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454章 风为吾朋,器所用之

如水剑道 第454章 风为吾朋,器所用之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愈挫愈勇么?”

刘木匠嘴角微翘。接着双掌又翻,却是八枚四方钉夹在指缝间,语气淡然,“第二记,打你中府、天突、紫宫、膻中、关元、风府、委中、承山八处穴位,各用二分力道……看招!”

杨朝夕见他双手一动,身子便向北面侧闪。心中却狐疑起来:

那“中府、天突、紫宫、膻中、关元”五处穴位,皆在躯干之前,尚可有的放矢。可“风府、委中、承山”三处穴位,却分别位于脑后、膝弯、小腿肚上,除非自己扭过身去,不然刘大哥的四方钉、难道还会凌空转向不成?

念头刚落,只听“噗噗”几声,便觉脑后“风府穴”一痛,登时头昏眼花、跌倒在地。随即,身上其他几处穴位也纷纷传来疼痛,却已无从分辨、究竟又是哪里中了招。

原来刘木匠那八枚四方钉中,有三枚早算好了翻转角度和力道,光秃秃的钉尾直接撞在墙壁上、砸出浅浅的小坑。便是借着这一股反弹之力,圆润的钉头、恰好射中“风府、委中、承山”三处穴位,竟是毫厘不爽!

杨朝夕揉了揉胀痛的风府穴,已然肿起一个拇指大小的肿包。晕眩之感稍缓,才发现自己左腿后的委中穴、承山穴也同时中招,整个小腿又酸又麻,想要强撑着站起、竟都十分困难。

这才回味起方才刘木匠的手法,竟是借墙壁反弹之力,不偏不倚、正中穴位,当真称得上是神乎其技了。于是扶着墙壁、再度站起:“再来……”

是夜,杨朝夕仿佛移动的标靶,也不知吃了刘木匠多少记四方钉。只觉浑身无一处不痛、无一穴不酸,最后连爬起来的气力也无。刘木匠才似笑非笑瞥了他一眼,说今日传授已毕,明夜再传投掷之法。然后便将他丢在暗室中,自顾自出了暗室。

杨朝夕靠在墙角,想要咒骂几句,却发现右脸“颊车、大迎、地仓”皆酸胀无比。刚一张口,半边脸上俱是酸、胀、烧、麻之感,连眼泪都挤了出来,端的是痛不欲生。

想要勉强睡一觉,可周身总有几十处穴位,仿佛火烧、针刺、虫咬一般,时刻提醒他这无可回避的痛楚。于是连睡觉也放弃了,只好干瞪着眼、望着对面西南墙角的鲸油灯出神。

这般耐受了大半个时辰,原以为跑去睡觉的刘木匠、却又折返回来。不由分说便将他背起,径直往暗室外走去,只痛得他浑身抽搐,连呻吟都变了声调、比鬼哭狼嚎还要难听。

片刻后,便回到杨朝夕这几日睡觉的茅屋。茅屋内掌起了油盏,照见一只径可三尺、高逾五尺的木盆。盆中热气升腾、药香弥散,竟像是《楚辞》中所载的“浴兰汤”,不由啧啧称奇。

可不等他继续“考据”,刘木匠已似剥粽子一般、三下五除二便将他剥了个精光,随手丢进木盆中。

“嘶!啊——”

杨朝夕惨叫一声,只觉自己像被扔进了油锅中,四面八方、皆是撕裂皮肉的灼热与剧痛!似乎只剩一股意念还置身盆外,整个身体俱都陷入无尽的煎熬中,一张脸更是痛到扭曲,似惊似怒、似哭似笑……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刘木匠立在一旁,任由他在木盆里挣扎扑腾、水花四溅,面色依旧淡定。待他挣扎渐歇,才伸出一只手,往木盆里一探,喃喃自语道:“明明不烫啊……比老郑给猪褪毛的水、可凉得多了……”

杨朝夕浑身粉红,艳若桃花,喘着粗气、满面愤恨地瞪着刘木匠,眼珠子都似要夺眶而出。

刘木匠也盯着他眼睛,浑然无惧,脸上还带着一抹嘲弄。忽然偏过头,一拍脑门道:“想起来了……脑袋也须泡一泡才好!不然明日晨起、只怕要口眼歪斜,那可不俊美啦……”

自顾自说着,忽地大手一张、便将杨朝夕一颗七窍生烟的脑袋,摁进了药香浓郁的“兰汤”里。

“啊!呜咕咕咕……咳咳!咳!咳……呜咕咕……咳咳!咳……”

刘木匠每次将他脑袋按下数息,便松开力道,任由他钻出水面、呼吸换气;然后继续粗蛮按下,将他脑袋再度按入“兰汤”中……如是往复,好似戏耍一般。

许久之后,杨朝夕彻底服气。犹如一条落水细犬、趴在盆沿处,张口探舌,喘着大气。看向就坐在盆边的刘木匠,一脸哀怨。

刘木匠终于露出欣慰笑容:“杨少侠!感觉好些了么?刘某这盆‘桂芍知母汤’,即可外用、又可内服,最宜用来疗愈穴位受创。乃是以桂枝、白芍、附子、知母、麻黄、生姜、白术、防风几位良药煎煮而成,功效自毋庸置疑……”

