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490章 授人以渔

如水剑道 第490章 授人以渔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正堂轩敞,茶汤盈香。

老丐龙在田素来通晓茶道,只是从前景况寒酸、无从施展罢了。

此时端坐在覃府留下的茶案前,起炉烧水、焙茶碾末、筛茶撒盐、注水拂沫、温盏分茶……无不得心应手、熟稔非常。

杨朝夕吃过一盏加了橘皮、薄荷的茶汤,只觉齿颊生津,两腋生凉,实是熨帖无比。嘴角上扬道:“小道记得,龙帮主还将那王叟认作了异姓兄弟,吃穿用度,寻医问药,说得上无微不至了。又如何输了那救贫扶弱的赌约?”

龙在田吃过茶汤,心下似畅快了不少,长叹一声道:“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老乞儿我精明一世,却在这救贫之事上犯了糊涂。初时几日,那王叟得了吃食、衣物供应,又有泥瓦匠登门修缮屋墙,换了蓬牖茅椽,自然是感恩戴德,四处夸赞咱们乞儿帮仁义。

这好事一出,自然有眼红艳羡的四邻找来,夸他时来运转、遇了贵人,便鼓噪着要他摆宴轻庆贺。王叟也是个心浮面薄之人,架不住众人吹捧,竟是满口答应下来。转头跑来寻我讨要银钱,说什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要往日周济过他的街坊四邻、也能沾沾喜气。”

“那么,龙帮主给他银钱了吗?”杨朝夕不由追问。然而心里,其实早有了答案。

果然龙在田一拍膝盖、无可奈何道:“一开始自是觉得不妥,可架不住他软磨硬泡,便给了二两一个的银铤。谁知这银铤给出,登时将他市井小民的贪婪给勾了起来。

原以为这二两银钱、足够他置办肴馔,将素日帮过他的四邻都宴请一番。岂料过了两日,他便又来寻我要钱,说是城郊的子侄听闻他发达了、便来投奔,央他给寻个赚钱轻省的差事。

可如今这世道、要寻个赚钱轻省的差事,哪处不须银钱打点?老乞儿劝了又劝,那王叟便有些恼怒,说做人不能数典忘祖、若我不肯相帮,便是要他背上不孝不义的骂名……”

杨朝夕也不由替他感到不值:“这般得寸进尺之人,当初又何必要帮他?”

龙在田忽地一手扶额,又在脸上使劲揉了揉才道:“奈何老乞儿见他声泪俱下,心下一软,便又拿了五两一个的银铤给他。后来听帮中弟子回报,那王叟将银子兑成了大钱,央这个求那个,才给他那几个游手好闲的子侄,谋到酒肆、赌坊打杂伙计的差事。

若这王叟一番辛苦,自此能得几个子侄奉养、也算一段佳话了。可这王叟受几个子侄撺掇,竟色迷心窍、相中了个酒肆里唱曲的半老徐娘,定要娶回家来。那半老徐娘似也吃准了他、张口便要十两银子作聘,于是又寻到老乞儿这里要钱。”

“这王叟孤单一人,却也是人之常情。只是他日子刚好过了些、便急着寻十两银子作聘娶妻,却有些好高骛远了!”

杨朝夕听到这里,自然也看到了一些关键处,便随口评道。

龙在田这时已是一副悔不当初的模样:“杨小友,你也只看到了这一层,殊不知‘娶妻娶贤’乃是古训。这酒肆唱曲的半老徐娘、老乞儿早令人查了底细,却是教坊中流落出来的。这等女子半生欢场、迎来送往,什么权贵没见过?又有什么世故不通晓?故而皆是眼高于顶之人。

我便以此理劝那王叟,即便他称心遂愿、迎娶回来,只怕也未必与你安生度日。保不齐还要兴风作妖,到时反而自寻烦恼。那王叟只是磕头如捣蒜,一门心思非她不娶。见我始终不为所动,便老羞成怒、跳将起来,与老乞儿我翻了脸。之后便四处说我乞儿帮假仁假义,负了他这金兰兄弟……”

杨朝夕听得霍然起身,忿忿不平道:“这个狗辈!当真是颠倒黑白、忘恩负义!一会小道便去道德坊寻他,先敲落了牙齿、再好好臭骂一顿!”

龙在田垂头丧气、连连摆手道:“这倒不必了,那王叟此时已病倒在了炕上。若非乞儿帮中弟子、每日过去一人,喂些汤药水米,只怕早一命呜呼啦!”

杨朝夕听罢,既哭笑不得、又心生好奇:“那王叟与你翻脸后,却又遭了什么变故?竟落得这般下场?”

龙在田略略失神、一根手指敲了好几下茶案,才抬头道:“老乞儿也是听帮中弟子回报,那王叟从乞儿帮拂袖离去,便又在几个子侄带引下、去了旌善坊崇化寺。以他那破落院子房契作抵,才借了十两‘香积厨’来,去迎娶那半老徐娘。

那半老徐娘、当日得了银钱,便与王叟温存了半宿。至鸡鸣天亮时,却是不知去向。王叟央几个子侄去寻,然这半老徐娘竟似烟消云散一般,真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王叟这才大呼上当,登时便昏厥过去。几个子侄却只将他往炕上一丢、便各自营生去了,谁也不管不问。”

杨朝夕只听得唏嘘不已:“王叟因贪念滋生、兼遇人不淑,最后才自食其果。但这些事情的发端、却是由龙帮主救济他时而起,是以一片好心,反而酿成了祸事。”

龙在田捶胸自责道:“若非那时我与圣姑娘娘赌气,又何至于累及无辜?实是一念之差、险些便毁了一条人命。”

杨朝夕见龙在田唉声叹气的模样,知道不光是因为输了赌约,更是对自己救贫之法产生了怀疑。当即转过话头道:

“愿赌服输,也是理所应当。却不知圣姑那边、又是如何救贫救苦,最后赢了这赌约?”

