨朝夕这才宠溺地揉了揉他蓬乱的头发,笑道:“小猴子,怎么不见踏雪?难道飞走了么?”

小猴子做了个鬼脸,笑嘻嘻道:“踏雪白日里出去觅食,通常傍晚才回。师父稍待!俺这便将它召回。”

说罢,便从怀中摸出一只小巧的筚篥,塞入口中,仰头向天,“呜哩呜哩”吹了起来。

杨朝夕瞧得有趣。不过数息过后,便觉劲风拂来,一道巨大灰影从天而降,轻轻一个翻转,便稳稳落在梧桐树上。

定睛往去,正是许久不见的鹘鹰“踏雪”。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