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453章 槐叶冷淘

如水剑道 第453章 槐叶冷淘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街道冥冥,夜风萧萧。

长街两头,皆是缭绕的青雾,遥遥望去,倍觉森寒。

田胖子与横刀一同落地,那冲开“七星北斗阵”的黑影,已然不知所踪,只留下谜一样的死寂。

几个不良卫愣了半晌,才终于反应过来,忙冲上前将昏死的田胖子扶起。才见他幞头后的脑壳上,已被砸出一个瘦长的鼓包,在黯淡夜光下,依旧红得发紫,十分惹眼。

不良卫们俱已吓破了胆,心中已然确信,他们追了大半夜的黑影、定然是从乱葬岗上跑来的恶鬼。登时手忙脚乱、抓紧四肢,才将田胖子拎了起来。旋即齐心合力、带着田胖子,便往最近的病坊跑去。

杨朝夕解决掉不良卫们的纠缠,心下稍慰,却依旧空落落的,独自一人又飘回北市中。不觉间,“刘记木作行”五个奇丑的大字,便出现在眼前。

正要叩门,门却“吱呀”一声响了,刘木匠那张蜡黄木讷的脸,登时从门内探出:“回来啦!仇报了么?”

杨朝夕亦木然摇了摇头,脸上已瞧不出喜悲。

刘木匠见状,倒也没再多问,反似发牢骚道:“今日接了一户大活儿,打口楠木棺。怕天热尸身遭不住,要得却急,三日便须交货。这不忙了大半日,才将那送来的料子解完……方才腹中饥饿,便煮了些索饼,正好挑出来些给你吃。”

杨朝夕这才呆呆点了点头,随即亦步亦趋、跟着刘木匠回了正屋。

十多丈外,一株枝干佝偻的槐树后,闪出一道倩影。瞧着杨朝夕安然返回此间,心中悬着的石头,才彻底放下。接着绣履一错,裙摆飞起,倩影便也消失在暗夜中。

杨朝夕与刘木匠一前一后,穿过正屋。目之所及,皆是方木、锯末、角料和挥散不去的奇香。心中虽好奇,终觉是殡葬之物,便忍着没有开口。只老老实实随着他,又进到那小院中来。

白日里天光刺眼的小院,此时却四处幽凉,加上正屋中透出来的楠木芳香,叫人精神也随之一振。

小院正中摆了张稍矮的食案,几只榆木疙瘩刳成的月牙凳、随意摆在食案四周。

案上陈设简单,一只小木盆,三只粗瓷碗,碗上各架着一双木箸。另有几只小些的瓷盏,内盛盐巴、酢浆、蒜蓉等物,更有木勺置于其中。

杨朝夕只觉清香扑鼻,不由探头瞧去,却见木盆中漂着一大团宛如绞丝的索饼。盆水清凉,索饼凝翠,那清香便是这索饼发出,不禁大觉好奇:“刘大哥,这……这是‘槐叶冷淘’?”

刘木匠却已坐下,脸上尚有地露出一丝笑,顺手取了只干净瓷碗、从木盆中挑起索饼来。一面动作、一说道:“杨少侠倒有见识!这‘槐叶冷淘’只在春末夏初才做。因是凉食,吃得太早有伤脾胃;若做的太迟,槐叶渐老、便会十分苦涩,不宜混入饼中。故此,非是四季皆可吃得。”刘木匠一面说,手中却是不停:右手捧碗、左手拈起木勺,将盐巴、酢浆、蒜蓉、胡麻油、浑提葱碎等佐料逐一点入。又撒了把切煮好的芦芽丁,拌至均匀,才端到杨朝夕面前:“尝尝。”

杨朝夕也不客气,捧起碗箸便大嚼起来,只觉咸香俱佳,酸凉相宜。便连心底那一丝报仇不得的火气,也被镇得偃旗息鼓,当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消夏吃食!

便在这时,一道有些熟悉的身影、从东面厨下走了出来,摇头笑道:“索饼再好,若无浇头,又算得上什么稀奇珍馐?杨少侠!不妨再添几片老郑新切的鱼脍,只怕你连舌头也要吞进肚子里!”

来人却是“南市屠户”郑六郎,说罢、也不等杨朝夕点头,径直将几片蘸过姜汁芥末的鲂鱼脍、夹入他碗中。接着浓眉一耸,示意他尝一尝味道如何。

杨朝夕却未见识过这等生食之法,不由眉头微皱、夹起一片,小口慢嚼起来。登时一股辛麻之意,从两颊直逼咽喉,随即从鼻孔、双目中泄出!待反应过来,这辛麻之意却如潮退去,而自己已是涕泪横流,却生出一种七窍通明之感!