杨朝夕登时欲哭无泪:“可、可是,刘大哥!方才小道被你按进汤中,‘内服’过多,便忍不住、便溺在了汤中……可你手上不停、又将小道按了进去……现下可好、‘自食其果’啦……”

刘木匠登时跳将起来,扇着鼻子道:“怪不得、刘某总觉得汤中有股馊糊味儿……你怎地不早说?!刘某要洗手去了……”

说罢便头也不回、钻出了这茅屋,只留杨朝夕与一盆“加料”桂芍知母汤,在水雾缥缈中凌乱……

翌日入夜,杨朝夕身上酸胀肿痛之处,皆已大好。于是重换了身装束,又随刘木匠来到暗室。

刘木匠面色一如既往地木讷,抬眸正色道:“杨少侠!刘某传授‘铁钉打穴’之法前,先要与你言明,我这四方钉虽脱胎于南诏国点苍派暗器‘丧门钉’,却不是阴毒暗器,只为打穴,不欲夺命。望你习得之后,切莫用来作恶!不然、若叫我知晓,必取你性命!”

杨朝夕当即拱手行礼道:“小道决计不敢!倘若秉此神技、却行不义之事,则天诛地灭!”

刘木匠颔首道:“自来抛掷暗器,要义不过三字‘快、狠、准’,以便己方速胜。于是江湖各门,或各穷其法、以壮手臂之力,或修炼内息、灌于暗器之内。诸法虽有别,皆须昼夜修习、寒暑不辍。只为暗器一旦脱手时,既迅且疾、直中要害,顷刻令敌毙命。”

杨朝夕听到这里,大为折服,不由连连点头。

不料刘木匠话锋一转、却摇头道:“刘某却以为,诸门诸法,皆舍本而逐末。从未悟得暗器之道也!”

杨朝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夕不由奇道:“那么、照刘大哥所言,暗器之道、又是何道?”

刘木匠却似答非所问道:“杨少侠出身道门,自是对‘五行’生克之理深信不疑。却不知释门亦有‘四大’循环之说,曰‘地水火风’,构造成红尘世界。地为任持,水为摄聚,火为熟变,风为轻动。刘某所言暗器之道,关键便在这个‘风’字上。”

杨朝夕心中若有所悟,却又不知自己所想、是否偏离。便开口试探道:“难道刘大哥这四方钉,竟能‘御风而行’?!”

刘木匠哈哈一笑:“杨少侠莫要淘气!刘某的意思是,若要修习暗器一途,须将‘风’看作重中之重,观之、感之、辨之、思之。待识风而有成,风既为吾朋,暗器皆可用之。譬如四方钉一出,似乎无形无迹、无影无声,这便是乘风之变的缘故。”

杨朝夕恍然大悟:“难怪刘大哥四方钉一经射出、便踪迹难寻,以至避无可避!昨夜刘大哥抛出数记四方钉,小道竟无一回能尽数躲过。最惨之时,连中八穴,现下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刘木匠见他一点既透,顿生惜才之心,当即又娓娓道:“既然要‘乘风之变’,便当知晓‘识风之法’,方才刘某所言‘观、感、辨、思’四个字诀,便是‘识风’的不二法门。纵观这中土江湖,能悟到风之玄妙、并化为己用者,刘某怕是第一人了。哈哈哈哈!”

刘木匠说罢,大笑数声,却并不叫人觉得狂妄。反而有股豪迈孤傲之气,从他一身素朴褐衣上、鼓荡而出。

杨朝夕已有几分急切:“刘大哥,究竟如何‘识风’?还请快些教我!”

刘木匠胡须一捻,目光如炬,又向杨朝夕看了过来:

“识风、识风!首当其冲,便是‘观风’!譬如室中,灯摇影晃、帘移幕动,便是有风;譬如院外,黄尘漫起、枝摇叶动,亦是有风。岁有四时,风有四样,春起东风、夏吹南风、秋临西风、冬刮北风……凡此种种,皆是以目所观之风,是为‘观风’。

‘观风’可知大势。但风寒风暖、风急风缓,却非亲身体受、细细感之不可,便是‘感风’。还如这暗室之内,虽是六面无窗,却非密不透风,故而灯火摇动。但这风从何处来、途经何处、又至何处止消,便须凝神笃思、仔细体察一番。以备出手之时,心中有数。

‘感风’便如寒暄,须向身畔之风问个清楚‘汝从何来?欲往何处?此间逗留多久?’待弄清这风的来龙去脉,便要开始‘辨风’。须知风不但有湿有干、有寒有暖、有急有缓,而且能直能曲、能折能转。更有断续之风、将兴之风、龙旋之风、式微之风……不可不一一辨察。

‘辨风’恰如识人,无论忠直、奸诈、愚钝、狡猾,只有分辨清楚,才好巧力拿捏。‘辨风’若有小成,这‘识风之法’便成功了九成!剩下一成,即是‘思风’。譬如这炎炎夏日、风自南来,我若与人拼杀,便思如何占据正南方位,再顺风抛铁钉、恰与风齐平。那人自难发觉、四方钉破风之声……”

杨朝夕越听越是惊异。从不曾料想过,一个习武之人、竟能将风理解得这般透彻!

(本章完)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