龙在田略定了定神,接着便道:“若说圣姑之法,老丐如今算是五体投地、佩服之至!圣姑救济的那贫户,却是个年过五旬、无儿无女的老寡妇,便住在劝善坊中,四邻皆呼作李媪。

只不过,圣姑诸事繁忙、从未亲自过去,反而是将法子教给了小蛮姑娘,由她来代劳。直到十日之限到来时,圣姑与小蛮姑娘恰在乞儿帮做客,老乞儿才晓得了她们的法子。

却是小蛮姑娘入坊后,觑得那李媪正在一株老槐树下乘凉,便故意被树枝一挂、登时将襦衫扯得裂开。这异状被几个浪荡子瞧见,当即不怀好意围在一旁、撩拨起哄。小蛮姑娘装作慌乱模样,捂着胸口,只是抹泪。

李媪瞧在眼里,当即拾起扫帚、将一群浪荡子骂走。旋即拉着小蛮进了茅舍,一面柔声安慰,一面寻来针线等物、替她将扯开的襦衫密密缝好。小蛮行礼谢过,见李媪这茅舍顶上漏雨、四角钻风,房中也只有一榻一案和两只粗瓷碗。当即掏出几十枚大钱来,留作谢仪。

李媪先是几番推辞,说不过举手之劳、受不得姑娘这许多银钱。但家中着实困窘,米缸也快见底,那渴求的眼神、却将他心思暴露无遗。

小蛮当即眼珠一转,便道婶婶这针脚功夫当真不错、不该受这贫苦,家中恰有仆婢穿坏的袍衫之类,若婶婶肯做、这些许大钱便权当是定钱。

李媪听闻有这等好事,又怎肯拒之门外?当即喜滋滋应了下来。自那日回到乞儿帮,小蛮便令百合卫收来二十多件损坏的莲蓬衣、一并送到李媪住处。又多送了一葫芦灯油,希望她赶早缝制完。

李媪见有利可图,登时便上了心,当即叫来素日交好的几个老姊妹,当晚便挑灯缝补起来。到得翌日上午,二十多件莲蓬衣便尽数补好,有的缝补之处若不细看、还当真看不出来。

小蛮看李媪这纫针手艺竟又快又好,也是笑逐颜开,便以十文钱一件的价格、又付了李媪二百三十文。李媪欢天喜地拿了钱回去,却顺路在南市又买了几斗粟米、许多彩线,带了回去。

粟米多半分给了帮忙做活的老姊妹,彩线却是她的一点野望:若能交好那小蛮姑娘、从此便以这纫针为业,何愁身上裙衫口中食?说不定连棺材本也能攒出来。

说来也怪,自这日起、李媪便似撞到了财运,小蛮每日都会差人送些穿破的衣袍裙衫过去。第二回是三十多件、第三回是五十多件、第四回是八十多件……每一回都须说动更多四邻女眷帮忙。

到得后来,李媪索性不再自己动手缝补,而是以六文钱一件的价格、将这些衣袍裙衫分派下去,再限时收回,雇了驴车给小蛮送回。周围坊市的商贾富户,听闻竟有老妪专事纫针之事、且要价公道,也纷纷将府中仆婢穿破的衣物悉数送来。

李媪见状、心思便愈发活络起来,连夜雇了些泥瓦匠、木匠之类,将茅舍颓墙修缮一新。又打发人专门买回许多油纸、柳条筐之类,用来存放旁人送来的衣物,免得被灰尘雨水弄脏。

到得第十日上,小蛮却空手而来,看着焕然一新的院落茅舍,以及忙而有序的李媪和妇人们,终于欣慰一笑。

李媪见来人竟是小蛮,哪里猜不到这几日暗中帮衬之人、便是位如花似玉的姑娘?当即叫停一众妇人,恭恭敬敬向小蛮福了一礼。旋即七手八脚把她拉进舍中,又是茶汤、又是果饼,着实地款待了一番。

临走时,小蛮却将李媪单独拉至初识的那株老槐树下。笑吟吟告诉她,纫针之事终是小道,如今还可借着当下的势头,将衣物浆洗、编织草履、纺线纺纱等诸业也试着做起来。免得城中开始有人效法你、也以纫针为业时,你的获利便要大幅衰减,这叫‘四面撒网、多点开花’。

李媪顿如醍醐灌顶,连忙千恩万谢地应下。自那日后,小蛮虽再未去过李媪那里,却听闻李媪果然渐渐将摊子铺开。城中虽有效法她专事纫针者,奈何价格、手艺与口碑,却皆不如她。如今小半个洛阳城的官、商、富户,个个皆知那‘李媪浣纱行’名头……”

杨朝夕听罢,已是目瞪口呆:“这圣姑行事,果然是别开生面、匪夷所思!龙帮主你输得不冤啊!”

龙在田闻言苦笑道:“岂止是不冤?当真是心服口服!这便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枉我老乞儿修道数年,竟然连这个都忘记了!”

杨朝夕听得连连颔首:“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诚如斯言!只是,龙帮主既输了赌局,却又如何将这覃府赢了回来?”

龙在田感慨万千:“这便是圣姑娘娘的功德啦!那日对完赌约、老丐本已认栽。却在这时,覃大善人恰巧赶了回来。”

杨朝夕双眉一耸,知道他好奇的关键之处、便着落在这覃湘楚身上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