这时口中未及咽下的鱼脍,香甜中透着清爽。再嚼一口“槐叶冷淘”,顿觉浑身都熨帖了许多,自己从未如此刻这般,将果腹升华成了一种享受。

不由脱口问道:“如此畅快滋味、却不知刘大哥如何烹煮而成?若能学得其法,改日便可做给娘亲、也叫她享一把口福。”

刘木匠正待答话,却被郑六郎抢先道:“这个容易!取面粉半斤,槐叶少许、杵臼榨汁,汁来和面,揉碾切丝。丝如垂索,投入沸汤中煮,熟则捞起,浸入深井水中。盏茶工夫后捞出沥干,便是‘槐叶冷淘’。吃时挑入碗中,加盐巴、酢浆、蒜蓉佐料拌匀,便可开吃。再配上浇头,风味更佳。哈哈!”

杨朝夕听罢,却默然不语。山乡地形崎岖,乡民们烧山开垦得来的、多是狭长干旱的梯田。若种些粟米、黍子、菽豆之类,还能有些收成,却唯独种不得小麦:

一则山高水低,灌溉不易;二则麦熟之后,更易被山中鸟雀啄食;三则山中阴晴不定、时有骤雨,若麦熟时来不及刈完,剩下的麦穗便会泡在地里、生根发芽。另外,收割后的麦穗,需要较大且平整的场地脱粒、晾晒,而山谷平坦之处本就不多,自无法辟出这样的地方。且麦粒须磨成面粉、才好作炊食之用,可庄中只有一座石碾,用来拉磨的牛马又奇缺,故而即便种下小麦,吃用起来也极是麻烦,反不如粟米、黍子之类方便打理……

刘木匠却看穿了他心头所想,登时开口道:“杨少侠勿忧。山中若无面粉,哪日还乡之时、刘某送你几袋便是。现下时辰已是不早,还是快些歇下罢!待明后两日、交付了这口楠木棺。刘某便可抽开空闲,将那‘铁钉打穴’之法传授与你。”

杨朝夕依言拜谢。旋即与吃饱喝足的郑六郎一道,在小院西面各寻了一间茅屋。也不理会蚊子、跳蚤的滋扰与叮咬,沾枕既着,草草睡去。

之后两日,刘木匠为主将、郑六郎打下手,平旦而起、日落不息,焚膏继晷、马不停蹄,终于将那口硕大的楠木棺赶制了出来。

刘木匠竟还有余裕,取来木炭、漆彩与笔刷,在棺木四面逐次绘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以及与之匹配的祥云、山峦、密林、海波纹样。最后在棺盖上绘齐日、月、五星,并有振翅金乌、三足金蟾藏于日月双轮之中。其画工之精巧传神,竟远超暗室壁画。

而这两日间,刘、郑两人忙得脚不沾地,无暇他顾。杨朝夕便亲自上手,照着郑六郎所述法子、连做了几餐“槐叶冷淘”,吃得两人赞不绝口。

这日交付完棺木,郑六郎也拜别两人、独自回了南市。

天色渐暗,星月争辉。

杨朝夕随刘木匠吃过晚食,便扣动屏风机括、进到暗室中来。

刘木匠熟稔地点燃鲸油灯,四面壁画登时映入眼帘。旋即从灯下木匣中、摸出一把四方钉来,声音淡然道:“站过去,正东震位。”

杨朝夕不情不愿道:“刘大哥,还要‘以身认穴’么?那日初来此间时,人身上的各处穴位、小道俱已牢牢记下。不信的话、你可以考较……”

“站过去!”

刘木匠再度开口,声音已多了几许威严,“记得再牢有甚么用?画是死的,人是活的,哪个对手会杵在那里、专等你认穴打穴?”

杨朝夕只得应下,乖乖站在几丈外正东方位。却听刘木匠又道:“未学打人,先学挨打。刘某这‘以身认穴’的法子,一是教你将所学身法、充分调用,形成闪避本能;二是教你切身体会、穴道被人击中时的感觉与力道,自己出手时、才好拿捏住分寸。

今日我以铁钉打你周身,会提前告知你穴位与力道,你须用心记牢、仔细体会。若能躲开、自然最好,若不慎被击中,也要咬牙撑下来。毕竟刘某绝不会下死手,但改日生死相搏、撞见打穴的行家,可就未必了。”

“晓得了!刘大哥出手罢。”

杨朝夕重重点了点头,长吸一口气,调匀呼吸。顿觉体内先天、后天二气,再度顺着小周天奔涌起来。

刘木匠瞳仁骤缩,十指一番、便是六枚四方钉在手,声如斩铁道:“杨少侠!今日第一记,我要打你天突、灵墟、鸠尾、脾关、伏兔、梁丘六处穴位,皆是三分力道,你可要当心了!”

说罢,六钉齐发,抬手便至,依旧无影无声。

杨朝夕身躯一紧、脚下微错,半边身体已向南面闪去。却听“笃笃笃”几声连响过后,一道细微的“噗”声、赫然夹杂其中!脾关登时中招,右胯处传来一片酸痛。

这痛楚倒激起了他的斗志,于是自行揉了揉右胯,目光灼灼看向刘木匠道:“再来!”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